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第52章


  妈妈泣不成声,我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妈妈等情绪平复了一些后,说:“给你三天时间思考,考虑清楚后再给我们答案。”
  我回了自己的卧室,抱着《倚天屠龙记》躺着床上,眼泪仍然连绵不断地流着。
  想了一晚上,脑海里都是外公的音容笑貌。
  其实,我很明白妈妈的以退为进,她后面的几句话完全是在激我,但那是外公的心愿,这是我唯一能尽孝的方式。
  第二天早上,我走进爸爸妈妈的卧室,和他们说:“我决定去上高中。”
  妈妈和爸爸都如释重负地出了口气,爸爸立即去抽屉里拿了一直钢笔给我:“这支笔很贵重,是特意留给你的,我和你妈妈商量过了,不管你学成什么样子,只要你自己认可自己就行了,我们不要求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钢笔上有两行烫金的小字: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我把钢笔捏在手里:“既然选择了上高中,我一定会考上大学。 我想提一个要求。”
  “你说。”
  “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高中,我想请你们相信我,给我自由。”
  爸爸看着妈妈,妈妈说:“没问题,我们一直都相信你。再说,我和你爸爸本来就没怎么约束过你,你看这栋楼的邻居,谁家管女孩像我们这么管了?就是你妹妹,我都不许她十点过后回家,可你在外面玩到十一点,我们顶多就警告你一下,你爸爸其实心里一直把你当男孩养,一直都不愿拘着你的性子。”
  爸爸说:“我十三岁就出来半工半读,靠着在火车站给人卸煤供自己读完中学,我相信我的女儿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我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他们的卧室。虽然心结已解开,可多年形成的隔阂疏离仍无法消融,大概我永不可能像妹妹那样,搂着爸爸的脖子,趴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但是……这样就够了。
  河边的柳树杨树郁郁葱葱,清晨的风凉爽湿润,有草木的清香。
  我坐在河边,脱了鞋子,将脚泡进水里。
  闭上眼睛,所有的回忆似乎都在眼前。
  五岁,离开外公,回到父母身边。
  六岁,上学,又休学。
  七岁,在部队的子弟学校借读,认识了晓菲。
  八岁,搬家到这个城市,见到了张骏。
  九岁,顶撞了赵老师,逃课到游戏机房,遇见了小波。
  十岁,和陈劲坐同桌,遇见了高老师。
  十一岁,关荷转学到我们班。
  十二岁,我和晓菲重逢,遇见了曾红老师。
  ……我曾经以为这个世界给我的太少,可真静下心来想,我得到的何尝少过?
  晓菲的爸爸一直打她妈妈,她面对的是一个暴力家庭;关荷的爸爸很早就死了,关荷需要寄人篱下,察言观色地讨好继父和哥哥姐姐;小波的爸爸早死,妈妈精神失常,经济一直很困窘;林岚虽然父母都有,却又要面临母亲尴尬的婚变,替母亲承受流言飞语;陈松清如此用功地读书,却因为贫穷的家庭,不得不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担。
  他们都坚强着,都微笑着,而我呢?
***********
【内容简介】     
        故事虽落幕,青春不终场!
  经过孤独的小学时光,混乱的初中生涯,罗琦琦来到了高中。和所有走过那段岁月的人一样,面对高考的折磨,罗琦琦虽然不情愿,却也无法做到不在乎,学习并不好的她,性格倔强不服输的她,究竟如何才能完成完美转身?
  爱情,也是挑战她的另一大命题。她和他又走到了一起,他对她似乎已经倾心,只是她们身后还有一个他。她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选择?
  青春期的友情叫人唏嘘和心碎,青春期爱情叫人甜蜜又纠结,世纪末的社会如此复杂,叫人难以理清头绪。罗琦琦和她的同学们,就这样孤独而热闹地,混沌而逐渐清醒地成长起来了……
【编辑推荐】
  故事虽落幕,青春不终场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
    最值得珍藏的怀旧纪念读物
    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和成长
    不忧愁的脸,是我的少年不仓惶的眼,被岁月改变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要用最真的心怀念
前言:被沉默埋葬的过去
  罗琦琦看了下表,已经七点。
  初中部都是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学生已经全部走空。
  她站了起来,穿过林荫道,走到乒乓球台旁。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应该被妥善维护过,看不出陈旧的痕迹,至少在罗琦琦的记忆中,和她罚站时,一模一样。
  她笑了笑,沿着乒乓球台一侧,进了教学楼,是个拐弯口,左侧应该是教室,右侧应该是老师的办公室。
  向右拐后,第一眼就看到英语组的牌子,罗琦琦站在窗户边,弯下身子往里看,不知道聚宝盆是否还在教书。里面拉着窗帘,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楚,她放弃了窥视,直接走过办公室,到了教室。
  教室倒是看得一清二楚,里面全都变了。
  她记得以前教室里挂着蓝色的布窗帘,现在换成了百叶窗;以前没有电扇,现在却有两个大大的吊扇;讲台一侧,多了一台大电视,大概是什么多媒体教学的工具;课桌也全部换了,她记得以前的课桌,桌肚的前面是敞开的,书包从前面塞进去,现在的课桌却是桌面可以打开。大概学生人数少了,每个桌子都分开摆放,没有紧挨在一起的桌子。
  罗琦琦笑叹口气,没有同桌,可会丧失很多乐趣的。
  她转身从(1)班门前的大门走出去,以前这里是一个有小池塘和小亭子的中国式小园林,现在却全没了,池塘被填掉,小亭子也被扒掉,改成了一个圆盘形的花坛。
  一首诗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涌上了心头: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其实,不要说岁岁年年人不同,就连年年岁岁的花都早已经不同了。她四处看着,已经分辨不出,当年她曾站在哪里和林岚、李莘、倪卿聊天。不过,因为楼门的位置没变,所以,她还能大概判断出她和晓菲曾在何处重逢。
  闭上眼睛,好似就能看到一个戴着眼镜、梳着马尾巴的女孩,和一个长发披肩的漂亮女孩面对面走着,擦肩而过时,她们的视线也交错而过,步子慢了下来,迟疑着回头,刹那间,脸上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她们那么快乐、那么兴奋,完全不知道,等待她们的命运是什么。
  罗琦琦猛地睁开眼睛,甩脱了过去的回忆。从另一个楼门,再次走进教学楼,直接上到三楼。
  楼道里有说话声和笑声传来,她有些意外,顺着声音走过去,(4)班的后门开着,透过玻璃窗,她看到里面有三四个学生,正在做板报。
  凝视着他们的年轻容颜,她心头有一阵阵的温柔在涌动。
  一个学生发现了她,频频回头看她,引得别的学生也回头看,罗琦琦索性走了进去,轻声问:“我看一会儿你们出的板报,可以吗?”
  “你是老师?”
  “不是。”
  几个学生很是莫名其妙,彼此看了一眼,一个男生大大咧咧地说:“那你看吧!”
  她站在后门旁的墙壁边,半靠着墙壁,看着他们。
  她的目光中有太多眷恋,太多温柔,几个学生大概觉得她太奇怪,都一边工作,一边时不时地打量她一眼。
  罗琦琦凝视了他们好一会,才去看他们做的板报。可是,她站的地方太靠近后黑板,角度又太偏,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后黑板上的板报,只能清楚地看到站在黑板前出板报的人。
  她愣了一愣,试着把桌子往前推,依旧看不清楚,当年的教室更挤,不可能再前了。她往中间轻轻走了几步,发现越靠近中间,才越是看板报的最佳位置。
  罗琦琦又轻轻走回刚才站立的地方,背慢慢地贴靠到墙壁上,从这个角度去看板报,唯一能看清楚的就是在黑板前忙碌的男生和女生,她凝视着他们,眼泪慢慢地渗到眼眶里,原来……原来是这样的。
  她不敢再看,匆匆离去:“谢谢你们了。把图画的水粉颜色换深一点看看效果,现在是傍晚,老师给板报评分时都是白天,太阳光最明亮的时候。”
  男生和女生忙盯着自己的板报看,戴眼镜的瘦高个男生拍了下桌子:“有道理啊,我们光顾着现在好看了,谢谢你……”等他们侧头,那个气质特别的女子已经不见。
  他们彼此诧异地看了一眼,很快就把这个小插曲丢到了脑后,又开始嘻嘻哈哈,边说边笑地出着板报。
  罗琦琦在(7)班的门口,默默站了一会后,从(8)班旁的楼梯下楼。
  出校门时,门卫热情地打招呼:“这么晚才走啊?”
  罗琦琦笑着说:“前两天有点事,没来得及改卷子,明天就要发试卷,所以赶紧改出来。”
  说着话,她走出了校门。
  招手拦了一辆计程车,司机问:“去哪里?”
  她想了想说:“师傅,我想吃羊肉串,可是对这附近不熟,您知道哪里有烤羊肉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