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之中,也分三六九等,有满清的宗室贵胄,如滔贝勒朗贝勒之类;有前朝的封疆大员,如陈纯宣、田伯龙之类;有当年同朝为官的尚书侍郎,如丁铎声、庄子模之类;更有一种,是他当年做北洋大臣时,手下的几个红候补道,也都网罗在里边,一同发表了。这其中有一位,虽然当日也是项子城的属员,但是后来却又放到外省去,做过提学使、布政使,还护理过总督。这位先生姓毛名庆田,字实秋,他原是江西人氏,从幼年时,就注重理学。不止八股的手笔好,古文的工夫也很深。他生平最佩服的,就是曾国藩,一言一动,无不以文正公为法。他从二十三岁便举了孝廉,七上春官。直到四十多岁才会了进士,在户部任差多年。那时大学士王文韶正管理户部事务,对于毛庆田特别赏识。那时候恰赶上甲午中日之战,王中堂特派毛庆田督办后方兵饷。他老先生经手七百多万现款,涓滴归公,自己连一丝一毫也不肯沾染。这项差事办完之后,他不但不曾剩着一个钱,反倒赔了一千多两。因此王中堂愈加信任,特特将他补了户部实缺郎中。后来王中堂死了,他便改捐了道台,指省直隶候补。那时候项子城还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平素很知道毛庆田的为人,特特委他为赈抚局总办。毛先生对于赈务,真是竭尽心力,实惠及民。项子城很是嘉奖,又特特委他署理通永河务兵备道。他在通永道任上,很做了不少善政,后来又由通永道调永定河道。在永定河道任上过了半年,项子城见他办得井井有条,正赶上直隶藩司出缺,便奏请以毛庆田署理直隶布政使。后来直隶布政使放了一个旗员,项子城又奏请以毛庆田署理按察使。其实以庆田的资望同才干,很能胜任藩司,便是项子城也有以他实授之心。无奈有一节,这位毛先生,不肯花钱运动,他确实也没有钱。那时候朝里的军机大臣,同慈禧太后身旁的阉宦,每逢外省放督抚藩臬,他们全看成一口肥食,必须成千累万地在他们手里花钱,然后才有外放的希望。毛庆田是一个清官,他既不想搂钱,又何必花钱去运动官。因此直隶的藩臬两司,他虽然都署理到了,落叶归根,还是轮不到他的头上。后来交卸了臬司,索性倒闲起来了。因为他是做过藩臬两司的人,小一点局面的差使不好放他;局面大一点的差使,哪能那样现成。一气闲了足有半年,忽然朝旨降下:毛庆田着补授江苏提学使。钦此。这一道旨意,真仿佛是天外飞来的。按清末的提学使,其职权同旧日的学院是一般无二,不过地位却没有从前的学台高。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旧日的学台是客官性质,由朝廷简放,三年一任,任满仍回京官原职,所以同本省督抚,全是平行。如今改为提学司,是变成了地方官,同藩臬两司立于同等地位,自然得奉督抚为上司。其实所办的事,同旧日学台也差不甚多。而且对于府厅州县的权力,比从前的学台还大一点。因为旧日学台是客官,州县也以客官之礼事之。如今的学台是地方官,州县得以侍奉藩臬的礼来侍奉他,他对于府厅州县可以下考语详参,因此权力也就大起来了。不过从前的学台管考试,如今的学台管学校,这是彼此不同之点。到底毛庆田坐在家里,怎么会放了江苏提学使呢?听说各省提学使的缺,以江苏为最优,一者因为学款充足,二者因为江苏的富绅最多。他们对于旧日的学台,总要联络欢迎,或是拜老师,或是求作文字,求写对联,真肯三百五百一千八百地送银子。如今虽然换了名称,他们尊重学台的心依然存在,尤其是对于学台的学问文章,更特别注意。毛庆田本是一位老名士,又是两榜进士出身,当然为江苏人士所欢迎了。究竟他这个美差,是因何而放的呢?原来此时中央正在简派各省提学使,把翰林院中老资格的状元,差不多都放出去了。如东三省湖北所放的提学,全是殿撰。后来议到江苏,依着大家的意思,也要派一位状元,大学士孙家鼐却不赞成,说江苏士气浮嚣,必须放一个理学名儒,才足以崇气节而挽颓风。状元不过是一种美观的陈列品,实际上有何用处。大家听老中堂发了这一套议论,便向他请教究竟放谁去好。孙中堂想了想,说:“江苏提学,不必一定向翰林院中取材。我意中倒有一个人,此人是老科分的进士,现在做着外官,不妨将他调至江苏,充任提学使。他一定能整顿学风,为国家造体用兼备之才。”众人问他是谁,他便提出毛庆田来,说:“此人虽系部属出身,他的学问文章,却高出一班词林之上。尤其是他那持躬廉洁,守正不阿,更足为人伦师表。”大家听孙中堂提出这样一个人来,虽不十分满意,但是确知道决非由运动而来,乐得给孙中堂一个面子,也省得大家你也提人,他也提人,彼此互争,因此当时便决定了,随着这一批提学使共同发表。
毛庆田得着这个消息,赶紧到北京请训。到了北京,有友人向他报告:这一次特简,完全是出于孙中堂的力量。庆田叹息说:“孙中堂原是我会试的座师,老先生居然还记挂着这个学生。”亲自到孙中堂宅里致谢。师生见面,很谈了多时。孙中堂对庆田说:“如今的官儿不好做,像你这样规规矩矩的,不肯运动,哪能有出头之日。其实要论你的人品学问,文章才识,哪一样不高出今日官僚之上!只因你不能随波逐流,一言一动,都要合乎圣贤之道,反闹得所如不合,屈在下僚,老夫心里很替你抱屈。如今朝廷采纳我的忠言,使你总司一省教育,但愿你以身作则,一洗江南士子嚣竞之风,也不负老夫的期望。”庆田道:“门生赋性愚拙,虽然做了多年官,于宦途的阅历,是一点也没有。这一次若不亏老师提挈,只怕终身也没有出头之日。门生此次到江苏,只有矢慎矢勤,使江苏士子群趋正轨,庶不负老师栽培之盛意。”师生又谈了一刻,方才辞去。第二天召见,照例问了几句下来,毛庆田便到江苏赴任去了。他在江苏提学使任上,直做了两年,既不升也不调。老先生对于宦途,本不十分热心,尤其是那些后起的官儿,因为善于运动,竟应了汲黯的话:如积薪然,后来者居上。他在直隶做藩司时候,朱宝田正做清苑县知县。一个小小县官,对于藩司是间接的属员,连直接都够不上。后来朱宝田升了保定府知府,这算是直接的属员了。哪知保定府做了没有半年,居然简放了通永河务兵备道。这一来,司道平行,竟同毛老先生分庭抗礼,由属僚变成了同寅。后来朱宝田又被简为江苏按察使,过了半年,毛庆田放了江苏提学使,两人又同城为官,品级也是一样。在朱宝田倒不敢妄自尊大,仍以对待上司的礼对待毛庆田。毛庆田至再谦逊。算是不论同寅,只论会进士的科名远近。毛庆田的进士,比朱宝田早着两科,于是朱宝田只称庆田为老前辈。庆田自以本人是海内知名之士,便也居之不疑。哪知道没有半年,江苏藩台出缺,以资望论,本应当毛庆田署理。到底庆田的运动力是一点也没有,朱宝田却是一位运动大家,又赶上这时候的两江总督正是瑞方。瑞方是一个专讲运动的人,自然对于朱宝田针芥相投。于是奏请以宝田兼署江苏布政使,这一来是青出于蓝,又高居毛庆田之上了。庆田自知运动力远不如人,倒也泰然处之,不以为意。哪知又过了不多日子,一鸣惊人,朱宝田居然实授了某省巡抚,由两司一变而为封疆大吏。所以全城的文武官,当然全要到藩署去致贺。除去江苏巡抚之外,一律得要递手本,称大帅。毛庆田当然也是此中一分子,他老先生是大发牢骚:“三年前的一个小小知县,居然做了方面大员,这是什么用人道理。凭我的资望,要去向朱宝田递手本,称他一声大帅,真活活把人羞死了。”他的幕府刘明侯,也是一位老名士,同他气味相投。这一次见东家大发牢骚,不肯向朱宝田递手本,他倒是至再劝解说:“老先生何必负这气呢?常言说得好:官场如戏场。东家纵然向他递手本,于自己的人格,也并不减损毫末,并且可以试探试探他的人格如何。假如他稍有自知之明,他绝不敢接受东家的手本。他当真接受了,不过暴露他的人格卑下而已。东家同这种人,又何犯上斤斤计较呢?”庆田听他说得很有道理,便依了他,特具联名手本,到藩署去贺喜。朱宝田不敢妄自尊大,忙派差官拿着庆田的手本,到轿子前回话,说:“敝上说:大人这样谦恭,万不敢当,原帖璧回。大人如一定拜会,先请换帖。”庆田听他这样说,也不再客气,换了寅愚弟的帖。宝田这才延请在花厅会见。毛老先生一见他的面,便要叩头致贺。宝田用双手将他拖住,说:“老前辈要一定这样,简直是不以人待我了。”庆田这才作罢,两人分宾主坐下。宝田没等庆田开口,便迎头说道:“晚生求老前辈千万不要称我大帅,如果这样称呼,便是骂我。老前辈要看得重晚生,请论年谊,务必抛去官场那种无谓的周旋。”庆田笑道:“这是国家的功令,本司怎敢妄自尊大?”宝田哈哈大笑道:“如今时势,还有什么功令可讲?晚生这也不过是一时幸运,要论我的学问才气,哪一样敢同老前辈开比例?”庆田连连摇头,说:“国家任官唯贤,老年兄确有方面之才,并非幸致。似小弟老朽无能,连眼前地位都不能胜任,何敢再存非分之想呢?”两人谈了一阵,庆田方才别去,宝田特送至大堂外方才折回。毛提学回至本署,刘明侯问他怎样,老先生将方才情形叙说了一遍。
小说推荐
- 国民性演变史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 国民性演变史: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作者:张宏杰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角两个维度出发,横向比较了中国人与韩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以及犹太人的民族性格,纵向分析汉文化与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的文化差异,探讨了满族等民族是如何在汉化过程中失去“狼性”的,剖析了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羊性”的起源 通过世界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
- 元史演义
- 元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所写的《元史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古典名著蔡东藩完本
- 最新章: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顺帝出走元史告终
- 南北史演义
-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0章
- 英国史演义
- 简称联合王国(TheUnitedKingdom)或英国(Britain 由于历史、民族等原因,如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揽诳谀国组成联合王国时,首都仍在英格兰首都伦敦,主体还是英格兰,该国国语还是英语,所以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演义体,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用于文学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明史通俗演义
- 明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 作者:蔡东藩著所写的《明史通俗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蔡东藩著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处于历史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新旧斗争尖锐激烈 所谓,乱世出英雄。本书所展示的这些风云人物,或许算不上是英雄豪杰,但他们在那段历史中反正是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既然是演义,艺术加工总是不可缺少的,但笔者将尽可能的保留人物的历史原貌 了解这些人的历史活动轨迹,读者会更深入的了解
- 穿越架空实朴连载中
- 最新章:第619章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 民国演义
- 民国演义【民国】蔡少藩,许廑父 作者【民国】蔡少藩,许廑父所写的《民国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民国】蔡少藩,许廑父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六十回 筹军饷恢复捐官法 结内应端赖美人兵
- 架空历史-贫道混初唐
- 《贫道混初唐》作者:开罗咖啡麦兜语录:我是个游客,是个历史的看客.但我还是可以给历史的车轮上点油的,如果它跑的太快不小心跑偏了,那我也没办法.毕竟咱是普通人,不是神。PS:本书无种马,无后宫,误入着莫怪 作者:所写的《架空历史-贫道混初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1章
- 真历史在民间
- 知史明鉴,当一段段残酷的历史被缓缓揭秘的时候,多少人能够相信这一切呢?不管未来能够遇到怎样的灾难,相信明天会更好,仿佛就是所有人内心都不可能丢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真正带给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回首展望,当一个个谜题被打开时,大家已经知道历史被重新书写过,而想知道真相,也许只能在民间慢慢找寻…这是一部讲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