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春秋

第158章


 
    但是,在华北苦心撑持的宋哲元,尚未了解在庐山的蒋 
委员长,已下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动员的决心,所以仍 
旧忍辱负重地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到得事变发生的一周以 
后,蒋委员长接到各方面的报告,证实日本政府已受军部牵 
制;而陆军首脑部中,"扩大派"压倒了"不扩大派",决定 
由日本本土派遗3个师团——包括驻广岛的板垣的第五师团 
在内;朝鲜派一个师团;关东军派两个旅团,投入华北战场 
时,认为让全国民众了解国家民族的存亡生死,已到了"最 
后关头";唯有"凭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的时机已 
经到了,因而在7月17日的"庐山谈话会"中,发表了以 
《对于日本的一贯方针与立场》的演说;第三天,演说全文见 
报,全国民众热烈响应,人人都了解:这回,中国跟日本要 
拼个你死我活了。 
    下一天,蒋委员长下山回南京;随即派遗二十九军出身 
的参谋次长熊斌,秘密北上,向宋哲元说明中央的决策及全 
面抗战的步骤。这位"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专阃所 
寄的大将,立即改变了态度,下令正在撤退中的三十七师,停 
止后撤。 
    这时的政治重心,已由庐山回归南京;行政院院会的重 
要性亦就恢复了。于是黄秋岳受到日本总领事馆的压力,亦 
就愈重。到了7月29日,二十九军奋勇抗敌,在副军长佟麟 
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成仁;官兵伤亡5000人,但也 
予敌重创以后,平津相继弃守,战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平时日本海军亦已有了行动。以上海及长江方面作为 
"警备区域"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决定在 
上海制造藉口,发动战争,但第三舰队的主力在长江流域,汉 
口驻有陆战队2000人,需要集中到上海;同时长江上游的日 
侨撤退,亦须一段时间,因此,虽有行动,并不积极。 
    这些情况在蒋委员长的参谋部门,看得很清楚,秘密拟 
定了一个瓮中捉鳖的作战计划;调集轮船,在江阴要塞附近 
的江面凿沉,一方面阻止敌舰由海入江;一方面隔断在江阴 
以西水域中的20多条日本军舰及2000海军陆战队,可以一 
鼓成擒。 
    这个计划的拟订不难,付诸实施的技术问题却很复杂;尤 
其是为了保守秘密,只能在暗中调遗部署,更费时日。但正 
当海军部会同交通部著著进行,将次成功时,日本在汉口的 
2000海军陆战队,突然撤退;在长江的20多条日本兵舰,亦 
鼓棹东下,由8月7日至9日,前后3天之中,都通过了江 
阴要塞,集中在上海;陆战队而且强行登陆,并要求中国撤 
退在上海的保安队。浙沪的情势,立刻就很紧张了。 
    隔了两天,中国交通部下令各轮船公司,尽速将航行中 
的海轮,驶入长江;接着海军破坏了江阴下游的各种航行标 
志,并开始阻塞江阴要塞江南的水道。日本海军固然无法再 
施故技,在下关江面炮轰南京;但参谋本部的拟订的瓮中捉 
鳖的计划,却也完全落空。 
    这件事很奇怪!日本长江舰队的行动,发生得非常突兀。 
情报部门疑心消息已经走漏;但却无从设想,走漏的过程如 
何?及至"八一三"战争终于爆发;当天军方征用招商局轮 
船7艘;民营轮船16艘;海运舰艇及趸船28艘,在江阴下 
游的长山港江面,一律凿沉,成为长江的第一道封锁线。下 
行轮船只到镇江为止。属于日清汽船株式会社的两条长江轮 
被封锁在南京江面,自然被接收了交给招商局运用。 
    下一天发生了有名的"八一四"空战。这天上午中国空 
军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以日本海军旗舰"出云号"为中心 
目标,展开空中攻击;下午,日本木更津联队轰炸机18架, 
从台湾新竹起飞,空袭笕桥机场。平时中国空军全部9个大 
队及4个直属中队,正全部转移至东南地区,决定部署于杭 
州、南京、南昌、广德各机场,担负支援上海作战及保卫首 
都的任务;当日机到达笕桥上空时,恰好担负驱逐任务的第 
四大队刚由周家口调防降落,得到警报,紧急升空,迎头痛 
击,打下6架之多,而四大队一无损失。中国空军有史以来 
第一次对敌作战,即创零比六的辉煌纪录;第四大队大队长 
高志航,一战成名,成为中外交誉的英雄。 
    就在这天,外交部接到驻日武官的急电,日本已决定调 
派第三、第十一两个师团,编成"上海派遣军",起用预备役 
的松井石根为司令官。淞沪战事,必将扩大,恰正符合蒋委 
员长的算计。 
    原来关于对日的战略,军事首脑部作过多次的秘密研讨。 
蒋委员长曾经说道:“日本要亡中国,不出蚕食鲸吞两个办法。 
中国不怕它鲸吞;却须留心它蚕食。"从九一八到七七,便是 
蚕食的态势,先割东北、次及华北;如果光是集中力量跟日 
军在华北周旋,倘或不胜,日军能够站住脚,下一步必是渡 
河而南,蚕食东南膏腴之地。这是始终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的 
下策;上策是要争取主动,牵着日军的鼻子,让他们在我们 
要打的地方打。 
    因此,当芦沟桥事变爆发,蒋委员长决定应战,而日本 
海军为了争功,想对中国东南沿海有所行动时,陈诚就极力 
主张,在淞沪坚决抵抗,将日军吸引到东南来,鉴于日本外 
交官反复要求外交部长王宠惠,承认廿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张 
自忠与日军代表所签订的三次停火协定,越见得日本想将芦 
沟桥事变,作为地方事件,以便于蚕食;就越足以证明全面 
抗战的战略指导思想之正确。但不明军事原理,不知其中的 
奥妙;东南为中国的精华地带,战火蔓延,可能有许多人认 
为可惜。 
    蒋委员长为了说明这些道理,并促使大家在心理上有所 
准备;决定第二天——8月15日上午8时,在灵谷寺附近的 
一个特定地点,召集中央各部门首长会议。 
    在事先,日本长江舰队先期逃出江阴封锁线这一点,疑 
云越来越重。有人谈到一段史实,南宋建炎年间,韩世忠屯 
京口,诱金兵深入,相持于黄天荡;他泊战舰于金山之下,又 
打造了许多巨型铁链,上系大钩;金兀术的船来一条、钩一 
条,硬生生把它拉沉,金兵大为所困。此见于正史;但据野 
史上说:有个姓王的福建人,夜谒金兀术献计,说黄天荡有 
条通海口的河道,名为老鹳河;湮淤已久。如果能打通这条 
河道,不愁不能脱困。金兀术大喜厚酬此人,照计而行,竟 
得北归。 
    以古方今,可能也有样一个汉奸,出卖了国家的利益,先 
普通知日本,江阴水道即将封锁。既然如此,就要防备这个 
汉奸泄漏重要会议的时间、地点,勾引敌机来轰炸。因此,建 
议蒋委员长更改会议的时间、地点。于是蒋委员长决定会议 
时间提前到7点钟,并在1小时以内开完。 
    第二天7点钟开会;散会未到8点,空袭警报大作,日 
本飞机准8点钟飞临南京上空,轰炸目标之一,就是那个特 
定的开会地点。 
    这会是偶然的巧合吗?即使一个脑筋迟钝的人也都不会 
相信。于是戴雨农下令全面彻查,凡是知道这天上午8点钟 
在特定地点,有一个军政委员毕集,由蒋委员长亲自主持的 
重要会议的人,不管他是任何身分,都被监视或跟踪,毫无 
例外。 
    当然,这不是说部长级以上的大员,对国家的忠贞有问 
题;而是中国的要人,只有忌讳的观念,并无保防的警觉。 
"这句话不能说,说了会得罪人",于是守口如瓶;"啊!啊! 
抱歉,我不能来。明天上午8点钟有个会,是委员长亲自主 
持,非到不可。这样,9点钟左右,等我从灵谷寺进城,顺路 
来看你好了。"这平淡无奇的几句话,说是会闯下天大的巨祸, 
是谁也会嗤之以鼻的事;因此,要人左右若有间谍埋伏,随 
时都能获得敌人所意想不到的珍贵情报。戴雨农所防的,就 
是这些人。 
    由于黄秋岳兼管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工 
作,当然亦为被监视的对象;每天有两个人分班看住,尤其 
是他的活动范围,更为注意的焦点。但经过一星期的跟踪,毫 
无可疑,每天上班、下班,除了家就是行政院;中午到国际 
联谊社吃饭,亦是独来独往,从未见他与任何形迹可疑的人 
接触。 
    国际联谊社在新街口附近的香铺营,是跟中央党部、外 
交部、励志社有关的一个特种勤务单位;顾名思义,可知是 
为南京的外籍人士,提供一个便利休闲活动,促进中外友谊 
的公共场所;在朝野一致励行"新生活运动"之际,这里是 
唯一可开舞会的地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