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传说之爱逾千年

第104章


另外林越强开起了一个小吃店,夫妻俩的生活也算是过得和和美美。
  贝儿自然替他们夫妻高兴,说道:“终是姐姐眼力好,有福气,我想林大哥必定会对姐姐好一辈子的!”彩云道:“这都是托了妹妹的福!不过……所谓大恩不言谢,有些事我只能记在心里了。但要说眼力好有福气,妹妹才真正是眼力好有福气!想那小王爷从前何等贪花好色,可是现在……连润王府的小郡主都能放弃,一心一意只想守着妹妹!妹妹你不知道,那天我听说妹妹以润王府义女的身份堂堂正正嫁给小王爷,我当时可有多开心!越强说我……简直像个疯子一样,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连着闹腾了好几天!他哪里知道我的心,我笑,是为妹妹高兴;我哭,是想起了妹妹从前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到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以小王爷这般深情,必定能跟妹妹恩爱到老!”
  贝儿见她情真意切,用手握住了她的手,只觉姊妹情深,无需多言。
  之后彩云又来找佩玉说话,佩玉见她脸上也是淡淡的,起身让了座,连茶也没上,便坐下来低着头继续做针线。彩云只得没话找话,拿过旁边她才绣好的一方牡丹花的手帕,赞道:“妹妹的针线越发精巧了,这牡丹绣得活灵活现的,倒像是闻得见花香一样!”
  佩玉忽然伸手将手帕从彩云手上拿过来,拿起剪刀嚓嚓嚓剪成几段。彩云愕然不明所以,佩玉放下剪刀,扔掉剪坏的手帕,方道:“让姐姐见笑了!我原是没事找事做,所以绣好一幅剪掉一幅,只这一幅一时没顾上剪,竟让姐姐看见了!”彩云心里难受,两眼瞅着她,叹道:“你这是何苦!”佩玉鼻中一酸,忙低了头,一会儿方道:“一切都是命!姐姐命好,所以……有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一心一意娶定姐姐,就连……鸣鸾,从前她还说……姐姐不要的给了她,所以心里觉得委屈,没想到……如今最好的居然是她!只有我是个命苦的,纵然绣得再好的手帕,做得再好的衣裳,除非我自己穿自己用,否则……也只能做一件毁一件!”
  说到最后一句,喉咙里一下子哽住了,急忙忍住。彩云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诚诚恳恳道:“我知道……你心里恨着贝儿妹妹,觉得……是贝儿妹妹霸住了小王爷,其实……她当真是个心肠再好不过的!比如这次我进来,原是贝儿妹妹见你整天足不出户,生怕你熬出病来,她说话怕你听不进,所以请我进来跟你聊一聊。贝儿妹妹说了,如果你愿意出去,她会让小王爷还了你的卖身契,再帮你找个好人家。但如果……你一心一意跟定小王爷,那等过完年,就选个好日子让你跟小王爷圆了房,给你一个正式的名分,以后……她也安了心,你也可以踏踏实实继续跟她做姐妹了。”
  佩玉低着头,又是良久方道:“她有什么不安心的,小王爷……对她好成这样,就算天塌下来,总有小王爷替她顶着!至于说……跟她做姐妹,她如今是明公正道的奶奶,我怎么还能跟她姊妹相称?我知道……你们都说她好,我也知道……她心肠不坏,要不然……她管我熬不熬出病来呢,早就让小王爷撵我出去了!只是……我不像姐姐,不像鸣鸾,我是……我已经是……小王爷的人了,这辈子……怎么能另嫁他人?可如今……小王爷心心念念都在她身上,就算她大开鸿恩让小王爷给我一个名分,只怕也是……有名无实,那我何苦……去讨这个嫌?所以……我心里其实早就想好了,正好今日姐姐进来,还求姐姐帮我递个话,如果……小王爷跟少奶奶真的可怜我,那就……容我将这间屋子改成佛堂,我每日烧香礼佛,为王府祈福。只等家庙修成,我就到家庙里修行去。我虽不识字,不懂诵经念佛,但只要一心向佛,佛祖慈悲,想必也能渡我。”
  彩云目瞪口呆,良久方道:“妹妹年纪轻轻,怎能有如此念头?”佩玉道:“我也是无可奈何!天地虽大,已无我容身之地。倘若姐姐不肯帮我递话,那我就只能自己去给小王爷去给少奶奶下跪叩头了!”彩云试想她的处境,也不由得心有戚戚,遂两手握住了她手,道:“妹妹你可想好了,佛门清苦,那可是……在用你的命慢慢熬时间罢了!”佩玉道:“我知道,谁让我……一步走错呢?我若是……像鸣鸾那样心高气傲,也不至于落得今日这般下场!所以……纵然难熬,总是慢慢熬着吧!”
  彩云不由得落下泪来,只是握紧了佩玉的手不丢。佩玉一直强忍着,被彩云一哭,终于也伏在彩云肩上抽抽搭搭哭了起来。
  回头彩云跟贝儿一说,贝儿也是哑口无言,自觉着都是自己害了佩玉。等到殷烈回来,难免怨起殷烈,道:“这都是你从前贪花好色惹来的祸根,倒害得人家……要一辈子枯守青灯了!”殷烈亦是呆怔无言,好一会儿方道:“我去问问她去!”一边说,便转身出门。
  一会儿回来,只见脸色阴暗,贝儿估摸着他也未能劝得佩玉回转心意,虽然心里依旧堵得慌,但明知殷烈更加难受,也就未再询问此事。
  不久进入腊月,贝儿忽然身有不适,请了太医来瞧,竟已有了两月身孕。殷烈这一喜非同小可,赶忙地报于王妃知道。王妃听说,却恕无欢喜,因一旦诞下儿女,那贱婢的地位只会更加牢靠,她这个王妃再想动她,都不能不有所顾忌。然贝儿所孕毕竟是殷家骨血,也是她一脉亲孙,她心中再怎么讨厌贝儿,都不能不召见太医,请他小心照应,万不能稍出差错。
  殷烈更是将对佩玉的那点儿愧疚之心丢在了九霄云外,每天小心翼翼伺候着贝儿。他本来*欲强盛,这些日子也只好修身禁欲,不敢劳动贝儿。
  因贝儿身边两个贴身丫头入画玉莲年纪都还小,佩玉又是诸事不理不管,殷烈索性找来彩云,让她每天一早进府照顾贝儿,等晚上再回去跟林越强夫妻恩爱。
  彩云自然尽心竭力。贝儿既有殷烈百般爱惜,又有几个姊妹在身边陪护,每天开开心心,虽然有些害喜的症状,倒也不是特别严重。
  再等进入新年,贝儿既有润王府义女之名,按礼要在初二这一日回润王府探“亲”。只是她这个义女并非润王真心接受,当日她在润王府一住月余,王爷王妃都不曾见她一面,今日“回去”,只怕难受待见。她虽不怕冷落,却恐殷烈脸上无光,于是先跟褚冠杰夫人、亦即是从前的小郡主、现今的泰安公主约好一同回去。
  那泰安公主本来与贝儿性情相投,当日在润王府便已有姊妹之宜。而自嫁与褚冠杰,更是夫妻恩爱,琴瑟和谐,追本溯源,全靠贝儿成全,因对贝儿亲密之外,更添感激。这一日姊妹相约回去润王府,润王虽不喜贝儿,但有泰安公主从中周全,倒也没使殷烈夫妻太受冷落。
  到了初五这一日,康子安在家中设宴,请几个相好朋友携妻前往欢聚一日。自然女人们在内室另开宴席,贝儿与泰安公主又见一面。当时严伟光之妻二郡主也在,再加上康子安夫人,这两位与贝儿均非初见,只是从前不曾与贝儿有过言谈交接。其中二郡主跟贝儿虽有义姊妹的名分,但一则贝儿出身低微,二郡主打心里还是有些瞧不上;二则明知贝儿这义女的名分不过是从权而已,所以对贝儿未见亲密,反有些厌恶之情。连初二日几个女儿回润王府探亲,二郡主也不曾跟贝儿说过一句话。直到今日四个女人相聚一堂,贝儿言谈举止并不在她们几位大家闺秀之下,反而诸多见解令几个足不出户的女人屡有茅塞顿开之感慨,二郡主才不得不对贝儿刮目相看。另有康子安夫人早就从绿珠口中听说过贝儿诸般事迹,对贝儿心仪已久。今日一见,更是性味相向,言谈投机,亦成金兰之好。
  到下午趁着康子安夫人陪着公主郡主看戏,贝儿抽身与绿珠见了一面。原来绿珠已经随朱奎搬到了紧挨康府的一座小院儿居住。朱奎与康子安交情虽好,毕竟出身低微,到现在未脱安平王府家奴的身份;而殷烈虽已不再追究往事,心里这个疙瘩尚未尽解;更加上严伟光性情虽然豪爽,却最看重主仆之份,上下之别,因而今日聚会,朱奎就未敢露脸。只是绿珠心中深念贝儿,到下午顺后门进入康府内院,悄悄与贝儿相聚一回。
  
  
五十 爱至珠胎结 乐极悲愁生(1)
 过完元宵节,佩玉便请往新落成的家庙带发修行。殷烈见她心意坚定,只得上报王妃,王妃劝了一回,佩玉只是低首无言。王妃心中有气,等遣退了佩玉,一时阴沉着脸静坐无语,偏是她身边一个老婆子上前说道:“这丫头从前也算伶俐,可如今……竟是连话都不敢说了,足可见平日里……只怕是没有少受欺压!不然,年纪轻轻的,哪里就能有这样一个念头呢?”那王妃本就怀疑是贝儿气量狭小容不下佩玉,听婆子一说,心中对贝儿的怨恨之意,更加一层。
  殷烈本来是想等家庙落成,先寻个过错重新整顿,待拖得一年两年,再从外边寻个姑子来家庙,以此遮掩绿珠私奔之丑。如今佩玉既然执意向佛,连王妃也劝不回头,殷烈只好让佩玉先入家庙,放出风声只说已经寻到大奶奶修行之地,不日便要迎接大奶奶回来家庙修行。
  此时贝儿身子渐显,殷烈更是稍得空闲,就不离贝儿左右。论起孩儿的名字,殷烈想到了“殷武殷风”之类,贝儿初始还觉好听,回头一想,却不由得“卟嗤”笑出来,道:“你叫殷烈,得个孩儿叫殷武,这怎么听着不像父子,倒像是兄弟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