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德利

第44章


从整个战局来看,霍奇斯无法组织反击了,重任落在巴顿肩上。 
  12月19日,艾森豪威尔在布莱德雷的"鹰"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特德、平克·布尔、肯尼思·斯特朗、巴顿、德弗斯也来参加会议。艾森豪威尔面带笑容,宣布目前的危机是一次难得的歼灭德军的机会。巴顿虚张声势地声称要"让那些狗崽子一直打到巴黎",引起哄堂大笑。 
  德军大范围突入了盟军的纵深,形势非常严峻。布莱德雷提出让巴顿的第3集团军向德军南翼突出部发动迅速的大规模反击,而不是将所有部队撤到默兹河一线。这一建议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问题在于,巴顿能否及时组织足够兵力反击?此前,他已命3个师的兵力开始动作。当艾森豪威尔问及巴顿何时反攻时,巴顿自负地说: 
  "12月23日,3个师。" 
  巴顿天生喜欢打仗,也是打硬仗的勇将。可是,艾森豪威尔不相信巴顿3天之内就能反攻,而且兵力过小。他恼怒地对巴顿说: 
  "军中无戏言!" 
  布莱德雷决定,将巴顿的3个师编成新编第3军,由约翰·米利金任军长。布莱德雷还调米德尔顿的第8军给巴顿,这个军实际上只有第106、第28、第4师,第106师已经垮了。巴顿的反击部队还有第9装甲师的一部及整个第10装甲师。这样,巴顿可以指挥6个师的兵力反击德军了。 
  艾森豪威尔同意巴顿进攻,但不完全信任巴顿,他要求布莱德雷监督进攻,并把进攻时间定在23日或24日。12月20日,布莱德雷看到第8军已残缺不全,又调埃迪的第12军、沃克的第20军到反击部位来。德弗斯手下的海斯利普的第15军接管了巴顿原来的大部分防线。 
  霍奇斯绝不是孬种,他组织了顽强的抵抗。李奇微指挥第18空降军的第82、第101空降师支援圣维特、巴斯托尼。辛普森手下的第7装甲师、第30步兵师调给霍奇斯参战。第1集团军能攻善守的第1、第2、第9师在北面突出部的要害部位挖壕固守,支援新编第99师作战。德军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到12月20日,霍奇斯手下的4个军长逐步恢复了元气,他们历来英勇善战,不甘屈服。等待德军的将是惨败。 
  面临德军的反击,盟军高层的斗争形势又复杂起来了。德军反击前,蒙哥马利、布鲁克、丘吉尔就对艾森豪威尔的长期战略将信将疑,而且不同意他的宽正面进攻战略和预定在1945年5月1日彻底打败德军的时间表。蒙哥马利率盟军进攻鲁尔区的战略在英国人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布鲁克的参谋部已起草文件,企图推翻艾森豪威尔的计划。现在,德军的反击又给英国人一次良机和新借口。当然,马歇尔有力地支持了艾森豪威尔,美军在欧洲的兵力也远比英军多,比例是3:1,英国人不太容易利用美军暂时的挫折夺权。可是,蒙哥马利鬼迷心窍地想要大干一番。 
  德军切入阿登山拦腰切断南北两军,为蒙哥马利原来建议任命他为阿登山以北的地面部队司令提供了注脚,若是这样的话,他将可以控制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这次德军的反击,又勾起了蒙哥马利担当地面部队司令官的美梦。 
  12月19日,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德弗斯正在凡尔登商讨巴顿的反攻计划。蒙哥马利给布鲁克打电报,声称美军一片混乱,全线崩溃。他把第1、第9集团军说得漆黑一团,情绪低落,预言布莱德雷将撤走司令部,艾森豪威尔控制不了局面,对战局一无所知。最后,他认为战线已分成两半,指挥瘫痪,要求让他全权掌握指挥北线部队的兵权,当机立断。 
  布莱德雷后来才知道蒙哥马利竟如此歪曲事实,谎报军情。他的做法充分表现了他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个性,还有企图在艾森豪威尔背后插一刀,趁机夺取对美军的几个集团军的控制权。 
  在盟军最高司令部,平克·布尔的作战与训练助理参谋长,英国人怀特利上将对艾森豪威尔的情报助理参谋长肯尼思·斯特朗谈了蒙哥马利对战局的歪曲评价,请求艾森豪威尔任命蒙哥马利为阿登山以北的地面部队司令官。这两位英国将军将建议告诉史密斯参谋长后,史密斯的火爆性子一下子爆发了,但过后他接受了建议。 
  19日深夜,布莱德雷接到史密斯的电话,史密斯想探听布莱德雷对英国人建议的态度。布莱德雷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指出自己与霍奇斯和辛普森的联络良好,不必让蒙哥马利去指挥他们。可是,史密斯一反往常反对蒙哥马利的做法,竭力支持蒙哥马利的观点。布莱德雷暗中判断史密斯是对霍奇斯失去了信心,霍奇斯在困境中没能像巴顿那样虚张声势,从表面上看,他显得越来越沮丧了。 
  布莱德雷顶不住了,他承认了失败,他不愿自吹自擂,虚张声势。史密斯劝慰布莱德雷,保证将第1、第9集团军划归蒙哥马利指挥是暂时的,危机一过,立即归还。史密斯还转达了艾森豪威尔的意见,艾森豪威尔提醒布莱德雷,要注意巴顿的进攻效果,这是美军转败为胜的关键,不要操之过急。蒙哥马利指挥那2个美国集团军,只是为北线分忧解难。 
  布莱德雷很难拒绝史密斯,他只是说如果蒙哥马利是美国人,自己会欣然同意这种安排。 
  次日上午9时,巴顿来了,布莱德雷与他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这时,艾森豪威尔正式决定让蒙哥马利负责北战区,他在电话里征求布莱德雷的意见并安慰他。艾森豪威尔的借口是布莱德雷与辛普森、霍奇斯通信有困难,这种安排也是暂时的。巴顿听到艾森豪威尔的话后,尖锐指出:通信一切正常,无非是对布莱德雷失去了信任,或迫于丘吉尔的压力,或说明艾森豪威尔无法指挥蒙哥马利罢了! 
  当天,艾森豪威尔没等丘吉尔打电话建议任命蒙哥马利为北线总指挥,就主动发布了命令。傍晚,艾森豪威尔以失败者的语气电告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提醒他们千万不要让默兹河上的桥梁完整地落入德军手中,他似乎悲观地认为盟军要大撤退。 
  20日,蒙哥马利和参谋长德金甘德去霍奇斯的司令部会见霍奇斯和辛普森,他趾高气扬,娓娓动听地发布命令。第1集团军内部的反英情绪正在滋长。为了使战场"整齐划一",蒙哥马利劝霍奇斯放弃仍在手里的圣维特。霍奇斯拒绝放弃一寸土地,蒙哥马利只好打消此念。 
  在危急关头,霍奇斯和比尔·基恩仍在考虑进攻。他们计划命柯林斯的第7军向南反击德军突出部,支援巴顿将要发起的进攻。蒙哥马利对此计划作了修改,他不让柯林斯拦腰打入德军突出部与巴顿在豪法里兹附近会师。而提出去西北方向开辟马尔凯战场,他根据情报判断德军会在马尔凯调头攻击西北方向,在那慕尔和列日之间渡过默兹河。这个计划谨小慎微,似乎是法莱斯缺口战役的翻版。蒙哥马利没有组织反攻,错过了又一次机会。另外,蒙哥马利根本没有像艾森豪威尔、史密斯、布莱德雷指望的那样派霍罗克斯能攻善守的第30军助美军一臂之力。没有派这个军向较近的马尔凯进攻,开辟新战场。反而让柯林斯远途奔袭,失去拦腰打击德军的机会。在突出部之战中,蒙哥马利仅派了一支由第29装甲旅组成的象征性部队。对柯林斯,蒙哥马利仅派了60辆坦克支援其右翼。 
  蒙哥马利会见霍奇斯等人后,又向布鲁克发去电报,声称战斗打响后从未见过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及其参谋人员,谎称战局已失去控制。同时,在柯林斯的计划签字后,蒙哥马利打电话给史密斯,声称霍奇斯可能有心脏病,他不愿独自解除其职务。在这件事上,艾森豪威尔和史密斯非常冷静,他们了解霍奇斯是文静寡言的人,能攻善守,绝不是可以随便解职的。艾森豪威尔一面写信鼓励霍奇斯和辛普森,还告诉布莱德雷。他已向马歇尔建议提升布莱德雷的军衔。 
  巴顿不愧是美军的支柱,他热情似火地准备着反攻。22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手下的第3军在米利金指挥下英勇杀敌,当天,他就推进了10公里,在暴风雪中打击了德军。巴顿对缺乏战斗经验的第3军的表现异常满意,第4装甲师和第26师居其左右翼进攻,第30师则攻占梅尔齐希。德军遭到反击后,更加疯狂地攻击巴斯托尼镇。德军由猛将弗里兹·拜尔林将军指挥,他轻视这个小镇,倾巢出动,正中巴顿诱敌出洞之计。23日,天空放晴,巴顿的部队在盟军飞机的支援下轰炸德军,运输机也投下大量物资,米利金又推进了3~8公里。24日,圣诞节前夜,第4装甲师遭到德军的猛烈反击,后退了数公里。傍晚,布莱德雷和巴顿出席了卢森堡教堂的圣诞节晚会。布莱德雷心情沉重,反攻未能完全见效,自己也失去了对2个集团军的指挥权,蒙哥马利却纹丝不动。 
  布莱德雷与辛普森和霍奇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虽不能指挥他们,但关系很紧密。蒙哥马利违背了他对艾森豪威尔的许诺,下令撤退。他不顾李奇微的强烈反对令其撤出圣维特,也不顾加文的反对让其第82空降师北撤。按蒙哥马利的计划,他要整顿战线。柯林斯的第7军也在马尔凯无限期防御,放弃了进攻,使巴顿对罗斯托尼的进攻缺少了配合。 
  在圣诞节召开的紧急协调会议上,蒙哥马利对布莱德雷的到来冷淡、无礼到了极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