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得起时间考验啊。问题是一百年一个风潮,俺们也就赶上这一回罢。
无奈阳光之下没有新事儿,折腾来折腾去还是这些东西,每次俺们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好独特好独特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家都一样,完全显不出自己,多撮火啊。好在它们都一阵风过去了。这个,也算时尚的道理吧。俺一直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东西,那么它一定不会是个什么太好的东西……所以……俺力争看上去仍然和别人不一样……不管是外表的,还是内在的……你们也是……其实俺们都深知这也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只不过还是要钻时尚这个圈套--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咦?最近你也在看今生今世?哈哈哈哈哈哈。想显得和别人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跟大伙儿出奇整齐地保持了一致……
俺争取走在下个时尚的前面……其实……其实……俺现在可以说了……俺还是一直很喜欢松糕鞋的……
留在心里的那一滴。。。鼻涕
2003-10-16 22:10:57
只因为当时有月光,爱的人心里,连微尘都可以看成一个世界。
于是那粒白米饭,也如白玫瑰般动人,一言一行,都仿佛是浑然天成的默契而有深意。
只是当月光移照过去,一切重新打回原形。这个世界突然不再美丽。仿佛点化的魔手,把珍珠变成了死鱼眼,把心里的那一滴眼泪……变成了鼻涕……
所以,分手的人难免交恶而出怨言。那些表面上的风度翩翩,俺总是试图翻译其心中最恶毒的言语。那些美,难道不值得留恋?不不不不不,其实不再相爱,就不再美了。
俺固执地以为,两个人分开,如果依然回忆旧时时光,不觉得羞愧或者羞愤,那么,还是有一点点儿爱存在的。否则他们的世界不可能依旧明朗而不黯淡。但是大部分的情况是,分开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曾经当年万水千山,如今也和自己毫无瓜葛,或者说根本不想再有瓜葛。她们每次依然动情地说:"其实你是个好人,我很怀念你带给我的美好时光的。"这时候俺总是会歹毒地在后面跟上一句:"但是我只是不想再跟你睡觉,也不想你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了。"
应该是这样的吧,否则何必如此性急地盖棺论定就给一个人下了评语呢?用俺们的话说,追悼会也开过了,悼词也念了,您呢也该入土为安了吧?就不要再出来吓人了。
曾经是心里最珍贵的那一滴泪,不爱了,就变成了鼻涕,想甩一窗台抹一墙,又犹豫着,不敢下手,怕沾了会污了手掌,抑或是怕月光的照耀点化又重新变为叫人伤心的眼泪。无论如何,心房既已不再空空荡荡,结局只有两个,伤心或者恶心。
俺一直很奇怪两个相爱的人,分开以后,是什么样的想法叫他们还会有所联系。从庸俗方面说,好像同学会一样,发起人往往是那个混得不错的人,那意思就是叫你们看看俺如今是多么春风得意,放弃了俺简直就是你鼠目寸光;善良点儿的人往往还居高临下地表示温情,殷勤询问你现在工作如何经济状况如何,这样的时候根本就不要感激他的善良,他此刻心理的满足简直比赚了钱还要爽很多呐;从不庸俗的方面说,就是他,还爱着她,希望她开心快乐,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只不过,那也是要有同样的胸襟和坦荡,否则很容易被人视为一种骚扰。即使她也同样地关心他,但定力不足,也难免呻吟一声:"天呐,请不要扰乱俺平静的生活。"如果,两个人,分开以后,想起对方的时候仍然感到心中的温柔,仍然会甜蜜地微笑,仍然会彼此关心着对方,那么,他们一定是得了传说中的月光宝盒,那他们的爱情,是不是也可以算一种永恒?那样的情况,分不分手,在不在一起,分手以后联系不联系,那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了。只是那很可能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只是不能在一起,不是不愿在一起。这个就不属于俺们讨论的不再爱了那个范畴了。
总有不死心的人,回忆那种美好。善于自欺欺人地以为,那眼泪依然是滴眼泪,直到看到别人避之不及的眼神,还不肯承认那已经是一泡鼻涕。尽管不爱的人言语是那么婉转,但明明大家都听得出那份潜台词--从此后月明风清,我的生活与你无关。沉浸旧时美好回忆,适宜在心中默默进行,否则很难逃脱溺水之人拉别人下水做替死鬼的嫌疑。难道你真的不知道……留在俺心中的那一滴鼻涕……就像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了摸?
根据国外某次调查显示,男女恋人分手以后,只有10%的人希望对方比自己幸福。有40%的人幻想过他或者她失去了自己以后是多么痛苦悔恨至痛哭流涕,另外有大概4%的人对对方恨之入骨,巴不得他或者她早日出门撞车坐飞机掉下来过河翻船,但是有78%的人希望对方脱发或者秃顶。哈哈哈哈。对不起俺又破灭了你的幻想。
留言 作者:贱情人
俺宁愿相信自己曾捡到过月光宝盒,否则,余下的人生更是一堆屎。
作者:老娘
只要不要太变态,稍微卑鄙的人性是可以被理解的。
想当年,那个伤我最深的男人结婚时,我就想如果听到他的婚姻不幸福,我一定高兴得跳起来。几年以后,他果然可怜兮兮地跟我诉说他婚姻的不幸,我只觉得可笑而且悲哀,倒也没高兴得跳起来。
不过,爱与不爱,真是天差地别。当年我是多么渴望他的拥抱,现在我顶多保持善意,要我再跟他睡觉,我宁可上吊!
山河岁月空惆怅:那些我们爱过的男人
2003-10-18 18:52:22
终于把《今生今世》读完了,心中有情意却不吐不快。看《民国女子》那章是很遥远的事情,当时尚年轻,对情意也无更深的体会,又读了亦舒所著《胡兰成的下作》在先,根本就以为胡是个始乱终弃的骗子而已。如果不是张爱玲,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有兴趣来捧读这本书。很多人嘴角挂一丝清冷的笑拿起这本书,好像是在说: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来解释描述和
张爱玲的故事。只不过没想到胡之笔触也如流沙般不动声色,看到挣扎处,竟然也会越陷越深。
但凡女子爱一个男人,理由千奇百怪,或者没有缘故,爱就爱了;而男人厌了一个女子也是没有头绪,不不,甚至不是厌了,也不是不爱,只是始终无法踏实地爱哪一个而已。世间很多事情,本来就无法品评是非真伪,总是一对冤家,一段孽缘罢了。
那些词,那些字,透过岁月回望,好像叫我知道了那个男人,为什么会如此被人爱上。看得感慨万千或柔肠百转或泪盈于睫,看得更分明的并不是那叫胡兰成的男子,而是无数个被我们爱上过的男人。他们在这个尘世中路过,如胡般或异乡的荡子或岁月的荡子,他们如他一样所想,笑着看别离相思,仿佛那一切都是人间本分。于是,看到无嗔无恨,于几十年后某个周末的黄昏空嗟叹一声而已。
呵呵,说着下去竟然有些可笑了。因为张爱玲,于是好奇该男人,然后竟然发现忘掉张爱玲的存在,好像从未闻此人姓名般地重新认识他,从他身上,想到了那些我们心中爱过的人,未忘记的隐痛,和波澜后的平静。
他隔着日子回望过去,不知道当时童年的月色如何。人老的时候,总是越遥远的事情看得越清楚,身边的事情反而糊涂。人老的时候,往往一辈子的真性情暴露出来,就如孩子般听不得道理,其实,在孩子和老人的眼里,这个世界难免不是薄凉的。于是,一切都犹如戏曲中的华彩,无非是努力折腾得热闹一点儿,好像他喜欢的那个艳字,用来涂抹掩盖生命贫瘠的底色而已。
他说,幼年时看人家做亲,抬嫁妆上路,沿村女子都出来看。虽是他人有庆,这世界亦就不是贫薄了的。
他看父母努力农桑,殷勤培壅,于是知道世上珍重事儿还有比小小爱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乐要从这里出来,人生才有分量。
他说从小看自己父母永远似一对少年夫妻,每见父亲回来,把钱交给母亲,或吃饭时看到母亲,一桩家常的事儿,一句家常的话,他说时都有对于妻的平静的欢喜与敬重,而做妻子的亦当下立即晓得,这就是中国民间的夫妇之亲。
江浙一带,盖因山清水秀,风调雨顺,因此生活相对富足,于是世俗和雅致都分外热闹。于是有那么多白娘子蟹和尚的传说,有那么多文人骚客和大学问家。而此地的文人不是离世和愤世的,而是贪恋红尘中美好形色,又爱着世俗中的本分和庸常。于是一言一行磊落诚信,但又似外国人的磊落,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留的直接,以及凡事儿从自私的角度出发不肯吃一点儿亏的坦白,还有既做之就认之的坦荡和……另一种称呼叫无耻……只因这姿态好看,于是便也不计较那么多了,说穿了不过是愿打和愿挨罢。
其实,什么是爱。或许是生活中的烟火饭餐,平淡也是功力,更难得是把鸡零狗碎做得从容。我有时候总在想,男人不经过第二次婚姻,不能算是真的明了的。大抵都是到了年纪和合适的时机,遇见了那一个而已。所以经常有的人很久很久以后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当时当年,正是少年夫妻,也曾经如胶似漆、相敬相知。胡写到结发妻子去世的这一段,连读书的人都忍不住热泪涟涟。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