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春秋

第142章


 
    第三次裁兵始于大正14年5月,宇垣一举撤消了4个师 
团的番号,裁减官兵六万名,马一万三千匹、大炮300门。但 
另外创设了一般学校实施军训的制度,并以裁兵所节省的军 
费,从事军备科学化的计划。因此,兵员虽减,战力反而提 
高;但许多将校解甲归田,或者派到文学校去当军训军官,委 
委屈屈地大叹髀肉复生;自然恨死了宇垣。 
    但真正引起陆军两派一致反感的是,宇垣支持政党政治, 
因而被垢骂之为"国贼宇垣"。在芦沟桥事变以后,近卫第二 
次内阁垮台,每次组阁的人选,都提到宇垣;但每次都以军 
部的反对,始终被投闲置散。 
    如今复用宇垣,是否可能呢?昭和问说:"宇垣比较超然, 
他能组阁,确可以发挥裁抑少壮军人的作用;但陆海军是否 
会同意呢?" 
  "此全在圣断。军部既无力完成战争目标,则在收拾残局 
的大责任下,宇垣确为理想的人选。"近卫又说:"陛下圣明, 
说宇垣超然,正是最要紧的条件。" 
    由于近卫的提醒,昭和对他提出这张名单,充分理解了。 
原来日本向来有"长州陆军;萨摩海军"之说。从明治维新 
以来,长州藩阀系统的由山县有明、经桂多郎、寺内正毅,以 
至田中义一,陆军要职,全为长州阀所把持;其后因人材不 
济,于是联络大分阀的南次郎、金谷范三,成为陆军中的 
"主流派"。 
    与长州阀对立的便是萨摩阀,以荒木贞夫为中心,结合 
佐贺阀的真崎甚三郎、武藤信义;土佐阀的小畑敏四郎等。佐 
贺系的领袖,本是曾任朝鲜总督的宇都宫太郎,曾组织"佐 
贺左肩党",对抗长州阀;此党重要人物除真崎甚三郎、武藤 
信义以外,还有秦真次、荒木贞夫、福田雅太郎、山冈重厚、 
山下奉文等。荒木虽是萨摩人,但为宇都的得意弟子,所以 
亦加入"佐贺左肩党",且受宇都遗命为主要领导人。 
    不过"佐贺左肩党",虽为反长州阀的中坚势力,但以地 
位关系,名义上的领袖,另外有人,当田中义一领导长州阀 
时,他的对手是来自九州的上原勇作元帅。清浦奎吾在大正 
13年1月组阁时,首先请求上原推荐陆相人选;上原所推荐 
的,就是"左肩党"的福田雅太郎。 
    那知田中手段巧妙,引进籍隶冈山的宇垣一成代替福田 
雅太郎;同时他参加了政党,以政友会总裁的身分,曾一度 
掌握政权,在表面上仍旧维持了政党政治的型态。 
    及至"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朝野对于佐尉级的少壮 
军人,跋扈横行,对内阴谋暗杀要人,涉嫌叛乱,对外擅自 
制造出可以引起两国战争的纠纷;而领导军部的"昭和军 
阀",既不如田中义一、宇垣一成等"大正军阀"之握有实权; 
更不如大山岭,儿玉源太郎等"明治军阀"的具有绝对统治 
力,无不忧心忡忡,认为有"肃军"的必要。因此,"九一八 
事变"以后,继若槻礼次郎组阁的犬养毅,寻求上原元帅的 
支持,预备将躁进不法的陆军青年将校,整肃换掉30个左右。 
    那知内阁书记官长、政友会的政客森恪,自田中时代便 
勾结少壮军人,挟以自重;所以犬养的企图,很快地便为军 
部少壮派所知,于是昭和7年——1932年5月15日白昼,一 
名现役海军中尉,穿着制服,带领4名海军军官,与5名陆 
军军官候补生,闯入首相官邸,不由分说,枪杀了现任内阁 
总理犬养毅,这就是震惊三岛的"五一五事件"。 
    在"九一八事变"时,若槻内阁的"陆军三长官",南次 
郎任陆相;金谷范三任参谋总长,都出身于跟长州阀携手的 
大分阀;而训练总监却是为反长州阀的荒木贞夫;若规垮台, 
由于南次郎及金谷范三,未能约束关东军的"三羽鸟"—— 
高参板垣征四郎大佐;参谋石原莞尔中佐;及特务机关人员, 
土肥原的助手而任张学良顾问的花谷正之故,使得荒木贞夫 
有机会转任陆相。 
    荒木之能握有绝大权力,是因为斋藤宾的内阁总理,实 
际上是由荒木所促成。当时重臣领袖为西园寺公爵,首相的 
产生,首先由西园寺推荐,已成不成文法;当犬养被刺,萨、 
佐、土系的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宪兵司令秦真次、陆军省 
次官小畑敏四郎,及另一次官长州,大分系的小矶国昭,要 
求荒木向西园寺表达绝对反对政党内阁的意愿。但当西园寺 
与海军宿将东乡元帅,商议首相继任人选时,东乡认为"国 
本社"领袖平沼骐一郎最适宜;不然,曾任朝鲜总督的资深 
海军大将斋藤宾亦可,只有萨摩出身的海军大将山本权兵卫 
不妥;因为大正二年山本继桂太郎组阁时,修改了军部大臣 
任用的范围,不限于现役,预备役的将官亦可起用。这一来 
限制了军部的势力,所以在十几年后,由山本再次组阁,必 
遭陆军强烈反对,酿成风潮,自是不妥。 
    西园寺当然想维持政党内阁,难得东乡提出平沼,再好 
不过。当即上奏,提出平沼与斋藤、请求选择;昭和却只提 
出7点"希望"作为抉择的标准。其中6点,为"崇高之人 
格"、"拥护宪法"、"外交应以国际和平为基础"等,两人都 
能符合要求;只有第四点,也是消极资格上最重要的一点: 
"接近法西斯者绝对不可。"而平沼的"国本社",标榜"国粹 
主义",其实就是法西斯;因而"大命"降于斋藤宾——如果 
不是荒木有那种强烈的表示,斋藤宾不可能成为首相候选人, 
亦就不可能成为首相。即由于这间接拜荒木之赐的一个观念 
作祟,使得朝野一致期望于斋藤的"振肃陆海军军纪",竟成 
定话;荒木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最有权力的一个陆军大臣,他 
曾向近卫文磨表示:任何人皆可组阁;只要符合军部的要求。 
    就荒木本人来说,既然连"国之大老"的西园寺公爵都 
必须尊重他的意见,足见权力基础已经稳固,因此大刀阔斧 
地整理人事,也就是排除异已,除了小矶国昭以外,陆军重 
要职位,都为"佐贺左肩党"及萨、佐、土系的将校所盘踞; 
真崎甚三郎转任教育总监,而参谋总长则必然倾向于"皇道 
派"的闲院宫亲王。 
    "皇道派"为军方及社会所加诸于"左肩党"的"美称"。 
此派思想源流,出于武士道以及尊王攘夷,自无疑问;而做 
法上最为人所诟病的是流血五步的暗杀行动。于是有相对的 
"统制派"兴起。 
    军人集会,本为法所不许,但明治时代的敕令中,规定 
军人为了国防讲习而集会,是可以允许的。即由于这个法律 
上的漏洞,以"佐贺左肩党"为嚆矢,接续而起的有"樱 
社",成立于"九一八"之前一年,发仆人是参谋本部情报课 
俄国班班长桥本欣五郎大佐;中国班班长根本博大佐;以及 
中国课中国班班长长勇中佐等人。成员包括参谋本部、陆军 
省、教育总监部、宪兵队、陆大、士官及驻东京各联队中坚 
干部96人,为陆军少壮派的一次大结合;在民间极右翼理论 
起初以为只是发动一次温和的兵谏,未加反对;后来发觉是 
倒阁自立,形同叛乱,立即展开有效的制止手段,由次官小 
矶国昭执行。这就是有名的"三月事件"。 
    樱社既不得志于国内,乃有"国外先行论",导致了半年 
以后的"九一八事变"。但桥本及长勇却未死心,认为将官优 
柔寡断,要干还得自己来,联合陆军下级军官的"天剑党"、 
海军的"王师会",以及民间右翼过激分子,于"九一八"之 
前一个月,在东京青年馆集会,决定暗杀西园寺公爵、内大 
臣牧野伸显、首相若槻礼次郎等十几个要人,及至"九一八 
事变"一起,桥木及长勇,眼见"国外先行论"已著先鞭,大 
感刺激。长勇尤为热中;他本已奉派为日本驻华武官,居然 
由北京潜回日本,与桥本策定了"起义"——所谓"蹶起"的 
计划,预备发动近卫师团步兵十中队;机关枪两中队;飞机 
17架,由长勇指挥突袭出席议阁的全体阁僚;另占领警视厅, 
包围陆军省及参谋本部,强迫长官;并要求东乡元帅上奏,由 
革命将校组织内阁、拥立的首相,即是教育总监荒木贞夫;桥 
本自任内务大臣,以长勇为东京宪兵司令;内阁要职财相及 
外相,由大川周明及一向与樱社接近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 
建川美次少将担任,预定发动的日期为10月24日。 
    结果由于坚决反对此一计划的根本博、田中清、影佐祯 
昭的告密,于10月6日深夜由陆相南次郎及次官杉山元下令 
"拘束"桥本等12人。处分是等于"禁闭"的所谓"谨慎"; 
首谋桥本"谨慎20日";其次是长勇,潜行回国,参加叛乱, 
参谋总长金谷主张处以极刑,而最后只是"谨慎10日"—— 
实际上是给了10天到20天的第一等供给的特别假期;被 
"谨慎"在东京近郊的料亭中,有最好酒馔及最有名的艺妓相 
伴,帐单由陆军省无限制照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