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第609章


    他决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他满足不了蒙古人的要求。
    两百汗帐骑兵像一团卷风返回草原,骑兵的速度有多快,额哲的内心就有多憋闷。
    张坝草原上是成片成片的白色帐篷,就像天上的云彩。小伙子们在歌唱,姑娘们回应。牧民们不知道大汗的烦恼
    东方草原出现一队骑兵,那是从漠东草原回来的察哈尔人。
    额哲回到汗帐,刚刚返回部落的骑兵统领扎木前来拜见。
    扎木的头发和胡须乱的像百灵鸟的巢,他两个月没有休息,走遍了漠东广袤的草原。
    “大汗,漠东人都走了,他们都逃到盛京去了”扎木有些话藏在心里不敢说。这两个月他们在漠东草原以打猎为生,运气不好只能饿着肚子行走。
    “一个人也没有?”
    扎木肯定的点头:“没有,我们在沽源城南偷袭一个村落,听村里做生意的人说,漠东人宰杀了许多牛羊,只留下了战马,辽东人把他们的老弱妇孺养起来,又给他们的男人装备铁甲和长刀。”
    额哲脸上显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焦躁:“他们想于什么,让漠东人来打我们吗?”
    “不是,听说有一半漠东骑兵入塞了”
    “是去攻打明人”
    额哲松了口气,不安的摸了摸后脑勺的辫子。
    “女真人没有诚意”他微有悔意。如果阿穆尔在身边,不知道会不会与他有一样的想法。漠东人彻底投靠了满清,漠北人不愿靠近察哈尔,土默特……?土默特人惹不起。
    他拔刀四顾,发现身边没有了对手。
    “来人,去宣府长城报信,说我要见阿巴泰和索尼”
    汗帐外,牧民们开心的驱赶着牧群,察哈尔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辽阔的草原。
    次日清晨,一列马车出宣府长城。
    索尼骑在一匹温顺的白马上,眉头紧锁,好像藏着无尽的心思。车队经过张家口集镇,没有停留,直奔草原。
    一队察哈尔骑兵簇拥而来,在车队两边列队,像护卫又像在监视。
    索尼换了一副面容,嘴角荡漾着笑容。
    车队在密集的帐篷外停下,索尼下马,直奔那座顶部飘扬着金黄色旗帜的大帐。
    守在门口的蒙古武士示意他直接入帐。
    索尼掀开米色的门帘,汗帐里有些阴暗,额哲斜靠在大座上。
    索尼看清楚,额哲屁股下垫着一张虎皮。这么热的天,垫虎皮应该不会舒服吧。
    “阿巴泰怎么没有来?”
    索尼弯腰:“王爷身体有恙,委托在下拜见大汗”
    “我要三千副盔甲,我会用一千匹健壮的战马来交换。”
第712章 疯子的念头
    铁甲是没有的,粮食也是没有的。”大汗,外面的马车里是盐巴和茶叶,是王爷让我带给大汗的,眼下明军攻打的紧,大清处于最艰难的时候,等过了今年,局势稍微好转,大汗所有的要求都能满足。”
    索尼像个被大人揪住做了坏事的孩子,乖巧的立在那里,让额哲满腔的怒火无处着落。”等局势好转?哼哼”额哲站起来,走到索尼的面前,”回去转告多尔衮,他不愿与我交换的东西,我会自己去塞内取。””大汗息怒”索尼有气无力。
    马车留在草原,五六十人的队伍踏上归途。走入张家口,索尼脸上重新堆上忧愁。他不介意议和失败,或者说他乐意见到议和失败。”摄政王已经疯了,大清再留在关内,我女真非要灭种不可。”
    不光是两黄旗有人这么想,两红旗和甚至两白旗也有人这么想。女真成丁十万,征战五年,兼入关后染上天花等疾病,损失超过三成。这战争好像永无尽头,每一处战场都需女真人压阵。”皇图霸业啊”索尼眼神迷惘,如大清的前途。
    如果议和破裂,女真该不得不退到塞外了吧。索尼不知道自己是对的还是错了。已经决定的事情没有退路。
    那一年冬天,豪格还没有死。
    他与苏全额在京郊的庄园理喝酒,汉人的白酒浓烈,配着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从嗓子眼到小肚子都是热腾腾的,汉人的歌女唱着小曲。他挑中了一个歌姬,据苏全额说是汉人大官的女儿。他不在乎那是谁的女儿,他喜欢那个女人软弱又怯弱的眼神。
    一切都很美好,突然,凶狠的兵丁闯进来,正在唱曲子的歌姬被推倒在地毯上。火炉被踢倒,炭火洒在地毯上,差点点燃了屋子。他在醉眼朦胧中被拉到冰冷的雪地上,鞭子狠狠抽在他的后背上,火辣辣的疼痛像烈酒在胃里翻腾
    他清醒了,恐惧涌上心头。他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冰冷的刀刃加在脖子上,他以为自己快死了。
    鞭打之后,他被投入阴森的天牢,在那里度了半个月的不眠之夜。出来的时候,他才知道那里是大明东厂的诏狱,进去的人没有能活着出来的。
    后来他才知道缘由,摄政王接到密报,说他与苏全额阴谋拥戴豪格为帝,本要处死他们。还是太后、豪格和济尔哈朗联名救了他和苏全额。
    过了半年,豪格和鳌拜征服四川回京,豪格因疑似谋反入狱,死在他呆过的大狱。鳌拜留下了一条命,也许是因为豪格死后,摄政王觉得他不再有威胁。
    那一幕幕,让他想到汉人的英雄——岳飞,赐死的罪名是”莫须有”。
    从那时起,他明白了自己没有退路。摄政王和他只能存一个人。
    摄政王支持的,他未必一定要反对,但他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没有了塞内的领地,大清还有辽东。清兵败局已定,他没有那么大的胃口,贪心不足蛇吞象,他不会让议和成功,只有这样,满清才会保存实力放弃塞内,重返塞外,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摄政王永远是摄政王,皇帝终究是皇帝。
    “多尔衮,你这个疯子,你得不到大清,就要大清为你陪葬吗?”
    信使飞奔进入北京城。
    那是来自淮扬的信使,他还没走到摄政王府,便有人到处打听消息。
    “淮扬的战事有什么进展吗?明军发动攻势了吗?”
    所有人都在猜测,那肯定不是好消息。否则,信使一定会沿途高呼“捷报”。
    满清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一场鼓舞士气的胜利。老天爷的脾气很奇特,当你运气好的时候,出门能捡到银子,当你运气不好的时候,期盼的东西永远不会到来。
    信使进入摄政王府。
    半天后,战报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淮扬大战,鳌拜战死,女真人战死五千人”
    济尔哈朗不承认这是一场败仗,他们给明军同样数量的伤害,甚至超过清兵的损失。但北京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认为那是一场败仗。一个女真人能顶上十个汉人,一战死了这么多女真勇士,大清的巴图鲁粉身碎骨,这是入关以耒最惨烈的败仗。
    糟糕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正红旗旗主代善听说这个消息后,一命呜呼。
    代善重病久矣,诸位亲王、贝勒和贝子对他的死亡在早有心理准备,但病死和气死可不一样。
    京中传言想瘟疫一般散开:“多尔衮无能,执掌朝廷、统领军事没有一处合适,满清大军多年未有胜绩,国库也已经亏空,理当让位,还政于皇帝”
    济尔哈朗的败仗,责任凭什么罩在多尔衮头上?但事实就是如此,谁叫他是大清的摄政王。
    多尔衮龟缩在摄政王府中,任别人在背后议论,坚决不出面。他没功夫也没心情对那些人呈口舌之欲,不能打胜仗,说的再多也没用。
    糟糕的消息不是他藏在府里就能避开的。
    索尼在张家口送来消息:“额哲需要铁甲和粮食”大清现在需要给一万多漠东配备坚固的铁甲和锋利的弯刀,实在没有多余的东西给察哈尔人。
    多尔衮知道太后在盯着他。如果他把铁甲兵刃贩卖给察哈尔人,而不是用来装备察哈尔的劲敌漠东蒙古人,太后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
    七月初,索尼回到京城,亲自向多尔衮禀告议和事宜。额哲拒绝的大清停战会盟的要求,这将意味漫长的北境都可能成为蒙古人的目标。
    多尔衮心力憔悴,他做了能做的一切,但八旗不再是昔日的八旗。
    太阳一杆高时,小黄门急匆匆来到摄政王府。
    “太后懿旨,命摄政王入宫觐见。”
    多尔衮有些许惊讶,大玉儿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见他,
    “有什么事吗?”
    小黄门恭谨回答:“奴才不知道,太后只命奴才来请摄政王。”
    多尔衮想了想:“你且回去,本王随后就到。”从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他不愿去慈宁宫,许多事情没法交代,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大玉儿。但现在不必当年,他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他抗旨不听,北京城的流言不知要传播成什么样。
    仍然是五百盔甲亮丽的甲士护送,多尔衮没有像从前那样骑高头大马,他首次躲在马车里进入紫禁城。北京城还没人捋他的虎须,但他不愿见那些背后对他议论纷纷的八旗统领。
    马车一直行驶到慈宁宫门口停下,他还能在皇宫中来去自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