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

第八节 相逢不识,教多情无数


“我军终于胜利了。”站在夏口城头上,一直看着这场战斗的方芷容不禁发出了感慨。这次战斗的全部计划,由始至终都是自己策划的呀。记得当初自己提出这个作战方案时,内心深处也没有抱多大希望,总以为又会象以前一样被他所否定罢。不料这次他却大加赞赏,并在这次关键战斗中采用这个计策。
    自己的计策被采纳,当然会感到很高兴。毕竟是成为军师的第一计。但是,也十分害怕吧。生怕自己的计策有什么漏洞,生怕自己辜负他的信任,生怕自己大意会让数万将士丧失生命。
    ……
    为了以防万一,那时侯的她,可是在不断地反复推算拟订的计策,以至连续几天睡不好,吃不香,连一向最爱的洗澡也少了。记得有一次,她实在太累,不知不觉间趴在桌上睡着了。当她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桌上地上竟然有好几根断发,那些是她一向珍惜的头发啊!当时的她可是又是吃惊又是心疼;再拿镜子一照,尽管烛光昏暗,但还是发现美丽容貌开始变得憔悴了。看着镜子中那萎靡的女子,她也不禁苦笑起来。
    ……
    在那时,自己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平时的压力。只不过是负责一次战斗的策划罢了,自己就已经是这样的劳累紧张。可他却是两年来如一日地干着。辛苦可想而知。对于他的压力,自己是感同身受啊。
    自己也想过,既然这个计策是得到他认可的,那么应该没有多少破绽罢,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同意。可是,自己总觉得这个计策太过冒险。帅英旗的“明”之厉害是有目共睹,光靠“暗”能够把他们全歼么?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还有,倘若帅英旗不肯出兵追击怎么办?自己又有方法应付么?越想越是头疼。
    这个时候,芸儿又来了。带来他的慰问和小山般的书简文件。记得当时自己真是莫名地感动;而当自己翻开那些书简文件时,就更加震撼。里面竟然记载了帅英旗近十年年来所指挥的战役情况。而在那些资料附近,有着显然是他的批注,一语中的,字字见血。
    里面是这样写道:“帅英旗,名将也。论用间之道,只恐天下无出其右。其为人谨慎,敌情不明,决不轻举妄动,加之精于防守,欲败他实非易事。幸凡事有其利,则必有其弊。善用间者,必死于间!我们可故布疑阵,却又让其看破,令他以为已掌握我军全部情况,可以放心一战时,再乘隙破之。因而关键之处就是要操作情报,欺瞒于他。若能如此,则不难取胜。”
    原来如此。他,应该也花不少心血在内吧。谢谢你,少主。应该没有什么话语可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那种心情吧。三分的感动,三分的敬佩,三分的甜蜜,还有一分的疑虑。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些资料,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
    战场上千变万化,令人难以捉摸,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胜利所属。但战场的胜负关键点往往存在的,谁掌握了这个关键点,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帅英旗用兵总是离不开情报,偏偏这次就被错误的情报所欺骗,没有将韩世杰将军这支为数达两万人的部队算进去,从而大意追敌,成为这次胜负的关键点;而我们使用各种的花招,千方百计地掩饰这支兵团的存在,并尽力消灭“明”,也是为了这个关键点。至于韩世杰将军恰到好处的一击,将大西联军拦腰斩成两截,切断了飞虎军和部落联军的联系,也只不过是加速飞虎军溃败罢。所以尽管帅英旗有着极为出色的指挥能力,也无法阻止这场败仗了。为了那个关键点,自己几乎耗尽了全部心血,终于成功地欺瞒帅英旗的所有耳目,把韩世杰这支奇兵成功地藏于无形,他,应该对我满意吧?
    可是,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自己却感到无比的心疼。在此前的战斗中,自己是亲自上战场厮杀的。在那生与死的搏斗中,根本就没有机会去顾及其他的事情。如今身在后方,做为指挥者,亲眼看着战况的惨烈,才真真切切地感到可怕。在昨晚夜战中,有多少死士在无意义的骚扰中阵亡;而在佯装败退时,又有多少来不及逃跑而落单的士兵被杀啊。也许他们的牺牲是这次战斗中所必须的,可是,他们也是人啊,也是一起为广南百姓而战的勇士啊。
    当然,自己也明白,他们不牺牲的话,就会有更多的龙家将士因此而丧命,那种情形是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想见到的。但是,计策是自己定的,这些人的性命可以说是自己亲手断送。一想到这点,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就会油然而生。
    夜战时,自己是看不到他们是怎样阵亡的;但在龙家军佯败时,自己却在城头上看的一清二楚,看到许多劳累不堪的龙家将士跑不动,掉队了,面对汹涌而来飞虎军队,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在这种追逐战,投降一般是不允许的,这样会阻碍追兵的脚步。他们只有死战一途,但又怎么会是对手,不是被乱刃分尸就是被踏为肉泥,其情形之惨,简直让自己无法接受。
    有一位应该是刚入伍不久的少年兵,在撤退的途中摔倒了,膝盖坏了,不能走了。看着如狼似虎的追兵,他吓得哭了,哭声撕人心扉。当时自己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打开城门去救他,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只能看着这位少年人被数万飞虎军踏为肉泥,尸骨无存。
    倘若龙家军能早一点撤退,他们也许不会死吧。但这样做的话,必然会使久经沙场的帅英旗起疑心。为了制造龙家军真是败退的景象,不仅要放弃许多兵甲,就连一些士兵的牺牲都是必要的。
    很残忍,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便是战争。他是这样说,这样安慰自己的。尽管如此,可自己是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啊!
    即使是就要获胜的现在,还是有很多将士牺牲的。与当日梅关大战一样,士兵的鲜血染红了大地,甚至让这片大地变成血的沼泽。士兵的尸体遍布自己的视野范围内,不管敌我也好,起码他们之前还都是活生生的人,可现在只是没有生命的躯体罢。
    不知不觉间,方芷容那双水灵的秀目,已经噙满了泪花。
    ※※※
    猛然间,在汉阳城中火光冲天,并且隐约传来喊杀声和兵器的撞击声。怎么回事,方芷容不禁大吃一惊。难道汉阳城里有变?
    由于汉阳突然发生变故,原本负责拦截刘信和廖平道军的南军将领都无心恋战,纷纷撤兵回救汉阳。刘信和廖平道趁机带兵前来救援帅英旗军,两路兵马会师,声势大振,一齐向外突围。
    龙雪皇也确实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立时明白击溃帅英旗军已是不可能,并察觉原本还在攻打金碧峰军的部落联军突然回师向汉阳方向杀去。龙雪皇稍微斟酌了一下,当前帅英旗军总兵力已达四万人,和已军相差无几。回援的南军只会去救助汉阳,自不会对还留在汉阳的公子无伤军有所帮助。如此一来,只有五千人的公子无伤军须面对三万部落联军,显然处于下风。自己倘若坚持留在这里和帅英旗纠缠,必然会使公子无伤军覆灭。想到这里,龙雪皇下定决心,立即摆出一副要全歼帅英旗军的架势,采取围三阙一的方法,待帅英旗军全力突围时,各路人马边战边退,然后赶往汉阳增援公子无伤军。
    夏隆基、韩世杰、欧阳南方、金碧峰、哥舒带刀、雷振方、雷无疾、庞飞等诸将的才华在此时均表露无遗。他们统领着各自的兵马,在各自的范围内作着最大的努力,一边加紧进攻,一边作好准备撤退。两个完全相反的命令在普通将领的指挥下一定会让士兵无所适从,但他们都是龙雪皇所信赖的部下,而他们的表现自然对得起龙雪皇的信任。在他们的猛烈攻势下,飞虎军可是付出了极大的死伤才冲出重围。而龙家军好像不想放过飞虎军似的,拼命穷追猛打;即使已经追赶不上,也用弓箭猛射,让数百名逃的稍慢的飞虎军成为箭下亡灵。
    待飞虎军和龙家军拉开相当距离,在视野里消失后,各路兵马就迅速由追击转为撤退。这下是最能体现将领带兵水平的时候,夏隆基和韩世杰军是最快完成转向撤兵,而其余将领则稍慢,但也只是很短时间而已。他们摆成箕型阵式,看上去是要引诱敌军进攻,而实际上是迅速向汉阳转移。
    然而,即使是龙雪皇也没有想到,公子无伤军的情况远比他想象中要来得恶劣。
    原来,公子无伤在此之前曾中了箭手一箭,虽然只是射中右胸,不至于毙命,但血流不止。他为防影响军心,故意装作若无其事,甚至不顾加大伤势之险,拔箭射死那箭手。
    公子无伤深知,以他现时的兵力,绝对无法与一万部落联军相抗衡;对方一时未动,就是因为慑于自己的威武,不敢随意动兵,一旦发现自己受伤,必定会大举进攻,自己和五千将士将死无全尸。所以静静地坐在马上,不敢裹伤。
    血一滴一滴地从公子无伤的右胸流出,然后慢慢地划过他的躯体,从腰间到大腿,然后直流进靴子里。公子无伤浑若不觉,双目仍然发出闪烁的寒光。
    蒙隽、越析两族族主见他如此厉害,均生退兵之心,正欲离开。不料汉阳城中突然火起,还传来各种喊杀声,蒙隽、越析两族族主相对而望,立即明白敌军已起内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两人立即起兵,向公子无伤军杀去。
    公子无伤眼看敌人离自己越来越近,有心杀敌,却立感头晕脑涨,毕竟失血太多,他已经无力再战。公子无伤长叹一声,慢慢地闭上了双目。
    此时龙雪皇军仍在夏口方面和帅英旗军鏖战,眼见公子无伤军就要全军覆没于此了。
    猛然间,从汉阳城中杀出一批兵马,直向蒙隽、越析两族联军扑去。此路兵马龙腾虎跃,极为威风。公子无伤张开眼睛,定睛一看,竟然是南朝大将呼延霞飞所率领的南朝大军。他心中奇怪,汉阳城中变生促乱,为何呼延霞飞反而领兵前来救援自己。
    但既然有兵马来援,公子无伤心中一宽,全身放松,竟然就在马上倒了下来,幸好身后的亲兵及时接住,护回阵中。
    呼延霞飞原本是来救援汉阳,不料刚到城门口,就被那贪睡青年文天籁叫住,要他马上救援公子无伤军。呼延霞飞心念一动,就迅速带领兵马向蒙隽、越析两族杀去。
    两族兵马知悉呼延霞飞的厉害,正欲退兵。就在这时,其他四族联军赶到。他们均发觉汉阳有变,想趁火打劫,从中捞上一把。呼延霞飞身边兵马不多,仅有八千左右,再加上五千龙家军,与将近有三万人马的部落联军相比,仍有相当距离。若非呼延霞飞奋力死战,部落联军早已取得胜利。双方混战了大约有两刻钟时间,龙雪皇终于率领四万龙家军杀到。在两面夹击下,部落联军渐渐处于下风。
    眼见部落联军的战意越来越弱,金碧峰和庞飞等将领均请命带兵包抄部落联军的退路,以求一举歼灭部落联军。龙雪皇却不加思索,立即否定他们的主张,并且命令各路人马且战且退,让部落联军离开。众将均不解其意,只有夏隆基暗自叹服。
    部落联军正愁无法脱身,一见敌军有所松动,不禁大喜,迅速撤离战场。他们刚刚退出,帅英旗竟然率领飞虎军卷土重来。原来帅英旗毕竟是乖巧之人,很快就发现龙雪皇并没有用心追杀,又发现汉阳城头火起,马上收集残兵,重整旗鼓,迅速杀来汉阳。可惜终归迟了一步,部落联军居然又提早退出战场。
    龙家诸将见此情形,无不佩服龙雪皇的英明。倘若方才贪图战功,欲全歼部落联军,必然会令兵力分散;届时当帅英旗杀来之际,龙家军内外受敌,阵型混乱,自然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幸好龙家军并没有犯这个错误,那么帅英旗军就有难。
    帅英旗一见部落联军退出战场,就知大事不妙,他迅速命令三军停止进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摆成箕型阵式。但龙雪皇又怎么会给机会他变阵,他指挥全军全力冲杀,又给飞虎军造成极大的死伤。帅英旗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变阵,缓缓退出战场。
    龙雪皇眼见天色已晚,而且不知汉阳城中发生何事,所以也不追赶,和呼延霞飞一道,回师汉阳。
    原来,包括龙雪皇在内,众人都低估了淑儿的实力。要知道在淑儿的指挥下,“明”曾经和天下各路人马都接触过。他们所遭受各种反侦察和暗杀清剿也不在少数,方芷容这次安排虽然精妙,但要想一举歼灭全部“明”也决非易事。幸好淑儿立功心切,竟把“明”的精英都安排进汉阳,只留部分人在外监视,加上方芷容安排周密,自然不敌“暗”。
    之前汉阳四门紧闭,加上城中的都是南兵,淑儿的“明”确实找不到机会进城,然而随着龙家军的进驻,两军编制不同,互不熟悉对方,却又互相戒备,自然产生极大的漏洞。加上大西国暂时撤兵,城中柴夭已完,呼延霞飞只好让百姓出外打柴,数十张的陌生面孔乘机混进汉阳,潜伏于城中,准备和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一举攻破汉阳。
    按淑儿的原意,他是想要城里的“明”都安排妥当后,才悄悄告诉帅英旗,以示自己的机智,不料昨晚和今天风云突变,飞虎军竟然面临覆灭的危险,淑儿无奈之下,只好发出暗号,叫城里的“明”提早动手,以吸引龙家军和南兵的注意,以救飞虎军主力。
    这批探子毕竟是“明”里的精英。他们除了善于乔装改扮之外,各种暗杀放火的破坏之道样样精通。他们一收到暗号,迅速在城中行动。他们先是在百姓家附近同时放起数十个火种,并拼命散播谣言,说“飞虎军已经打进城了,大家快走啊。”自然引起极大的恐慌,百姓呼儿唤女,携老扶幼,四处逃命。然后探子再趁混乱杀入监仓,把囚犯尽数放出,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为俘虏的飞虎军,聚得数百人,一起杀向接近城里的粮仓。一时间,汉阳城里大乱。
    汉阳城中绝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被派到外面作战,只剩不到两千兵马留守,他们大部分人在城头上守御,镇守粮仓的只有三百人。而“明”个个身手不凡,他们一边冲杀一边向粮仓投掷火把,南军既要御敌又要救火,手忙脚乱,眼看就要支持不住。
    突然间,一个外表平常的青年大摇大摆地走在粮仓附近的大街上,他看着南兵狼狈的样子,不禁大为摇头,连声道:“真是丢脸,真是丢脸啊。”
    一个刚被“明”救出来的大西兵瞪他一眼,举起明明晃的大刀,向他摆动道:“你这小子是什么人,来这里干鸟?”
    那青年却吓得抱头鼠窜,连声道:“小子别无他图,只是想看看热闹而已。阁下英雄盖世,真是令小子佩服。啊,刚才我见到有一大批人马向这里杀来,不知是否阁下的弟兄?”
    那大西兵吓了一跳,道:“什么,你说有大队人马过来?”
    那青年连连点头道:“是啊,虽然和阁下的服饰有所不同,但似乎不是本城的人马。哦,他们所举的大旗上面好像有‘大西’两字,那两个字写得真好,龙飞凤舞,大有钟王之风啊!”
    那大西兵闻言大喜,心想,一定是我大西国攻进城来,哈哈,那真是太好了。
    那大西兵也不多问,在那里大喊小叫,“飞虎军终于打进城里,打进城里啦!我们有救了!有救了!”他这样一说,“明”和大西军俘虏更加士气大振。不少人竟然在幻想一旦破城后如何在城里大肆奸淫掳掠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粮仓附近都传来大批人马走动的声音,其中还有不少喊声,起初众人都不在意,但仔细一听,四周竟然都是“活抓大西军”的叫声,都不禁神色大变。
    只听那青年哈哈大笑道:“你们中计了,我所率领的五千兵马已经包围了这里。
    刚才你们有机会不走,现在就乖乖地束手就擒吧。”
    那些大西兵原本就是阶下囚,早已是惊弓之鸟;跟随“明”作战,只不过是无路可逃,企图胡乱杀出个生路来;刚才被青年的语言所骗,好不容易涌起胜利的希望,现在发现是个圈套,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比之前更加害怕,许多大西军当场就抛下武器,向外逃去。
    刚才那大西兵气不过,向那青年扑去,那青年早已经逃得远远的。那大西兵想追,不料竟然有一个大渔网直盖下来,他哪里躲闪得了,当场被渔网紧紧裹住。
    却说那些“明”也的确厉害,尽管大西兵已经纷纷逃散,只剩数十名他们仍然坚持苦战。不料四周涌出近百名百姓,他们四人合持一个大渔网,向“明”直网过去,那些“明”虽然厉害,却抵挡不住这些网。纷纷被擒。战斗结束,但青年口中所说的五千南兵却踪影全无,仅有百余名缺盔少甲的城中青壮而已。
    那青年长长地舒了口气,一阵大风吹来,忽感背后一凉。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长衫背后已经被冷汗所湿透。
    原来,那青年发觉汉阳城中有变,就召集了百余名城中青壮,前来助战。却发现叛军有数百人之多,但大部分是南军的俘虏。那青年心生一计,吩咐青壮都回家准备渔网,汉阳城临近江边,自然有大量的渔民,渔网不难收集;然后再叫那些青壮在粮仓附近走动,以待自己命令。自己却不惜深入虎穴,发动心理攻击。先是以谎言激起俘虏们的希望,然后再以谎言哄骗他们南朝大军已经将他们包围,从而击溃了俘虏们的战意,纷纷逃跑,而剩下的“明”都被渔网所擒。
    这计策看似简单,实则凶险无比,倘若那些俘虏之中有几个稍微清醒的,不相信青年的谎言,大声喝醒众人,让俘虏们不至于一哄而散,凭他们的人数,那百余名青壮绝对无法取胜。那青年武功极低,倘若稍一不慎,被几名敌军围住,必然倒霉。所以那青年才惊出一身的冷汗。
    青年想了想,就向粮仓走去。那里的大火仍在燃烧。他不禁叹了口气,在地上拿起一把烧焦的粮米,却因过热差点烫了自己的手。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青年禁不住苦笑,然后长叹道:“这些米粮在去年不知可救多少百姓性命,却始终锁于仓中,不肯乱动。今日一劫,这些米粮纵然贵如珠玉,也不过是些许灰烬而已。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分发给老百姓,救救他们的性命也好啊。他们败了固然什么都没有,可我们胜利了又有什么呢?真是一场愚昧的战斗!”
    此言一出,众皆恻然。鄂州城中的士兵多是去年临时招募回来的青壮。他们均是因没有饭吃才被迫当兵的,自然深知饥荒之苦,对粮米十分珍惜;那些青壮就更不用说,尽管湖广素以盛产粮米而驰名天下,可是在南朝的苛捐杂税下,他们一年到头又有几顿饱饭吃,看见大火在拼命吞噬粮米,众人的心都在滴血。
    在青年的鼓动下,尽管众人都疲倦不堪,但还是在奋力救火,那青年更是冲在最前头,有几次火苗都差点把他包围住,幸好四周的军民都死命把他救出。那青年的衣服被烧坏了好几处,他却毫不在意,继续在火场那里扑救。众人都被他感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大火扑灭。
    ※※※
    这时候,城外的战斗也已经结束,大批人马进入汉阳。青年忽然想起什么,不顾身上的火伤和劳累,挣扎着向城门口走去。却见龙家军已经鱼贯而进,为首的一员女将,柔柔的长发垂到腰际,光泽鉴人;殷红的战袍笼着青丝随风轻舞飞扬。她的面容在落日的阳光下看得并不真切,但斯文秀慧之气却洋溢于间。及至走近,才觉此女容色绝美,气质高雅。青年曾游历大江南北,见过不少丽人,但如眼前女将这般既英姿飒爽,却又温柔婀娜的女子却是少见;而她策马沉思的样子更让人砰然心动,微颦似蹙,别有一番韵味。青年不禁看呆了。
    这员女将自然就是方芷容。自发现汉阳有变,她就担心有什么重大变故,因此立即赶来这里看个究竟。后来发觉动乱已经被平定,而城外的敌军也被打退,她才安下心来。当她得知作乱之人竟然是“明”,却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方芷容心想:怪不得“暗”如此轻易得手,原来“明”的精英的竟趁机潜入汉阳城。好险啊,倘若那些精英还在,“暗”恐怕就不能瓦解“明”,韩世杰这支奇兵还是有可能给他们发现,从而失去奇袭的效果,前功尽弃;又或是自己迟几天才发动作战,让“明”的探子作好各种准备,里应外合,汉阳城就难免失守了。看来,自己的这次获胜还真是侥幸啊!
    方芷容正思索间,一种异样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她向四周一看,却见一青年正傻傻地看着自己,眼神里流露出倾慕的感情。方芷容晕红双颊,却不生恼。她自知天生丽质,不少初次见面的的男子都用惊为天人的目光打量她。所以这次青年的无礼她倒也不见怪。
    方芷容心想:这位大哥满面灰烟,显是刚从火场回来,看他身上衣衫破烂,想必是方才救火时奋不顾身所致。不管怎么说,他是在救人,而我却在杀人,实在是好多了。想到这里,她不禁心生敬意,向青年嫣然一笑。
    这一笑,直让青年如入梦乡,久久不能回神。他一直望着方芷容从身边经过,然而慢慢远去,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才猛然醒觉,只觉心口极疼。他不禁苦笑道:“文天籁啊,文天籁,对方可是龙家军的人,你怎么就迷上她了?听说广南没有“莺兮”之风,那她便是堂堂正正为将的。好一个奇女子!
    “唔,龙家只来了一员女将,看来她就是曾经女扮男装、和龙雪皇一道拿下益阳城的方芷容吧。方芷容……方芷容……”
    默念着方芷容的名字,文天籁就这样站立在街头,一直,一直。
    ※※※
    后记:此卷非但长度为各卷之最,而且修改也最多。文笔功底之重要,由此可见。余深悔当日学文不佳,以至词不达意也。
    虞美人
    锦瑟年华谁与度,又闻论剑语。兰舟一叶招风雨,花间携手,金戈成绮路。
    千里关山愁独舞,无归英雄路。旌旗十万一朝去,相逢不识,教多情无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