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

第76章


魏拯民同时任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第1路军副总司令,与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指挥所部在辉南、抚松、蒙江(今靖宇)、金川、桦甸等地打击伪军,挫败日伪军多次大规模的“讨伐”。
  魏拯民所在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中,团以上部队设党委,连设支部。他曾多次主持召开军、师党委会议,研究部队的战略方针,做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还在一些重要时刻,以南满省委名义给各部队党委及全体党员写信,强调执行党的政策和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克服各种不良倾向的重要性。他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视,经常利用冬季部队在密营整训期间,举办党员训练班,亲自讲解党的基本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强调党员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在他重病缠身,生活条件极度困苦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忘记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他撰写文章,出版刊物,还亲自编写政治课本,组织指战员学习,以提高抗日联军指战员的马列主义水平和政治觉悟。因此,第一路军中的党员发挥了部队的中坚和核心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支部队有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这支抗日队伍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成为了战斗力最强、斗争意志最坚决的部队之一。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抗联二军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0-31 14:27:47 本章字数:4655
东北抗联第一军的创建,四十五章里已经提到;抗联二军的创建者是王德泰和魏拯民。抗联历史上一军和二军曾联合作战,组成东北抗联第一路军。
  王德泰(1907年5月23日—1936),生于辽宁大石桥,延吉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1931年秋入党,1933年6月被选为ZG东满特委委员,任军事部长。1934年3月,ZG东满特委统一改编延吉、和龙、珲春、汪清4支抗日游击队,共640人,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朱镇(后叛变)任师长,王德泰任政委,下辖第一、二、三、四团,同年6月,王德泰又被选为ZG东满特委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即与特委和独立师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在延吉、安图、汪清、敦化等地开辟了新的游击区。。1935年3月增加独立团,直属师部。3月下旬,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进行整编,王德泰改任师长。1935年5月30日,正式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全军1200余人,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刘汉兴任参谋长,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二、三、四团和教导队、游击大队。1936年1月,二军扩编为两个师:第一师辖第一、二团,第二师辖第四、五团。
  这一年,二军在他的指挥下,与敌交战660余次,其中在京图线(长春至图们铁路)的敦化哈尔巴岭、安图亮兵台、蛟河黄松甸三处一次颠覆国际列车,二次截车,震动全满洲国。冬天,王德泰又亲自指挥二团等部,进行了保卫奶头山抗日根据地战斗,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同时,二军还与五军配合,活跃在黑龙江的宁安、穆棱等地。王德泰身为军长,却能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和他们同甘共苦,亲如手足,“一点官样子也看不出来”;在战斗中则勇猛顽强,机智果敢,处处身先士卒。有时甚至亲抱机枪猛扫敌人,或亲率队伍冲锋,与敌肉搏。王德泰十分重视我军同其它义勇军、山林队的关系,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主动联合他们共同对敌。
  1935年8月,二军为了打通东南满抗日游击区的联系,根据ZG东满特委和二军党委研究决定,王德泰委派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同志率领二军第二团的第二、第三两个连共150多人组成西征队。这次西征的目的是:建立辽吉两省边区地带的游击根据地;商讨筹备满洲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满洲人民政府和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等重大事项。他们从安图抗日游击根据地出发,经抚松西进,开赴南满寻找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打通南满与东满的联系,实现两军联合作战,将东满和南满的游击区连成一片。9月3日李学忠率西征部队一路上历尽了艰辛,终于到达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杨靖宇领导的一军会师。在那里,受到了杨靖宇等一军官兵和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和濛江县那尔轰反日会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合欢迎大会,热烈欢迎二军西征队。9月17日,那尔轰根据地同心乡政府向一军和二军分别赠送了绣有“敬祝胜利”和“欢迎西征”的锦旗。10月4日,在那尔轰老龙岗西坡黑瞎子望于家沟一农民场院里召开了一、二军会晤式和军民联欢大会。参加大会的人民革命军指战员和当地群众一千多人,一军军长杨靖宇、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二师师长曹国安、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等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会上杨靖宇和李学忠分别发表了讲话,两军战士分别演出了文艺节目,并进行射击、投弹等项目的军事比赛。一、二军那尔轰会师,打破了东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包围的局面,使东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推动了东南满抗日救国斗争的发展。
  1935年10月4日出版的《人民革命报》的一张号外上,在《反日前途日趋顺利》的大标题和“东满南满游击区打成一片,军事力量总配合”的副标题下刊了如下消息:
  “10月4号,南满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与东满革命军第二军第一师之一部,于×××地接头并举行会晤式。首由东满二军代表宣布开会,报告东满革命形势与第二军发展情形。次由南满第一军军长演说,大意谓:我人民革命军向以抗日‘救国为天职,四年来与日匪血战,屡获胜利’。今日得与东满二军接头,更为光荣,因我两军战士,均奋勇冲锋,方有今日两军之会晤。此后我东满南满游击区打成一片,一二四五六军与各抗日军,共同组织东北抗日联军,更能集中力量统一领导,顺利地打出日匪云云。”在同年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革命画报》第67期上,登有3幅生动的钢笔画,反映了当时大会的热烈场面。
  李学忠率西征队出发后,王德泰则率一团指战员转战南北,继续活动在长图铁路线一带打击敌人。8月19日,一团联合抗日义勇军“海龙部”,在长图铁路南沟至亮兵台之间再次颠覆日军开往朝鲜的291次列车,烧毁机车和车厢,缴获大批棉布、大米、糖、烟草等物资。9月23日,一团在蛟河县二道河至黄松甸之间又接连颠覆敌人从长春开往朝鲜清津的国际列车及增援的三列火车。
  1936年1月,为了团结友军协同作战和充分发挥部队的作战能力,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共同商讨两军联合作战等有关事宜,王德泰和李学忠带领一部分青年义勇军自安图抗日根据地出发,到达宁安县镜泊湖抗日游击区,与周保中领导的五军军部会师。两军领导人联合召开了党委特别会议,研究了东满党组织和二、五军的整顿及两军的活动区域等问题。在会上,李学忠汇报了一、二军领导人在那尔轰会晤的情况,会议就今后的军事方针和行动策略作了研究部署。会议决定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扩编两个师,下辖六个团,继续由王德泰担任军长,并调五军二师参谋长陈翰章到二军二师任参谋长,决定二军的一师在安图、敦化、桦甸、抚松、穆棱等地区活动,二师大部与五军一起活动。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进了南满、东满、吉东地区的党组织和军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由于第2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在第1军和第5军之间,所以他们与这两个军的联系也更为紧密。除了会师那尔轰以外,第2军的领导人与第5军的领导人也有两次重要的会见。第一次是1936年1月中旬王德泰、李学中在宁安县镜泊湖游击根据地与周保忠会面。在这次会见中,他们对两军的整顿问题进行了讨论,做出了第2军正式成立军部并扩编为两个师的决定。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参谋长刘汉兴。但是,这个决定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执行,这是因为第2军与第5军领导人在第二次重要会见中又做出了新的决定。
  1936年1月,前去莫斯科汇报工作的ZG东满特委书记、第2军政委魏拯民从苏联回来了。2月5日,魏拯民就在ZG宁安县委书记张中华的陪同下到第5军军部会见了周保中。在这次会见中,魏拯民向周保中传达了共产国际第7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以及ZG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关于撤销ZG满洲省委,按游击区建立南满、东满、吉东和松江四个省委、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指示。
  宁安会议结束后,2月9日,魏拯民动身西去。在额穆县境内与王德泰、李学忠等会师。然后一起南下安图游击区,并于3月上旬在安图县一个名叫迷魂阵的地方召开了。魏拯民、王德泰主持召开了二军团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魏拯民、王德泰、李学忠、金日成、周树东、安凤学等人。
  会议决定,响应ZG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的号召,按照ZG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成为东北各抗日部队中最先改编为抗日联军的部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