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心不死

第67章


克格勃的侦缉人员立即分成四组:第一组留在车里拍摄“五彩缤纷”的活动;第二组绕过大楼,在后门站好位置把守;第三组埋伏到她出来时必经的地方――米亚尼茨卡;第四组跟着这位美国人,看着她要找谁。
  在大楼入口处,侦缉人员碰到一个弱不禁风的黑衣女子,她头戴黑色三角巾,手拿念珠,两眼看着脚底下,嘴里不出声地叨念着什么。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修女。
  侦缉人员侧身把她让了过去,接着就往楼上爬。从一层到四层,他们走近每家门口偷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楼道也鸦雀无声。见鬼,“五彩缤纷”消失了。他们来到街上,用对讲机问后门的同伴,那里回答说:“没有,没有任何人出来过”。
  糟糕,跟踪对象跑掉了。接着,他们开始回放摄像机摄下的录像,突然发现“五彩缤纵”在走进大门的时候在解上衣。九秒钟后,侦缉人员跟了进去,又过了一秒钟,“修女”走了出来。她用双手拉了一下连衣裙下摆,然后,小跑着走向米亚尼茨卡。行动指挥者通过对讲机询问第三组,是否看到这个人。那里回答,“是的,有这样一个人。我们还感到奇怪,天这么冷,她竟穿着单鞋。她伸着手跑上路,跳进赶来的汽车里。我们猜想这个女孩儿可能冻坏了,可她却无所谓,坐在车上还笑着向我们招手呢!”
  已经清楚“五彩缤纷”到哪里去了。可她怎么能用九秒钟就让别人认不出来了呢?
  侦缉人员走进大楼,查看了垃圾箱。发现了亮黄色上衣、带高跟的鞋底、紫色假发和固定在假发上的墨镜,还发现一个撕断的松紧带,好像是扎头发用的,只是又长又细。
  两名侦缉人员对这些衣物进行了试验,想揭开她迅速换装的秘密。原来这是九秒钟的“戏法”:“五彩缤纷”走进大楼,拽掉上衣、假发和墨镜,假发下面是黑三角巾;两手扯掉粘在皮鞋上的鞋底,拉下连衣裙下摆,抱起脱下的伪装衣物,扔进垃圾筒――总共只用了九秒钟。而红色超短裙只是黑连衣裙的衬里,用松紧带固定在腰上。女间谍拽断松紧带,超短裙就变到里面去了,而外面则成了黑连衣裙。
  这种摇身一变的本领在当时成了西方间谍执行任务中屡试不爽的招数。
美情报机构21世纪掌印人
  翟章
  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99年以来,美情报机构纷纷易主,确定21世纪掌印人。
  威尔逊出任国防情报局局长
  1999年7月,托马斯・威尔逊受命出任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成为带领这一机构跨入21世纪的掌印人。
  国防情报局是根据美国国防部命令于1961年8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的,它虽不像中央情报局那样名声显赫,却一直充当着美军事情报系统“领头羊”的角色。此外,该局还以各军种情报机构总代表身份,在美国家情报委员会内占有重要一席。
  因此,威尔逊接任局长后,将全面参与国家情报政策制定和情报任务分配等工作。
  国防情报局是隶属于五角大楼并直接接受国防部长指挥的综合性情报机构。成立之初,国防部为其规定的职责是:开展多方面、多途径的情报搜集活动,设法满足主要国防部门的情报需求;组织、管理和控制国防情报资源,以最有效、最经济的分配和监督方式管理军事情报系统的全部经费;检查协调并指导委托给军事部门的国防情报任务;监督由国防情报局局长提出并经国防部长审查和批准的情报计划及具体行动的落实。同时作为军事情报系统的代言人,它还参与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所有活动,及时对该委员会向各军事部门提出的情报要求作出直接反应。在其后的数年中,国防情报局又接受了一些新任务,如:建立并管理军事图象处理、扩印、译释和分析设施;负责向国防系统、经审核的非军事部门及国际军事组织提供初级情报或“成品情报”;负责制定并落实秘密“特种军事行动”计划等。
  目前,已成为美重要情报机构之一的国防情报局正实施其迎接新挑战的变革计划,以便更好地协助国家决策层和军事指挥机关有效地对付来自任何领域、任何敌人的威胁。该局欲达到的近期目标是:尽快建成“垄断性的作战空间情报搜集、分类、加工和传送系统”,使各类情报可在瞬间根据需要传递到最高军事决策者、前线指挥官及美军赖以依靠或能向美军提供援助的别国军事指挥官手中;彻底实现情报重点的“多样化”,即除搜索外国军队的变化、全球各地规模各异的武装冲突、各国高新军事科技成果的研制及运用、战略武器的生产和转移等方面情报外,还要对国际恐怖活动及毒品走私行动加强监视及情报搜集。
  威尔逊其人
  军衔为海军上将的威尔逊现年56岁,是一位有30多年军旅生涯的老兵,而且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1968年,他毕业于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翌年加入美国海军。1971年,威尔逊被选送到维伯斯特学院进修,两年后带着管理学硕士证书到海军指挥部门工作。leqs年,已经是上尉军官的他再次获得深造机会,到有“军事间谍摇篮”之称的国防情报学院专攻军事情报学和情报管理学。因成绩优异,威尔逊一毕业就被调入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管理部门,从此再未离开过与情报相关的工作。
  曾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多伊奇为加强该局与军事情报部门的联系,特意将自己昔日的属下(他在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时曾一度是威尔逊的直接领导)招至麾下,威尔逊因此成为负责军事支援与联络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助理。两年后,他转而出任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情报协调主任,并在1999年4、5月间的科索沃危机中兼任过美军方新闻发言人。接受新的任命后,威尔逊发誓,要下大力气继续推进几位前任局长规划的改革,努力提高国防情报局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在任职后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如下旨在改善国防情报局现状的措施:为资深军事情报分析人员增设高级文职职位,游说国会和五角大楼增加初级情报员的薪金,以扭转连续数年的人才流失趋势;开设多种高质量的训练课程,让年轻情报员有更多进修机会;完善并设立新的奖励机制,重奖那些提供高质量情报成果的情报分析员,以提高士气;改变传统上只在军队系统内招募人员的做法,像中央情报局等部门那样,直接到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汲取“新鲜血液”。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军事人力情报活动,同时强化与中央情报局及盟军情报部门等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根据新局长的建议,国防情报局管辖的美军事情报学院和联合军事情报学院已共同商定,在扩大各自的间谍策略学学士班规模的同时,联合开办情报学硕士班。
  开办该班的目的是,向学员传授美军事情报专家探查敌方机密情报的独门秘诀,此外,学员还可学到搜集情报的方法、反间谍技巧和从事间谍行业的道德标准等知识。
  据透露,情报硕士班的招收条件十分严格,即使各门功课成绩均为A的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能被录取。申请者必须首先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拥有政府签发的“可接触机密和高度敏感资料”的安全许可证;已经在美军或中央情报局等秘密部门工作。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并经全面考查合格者,才有可能成为该情报学硕士班的学员。
  多年来,国防情报局在美国情报领域内,一直被视为“有能力但不闪光”的机构。了解军事情报工作的退役陆军中校拉尔夫・彼得斯认为,更换局长后,国防情报局虽不会立即“光芒四射”,但管理才能出众、熟谙军事情报运作程序,且人缘颇佳的威尔逊,一定会让这个“军事情报系统的总代表”在未来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情局行动部换“帅”
  1999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行动部又有了新的领导人。詹姆斯・帕维特取代杰克・唐宁正式成为中情局负责秘密行动的新一任副局长兼该局行动部主任。该局发言人称,“这是美情报系统内关键部门领导人的一次正常调整”。
  1997年7月10日,乔治・特尼特宣誓就任中情局局长后不久,便开始游说已从该局退休两年多的老特工唐宁“复出江湖”,重返情报界。7月24日,即获知唐宁“同意再冒险试一试”的答复当晚,特尼特就急不可待地向媒体宣布说,唐宁已被任命为中情局负责秘密行动的副局长兼秘密行动部主任,并希望他“以廉洁、公正的作风和杰出的敬业精神”改造并振兴处于低迷状态的该局行动部,全面提高人力情报活动能力。唐宁当初答应“出山”时,只许诺“重操旧业两年”,到1999年7月正好期满。唐宁表示,他在任期结束前两个月就离开一把手位置,一是为实现两年前的诺言,二是想尽其所能帮继任者尽快进入角色。
  唐宁现年61岁,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毕业于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在美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到过越南战场。他自1967年进入中情局行动部直至1995年第一次退休,一直活跃在美国秘密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领域,多次被派到国外从事一线工作,先后到4个国家担任过中情局情报站站长,其中包括北京站和莫斯科站。在为行动组效力的近28年中,他不仅创造过优异的成绩,还对中国和俄罗斯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被公认为中情局的“中国通”、“俄国通”,特尼特局长则将其誉为美情报系统内的“传奇人物”和“超级明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