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极殿后平台。崇祯身着简单的青衣素帽,端坐于云台门内,两名宫女各执一柄障扇立于龙椅后,左右两边各站了十名锦衣卫,五名内官。尽管不着龙袍,天子却仍是天子,被数十人簇拥在正中,一身素淡的崇祯依然是一派极致的雍容威严。内阁、五府、六部的主要官员列队分立于平台两侧,依次按照礼数向崇祯拜过。待各部官员礼毕,队尾一名瘦小枯干的中年官员也随之几步上前,他便是那前几日连上三疏的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
“臣官甚微,此番蒙陛下破格召对平台,臣深感龙恩,不敢不至。”黄道周恭敬一拜,口中说道。
“嗯。”崇祯点点头,不多理会,转问左右道:“杨卿怎地还未到?”
“已经又遣人去催了,应是片刻便到了。”一旁的夕照回话道。
“好。”崇祯简短一答,便不再发一言,只等杨嗣昌前来。平台众臣也只得垂手静立,一起陪皇上等候。太阳一分一分爬上头顶,空气也渐渐燥热起来,暴露在阳光中的官员们耐不住热,悄悄扯起袖口,拭着额上颈边淌落的汗珠。崇祯静默地坐在门中,不动不语,偶尔望一眼后左门,朝臣进入的地方。就这样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杨嗣昌才终于从后左门中露了面。
“微臣召对来迟,请陛下降罪。”杨嗣昌快步走到御前,惶惶然跪下一拜。
在此广遭弹劾之时,杨卿大概本是想避嫌的罢。崇祯心里想着,便挥挥手,说了句无妨,轻描淡写地带过了。
——何况此次平台会议,本是为另一个人召开的。
二
“程国祥、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杨嗣昌既到,会议立时开始了。崇祯清了清嗓,首先念出了这四人的名字。
“臣在。”“臣在。”
四位官员听到皇上点了自己的名字,便陆续出列敬拜。
“近一段时间变故颇多,辅臣去了多半,内阁空虚无人,朕继杨卿之后,此番点用你四人入阁,希望你们能好生为朕分忧,为国效力,莫要辜负朕的期待。”
“谨遵圣旨,谢主隆恩——!”
“嗯。”崇祯微微颔首,又道,“你四人入阁这几日,眼界与原先相比或是已有不同,对朝政社稷有何想法,不妨借此机会,各自道来。”
“是。”四人领旨,稍加思索,分别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谏言。皇上的醉翁之意,这四人心里自是如明镜一般。平台召对常有,但今日却反常地多了一个本不该在列的黄道周,而召对的时间,偏巧不巧地又是在黄道周刚刚连上三疏之后,皇上意在何处,实在显而易见。四人既知自己不过是此番召对的开场白,便都识相地简单应对了事,而崇祯自然也不多追问,开场白过,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黄少詹事。”崇祯目光投向站在队尾的黄道周,黄道周忙横跨一步,应声出列。
“众所周知,黄卿乃是当朝难得的理学巨子。朕今日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黄卿?”
黄道周闻言,连忙双膝跪下,惶恐对道:“怎敢称得起请教,陛下折煞微臣了,陛下若有疑惑,但问便是。”
“好。”崇祯唇弧一弯,微微一笑,但一双眼眸黑浓如墨,却并不透出一丝笑意。“朕自幼学术不精,如今也是倚仗例行经筵,方才略懂理学之一二。综朕所学,只觉圣贤千言万语,无外乎天理人欲二者而已。人之行事,无所为而为之,谓之天理,有所为而为之,谓之人欲。人欲多一分,天理便少一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朕说的可对?”
“陛下慧心高悟,所言不错。”黄道周道。
“嗯。”崇祯道理讲完,忽然笑容一收,话锋一转,“既如此,朕便想请教黄卿,前日你三份奏折不早不晚,只在朕于廷推阁臣名单中点用了他四人入阁、却不曾点用你时呈上,这究竟是有所为,还是无所为呢?”
黄道周微微一怔,随即便缓了神情,一拱手,平静地说:“若论有所为与无所为之分别,不过是利与义之别而已。为利者以功名爵禄为心中所求,事事为己之私,是为人欲;为义者以天下国家为心中所求,事事以社稷为重,是为天理。臣三份奏疏皆是为了天下纲常,不为一己爵禄,所以自信是无所为之举。”
“哦?”崇祯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为何当初启用杨卿,你不斥他夺情,几月前初入内阁,你不斥他夺情,偏在你未被点用之时,方才三疏连上,大谈夺情不孝,对此你如何解释?”
“这……”黄道周一怔,一时间无言以对,沉默半晌,方才讷讷说道,“只因……只因先前人人弹劾杨大人主张和议,臣要奏的乃是纲常伦理之事,怕就此惹上主战嫌疑,因此才暂缓上疏……”
崇祯冷冷一笑,身体稍稍倚向龙椅一侧,如墨双眸径直探向黄道周,似乎要将目光直穿入他胸膛心房中去。
“那么……如今就没嫌疑了?”
“臣……”黄道周肩膀一颤,额上渗出密密一层汗珠,但却仍是撑起一副大义姿态,朗声道:“臣所奏之事关乎天下纲常,而所奏之人又主导着边防大计,如今不言,只怕今后言之不及,有损大明社稷,因此才不得不上疏进谏,防患于未然。”
皇上与黄道周言语一来一去,焦点只在自己,这教候在众臣列中旁听的杨嗣昌怎么按捺得住。于是他看准时机,上前一步,跪奏道:
“陛下莫要苛责黄大人,臣夺情之举于伦理纲常确有不妥。只是双亲为小,国家为大,如今国难在即,不容臣只顾尽孝,不顾尽忠,为全小义,抛却大义。家父生前全心全意为社稷效忠,并时时如此教导,若只念重孝在身,对国家危难置若罔闻,那才是对家父最大的不孝。”说完,杨嗣昌又一改慷慨悲壮的模样,转向黄道周,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不过……本官亦有一事不明,想请黄大人指教。”
黄道周斜眼一瞥,不答话。杨嗣昌也不以为意,径自说道:“黄大人品行学术一直为人所尊崇,但杨某实在不知黄大人为何常在奏折中自认不如郑鄤?郑鄤乃是杖母逆子,其罪行也早已有了定论。人言禽兽知母不知父,郑鄤杖母,岂非连禽兽也不如?黄大人频频与他相比,究竟是何意啊?”
“你……!”杨嗣昌表面恭敬,话里话外却尽是讽刺,气得黄道周登时满脸通红,伸手指着杨嗣昌,气也喘不上来。“你……你你……!知礼君子闻人言及,理应退避,岂有如你这般随意上前争辩,不容人言毕者!”
杨嗣昌却并不急躁,嘴角一挑,不急不缓地回答道:“黄大人恕罪,只是为了纲常人伦,天道正义,不容本官不来剖陈。”
黄道周被杨嗣昌堵了嘴,怒气更盛,只得对崇祯附身一拜,道:“陛下明鉴,臣生平耻于当面斥言他人之过,此番与杨大人在陛下面前口舌争辩,实属不该,只是臣断不能令此等祸乱纲常之事贻害后世,天理公道,自在人心!”
自杨嗣昌出列与黄道周辩论,崇祯始终未发一言,只坐在云台门内,冷眼旁观这则闹剧。见一向咄咄逼人的黄道周此番竟来向自己求公正,既好笑,却又实在笑不出来,只觉胸中一阵烦闷。他看看敛神屏气跪在一旁的杨嗣昌,又看看怒容满面眼若铜铃的黄道周,不作笑怒,只是面无表情地缓缓开口道:“他说你与禽兽作比,你却也早将他比作猪狗人枭了,此事细究起来,似乎还是你的泼骂在先啊。”
猪狗人枭确是自己上疏中所言,听闻皇上在此时提出,黄道周一下子亏了理,气势总算软了些去。“臣……臣只因陛下是明君英主,才敢直言……”
“直言……”崇祯眼睛一眯,“直言就是这等不堪入目的泼骂?”
“……假如臣为一己之私,只需用缄默换取富贵便可,何苦与他争辩!”黄道周牛劲上来,就算理亏,仍然不肯退缩。
崇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情,说不清是责备,还是自嘲,又或是别的什么。“若是缄默换的来富贵,朕每日案上的奏折,怕是要少去一半了。”瞬间即逝的异样过后,崇祯话语却仍是如常的淡然。但那厢黄道周却是音调渐高,远不如崇祯淡定。“缄默也好,辩理也罢,只是臣从不将名利富贵放在心上。臣自幼深受圣贤之教,哪怕是抛却富贵不要,也不忍见夺情这种不孝之事横行朝中!”
“哦?黄卿光明磊落,果非一般凡夫俗子可比。”崇祯冷笑了一声,“你既愿抛却富贵不要,不如索性此时便抛了如何?”
“……功名爵禄均乃身外之物,陛下要拿便拿,为正天理人伦,臣又有何惧!”
“……”皇帝所能赏的,不过功名爵禄而已,如今黄道周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当面大表不屑,任崇祯再好耐性,面对这执拗到底的腐儒,也终于难掩愠色。“早知你偏执顽固,难当大任,只是敬你乃学术大家,才赐官与你,谁知你仍是这样肆意狂妄,不知收敛。朕本当施以重罚,以儆效尤,念你是经筵讲官,便姑且回去候旨吧!”说完,崇祯烦躁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示意黄道周退下。
“臣今日不尽言,便是臣负陛下,陛下今日杀臣,则是陛下负臣!”
大概是杨嗣昌的讥讽令黄道周的怒火冲溃了理智,崇祯刚闭上眼,便听得这一句高喊毫不客气地冲耳而入。他猛地睁开眼,只见黄道周梗着脖子,硬生生跪着,一脸刚犟。平台两边分立的官员见黄道周竟口出如此大不敬之言,皆自低头默立,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
“好、好!”黄道周几度出言挑衅,令崇祯再掩不住怒意冲心,语气也变得狠硬起来,“朕本敬你满腹才学,谁知你一生学问却只学得一张佞口!”
“陛下既说忠佞,臣则不敢不辨!”皇上已然震怒,黄道周竟却毫不示弱,兀自高声争辩道,“臣在陛下面前磊落敢言为佞,难道阿谀献媚者才是忠吗!忠佞不分,则正邪混淆,如此天下如何得治!”
一介小臣居然对皇上如此出言不逊,字字与皇上针锋相对,皇上又怎可忍得!左右侍奉着的内官们个个心里惴惴不安,锦衣卫们各自握紧了刀柄,偷瞄着皇上的表情,只待皇上一声令下,便将平台上这忤逆犯上的乱臣拿下。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崇祯却反而压下了怒气,抿唇沉默了良久,再开口,声音已是冰冷如铁:
“既然如此,朕便成全你。着黄道周降级六级,外调江西,赵光抃何楷等人各降一级,以示惩戒。”崇祯一手撑起下巴,扫视着平台众臣,双眸如潭水一汪,深不见底,“你们皆以夺情之事斥责杨卿不孝,可当年杨鹤下狱,杨卿甘愿代父受死,以求从轻发落其父,试问在场之人,有谁孝心至此!今日朕的话,你们各自提起耳朵听清楚,记仔细,今后若有一人再如黄道周这般妄自非议杨卿夺情一事,惩罚处置,较黄道周只重不轻!”
小说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聊天群
-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 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 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聊天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