雕刻匠传奇 雕天下

第52章


那个时候,最愉快的是高石美,因为他缴获了一支法国九响枪。大家都来争相观看,络绎不绝。高石美在作坊前,双手举枪,转了一圈又一圈,让每个人都看个够。大家都说,新林村有了法国九响枪,还怕谁? 
  瓦哨帮的大锅头蔡灿华派人来说,法国九响枪应该归他们所有。因为那个小土匪是被他们的三响枪击毙的,所以那支法国九响枪应该交还蔡灿华。为此,高石美与瓦哨帮的人展开了争论。最后,只好把事情的经过报告官府。官府袒护瓦哨帮,那支法国九响枪最终还是落到了蔡灿华手里。高石美急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雕天下 第五部分   
  雕天下 十七(1)   
  石屏东街铺,耗子讨媳妇,公鸡来拉马,貂鼠来抖铺。 
  ——云南民歌石屏县郑营有两家富豪——段家和郑家。段家的主人段云生在个旧法国人开的东方会理银行做事,发了财之后,回到郑营,要建一幢豪宅——段家大院。段云生请一个德国人为他家画出了段家大院的图纸,那是德国式的洋楼,占地上百亩,三面是高高的围墙,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水塘,四周各有一个炮楼。主楼建在中央,它的两边各有一个碉堡似的观景台,在观景台之间是一排长长的楼房,楼道又宽又长。楼前的大院里是一座假山,山下有巨大的鱼池,山上有四五米高的喷泉。楼下还有地下室,有暗道。楼后的山头上是一座高高的塔,整个城堡都用自来水。 
  郑家的主人郑开名则是个旧锡矿的大股东,又是个旧锡矿税务委员会的委员,在开发锡矿的同时,他将大锡运至四川和香港,出卖后购进布匹和百货,运回滇南销售,获取高额利润,因此成为滇南第一富豪。郑开名也要建一幢大宅院——郑家花园,一座中式的深宅大院。 
  段家大院和郑家花园几乎是同时开工建造,因此两家暗暗较劲,一定要比个高低,看谁家的影响更大。开始的时候,两家都受到了众人同样的关注和赞美。但是,后来的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当郑开名听到临安城周呲牙偷窃新林村高石美的木雕格子门的故事之后,就对家人说:“高石美一定是个技压群芳的木匠,我们不能偷他的木雕格子门,但可以把他请来,专为我家雕刻格子门。”郑家果然派人到了西宗县尼郎镇新林村去请高石美,新林村的人当然不让高石美离开他们。郑家派去的人就采取强制手段,在一个深夜不由分说地把高石美抢到了郑家,供给他最好的伙食,付给他最高的工钱。高石美最终被郑家的精神所感动,同意留下来为郑家干活。 
  高石美仍然像在新林村那样,每天只雕刻两三个小时,而且只在中午阳光灿烂的时候,他才睁开他那双似乎永远朦胧如睡的眼睛。郑家的人说,高师傅天天都要睡懒觉,没有那一天是在九点以前起床。这样一来,如何支付工钱就成了一个大问题。高石美的这种劳动,因为没有了时间概念,没有了时间标准,没有了劳动强度,甚至没有了工匠应该有的劳动形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怎么办呢?郑家的人苦思冥想,终于从高石美慢悠悠的形象和动作中得到启示:高石美的一天,绝对不是完整的一天,他的一天只是从木头上镂下一小堆微乎其微的木渣和木屑,甚至只是一小嘬木粉。而这些精细的木渣、木屑和木粉是有重量的,因此就想出了一个奇特的支付工钱的办法——用木渣、木屑和木粉兑换金子和银子。雕刻初始的第一阶段,高石美干的是粗活,郑家就用一斤木渣兑换一两银子;到了第二阶段是细活,郑家就用一两木屑兑换一斤银子;第三个阶段高石美做的是细中之细的活儿,没有了木渣和木屑,只有木粉,而这些木粉似乎失去了重量,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粉尘一般的东西。因此,郑家就用一两金子兑换一两木屑。高石美由此生活在一种发亮的日子里,一种金黄的梦幻中。当然,高石美并不是靠这些金银过日子,他的每一天,都由郑家免费供给上等伙食,而这种上等伙食是有基本标准的,即必须有一碗猪肉、一个腌鸭蛋、一锅青菜,外加一碗白米饭。除此,还要提供足够高石美吸食的大烟。这些条件是事前讲好的,郑家一直严格履行自己的诺言,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他们把最好的饭菜和大烟送到高石美面前。高石美在一个又一个闪亮的日子里,他把他心爱的雕刀深入到木头的肌理神经,同时把他的时间感、生命感、宗教感和神秘感以及出现在他的睡眼和梦中的怪兽、龙马、龟鱼、宫廷、花园、刀枪、旌旗、波涛、流云、山石、树木、人物等等,深刻地注入木质之中,让它们生长并显示出各自的奥秘、魅力、形象、个性及色彩。   
  雕天下 十七(2)   
  高石美的木雕艺术,逐渐让郑营的人感觉到了郑家花园的绝妙之处,众人的注意力和赞美声,几乎转移到了高石美的木雕格子门和木雕花窗上来了。段家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有一天,段家终于想出了一个报复的好办法——除掉高石美,既让郑家的木雕格子门半途而废,又让郑家染上倒霉的晦气。 
  经过精心调查,段家发现高石美在饮食上有一种癖好,几乎每天每餐都要吃一个腌鸭蛋。段家注意到郑家的伙头每隔一两天就要到村口白嫂家买腌鸭蛋,白嫂也经常把最好的腌鸭蛋送到郑家。 
  白嫂是个年轻的寡妇,带着一个3岁的傻儿过日子。孤儿寡母,非常可怜。但白嫂很能干,她不仅是纺线织布的高手,而且还喂养了一大群生蛋的鸭子。她经常把腌鸭蛋拿到集市上去卖。她腌渍的鸭蛋,色香味俱佳,深得高石美的亲睐。高石美也因此养成了天天吃腌鸭蛋的习惯。没有腌鸭蛋,他就不想吃饭。白嫂也因此攒了一大笔银钱。当时,街坊上有个小流氓,外号“飞小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欺辱白嫂。不仅如此,飞小四还对白嫂攒下的那笔银钱,虎视眈眈,打算行窃。高石美知道这事以后,决心帮助白嫂战胜那个小流氓。 
  在一个月黑之夜,飞小四悄悄摸到白嫂家的围墙下,想翻墙入室。可他仔细一听,听见屋内有纺车辘辘转动的声音。他想,这个小寡妇真勤劳,半夜三更还在纺线。他只好潜伏在白家周围,计划下半夜再进去行窃。如果时机掌握得好的话,还可对小寡妇调戏一番。谁知一直等到天蒙蒙亮,纺车都还在不停地转动,他只好悻悻地走了。 
  第二夜,第三夜……一直等了好几个夜晚,飞小四的企图都未实现。最后,飞小四改变了主意,想从后门进去。他刚动手拨门拴,就看见两条凶猛的大狼狗横卧在门口,要向他扑来。飞小四吓得拨腿就跑。如此一来,飞小四再也不敢欺辱白嫂了。当然,这个秘密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原来,白嫂既没有通宵纺线,也没有养狼狗。那是高石美为了保护白嫂,在她家屋内雕刻了一架特殊的纺车,又在后门雕刻了两条活灵活现的大狼狗。为此,飞小四对高石美咬牙切齿,怀恨在心。 
  终于,报复高石美的机会来了。段家悄悄找到飞小四,给他一笔钱,让他到洋人那里买来毒针毒水,然后去教白嫂的憨包儿子在他妈妈留给郑家的腌鸭蛋上做游戏——为腌鸭蛋打针。白嫂送蛋时,发现有几个蛋壳坏了,就把那些腌鸭蛋留在竹篮里,提回家来自己吃。她的憨包儿子是不吃腌鸭蛋的。因此,白嫂中毒了,两手发抖,眼睛瞎了。 
  段家并不因此放过高石美。他们发现高石美一有空就穿上整洁的蓝色外套,踱到白嫂家门口,听白嫂唠唠叨叨地倾诉她家的不幸。事实上,高石美从一见到白嫂那天开始,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她?他对她的模样、口音、眼睛、举止都很熟悉,特别是她的身影似乎曾经在他的头脑里存在过、闪动过?但一切都无法确定,他只能相信在梦中遇见过她。白嫂也好像认识高石美一样,在把自己的苦难故事讲完一段之后,也不忘把自己心里最高兴的事儿告诉他。但高石美总觉得白嫂还对他隐藏着最深的秘密,她心灵的大门始终紧紧关闭着,没有一丝空隙,里面好像漆黑一团。有一天夜里,白嫂的形象宛如带着早晨的气息,突然清晰地出现在高石美眼前。高石美在黑暗中睁大眼睛,竭力想看清白嫂脸上的细部特征。结果让高石美大吃一惊,他看到了“玉腊”,那个美得令人颤栗的傣族姑娘。当这种感觉来临的时候,高石美几乎停止了思想和呼吸,他害怕自己的思想和呼吸吓跑了“玉腊”。高石美一夜未眠,作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猜想:白嫂很可能就是过去的玉腊。但这一个火热而近乎荒唐的猜想一出头,立即被高石美清醒的理智之水扑灭了。安邺不是说过玉腊嫁给了苏合林,到北京去过好日子了吗?天神凭什么法则又让她来到这里?人可以糊涂,把一些事情弄得颠三倒四。可是,天神不会。   
  雕天下 十七(3)   
  但无论如何,高石美现在看到这么一个漂亮、温柔得像玉腊一样的女人突然之间变成了瞎子,他的心就像被刀剜似的疼痛。他决心继续帮助白嫂,甚至在心里认为帮助这个美得像玉腊姑娘的女人是他的另一个使命。他拿出一袋银子交给她,叫她雇佣了一个年青人,为她家喂鸭、放鸭。高石美从此不再吃肉,只吃白嫂的腌鸭蛋。每次,白嫂在憨包儿子的搀扶下送腌鸭蛋到郑家时,都要求与高石美“见”一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