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神图

第71章


!”李成征求意见,大家都说打不下去了,李成亦心生畏惧,又不愿就此退兵,惹人笑话。进退两难之际,大本营传令兵来到,带来参谋长的信函,称若攻下皖城,立即撤回本国。如果三个小时内打不下皖城,说明是何进防卫,那么不用再打,立即移师与主力会和。
  李成亦不愿在此久留,分出两个师看住皖城,其余人马赶回本部。一见面,李成迫不及待追问为何让自己去打皖城,又为什么打不下需要会和,打下了反而要撤退?叶伟哈哈大笑:“皖城虽小,却是个极要害的地方,何进若弃皖城,亲守襄阳,我们久攻不下,那时楚军四面围来,定然全军覆没。若强攻不下,说明何进让潘继善来守大郡,自己却去小城,只是想保住荆州。既然他想弃国保家,怀有私心,那我就有破解的办法了。前者我派人劝司令不用与他在小城纠缠,就是不要中计与他干耗,七天之内,我保证拿下襄阳!”
  隔日一早,叶伟集合军队,开始训话:“战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攻城,须得趁着大军新至,四面围攻,此时锐气百倍,往往一日可破,倘或数日不下,士气堕丧,攻势颓废,延勉时日,再也攻打不下。所以古时攻防大郡,或一日而下,或围城十年,原因在此。今望诸军不负大监国期盼,努力向前,各建功业,以报国家!”随即命张兆伟攻北门,潘刚打西门,龚超去打南门,自己亲率精锐攻打东门,李成坐镇大本营指挥。
  一声令下,晋军齐出,四面攻打,杀声震天,炮火彻地。一天下来,各军团级以上军官伤亡多名,其中以东门战况最为激烈,城门与城墙被轰开几个缺口,晋军数次杀进城去,又全被打退。第二日开始,攻势果然大为减弱,至第六日,部队已经连接近城门都难以做到了。李成心中忧虑,找来叶伟,问:“士兵斗志涣散,如何是好?”
  叶伟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今之计,只有悬下重金,招募死士,不唯此不能破何进。”
  很快,悬赏令传遍各营,文中称只要有人愿意进敢死队,就可以支取十年薪水。当晚,有两千多人报名,最后筛选出一百五十名士兵,由总司令训话:“统一天下,关键在于对楚作战,楚国之中,以荆州最厉害。现在,襄阳就在我们面前,两军相逢勇者胜,战场之中,求生者死,求死者生。我们现在就缺少这种勇士,我希望你们可以抛弃一切,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为家人,为国家,换来一个胜利。现在,高声回答我,可以吗?!”
  百人怒吼作答:“我等追随司令,早已舍生忘死!为了国家强盛,我等情愿抛弃性命!”
  士兵们开始签署生死状,之后领取赏金。总司令和参谋长转身离去,一名士兵鬼魅般贴了过来,卫兵们立刻冲上按住他。李成看那被捕的士兵身手矫健,眼神坚毅,认出是报名参加敢死队的一员,吩咐放开他,问是怎么回事。
  那人犹犹豫豫地说:“总司令,如果我死了,我的那笔钱,可以让部队交给别人吗?”
  李叶对视一眼,说:“你既然参加了敢死队,那笔钱就是你自己的,想怎么花都行,给别人也可以。不过你能说那人的名字和地址么,这样我们也好找啊。”
  “我叫汪健,荆州淳阶县年岱乡蔼晴村人士,自小父母双亡,与同村孤儿凤相依为命,后来我们拜堂成亲,凤给我生了个儿子,一家三口虽不富裕,日子也还过得去。不幸天下大乱,荆州饥荒,十室九空,饿殍遍野,村子里的人不是饿死了就是逃走了,我最后实在顶不下去了,就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参加了新楚军。后来楚兵大败,我又被俘虏到曲沃参加了晋军。这些年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功业立了不少,却始终不知道凤的消息。现在回到家乡,我又开始害怕知道凤的事情,这些年没能在她身边照顾好她和儿子,我没脸去见她。”
  李成听完,心中一颤:“既然如此,不如这样。我可以把你的名字从敢死队名单中剔出,这样战争结束后你就可以见到妻儿了。”
  汪健听完,低头不语,半晌才说:“不了,不参加敢死队就没有钱。我不想两手空空去见她,如果明天我死在战场上,麻烦总司令和参谋长派人到我的家乡,找到凤,把钱交给她。我活着的时候不能给她幸福,希望用我的……换的这笔钱可以让她买她想买的东西,过她想过得日子。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凤。”
  李成点头答应,汪健转身默默离开。叶伟见李神情古怪,动问其故,李成仰天长叹:“我们谋划军国大事,一举一动都牵动千万个家庭。此战结束后,我不想指挥战事了,我不想再见证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我的心,承受不了。这样的事看多了,我怕我会自杀呀!”说完,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军官们为之动容,耸立无言。
  拂晓,李成发布动员令:日落之前,必须攻克襄阳。若前军后退,后军杀前军,若军官后退,副官杀之,若总司令后退,参谋长杀之。前进,前进,前进!胜利,胜利,胜利!
  一声炮响,总攻开始。几十万大军从各个方向冲了上去,不顾守军的枪林弹雨,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不顾伤亡,前赴后继。午后两点,终于轰开几个缺口,守军调集力量,堵住漏洞,晋军受挫,攻势变缓。李成当场枪毙了两个后退的中央军军长,众人见状,只得转身,努力冲击。守军阻挡不住,双方在城下形成胶着状态。
  叶伟看到这一幕,下令敢死队出动。一百多名缠满炸药的壮士冲到缺口的地方,拉掉引线,当场爆炸。封堵漏洞的楚兵没有预料会有这种事情,被炸死很多人,爆炸接连不断,尸块和着墙块四下乱飞,周围的守军惊慌失措,纷纷后退。
  城外的晋军抓住机会,纷纷从缺口涌入城中,守军终于抵挡不住,全线崩溃。叶伟忽然心生一计,让潘刚放开西门,潘依言撤走部队。很快,一支数百人的楚军打开无人攻击的西大门,逃往皖城。
  大军进入襄阳,守军残部缴械投降。晋军迅速控制住总督府,银行,金库,兵营,武器库等重要地点,清点俘虏,发现跑了潘继善,质问降将,得知刚刚从西门逃走的就是他。李成跌足惋惜;“参谋长为何要放走大鱼?”
  叶伟避而不答:“此事等擒下何进再说给你听,眼下当务之急却是去取皖城。”
  晋军立即移师攻打皖城,叶伟布下八面埋伏,声称一定要活捉何进!战斗刚刚打响,皖城大门四开,守军冲出城来,向南撤退。走不多时,龚超率部拦下他们,雍州军素来以坚韧耐打著称,很快压制住敌军。这时,从城内又冲出一批队伍,张兆伟立刻迎上,益州军不一定是晋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却一定是最擅长与难缠的敌人对战的部队,很快,打散了敌军。
  就在李成以为战斗结束的时候,城内冲出第三批人来,叶伟率领凉州新军横在路中,双方一场混战,虽然凉州军兵强马壮,但是最后仍然有几十人骑马突出包围圈,向南冲去。叶伟感慨:“八面埋伏仍能突围,何进不愧是‘荆州之狐’”
  潘刚奉命追击,一直将何进逼入九江境内才返回。至此,何进在荆州的势力全被摧毁,楚国在荆州的机构随之土崩瓦解。李成问:“为何全力攻城,最后要网开一面?荆州重郡大州,易守难攻,自古破之之将不过数人,为何此番轻易打下?”
  叶伟此刻才解释:“前者让司令攻打皖城,试探出是何进,那荆州守将自然是潘继善,潘何许人也,楚国少主,却是个纨绔子弟,酒囊饭袋耳,何曾见过场面?大兵一发,魂飞魄散,稍有动摇,必然弃城而逃。荆州既失襄阳,如虎无牙,龙失爪,皖城乃弹丸之地,何进纵有翻天之力亦无可施展,再加上少主保命心切,两人只有突围一条路可走。我军四十万上下一心,楚人私心重重,以一国团结之力,击一群四分五裂的残敌,所以知道可以胜利。”李成叹服。
  李成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皖城,百姓夹道欢迎,李成一眼就瞧见那座最高的龙头塔,护塔人介绍那是本地镇县之宝,始建于隋明帝天启元年,迄今近五百年,根据塔身第四层石碑“龙头”定名,七层,六角,每角悬风铃一只,历年战乱损坏两只。十四年前晋楚大战,隋帝避皖城,曾于塔下祈祷,日后果全身而退,由是此塔名声大振。
  李成心中触动,率诸将拜塔,默祝战事顺利,功成身退。这时,一阵微风拂过他脸庞,旁边有位衣着华艳的老者说道:“眼下兵临城下,水绕壕边,实为百年未有之存亡之秋也。愿乱臣叛将无功而退,愿朕勿为亡国之君,若得偿所愿,朕愿献上子女性命。”
  
第六十五章 明王镇
更新时间2012-8-17 16:28:59  字数:3987
 李成于晚风中见到怪异景象,骇然惊吓,留在襄阳休息,叶伟率凉,益两部军队南下进攻九江。
  防守九江的是何琳,他采取全线布防,处处防守的办法,妄图将晋军挡在自己防区之外。叶伟集中兵力攻打东西两头,突破两点,楚军防线全面崩溃。两路晋军迅速合围九江首府江洲,何琳陷入绝境,派人出城谈判,声称愿意交出自己儿子为人质,希望晋军退兵。
  叶伟冷笑:“为将者当明战者五要,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就逃,不能逃就降,不能降就死!要人质做什么?”传令第二日攻城,信使抱头鼠窜而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