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

第102章


民人耕作公田与私田,公田税什一,而私田不税。侣,你若是那些私田所有之人,公田私田一般出力,公田却还要缴赋。你愿在公田多出力,还是私田多出力?”
    楚王目光一闪。
    “你是说,公田当下田赋太低?”他问。
    阡陌摇头。
    “公田私田税赋不等,无论你如何定,他们都不会愿意耕公田。”阡陌认真道,“侣,当今农人耕作之法,比古时早已改进。你看这十年间,因开荒所得的公田之数便达到了十分之一,比先君乃至先王数代,乃是强了数倍。你亦可想,公田开拓,私田岂有不开拓之理?私田不必纳赋,则必然私田开荒更多,而人力有限,你说那些各地的封君和民人,会先顾私田还是先顾公田?”
    一席话,楚王忽而觉得敞亮。
    他看着阡陌,目光炯炯,“你有何法?”
    阡陌道:“开拓田土,无论公私,都是好事,只是如今之势,古法已不可行。侣,我以为,既然耕作者都是这些人,便也不必再分公田私田。你以王令清查全国耕地,每亩皆征以田赋。如此,便不惧民间私自开荒避赋,亦不惧厚私薄公。”
    她的这个主意,其实就是鲁国的初税亩改革。这是个著名的变法,在历史课本和爷爷的书里都有提及,但也许时间没到,她在这个时代还未曾听说。这个方法产生的背景和适用对象,与楚国现在的境况差不多,阡陌觉得可行,所以对楚王提一提。
    楚王听完之后,十分感兴趣,又问了她一些细节的问题,阡陌也尽自己所能跟他讨论。那时,二人是散步闲聊说的,楚王满面思考,没有表态。不过如今看他向邑尹问起了这些事,阡陌知道他是听进去了。
    “这邑中,近年开拓的私田,有多少?”楚王忽而问。
    邑尹犹豫了一下,道,“自去年以来,有数十亩。”
    阡陌心中了然,去年以来就有数十亩,那么过去十年间新开的私田当不是小数,里面的收获,楚王可是一颗米都拿不到的。
    她看向楚王,只见他神色平和,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
    “寡人当真吃了大亏!”待得二人独处,楚王长叹一口气,将宽下的带钩往榻上一掷,自嘲,“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楚国田土所获,我连什一都拿不到,还要养那么多的官吏,还有楚师的几十万张口。”
    阡陌笑笑,走过去替他宽衣。
    “天下田制都一般,吃亏的国君也不独你一个。”她眨眨眼,安慰道,“说不定晋侯齐侯周王也都在怄着气。”
    楚王想想也对,心中倒是平衡了些。
    “还是爱姬好,”他一笑,搂着阡陌,“为寡人省了一个后宫,比起别的国君还要另供着上百口人吃穿,寡人赚了。”
    可屋外可有一个等着往后宫补缺然后给你物色回上百口人的贤女子呢。阡陌在心里说,想到方才惠容献酒的情景,心里颇有几分不是滋味。看着楚王,她忽然觉得自己大概真的是很能吃飞醋的。客观地说,楚王年轻,相貌身材都不差,就算没有国君的光环,也具备了靠脸刷卡的素质。不管惠容是不是真的有所企图,阡陌都知道将来有心跟她抢男人的不会少。
    “哦?”她弯弯唇角,道,“可别的国君都有后宫,独你不见,可会说是我不贤?”
    “不贤?谁说的?”楚王讶然,目光忽而一敛,“可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
    阡陌没想到他会这样敏感,忙道,“我不过说说,侣,这也是常情。”
    “有人敢这么说你便告知我。”楚王沉着脸,哼一声,“贤,何为贤?面上恭恭顺顺便是贤还是在宫中摆架织机便是贤?我喜欢谁便要谁,与他人何干。”
    阡陌结舌,片刻,小声反问,“侣,可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
    “看谁敢!”楚王道,说罢,神色软下,苦笑搂着她,“我只是想起前两年,自己曾如何落魄。那时人人都骂我,苏从最狠,差点说我无颜面对先祖。”
    阡陌也知道这些,抿抿唇,“他们都是为了你好。”
    楚王颔首,目光炯炯,“故而就算有人说你,你也不必在意。陌,你的贤才与别人不同,在我目中,你无人可及。”
    阡陌看着他,只觉这话如同春风,暖暖的,将心里的不快都化了去。她点点头,抱着他,把脸埋在他的胸膛上,露出甜甜地笑容。
    *****
    婚期在即,又有樊国的人在,楚王也不逾越,没有与阡陌同室歇息。
    惠容与阡陌的侍婢们等候在外面,门虽掩着,却能隐约听到些声音,男子的低沉,还有女子的清澈,似乎在说着什么高兴的事,能感觉到带笑。
    没多久,门打开半边,她看到阡陌的身影。
    正要迎上去,惠容忽而见她止步,似乎被拉住。
    “就这么走了?”楚王瘪瘪嘴,有些不满。
    阡陌无奈,却笑笑,对他勾勾手指。
    楚王目光灼灼,凑过来。
    阡陌踮起脚,烛光摇曳,在门外投下淡淡地相叠的身影。
    惠容愣了愣,面上忽而发起热来,怔忡片刻,看向周围。却见那些侍婢们神色自若,仍自顾说着小话,似乎司空见惯。惠容只觉心咚咚跳着,少顷,转开目光。
    她心中有些惴惴,却说不清到底因何惴惴。
    惠容在宗女中一向优秀,她出生时,曾经得卜示,说她命中大贵。父母皆是振奋,将她悉心教导,而待长成之后,她的佳名远播,来问者无数。但惠容的父母一向觉得她的大贵当在更高之处,所以,当去年,游聃父出使楚国的时候,带上了她。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楚王的时候,那时,她乘着车走在郢都的街上,才到街口,忽而听得人声喧哗,路人说,楚王来了。她忙从车窗望去,只见楚王立在王车之上,高冠长剑,那面容和身姿,惠容过目难忘。
    那一日,她整天都很高兴,夜里,楚王数度造访梦中。惠容打心底希望,游聃父能够快快将她带到楚王的面前去,想到能够再见到他,她就欢欣不已……但是事与愿违,她被告知,楚王的后宫不收人。
    当时的游聃父亦是诧异,忙去打听,这才得知楚王迷上了一个女子,为了她谁也不要,连后宫都不再临幸。
    游聃父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当惠容失落地回到了樊国之后,郢都就传来消息,说游聃父将那个女子归入了宗族之中。
    对于这件事,游氏宗室中的议论喧闹一时,但与楚国联姻的好处是看得到的,无人反对。而当听说楚王为了她不但遣散了后宫,连媵妾也不要,惠容更是惊诧。
    “什么樊姬,论貌论德,谁能比得上你。”母亲曾颇为遗憾地对她说。
    游聃父也心思通透,他希望这个关系更牢固一些,便让惠容来到了樊姬的身旁。这一次,她再度见到了楚王,亦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女子。
    她很诧异,因为她以为这个女子必然是美艳无敌,可出乎所料,她当然也是个美人,却远不到惠容以为的那样。
    “依我看,你更胜于她。”昨日,游贡意有所指地对她说。
    可楚王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她每日与随从待在一起,能与楚王相处的,只有樊姬。惠容并不甘心,于是,终于在那宴上,她大胆地来到了楚王的面前……
    想到那情景,惠容心中五味杂陈。
    楚王只扫了她一眼,应了一声。虽然那一眼,已经教她新潮澎湃,但是惠容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他没有再多看她一眼,在他面前,她与那些侍婢寺人无异……
    而想到那日的傍晚,楚王亲手为樊姬摘下发间的草梗。
    路上行进时,他曾有许多回来找樊姬,就为问她渴么?累么?
    还有,如今看到的那交叠的身影……
    他不是你的。心里一个声音道。
    惠容怔怔然,望着天上朦胧的月光,唇边浮起一抹苦笑。
    *****
    阡陌没有去跟惠容计较那宴上的事,不过这以后,她没有再邀惠容同车。对于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就算她没有做出那日的举动,阡陌也无法喜欢她。况且,阡陌也没有闲心去来假装贤惠大度。
    她觉得,惠容是知道她的想法的。因为她明显感觉得到变化,却并未表示诧异。
    惠容也没有再做什么逾越之事,二人在沉默中,达成某种心照不宣。
    她们说得比较多得一次,是终于到达樊国的时候。
    她被樊人以宗女之礼迎进宗庙,惠容来向她告辞。
    “惠容事已达成,特来告辞。”她行礼道。
    阡陌有些诧异,她还以为惠容会一直留在这里。
    “我要在此留些时日,宗女何言告辞。”阡陌客气道。
    惠容微笑:“我父亲采邑在数十里之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