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大记录 玮娓道来

第33章


这些故事无形地撩动了我的某根神经,让我深受感染。以前总认为自己追逐真爱还算执着,却断然少了佳明的勇气,被世俗的烦恼羁绊,顾虑或多或少,常常放不开手脚做大动作。这样一来,他那句“跟北京赌十年”的自励词,也就成了悬于我头上一盏照亮路途的水银灯。 
  因此,留意佳明,其实是在关注自我。 
  细细琢磨,佳明不是一个不理智的人。看得出,他这次出国的意外举动,延续了以往的行为惯性,莫非他想再“赌一把”?或者出于什么更深的考虑? 
  他也许认为,将自己功力的百分之七十发挥出来足矣,其余百分之三十作为元气,在此基础上补充新的能量,获得休整和缓冲,不至于以透支为代价来攫取短暂辉煌,造成不可恢复的彻底疲劳。他要的是温火慢炖,细水长流,良性循环,没有盯着当下,而是放眼未来,用四年的国外修炼来营造一个丰满又弹性十足的生命状态。因为他曾说过想一直干到六十九岁,做常青树。 
  我于是又打心眼里认同佳明的决定,人生就怕格局小,不能老在自己熟悉的狭窄框框里打转转,身体囿于其内无法进步。现在,社会急剧变革,体制日臻完善,信息不断爆炸,全球加强互动,文化之间冲突又渐趋融合,世界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版图,个人身处其中如果不想被时代的洪流吞没,则要突破定势,对自己的将来进行宏观规划和战略把控。今天,当大多数中国的主持人还在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佳明却手攥一张机票,带着梦想与憧憬,平静地登上了远赴大洋彼岸求学的飞机。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电视里看不到佳明了。他原先主持过的节目不会因他的离去而停播,依旧会准时准点延续着以往的热闹和喧嚣。地球这边,曾经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事小情不管怎么过渡和演变,都变得与他不大相干了;地球那边,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或坐在教室听课,或坐在草坪看书,或坐在灯下写论文……享受着单纯和充实。 
  当佳明系统地学习完规定课程,熟悉了西方电视行业的操作模式,掌握了美国先进节目的制作规律,吸取了世界优秀主持人的专业经验,脑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传媒体系,并能流利地说一口漂亮英文时,再同四年前相比,无疑是登堂入室,境界大不一样了,当然没有了所谓的后顾之忧,这将成为支撑他一路走下去不中断的“核心竞争力”。一旦他回国,小丫还是以前的小丫,佳明再也不是以前的佳明了。 
  我一方面默默祝福佳明,一方面盼着自己今后也能有一番作为。现在才明白,当初没有参加“魅力新搭档”未尝不是件好事,古语曰:“陈立就列,不能者止!”没有金刚钻就甭揽瓷器活,没有那个实力小丫是不会要我的!我应当向佳明取经,先分析自己有几斤几两,然后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目标具备,剩下的就是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修炼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还年轻,如果能在形象气质、思维深度、语言水准等各项指标上全方位提升,并逐渐打造出自己的个性,那还在乎短暂的沉寂和安静吗?   
  榜样似水银灯(3)   
  我知道,小丫一直在那边等着我呢!   
  单枪匹马闯新浪(1)   
  一 
  一个夏日的傍晚,天还没有要黑的意思,却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我和一位老师正行色匆匆,由走路变成了小跑,因为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也因为我们都没有带雨伞。 
  路上行人很少,汽车却呼啸而过,飞似地拖出一阵阵模糊的幻影,衬着路边一座挨一座的摩天写字楼以及由路开口蜿蜒出去的立交桥,一切都显得太钢筋水泥化了。 
  这对我而言,不算一个温暖的场景,有点机械。但我不迎合,也不排斥,因为我知道,自己可能要在这钢筋水泥森林的某一颗树——某一幢建筑物里,寻找一种灵活自如的全新体验。 
  雨越下越大,我把眼睛眯起来,用睫毛来挡风遮雨,眼睛隐藏在一条微弱的缝隙后面,定位我的目标。 
  它终于出现在各类交通工具来往闪回的迷魂阵后面,静静地矗立着。银灰色的“身段”,银灰色的气质,表面光滑平整有如开过光,传递着精致的现代化质感。正因为它的立体和巨大,所以静得不可动摇。我从对面的马路望见招牌上的六个字——理想国际大厦。 
  突然失去了雨水打在手背的感觉,才意识到我已经置身大厦之内,就赶紧把盖在头上充作雨伞的那只手放下。钻进电梯后,发现对着电梯门的那块墙壁原来是一面大镜子,我赶紧整整衣杉捋捋头发擦擦眼睛挺挺胸脯,初次见面当然要给人以好印象,可怎么照都照不出与这栋楼相契合的感觉。哎,我分明还是一副学生样子嘛,稚拙地都快飘起来了,连个空间狭窄的小电梯也镇不住。衣服穿得不考究,头发没有什么造型,身体也尚未健壮起来。天呐,额头怎么又爆出来两个青春痘呢,该死! 
  视线移出自己的身体,才看见这面镜子反照着我后背一个很醒目的Logo——新浪Sina,下面还有一行字:一切由你开始。 
  难道,这就开始了? 
  二 
  已经到了18层,这是新浪网UC频道。玻璃门开了,事先约好的新浪工作人员马健出来迎我,我戴上圆形访客标签,跟着他进到这间大办公室内。 
  首先就是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周围一片橙黄,很暖的颜色,让人心旌动荡却又不歇斯底里,有融融的感觉。这稠密的橙黄也是新浪的招牌色,无论网页、吉祥物、演播厅、还是这间大型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大到什么程度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两个篮球场那样大。一眼望下去,气派非凡。 
  这块巨大的“篮球场”被塑料板规规整整地划分成许多一格一格的小空间,互相独立却又彼此粘连。每小格空间就是每个员工的“领地”,内置一张办公桌,桌上配着一台电脑,一部话机,还有一小盆绿色盆栽。壁板上贴着每位员工的姓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布置这个小空间,放上一小盒零食,贴两张明星的签名照,挂几个新浪吉祥娃娃,显得丰富又生动。 
  我发现,每位员工的所有精气神都聚集在那方小小的领域内,非常专注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不是操作电脑,就是接听电话,或者用笔在记录什么东西,状态紧而有致。巨大的透明玻璃窗外有美丽的风景,可他们谁也不抬头看一眼,偶尔上洗手间或到休息室冲一杯咖啡,行动也骤然迅捷,步子决不拖泥带水。 
  一幅比我想象中还要高节奏的现代“IT白领”的工作动画。 
  这间大型Office,就成了日后我每周录制《名流专访》节目的必经之地。 
  三 
  顺着办公室边缘的狭长过道,我踩在灰色的地毯上,被引领着来到新浪UC演播室。我天生对演播室有一种本能的向往,也深信不疑自己的状态在演播室将达到最佳,尽管绝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甚至不尽如人意,但情绪一定是最亢奋的。 
  所以,当我推门而入,迎面瞅见嵌着“新浪UC”Logo的橙黄色背板那一刹那,心中立刻升腾起一种壮怀,随即在脑中勾画着自己以后的工作场景,于是周身都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单枪匹马闯新浪(2)   
  这间演播室不大,但我已经够喜欢了。它汇聚着可以进行网络直播的所有资源,拥有一套完整的录制、采集、传输、播出设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新浪UC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全球各地,人们上着网、在新浪UC欣赏到的视频直播节目都是从这间小屋里发源出去的,想想就觉得奇妙而不可思议。 
  马健哥走到演播室一侧,按了一下墙上的开关,整个房间便通明起来,天花板上几盏专用照明灯把直播台照得金光灿灿,真正做节目的那种效果立马就出来了。 
  一阵芳香袭来,隐隐约约,沁人心脾。原来是一大托鲜花在直播台上绽放着美丽,两三朵淡雅的百合被四五倍数量的红色康乃馨包绕着,周围还点缀着密密麻麻的满天星。这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消除了演播室机器化的单调,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心情的舒缓和放松。鲜花每天一换,我就是在它们的温情陪伴下完成了一期又一期的节目。 
  当我还沉浸在花香中,走进来了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姐姐,一身精简紧身的职业穿着,有着干爽的姿势,标准的都市白领。她很客气地同我握手打招呼,又突然地顿了一下,有点疑惑地问我: 
  “唉,我们是不是以前见过面?” 
  “没有呀?” 
  “你挺像我以前一个小师弟的,呵呵。” 
  我顿时有种直觉,他那位小师弟一定长得很帅! 
  接过她的名片,很特别的名字:文坛。然后,我跟文坛姐还有马健哥,这两个新浪UC运营部的核心人物,就在这间演播室开始商量我们的合作计划。将近两个钟头的时间,谈了很多问题,交流了各自的想法,拟好了选题和策划,迅速建立起节目组并确认了人事安排和各自的分工,一档直播节目的整体脉络就这样在头脑风暴过后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我们还是蛮有共同语言的,两位已经工作很长时间、有着深厚职业背景的哥哥姐姐,表现出他们精干和严谨背后的单纯与随意,他们只大我不到十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