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傍晚时分,崇祯便知道了有人自首的事。他手中掂着冯英的奏折,思来想去,又将目光落在夕照身上。
“你觉得此事……究竟谁是谁非?”
夕照一抿嘴唇,避而不答,只笑问道:“不知皇上信谁?”
“信谁……”崇祯沉默不语,似乎着实权衡了一番,半晌才道:“二人都信,却又都不全信。”
“哦?皇上此话怎讲?”
崇祯想了想,道:“无风不起浪,发生此事,大约也该是有些缘由的。只是若全信了温卿,王承恩便是私收贿赂,扰乱朝纲,又混淆视听;若全信了王承恩,那温卿便是捏造罪状,蓄意诬陷,又暗派伪证。信了哪一边,都必须将另一边置于大奸大恶之地。哎……”崇祯叹口气,斜倚在椅背上,手里拨拉着腰坠上的流苏,“二人天性虽不算诚恳忠善,但朕心中始终不能相信,他们中有谁真会奸恶至此。所以才是如此犹豫。”崇祯停了一停,又抬眼看向夕照,“若换做是你,你会信谁?”
“这般难辨是非之事,皇上都尚且犹豫,小人又怎么说得清楚呢。”夕照温然一笑,道,“皇上也莫烦恼,不如先唤王公公过来,暂且听听他的说辞再作打算。”
“哎,也好。”
“皇上有何吩咐?”王承恩腿脚很是快,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便应旨而来。真相不明,崇祯面对王承恩时倒也不喜不怒,只略略抬眼,淡然问道:
“你可认得一人,名叫王藩?”
“王藩……?”王承恩微皱着眉回想了一番,摇摇头道,“奴婢没有印象。”
“那今日这王藩去刑部大堂,说曾亲手将钱谦益的四万两贿银交与你,也是信口胡说的了?”崇祯直视着王承恩的眼,又道。
王承恩两眼一瞪,大吃一惊,立刻跪下来,急急申辩起来:“皇上明鉴,奴婢从未做过此事,更不知王藩是谁!定是这王藩恶意陷害奴婢,要么就是有人指使,奴婢实在是冤枉啊!”说完猛地伏下身子,将头在地上一下下磕得震天响。
“好了好了,你这又是何苦,快起来。”王承恩突然又激烈的反应不由令崇祯也有些心虚,忙探起身子,展起温和的笑容,好言相慰道,“朕也是并未相信的,只是找你来问问而已,你既然不认得他,那此事不去理会便是。”
“皇上圣明!”听了崇祯的话,王承恩深深一拜,然后扶着地站起身来,额心上已然透出红紫的血印。只见他整好了衣衫,一脸愁容不展,不等崇祯再开口,便戚戚然道:“哎……奴婢也明白,出了这事,皇上自然是会怀疑的,换了奴婢,也定要生疑。但奴婢的确不曾收过钱谦益的钱啊。”
“咳……朕不是那个意思。”崇祯不自然地咳了一咳,摆摆手道。
“是,皇上肯信任奴婢,奴婢实在感激不尽。但是人言可畏,现在朝中已有议论,说奴婢作恶多端,皇上却包庇不查,有意护短。皇上的英明因为这桩无稽的传言被人误解,奴婢才是万死难辞其咎。”说着,王承恩一掀衣襟,又重新跪了下来,双手高高一拱,十分郑重其事,“因此奴婢恳求皇上,立即下旨叫锦衣卫彻查此案,探明真相,早日还奴婢一个清白,摒绝众人猜疑之心,以免再节外生枝,损了皇上的圣名。”
“锦衣卫……的确要比刑部办事干练。”崇祯沉吟了片刻,一抬头,扑面便是王承恩恳切之至的神情。崇祯架不住心中一软,点了头,开口道:
“既然朝中已有议论,钱谦益一事一直这样拖着也是不妥……好吧,那便如你所说,尽快了了此事。来人。”崇祯从奏折堆间抽出了那份匿名揭帖,对应声而入的传令太监说道,“把这个带给锦衣卫同知吴孟明,传朕口谕,教他十日之内,务必查出个结果。”
二
“公公,怎样?”
王承恩一只脚刚踏入司礼监大门,便见李全迎上来问。
“还能怎样。”王承恩看似心情不太爽利,背着手径直向屋内走去,一屁股坐在上首的圈椅上。
“皇上可说了什么?”李全瞥见王承恩青紫的额头,跟上去又问。
“皇上只问了问咱之前听说的王藩那事,倒也没说什么。”王承恩闭上眼,懒懒靠着养神。
“皇上定是信公公的了。”李全点点头,稍稍安下了心,“皇上可依公公说的,让锦衣卫去查了?”
“哼。”王承恩冷笑了一声,“皇上点了吴孟明。”
李全眼睛一亮,随即低了头,微微一笑。“皇上竟点了他,这下公公可算是高枕无忧了。”说着,目光探向王承恩,却见王承恩仍是一脸阴霾。李全嘴角一挑,站起身走去茶案边,翻开一柄青花茶壶,捻起一撮龙井撒在壶底,热热地沏上了水,闷上盖,向茶盏中倒满了一杯,端回来轻声放在了王承恩身旁的茶几上,这才开口道:“皇上并不疑公公,又依照公公的建议下旨彻查,而彻查此案的人又是公公的亲信至交,这盘棋已然胜券在握了,不知公公为何还是心情不佳,不见喜色?”
“哎……就是因为胜券在握,心一松,这一路回来才便胡想起许多旧事。”王承恩闻言,长叹了口气,端起李全奉来的茶,掀起杯盖吹了一吹,又缓缓放下。“七年……算算,咱家和那温体仁来往已有七年了。虽说是利益之交,却也是待他不薄。就算是咱家先看他不惯,但也并未真的害他,他居然这样不依不饶,用尽手段置咱家于死地,丝毫不念旧情……早知此人阴毒,而事情轮到自己,才知他这阴毒,竟是到了如此地步。哎。”
“公公官场多年,经过千般事,也见过百样人。分合无常,善恶相生,说到底一切还不就那么回事,又何必专为此人唏嘘呢。”李全笑笑道。
“话是这样说,可人非草木,当真轮到了自己,多少也会寒心啊……”王承恩口中感叹着,一脸无奈。
“人心难测,本就是最期待不得的东西。”李全眼中平静无波,娓娓说道,“事已至此,不了结了他,公公便难以自保,公公只消念着这点便是,其他闲情杂绪不过是徒扰心境,还是少上一点为好。”
“哎,你说的,咱家又何尝不知……”
“那便是了。”李全悠然一笑,“王藩这个出头鸟落在锦衣卫手里,他那幕后推手也就呆不稳了。首辅聪明一世,此番却反常的招招皆是昏招,怕是老天也见他年近古稀,要借公公之手赶他回去养老罢。公公就只当天意如此,实在不需感怀太多。”
王承恩听了这话,目光一扫李全,没再搭腔,嘴角却闪过了一丝会心的笑意。
三
是夜,锦衣卫便提来了关押在刑部的王藩,连同东厂厂公王之心彻夜审讯。王承恩这一回是横下心将事做绝了,这厢锦衣卫与东厂双管齐下,逼供的手段远比文官主事的刑部粗暴冷酷得多。王藩当初应下雇主这档子的事时,本想着最多不过一死而已,刑部牢狱里的差官多与自己相熟,也遭不得什么罪,谁知如今却七周八转落在了王承恩与东厂手中,三句话没说完,便要上大刑。对眼前这阵势,他没半点心理准备,也从未受过这等苦楚,刑还没用几遭,就招出了安排他自首的陈履谦。
于是不等天亮,吴孟明与王之心又将尚在被窝里迷迷糊糊的陈履谦抓去了东厂,继续如法炮制一番。陈履谦是个孱弱书生,更是受不住刑,三下两下就把温体仁怎么指使他写匿名揭帖,怎么找人自首诬陷王承恩,连同怎么教他对钱谦益诬告栽赃,怎么授意同党官员上折左右舆论,亲见的,听说的,有的没的一股脑全招了出来。见这没用的书生知道的东西差不多都掏干净了,王之心窃窃一笑,与吴孟明暗中互换了眼色,便叫陈履谦在两份招供书上按了手印,一份由吴孟明呈去给了皇上,另一份悄悄派人送去了司礼监王承恩手中。
温体仁自然是想不到,就在这一夜之间,在耳目未及之处,竟会骤然发生这般直捣自己死穴的变故,就连王承恩也略感意外,自己这几员亲信办事竟是得力迅速至此。在陈履谦的供状送至司礼监时,王承恩手中正巧拿着一份温体仁告病请休的奏折,听送信人禀明来意,他忙扔下那份奏折,接过来略略一读,眉眼一展,脸上瞬时挂上了一副胜者的笑容。
“好,好好。”他一边点头,一边将供状交予了一旁的李全。同在屋中做事的周喜停下手,也偷偷凑过来看,刚读了几句,便像烫到了一般慌忙缩回脑袋,又规矩地退到了一边。李全读毕,安安然一笑,将供状整齐折好,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一弹衣襟,双手一拱,躬身一拜。
“恭喜公公,终还清白。”
“哎~免礼。”王承恩乐呵呵地一摆手,显然是心情大好,“这下子咱家该做的事就都了了,接下来,咱就泡上一壶好茶,坐等看戏便是了。”
周喜在一旁听得不安分,眼见送信人离开,房中只剩王承恩与李全二人,便弯着腰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首辅大人这回是……?”
“哼。”王承恩缓缓摇着扇子,一脸轻蔑,一字一句地说,“不死,也掉一层皮。”
“公公真是手段通天,首辅大人想跟您斗,可真是自寻死路。”周喜忙堆笑着恭维道,暗地里却是心跳得厉害。就算是对政事不甚老道,一看那供状上的罪名,周喜也能感到这其中利害不轻——对首辅来说,这次是真出了大事了。温大人稳坐内阁这么多年,让王公公捻一捻手指,竟就轻易揪住了要害,这令周喜一边感叹着王公公位高权盛,心中却又莫名地悸动不安,似是相比下自觉渺小无力的恐慌,又好似是确定跟对了主子,踏上了正途的兴奋难当。但王承恩却不去理会周喜的恭维,只随便一笑算是回应,伸手捡起桌上那温体仁新上的奏折,递给了李全。
“告病请休……首辅又开始缩头避事了。”李全阅毕,笑笑道,“吴大人他们倒是行事缜密,头顶上天都要塌了,这首辅怕是还不知道呢。公公打算怎么处理这折子?”
“先压片刻。等吴孟明那边完了事,咱再呈上去。”王承恩阴阴一笑,扇子咔地一合,“这一回,看他还避不避得过!”
就在司礼监几人悠闲说笑的同时,武英殿中,崇祯也收到了这份画押过的供状。夏日炎炎,艳阳高照,就连荷塘柳岸边,都难寻一丝清凉。而武英殿中的气氛却冷如三九寒冬,伺候着的宫女、太监,龙椅边的夕照,以及前来送信的吴孟明,俱是动不敢动,气不敢出,仿佛被崇祯眼中的凛凛寒意,齐齐冻成了冰人。
小说推荐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属上智之人,与他那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的祖父和他那个纵情酒色,不会治理天下,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祯之敬业,简直可以评为帝王中的劳模 但是,正是这么一位希望能够中兴帝国-并且为了这一希望而
- 历史军事鲟鱼完本
- 最新章:结束章 【定鼎】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作者所写的《百度宅男当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结局【全书完】
- 崇祯封神
- 喜欢黑山老妖的读者将就一下吧 作者:屠神龙所写的《崇祯封神》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屠神龙完本
- 最新章:新书
- 崇祯盛世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 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 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粉丝群 414450807欢迎来玩,永远有效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无弹窗
- 历史军事轩樟完本
- 最新章:1136 大结局(下)
- 崇祯十七年秋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 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 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 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穿越架空话凄凉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改名了
- 崇祯聊天群
-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 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 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作者:叫天所写的《崇祯聊天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崇祯本纪
-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 魏忠贤,你是把好刀 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 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 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 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 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 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 穿越架空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
- 大明之崇祯大帝
- 【历史新纪元脑洞风暴征文】参赛作品(免费火热历史爽文)崇祯十七年二月,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李自成大兵压境,文武百官争相卖国求荣 正是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时,且看身为穿越者的崇祯大帝朱由检如何重振大明河山 作者:檀芸所写的《大明之崇祯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檀芸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