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夫人奋斗记

89 密会


    夜里乔安回来,麦穗递过淑娴的信,乔安笑道,“巧了,我如今读书总有些困惑,教谕的讲解不尽如人意,正想着赴京到太学求教,明春科考后再回,麦穗收拾行装,三日后我们出发。”
    送别的时候,容十笑对乔安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乔安瞪他一眼,容十哈哈笑了起来。
    飞卿抱着女儿与麦穗话别,小葳蕤承继了容十与飞卿的美貌,漂亮得跟假娃娃似的,麦穗一把抱过亲了几口,抚着白嫩嫩的脸蛋儿道,“姨姨如今出门又多了一个牵挂,就是小葳蕤。”
    飞卿有些伤感,“明春乔安高中后,只怕我们聚少离多了。”麦穗笑道,“只要咱们想在一处,有的是法子。”说着话拉住她手摇着说道,“爹娘和麦清要劳烦姐姐照顾了。”飞卿抚一下她头发,“尽管放心,还有一个更上心的。”
    麦穗来到容十面前盈盈一福,“爹娘和麦清,拜托大姊夫了。”一句大姊夫惊得容十再笑不出来,指着麦穗半天对乔安道,“论起来,你也该喊我一声才是,快喊。”
    乔安笑道,“怕折你寿。”容十拉他至一旁,“恭王之事,我又有进展。恭王年少时爱招揽门客,昔日凃州知府为他入幕之宾,凃州知府有一女,闺名谢静怡,美貌而富有才华,与恭王相爱,二十年前谢静怡进宫,乃为大皇子燕王之母,怡妃。其后不久,恭王大婚,一年后恭王妃难产而死,恭王遣散门客避居不出。”
    乔安心中一惊,定定神笑道,“我如今只安心读书,这些事与我无关了。”容十笑道,“去秋秦王的人在凃州盘桓,也是打听恭王之事,燕王明年弱冠,按照我朝定例,要立太子了,秦王只小他几个月,坊间传言不问政事,想来应是不甘心吧。”
    乔安笑笑,“上位者的这些事,更与我无关。”容十重重拍一下他肩,“行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总要有所防备,我若再有进展,会传信于你。”
    四人话别,一路晓行夜宿,乔安在马车中都不忘读书,麦穗只管照顾好他,这次只是赶路,不再贪看沿途风景,二十日后抵达京城。
    到了尹府所在的帛财坊东街,沿街两旁正在修剪树木,街道两旁商铺已凑趣挂了喜庆的红灯笼,只有一家灯光昏暗,乔安忙进去问过,伙计认得他,笑说道,“掌柜的一月前将铺子卖了,带着嫣然姑娘离开京城,大概回乡去了。”
    乔安有些忧心,麦穗宽慰他道,“三叔父看婶娘要成亲,自然死心了,想来已回昌都,回头再问问云舒姐姐,就放心吧。”
    二人进了尹府,一派喜气洋洋,淑娴听到通传已迎了出来,麦穗跑过去一把抱住,“婶娘大喜。”淑娴拍拍她后背,麦穗挽着她手端详着笑道,“婶娘胖了些。”淑娴脸上飘起红云,携了她手往里走,“正盼着你来呢,帮我操持事务。”
    麦穗不满回头对乔安道,“婶娘欺负人。”乔安就笑,淑娴紧捏一下她手,回头瞟一眼乔安,低声道,“进屋再说。”
    乔安被请去客居的小院,麦穗跟淑娴进了屋中,淑娴挽了袖子亲自为她斟茶,麦穗一眼瞧见腕上一窜洁白的手珠,取笑道,“不是扔了吗?”淑娴脸上红云又起,相对坐了两手紧紧交握,好半天轻咳一声道,“麦穗,我最近身子不适,正盼着你来呢。”
    麦穗看着她笑道,“只怕是婶娘满心喜悦,急着做新娘子,有意偷懒吧?明明胖了,还说身子不适?”淑娴咽一下口水,低了头,声音几不可闻,“谁都不知道,只说与麦穗,我,有了身孕。”
    麦穗口张得能吞下一只鸡蛋,半天合上,“戚叔父强迫得婶娘?”淑娴摇头,“将军怎会对我用强,是,是……”
    淑娴涨红着脸忸怩不已,结结巴巴半天说不明白,麦穗急得直跳脚。
    原来这一年里,戚将军又八百里加急将自己送回来几次,只是将军每次都很累,二人从未逾矩。两月前,戚将军从京城回去后,数日方来信,打开来却不是戚将军的字迹,歪歪扭扭,落款处写着牛惕守。
    言说戚将军擅离职守被另一位守将察知,已被关在军中大狱,听候发落,又说让夫人放心,若是元帅敢对将军不利,自己和一干兄弟劫狱去。
    淑娴心中焦灼,到驿站求了那位相熟的驿官,当日就动身前往边城,半月后抵达,戚将军其时已脱困,听到禀报跑步迎了出来,揭开马车帘,目光丝丝缕缕网住淑娴,四目交投,淑娴唤一声将军已是哽咽:“得信后我担忧焦虑,可无恙吗?”
    戚将军看着她,风尘仆仆憔悴消瘦,紧抿了唇眼圈有些发红,手指抚上她脸,低低一叹:“傻丫头……”
    再无言语,手托在她腰间扶她下了马车,携了她手往府门里而来,一路上手越攥越紧,进了屋中一把抱在怀中,脸埋在她肩头,低低问道:“如此牵挂我吗?”
    淑娴嗯一声,将军抱得更紧:“被人牵挂,原来是这样滋味。”淑娴心中酸疼不已。
    将军打小父母双亡,也无兄弟姐妹,住在城隍庙吃百家饭长大,挨过数不清的打骂,十岁以后开始反过来打人,十三岁在一次街头斗殴中,打死了官府缉捕的要犯,受到知县赏识,十四岁做捕快,十六岁做捕头,后入伍来到边关,从最底层的士兵摸爬滚打,做到千夫长,其时本朝和邻邦乌孙国尚有战事,他总是带兵冲锋在前,受到殷元帅赏识,做了先锋官,在平定乌孙中立下赫赫战功,并两次救过殷元帅的性命。
    封为将军后,战事已平,太平盛世中,众多将士斗志已熄贪图安逸,军中奢华之风渐起,将军们勾心斗角谋取前程,只有他,居安思危厉兵秣马,每有小股敌军来袭,被派去迎敌的,永远是他,是以身上留下数不清的疤痕,每到阴雨天气伤口处疼痛难忍。
    如此,犹是众矢之的,因有殷元帅退隐后他接替帅位的传言,许多双眼睛盯着,等着他犯错,好将他打落尘埃永不翻身。
    淑娴想着泪如雨下,在他怀中哭道:“都是我不好,扭扭捏捏的不肯成亲,害得你偷偷跑回去,我只顾心中高兴,没思虑到你的安危,总以为常来常往的,不会有事。我们这就成亲,生死都在一处。”
    戚将军手忙脚乱哄她,“我这不是没事吗?有惊无险。”越哄淑娴哭得越凶,戚将军无奈,板着脸道,“最厌烦女子哭泣,快别哭了。”淑娴忙忙止住眼泪,还是哽咽不语,戚将军又道,“没有厌烦,尽管哭,哭个痛快。”
    淑娴又哭了起来,“我一路上总在做噩梦……”门外咚咚咚闯进一个人来,一看屋中情形,抽出墙上宝剑刺了过来,挥着剑说道,“大白日搂搂抱抱的,要不要脸?”
    戚将军抱着淑娴避开,喝一声殷黎,殷黎一边挥剑乱砍,一边嚷道,“你算什么?他身陷囹圄的时候你在那儿?还不是我助他脱困?”
    戚将军将淑娴挡在身后,瞪着殷黎道,“不错,你帮了我,我欠你一个人情,你说,如何去还?”说着话来到殷黎面前,殷黎忙收剑后退,戚将军仰脖子道,“来吧,我以命还你的人情。”
    殷黎手中的剑掉落在地,戚将军拉过淑娴揽在怀中,盯着殷黎道,“淑娴是我的妻,生死都是,我此生只要她一人,你若敢动她一根头发,我将视你为仇敌,我如何对待敌人的,你亲眼见过。懂了吗?”
    殷黎一跺脚,捂脸跑了出去,淑娴咬了唇,“是她救了你?”戚将军摇头,“之前多次有人欲置我于死地,我非诏入京,不过是为了引蛇出洞,手中有殷元帅军令,此次入狱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谁知这丫头鲁莽,将那告发我的人一刀砍了,坏了我的大事。”
    淑娴不自觉紧绷了脸,“将军对殷姑娘有情,是以不忍揭破?”戚将军摇头,“此事深究下去,会引来更大的风波。”淑娴方笑道,“原来如此。”
    夜里将军老实去了书房,淑娴躺在将军床上翻来覆去,想起殷黎娇嫩的脸,倔强疯野的性子,她都敢拿刀杀人,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打定主意赤脚溜进了书房。
    戚将军巡营归来,沐浴过绕到屏风后,懒得点灯,摸着黑上了榻,掀开被子触手滑嫩绵软,喝一声是谁,淑娴颤声道,“是我。”
    手臂搂了上来,又惶惶然缩回手去,将军更加惶然,转身要走,淑娴拉住手臂,低低唤着将军、将军,别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将军坐了回去,淑娴抖着手解他的衣衫,好半天解开一根衣带,将军摁住她手,几下扯了衣衫,手挪至她的衣襟,就听嗤拉一声,衣衫尽裂,将军身子覆上她的,在她耳边低低说道:“淑娴要教我……”
    淑娴啊一声,三十大几的人,竟没碰过女子吗?将军颤栗而窘迫,“淑娴,要不要点灯?”淑娴忙说不要,将军在黑暗中更不得要领,若满腔热血上阵杀敌的新兵,毫无头绪乱冲乱撞,唤一声淑娴,无比得懊恼。
    淑娴说声等等,翻个身与将军十指交握,亲着他唇徐徐引导,黑暗中将军吞声叹息,随着她在秘境中流连徜徉,将军自不肯久居人下,初尝甜头后一个翻身横刀跃马冲锋陷阵。
    小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
    读乔夫人奋斗记,请记好我们的地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