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第54章


现在大家终于逮住了机会,准备和戚继光算算总账。
危机时刻,缺心眼的倭寇突然钻了出来,四处乱烧乱杀,朝廷顿时麻爪,急忙下令戚继光去干掉倭寇,打算等这伙倭寇解决了之后,再砍戚继光的脑壳。
可是戚继光现在已经进阶成为了政治家,虽然政治手腕没法跟特大号的政治人物相比,但眼下的情形却是瞧得明明白白。所以呢,此后的战事突然变得粘糊起来。如果你打开明史,就会看到,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总是会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让各级领导深表欣慰。可是有一桩,这倭寇却是越打越多,越打越热闹,总是不见彻底消灭。戚继光就这样在沿海地区和倭寇们打过来打过去,终于打到朝廷忘记了那一次他没有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的事情,他这才发动一次规模性兵团大作战,一次性地将所有倭寇全都消灭了,然后他就去了北部边疆和少数民族兄弟们乱打一气。
正如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的那样,只要按照军事规律来办事,临到战场上时明军又占到了兵员上的绝对优势,这种战争,压根就没有不赢的道理。
赢则赢矣,然而戚继光的心态却已经苍老不堪。
一般来说,军人性子火爆,轻易不会怕老婆,但是成功的政治家却都有一个怕老婆的毛病。
为什么呢?
因为啊,政治家这种动物,讲究的是一个在双方的冲突之中寻找一个妥协点。妥协是违反人性的,是充满了屈辱与无奈的。尤其是下属跟领导的妥协,那更意味着心灵上的巨大创痛与屈服。就拿戚继光来说,明明朝廷出台的政策全都是混蛋到了家的,可是他为了谋求朝廷粮草与兵饷的支持,还得味着良心,硬着头皮纵情呕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这种屈辱与苟且,别人是看不到的,别人只看到戚家军纵横沙场,杀得敌军人头滚滚,而只有戚继光和他的亲人才知道,战场上的每一颗敌军首级都是用他的血泪换来的。
这种血泪,这种屈辱,尽看在戚继光妻子的眼里。
所以呢,戚继光的妻子就有点瞧不起丈夫的畏缩与苟且。
女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但她们却始终无法理解男人的政治艺术。这是因为,男人在政治的妥协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屈辱与忍耐,太像女人了——于戚继光的妻子而言,家里有她一个女人就够了,没想到丈夫的表现,居然也像是个娘们儿,这当然会让她极度惊讶不解了。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戚继光,不过是个臭娘们儿!
所以妻子在戚继光面前的表现,就有点凶。也就是说,留名青史的战将戚继光,有一个惧内的毛病,一见老婆就怕得全身颤抖。
白天的时候,戚继光在将士们面前威风八面,说杀就杀,说打就打。可等战事过后,回到家里,只听老婆一声怒吼,戚继光就吓得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这样的日子久了,戚继光心里委屈得不行,就找自己的部属哭诉,结果就发生了历史上这桩最有名的事件。
却说众部闻知戚继光每天回家之后,都会被老婆暴打,三军将士怒不可遏,齐声怒吼:“打,打,打她那个烂娘们儿,竟然敢羞辱我们的将军,这真是太不像话了……将军,这是刀,拿在手上,去把那娘们儿砍了……”
看着部属们递过来的钢刀,戚继光害怕地道:“我……我……我一见她就害怕……有刀也不敢动手啊……”
唉!你看他这个没出息劲儿!
三军将士气得瞪眼跺脚,忽然之问灵机一动,大家想到一个好法子:“将军,你怕你老婆,我们可不怕她,要不咱们这样好了,你把我们都集合起来,把她叫过来,我们冲她一吼,肯定会吓住她,以后她也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戚继光眼睛一亮:“好办法,这个办法好!”
于是戚继光传令下去,三军擂鼓集合。就听三军将士齐声虎吼,这吼声曾吓得倭寇魂飞胆裂,这吼声曾惊得北疆部族闻风丧胆。现在,戚继光就是要用这惊天动地的虎吼之声,震住自己的老婆。
听到吼叫之声,戚继光的老婆出来了,冲戚继光一瞪眼:“戚继光,你搞了这些杂碎,又擂鼓又吼叫的,想干什么?是不是皮肉痒痒了?”
就见戚继光圆瞪虎目,冲妻子哇哇哇大叫一声,扑通一声,他已经跪倒在妻子脚下,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请夫人……夫人……阅兵……”
眼见得戚继光如此懦弱,三军将士齐齐惊呆,忍不住大叫一声:“唉,戚继光,你这个没出息怕老婆的货……”
然而中国人所需要的,正是戚继光这样的怕老婆英雄,他们会在女性面前体现出最大程度的忍让与宽容,而在敌人面前,却如狮虎一般地骁勇。若非是如绅士般的铁血勇士,也无法完成大明时代的军事复兴。
(9)斗角勾心大错乱
我们必须要承认,朱厚熜的内阁制,将国家的治理拉回到了一个理性的轨道上来。早年朱元璋厌恶朝臣与他分权,断然地取消了宰相制,改由锦衣卫的特务统治来强化自己的权力。很难比较这几种政治格局孰优孰劣,但至少,内阁制度下的权力斗争,还是能够满足人们看热闹心态的。
朱厚熜非得需要一个内阁不可,他不高的智商使他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同样不高的智商,又让他随时面临着被朝臣夺走权力的危险。所以一一个箭拔弩张相互厮咬的内阁,最合乎他的利益的。
最早的内阁,实际上是由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企图夺取最高权力的朝臣们设立。他们希望能够以这样一个权力组合,迫使朱厚炮让步。但是朱厚熜决非任人宰割之辈,于是他派了自己的老管家袁宗皋潜入内阁,作为自己的内应。然而不幸的是,老袁进入内阁没几天,就莫名其妙地死跷跷了。幸好朝臣也非铁板一块,亲爹派的分化,为朱厚熜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亲爹派的首脑人物叫张璁,这厮前半辈子都是在匆忙地赶路,七次科举不中,导致他不停地往返于家乡与京师的考场之间。正因为文星太暗,所以他和朝臣们没多少共同语言,眼见这伙人强逼着朱厚熜不认亲爹,他看不过去了,挺身而出,力证人都是爹生妈养的,大家不应该逼着皇帝不认爹。
张璁的言论,激起了群臣的满腔义愤,朝臣埋伏于道,手持铁械,准备在他上朝的途中,将他活活打死。幸好朱厚熜早料到这一点——这些当官的,一个个全他妈都是目无法纪的暴徒!于是他救了张璁,并把他强行塞入了内阁。
张璁初入内阁,大展拳脚,天天变着法儿找老头们吵架,吵得老头们一个个耳聋眼花,不得不被迫辞职。但是另一个不怕吵的老头夏言却趁机冲了起来,张璁非但没有吵过他,反被夏老头折磨得欲哭无泪,被迫辞职。
正当夏老头威风凛凛,以为独霸内阁的时候,人类历史上超诡异的大权臣严嵩却杀入内阁,大战夏老头。不多久,夏老头就招架不住了,先是被流放,走到半路上却突然一转向,直接把老头拖到法场上砍了。
此后就是权臣严嵩主事。
严嵩之所以能够独霸内阁,受到朱厚熜的重视,是因为他有个怪儿子严世番。这个严世番,别的本事好像一概没有,唯独是猜测朱厚熜的心思,一猜一个准——很显然,他比别人更了解朱厚熜的智力困境,知道朱厚熜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智力缺陷而痛苦。而别人,虽然也知道朱厚熜智商平庸的现实,但出于对朱厚熜手中权力的恐惧与渴望,干扰了思维的判断,莫名其妙地认为皇帝智商很高。所以才让严氏父子掌握了事实上的国家权力。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准掌握了这个权力,那就干掉谁。这是皇权政治千百年以来不会改变的规律。
于是朝臣们再也顾不上朱厚熜管谁叫爹的事情,非爹派一散而空,而是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对严氏父子的专权发起了攻击。严氏父子则好整以暇,稳坐钓鱼台,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就这样无休无止地纠结下去。直到道士蓝道行从斜刺里杀出,改变了权力斗争的格局为止。
事实上,朱厚熜不断地收到严氏父子弄权的小报告,可是他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长生不老之术,暂时顾不上理会人间这些闲事。有一天,他又招道士蓝道行,探讨炼丹之术的思想纲要。蓝道行替他占卜,说:“不得了了,皇上。神仙说了,严嵩父子是大坏蛋……”
这时候朱厚熜说了一句彻底暴露他智力缺陷的话来。他说:“既然如此,那神仙怎么不修理他们?”
听听这话,听听这话,这时候朱厚熜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说出来的话,比三岁的娃娃还要天真,这种智商,靠得住吗?
所以蓝道行就玩他说:“神仙不出手,是留给陛下您啊。”
朱厚熜信然,先将严世番下狱。严嵩闻之大怒,急忙打听这事是谁干的,很快就查出来是老道蓝道行在玩朱厚熜。于是严嵩急忙举报:“报告陛下,杂毛老道蓝道行在玩你……”朱厚熜痛恨自己智商不高,最恨别人玩自己,接到报告,不由分说先宰了蓝道行。
严世番被流放雷州,他在路上招聘了四千名江湖艺人,声言要再杀回来。这时候内阁中的几名大臣,以徐阶为首,就商量着快一点儿宰了严世番。大臣们为严世番罗列了诸多罪状,件件有铁证,桩桩有证据。可是徐阶看了后,摇头说:“你们他妈的这些混蛋,知不知道皇上缺心眼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