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272章


俄一少妇自房中出,发筐开彦,对镜栉掠[4];已而髻,已而簪,顾影徘徊甚久。前婢来,进匝沃■[5].盥已捧■[6] ,既,持沐汤去。妇解■出裙帔[7] ,炫然新制,就着之。掩衿提领,结束周至[8].范不语,中心疑怪,谓必奔妇[9] ,将严装以就客也。妇装讫,出长带,垂诸梁而结焉。讶之。妇从容肢双弯[10],引颈受缢。才一着带,目即合[11],眉即竖,舌出吻两寸许,颜色惨变如鬼。大骇奔出,呼告主人,验之已渺。主人曰:“曩子妇经于是[12],毋乃此乎?”吁,异哉!既死犹作其状,此何说也?
异史氏曰:“冤之极而至于自尽,苦矣!然前为人而不知,后为鬼而不觉,所最难堪者,束装结带时耳。故死后顿忘其他,而独于此际此境,犹历历一作,是其所极不忘者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逆旅:客店。
[2] 烛:点燃着的蜡烛。
[3] 镜奁(lián 连)■(t ì替)筐:存放妇女梳妆品的器具。镜奁,镜匣。| ,梳、篦。
[4] 栉掠:栉发掠鬓,言其梳妆。
[5] ■(y í夷〕:古代洗手盛水的用具。洗手时,把| 中的水,倒在手上,下面用盘承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奉■沃■。”
[6] ■(shu ì税):拭物之佩中,此指拭手之中。《礼记。内则》:“盥卒授巾。”郑玄注:“巾以■手。”
[7] 裙帔(p èi 配):下裙和披肩。泛指女人衣裳。
[8] 结束:装束,打扮。
[9] 奔妇;私奔之妇。
[10]■(q ǐ企)双弯:踏起双脚。■,通“企”。踮起脚后跟。双弯,即双脚。旧时女子缠足,足背弓起,故称。
[11]合: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含”。
[12]经于是:自缢于此。经,自经,即上吊而死。
吴门画工
吴门画工某[1] ,忘其名,喜绘吕祖[2] ,每想象而神会之,希幸一遇。
虔结在念,靡刻不存。一日,值群丐饮郊郭间,内一人敝衣露肘,而神采轩豁。心忽动,疑为吕祖。谛视[3] ,党愈确,遽捉其臂曰:“君吕祖也。”丐者大笑。某坚执为是,伏拜不起。丐者曰:“我即吕祖,汝将奈何?”某叩头,但祈指数。丐者曰:“汝能相识,可谓有缘。然此处非语所,夜间当相见也。”再欲遮问,转盼已杳。骇叹而归。至夜,果梦吕祖来,曰:“念子志虑专凝,特来一见。但汝骨气贪吝,不能为仙。我使子见一人可也。”即向空一招,遂有一丽人蹑空而下[4] ,服饰如贵嫔[5] ,容光袍仪,焕映一室。
吕祖曰:“此乃董娘娘[6] ,子审志之[7].”既而又问:“记得否?”答:“已记之。”又曰:“勿忘却。”俄而丽者去,吕祖亦去。醒而异之,即梦中所见,肖而藏之[8] ,终亦不解所谓。后数年,偶游于都。会董妃薨[9] ,上念其贤,将为肖像。诸工群集,口授心拟,终不能似。某忽触念梦中人,得无是耶[10]?以图呈进。宫中传览,皆谓神肖[11]. 由是授官中书[12],辞不受;赐万金。于是名大噪。贵戚家争遗重市,乞为先人传影[13]. 但悬空摹写,罔不曲似[14].泱辰之间[15],累数巨万。莱芜朱拱奎曾见其人[16].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注释]
[1] 吴门:古吴县的别称,即今江苏苏州市。
[2] 吕祖:即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因通称“吕祖”。
[3] 谛视:仔细看。
[4] 蹑空:犹踏空。
[5] 贵嫔,宫中女官名。三国曹魏置,历代相沿,位尊卑不同。
[6] 董娘娘:指董贵妃,或称董鄂妃,鄂硕之女,顺洽十三年(1656)受封,十六年(1660)死,娘娘,皇帝后妃的俗称。
[7] 审志:仔细记住。
[8] 肖而藏之:摹画其像而藏之。肖,肖像。此谓画像。
[9] 薨(h ōng轰):《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后诸侯王及后妃之死,亦称“薨”。
[10]得无是:该不是。无,通毋,不。
[11]神肖:传神酷似。
[12]中书,清为内阁属员,从七品。
[13]传影:临摹肖像。传:传写,临摹。影像,图像。
[14]罔不曲似:无不委曲相似。罔,无。曲,委曲而成。《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
[15]浃(jiá夹)辰,古以于支记日,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浃辰”。
《左传。成公九年》:“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
[16]莱芜:县名,令属山东省。
林氏
济南戚安期,素佻达[1] ,喜狎妓[2].妻婉戒之,不听。妻林氏,美而贤。会北兵入境[3] ,被俘去。暮宿途中,欲相犯。林伪诺之。适兵佩刀系床头,急抽刀自到死;兵举而委诸野[4].次日,拔舍去[5].有人传林死,戚痛悼而往。视之,有微息。负而归,目渐动;稍稍■呻[6] ;抉其项,以竹管滴沥灌饮,能咽。戚抚之曰:“卿万一能活,相负者必遭凶折[7] !”半年,林平复如故;但首为颈痕所牵,常若左顾,戚不以为丑,爱恋逾于平昔。曲巷之游[8] ,从此绝迹。林自觉形秽,将为置媵;戚执不可。
居数年,林不育,因劝纳婢。戚曰:“业誓不二,鬼神宁不闻之?即嗣续不承[9] ,亦吾命耳。若未应绝,卿岂老不能生者耶?”林乃托疾,使戚独宿;遣婢海棠,■被卧其床下。既久,阴以宵情问婢。婢言无之。林不信。
至夜,戒婢勿往,自诣婢所卧。少间,闻床上睡息已动。潜起,登床们之。
戚醒,问谁,林耳语曰:“我海棠也。”戚却拒曰:“我有盟誓,不敢更也。
若似曩年,尚须汝奔就耶?“林乃下床出。戚自是孤眠。林使婢托已往就之[10]. 戚念妻生平曾未肯作不速之客,疑焉;摸其项,无痕,知为婢,又咄之。婢惭而退。既明,以情告林,使速嫁婢。林笑云:”君亦不必过执[11]. 倘得一丈夫子[12],即亦幸甚。“戚曰:”苟背盟誓,鬼责将及,尚望延宗嗣乎?“林翼日笑语戚曰[13]:”凡农家者流[14],苗与秀不可知[15],播种常例不可违。晚间耕耨之期至矣。“戚笑会之。既夕,林灭烛呼婢,使卧己衾中。戚人就榻,戏曰:”佃人来矣[16]. 深愧钱■不利[17],负此良田。“
婢不语。既而举事,婢小语曰:“私处小肿,颠猛不任。”戚体意温恤之。
事已,婢伪起溺,以林易之。自此时值落红,辄一为之,而戚不知也。未几,婢腹震。林每使静坐,不令给役于前。故谓戚曰:“妾劝内婢[18],而君弗听。设尔日冒妾时[19],君误信之,交而得孕,将复如何?”戚曰:“留犊鬻母。”林乃不言。无何,婢举一子。林暗买乳媪,抱养母家。积四五年,又产一子一女。长子名长生,已七岁,就外祖家读。林半月辄托归宁[20],一往看视。婢年益长,戚时时促遣之。林辄诺。婢日恩儿女,林从其愿,窃为上鬟[21],送诣母所。谓戚曰:“日谓我不嫁海棠,母家有义男[22],业配之。”又数年,子女俱长成。值戚初度[23],林先期治具,为候宾友。戚叹曰“岁月骛过[24],忽已半世。幸各强健,家亦不至冻馁。所阀者,膝下一点[25]. ”林曰:“君执拗,不从妾言,夫谁怨?然欲得男,两亦非难,何况一也?”戚解颜曰:“既言不难,明日便索两男。”林言:“易耳,易耳!”早起,命驾至母家,严妆子女,载与俱归。人门,令雁行立,呼父叩祝千秋[26]. 拜己而起,相顾嬉笑。戚骇怪不解。林曰:“君索两男,妾添一女。”始为详述本末。戚喜曰:“何不早告?”曰:“早告,恐绝其母。
今子已成立,尚可绝乎?“戚感极,涕不自禁。乃迎婢归,偕老焉。古有贤姬,如林者,可谓圣矣!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素佻达:谓平日轻薄无行。佻达,同“挑达”。《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朱熹注:“挑,轻儇跳跃之貌;达,放恣也。”
后多用为轻薄义。
[2] 妓: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姬”。
[3] 北兵:明未亡时,汉人对清兵之称。
[4] 委诸野,弃之于荒野。委:丢弃。
[5] 拔舍去;拔营离去。
[6] ■呻:皱眉呻吟。
[7] 凶折;犹凶死,不得善终。折,夭折。本谓短命,此谓遭横祸而不得寿终。
[8] 曲巷:偏僻的狭巷。此指妓院。
[9] 嗣: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似”。
[10]托己:假托自己。
[11]执:固执。
[12]丈夫子:男孩。古时子女通称子,男称丈夫子,女称女子子。《战国策。燕策》二:“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