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传说之爱逾千年

第108章


彩云道:“我明白妹妹的心思!可是……真要王妃下手对付了妹妹,就算……孩儿安健,难道妹妹忍心让孩儿一生下来就少了母亲?再等到小王爷回来,以小王爷对妹妹感情之深,妹妹想想……他余下漫长的岁月可怎生打发?”贝儿想想那般情形,也不由得一阵心痛,脸上却强笑道:“姐姐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断不能让我的孩儿一生下来便没有母亲!所以……姐姐放心,我说了我有办法,自然是有办法的!”明知不说清楚,彩云心里必定不踏实,遂压低声音细细一说。彩云这才舒出一口气来,道:“终是妹妹心性灵巧,既如此,咱们就多等两天看看再说!”
  于是计议停当。不想到了第二天,贝儿久等不见彩云进府,叫玉莲出去打听打听,玉莲出去转了一圈便回来,煞白着脸跟贝儿道:“看来王妃当真要对姑娘动手了!”贝儿忙问:“却是如何?”玉莲道:“我根本就走不出内院去了!看守内院门户的婆子讲,今儿一早得王妃口令,因从前管理松散,致使内院丫头们越来越疯癫轻狂,所以从今儿起,内院丫头不得往外院随意走动,外边的媳妇婆娘也不能再随便进出内院。我瞅着……这只怕都是冲着姑娘来的!”
  贝儿想着昨天已经跟彩云商量妥当,今日既然进不得府,彩云自然知道怎生处置,所以心中未觉惊怕,反回过头来,安慰玉莲入画两个丫头。
  果然到了第二天,忠勇侯府就派来马车,说是泰安公主身上不适,想接贝儿过去小住几日。那王妃亦是机警之人,眼见马车来得太过凑巧,遂以贝儿身怀有孕不能出门为由婉转拒绝。消息传进内院,贝儿心里方有些揪紧,正无计可施,还好到了下午,忠勇侯府又来马车,只说公主有令,一定要接贝儿过去。王妃虽然不愿,终是不敢违背公主,虽又心生一计,只说玉莲入画太过年幼,只怕服侍不好,要将她两人调到自己身边,另派两个聪慧伶俐的大丫头随贝儿去往忠勇侯府。
  贝儿得讯,却一下子犯了难,明知王妃此举,正是要防她私逃。一时彷徨无计,只好命来传令的管家婆娘在外边等着,自己在屋里转来转去。玉莲入画相互一望,一同在她身前跪下,齐道:“姑娘对奴婢恩重如山,奴婢此生难以报答!但王妃娘娘性情宽和,绝不至薄待奴婢,所以请姑娘不用再顾念奴婢二人!”
  贝儿心知她二人这番话不过是说给外边管家婆娘听的,而以王妃脾性,一旦她不顾二人逃离王府,王妃必将所有怨恨尽情发泄在两个丫头身上。她与两人情同姊妹,哪里就肯抛下她二人自顾逃生?心思转得一转,忽然灵光乍现,遂平心静气转身出门,跟守在门外的管家婆娘道:“她两个好歹服侍我一场,如今既然要到王妃身边去服侍,虽然说是个好事,可终究是有些舍不得,所以要让她两个先服侍我梳了妆等送我坐上马车,再随大娘去王妃身边!大娘若是不敢做主,可先去问过王妃!”
  那管家婆娘一听,便赶忙走去回报王妃。贝儿镇镇定定让玉莲入画为她梳了妆,另将一叠银票藏在贴身,之后领着两个丫头出门。管家婆娘此时已从王妃处回转,见贝儿领着两个丫头出来,也未敢上前啰嗦。贝儿便知王妃已经应允,遂故作姿态,当着管家婆娘的面儿,细细交待玉莲入画去到王妃身边要加倍谨慎等等。
  玉莲入画明知这一别只怕再难有相见之期,各在地上给贝儿磕了几个头,这才含悲忍泪站起身来。自有两个粗壮婆子抬起小娇,贝儿在轿中坐定,由管家婆娘随同看护,玉莲入画、以及王妃派来的两个大丫头随在轿子两边,一同去往王府门口坐马车。
  忠勇侯府里也派了一个管家媳妇过来,看见贝儿出轿,赶忙伸手扶住贝儿。贝儿回过头来对玉莲入画道:“你们俩先到马车上去扶我一扶!”玉莲入画尚未反应过来,跟着出来的管家婆娘抢先开口跟那两个大丫头道:“你们俩上去一个!”贝儿脸色一变,道:“这是为何?”管家婆娘万没料到贝儿会有此一问,愣得一愣方道:“不是说好……她们两个太过年幼,只怕照顾不好奶奶,所以要调她们去王妃身边,另派这两个大丫头随在奶奶身边服侍吗?”贝儿禁不住冷笑一声,道:“好没道理!真要觉着她两个年幼服侍不好,早就该换两个丫头来我身边,为何今日我要出门了,却找两个陌生的丫头跟着我去?我知道她两个姓李姓王,难道要我去公主娘娘面前闹笑话的不成?”
  管家婆娘一下子被堵得哑口无言,当着侯府里的人面儿,又不敢使横,只好陪笑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怎么奶奶突然就变卦了呢?”贝儿沉着脸道:“谁跟你说好了?你是个什么身份,也配跟我说好?……玉莲入画,你们只管上车!王妃倘使不高兴了,等我回来,自会向王妃请罪!”
  玉莲入画大喜,赶忙要上马车,那婆娘伸手要拦,贝儿忽然扬起手来,“劈啪”一声,重重打了管家婆娘一记耳光,嘴里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就敢当着外客的面悖逆于我?你现在赶紧进去找王妃回话,且看王妃是向着你向着我!”那婆娘被打得满脸涨红,只是身份有别,不敢当着外人跟贝儿正面冲突。偏是忠勇侯府里的管家媳妇忍不住插口道:“可不是呢?如果是在我们府里,奴才们跟主子如此犟嘴,还不一顿棍子打死了?真不知你们安平王府是个什么规矩!”那婆娘只好跺一跺脚,道:“行!我这就去回过王妃,你们先别走,等王妃发了话再说!”
  贝儿哪里理她,只回过脸来向着两个大丫头、以及门口的护院家丁冷冷一瞅。一众人等眼瞅她打了管家婆娘,哪里还有人敢上前问?任由玉莲入画扶着贝儿三个人一起上了马车,之后忠勇侯府的管家媳妇也上马车坐定,车夫一甩马鞭,径往忠勇侯府而行。
  王妃派过来的两个大丫头相互一望,只好先回进内院去向王妃复命。
  
  
五十二临行约白头 归来隔阴阳(1)
 时光如梭,转眼又过六年。
  其间安平王因久驻边疆,心力憔悴,某一日突感风寒,竟而缠绵病榻久治不愈。皇帝得悉,恩准安平王回京休养,指令殷烈接领大元帅之职,继续在边关与蛮族交战。
  那殷烈原是一位天生的将才,几次大仗下来,打得蛮兵望风而逃,最后不得不派人求和。殷烈想着上次与蛮族议和,不过管了两年安定,就被蛮族撕毁合议再犯边关,所以这一次非将他们打怕了不可。因之不予讲和,只管趁胜追击。最终蛮族大王不得不亲递降书,保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殷烈派人押着求降使者回转京都,皇帝接了降书,大喜之余,当即敕封殷烈为神武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准其班师回朝。其他将官只待回到京师,再一一论功行赏。
  殷烈自到边关,虽然战事紧张,却无一日不思念京中爱妻。偏是他到了边关之后,每月至少会有一份书信寄回京城,但贝儿回过来的信却总是寥寥数语,也就是报个平安而已,既不涉及儿女私情,也从未提到过他们的孩子怎样。殷烈猜想很可能孩子未能平安降生,伤心之余,只怕引得爱妻更增伤感,也就不敢在信中提及。
  所以在接到皇帝班师旨意之后,殷烈归心似箭,立刻领着大队兵马回转京城。在路非止一日,到了京城脚下,皇帝亲率百官迎出京来。殷烈赶忙下马叩拜,皇帝行上前来,亲自携了他手一同入城。此等荣宠当真空前绝后,殷烈虽恨不能即刻飞回王府与爱妻相聚,却只能战战兢兢伴君同行。
  再等入了朝堂,皇帝论功行赏,朱奎也被封为四品将军。当晚皇宫中大摆宴席,皇帝又开金口,要将他最小的御妹许配殷烈。殷烈大惊之下,急忙起身拜伏在地,言明已经娶了润王府义女为妻,不敢再玷辱了公主。皇帝脸现惊诧,道:“听说你妻子早已谢世,莫非……你竟全然不知?”殷烈本来跪伏在地,一听此言,只惊得跳起身来,浑忘了君臣之别,开口直问道:“皇上……说……说什么?”安平王闪身而出,跪地叩头道:“回皇上话,只因犬子长年在边关征战,老妻生怕扰乱了他的心思,一直未敢将此讯传至边关,就连微臣也是在前年回到京城才得知晓!”皇上点头道:“原来如此!”殷烈回过脸来望着他爹爹,道:“父王……此话怎讲?”安平王垂泪道:“你妻子……在你开赴边关的那一年,就已经……因难产而逝!”
  殷烈相思六载,怎能想到会有如此噩耗,不由得圆睁双目,道:“可是……可是……明明每个月……我至少能接到一封……贝儿写给我的书信,父王怎能说……贝儿……贝儿她……”说到最后几个字,殷烈忽觉一阵气血上涌,不得不闭紧了嘴巴。安平王泣道:“那是你娘……找府里善长书法的帐房先生,仿照你妻子生前的笔迹代写。”殷烈跳起身来,一口鲜血张口喷出,随即直挺挺向后便倒。
  皇帝以及在场百官均未料到这威武男儿竟会如此儿女情长,早有侍卫抢上来将殷烈扶了下去,皇帝一边命传唤太医,一边心中颇有不乐,遂借口身上不适,令百官自行畅饮,自己先回进内宫。安平王暗恨孽子失态,冲撞了皇帝的兴头,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得跟百官告了退,赶忙地去探看儿子。
  朱奎跟其他品位较低的军官远远地坐在朝堂之下,殷烈跌翻当场,他先还不知是为何故,直到众军官纷纷议论起来,朱奎方知悉原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