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异事录

第84章


    剥离织物是个很细致的活,出不得一点差错,一层层的剥离,每一件织物都让人惊叹,不只是因为精致,更因为保存状态竟能如此完好而惊讶。
    从开棺那刻起,考古队员们便沉默无声,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于工作,配合得极为密切,就连从没亲手参与过这样工作的翊棠,都显得很老成,此时不是慌乱的时候,任何惊愕之情,留到明日去感喟吧。
    古尸穿了好几层殓衣,身上的佩饰也极为丰富,花费了考古工作者很多时间才清理完毕。
    当最后一层织物被剥离时,古尸的性别已经很明确了,是位男性。
    医师们到此嘘了口气,他们早做好了准备,围在解剖台旁等考古工作者散开。
    “交给你们了。”
    袁队长神情很平静,他带领队员们退开了。
    解剖,并不只是为了研究,应该说最最主要的是要做防腐工作。如前面所说,在古今空气交错的那一刹那,停滞的沙漏便会疯狂的倾下,你必须去阻止,否则最终一切只会化为乌有。
    没有人能说明白,为什么有些本无法保存千年的事物,却如此神奇的被保存下来,完全违背了常识。但考古工作者或许会告诉你,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太多了,考古发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种破坏。但既然文物已经暴露于现代空气中了,那么便要将这种破坏降至最低。
    “真是让人难以相信,手指关节竟还有弹性。”
    一位医师碰触古尸的手掌,将手机指轻轻板动,发出轻声惊叹。
    “眼球体保存完整,真不可思异。”
    另一位正在检查古尸五官的医师也发出轻叹。
    考古队没时间旁观医师们对古尸的解剖,他们要清理棺木内的大量陪葬品,清理这些陪葬品将会花去他们大量的时间。
    此时,已是深夜,大棚内的人,没有一个有倦意,并且他们也还不能去休息,取出的陪葬品和大量的织物要赶紧送回研究所,尤其是织物的保护,必须极为谨慎。
    天亮后,古尸被存放进特制的棺木内,匆匆运回研究所,日后的防腐与保护的道路将很严峻,而且事实上现代再先进的防腐技术,也无法保证它能维持刚开棺时那样的状态。
    对忙碌一夜的考古工作者而言,古尸的防腐,不在他们的学识范围之内,他们很关心,可也出不上力。现在他们需要对付的,是大量的陪葬品,这是一次惊人发现,不只是出土了一具千年湿尸,更因为出土了一些同样让人惊叹的陪葬品。
 第十三章 纯匀
    第十三章 纯匀
    对棺中陪葬品的清理,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清理出了六十余件文物,真是让人欣喜若狂。在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陪葬品中,最吸引目光的是两把剑,一把为长剑,一把为短剑,短剑上并无铭文,但长剑上有,队员们对剑身做清理的时候,看到了两字花鸟篆,写的是:纯匀。
    这一惊人发现者正是陈华,他先是揣摩这两字铭文的的字型,越看手越抖,最后干脆唤来了旌胜,让他帮忙看下,以证明自己没有眼花。
    旌胜仔细端详后,抬头看陈华,眼里有惊愕。
    “我想你没看错。”
    旌胜轻声细语,就相似声音大了,会使得剑身上的铭文隐匿起来。
    “短剑呢?”
    旌胜扫视工作台上摆放的文物,那一件件文物在橘黄的灯光下,显得那么庄严而神圣。
    “在江涛那里,并没有铭文。”
    陈华回答。
    江涛在库房的角落里,正在与雯华等人清洗文物。
    “说不准将污渍清除后,会见到细如发丝的‘鱼肠’二字,那把短剑要说是剑,不如说是匕首。”
    翊棠捧了件玉佩走过来,轻轻搁置于工作台上。
    “翊棠,你想见证奇迹吗?”
    陈华笑得很得意,说时将长剑递与翊棠。
    翊棠接过长剑,马上留意到.了此剑于靠近剑格之处有铭文,翊棠对于花鸟篆并无过深的钻研,但隐隐还是看出了字型。
    “纯钧剑?”
    翊棠惊讶无比,他刚只是开玩笑,.随口说了 “鱼肠”之类的吴越名剑,哪成想竟立即有了这样的奇迹。
    “小子,有眼力。”
    旌胜笑着拍翊棠肩膀。
    “队长有过人的第六神感,你则有著名的喜鹊嘴。”
    陈华还记得在“暗室”发现之前,.翊棠曾胡扯过他要是墓主就将棺木隐匿的话。
    “等等,你们确定这真的是‘纯钧’?”
    翊棠觉得“钧”字一字,不大像。
    “是均匀的‘匀’,也应该就是后世所记载的‘纯钧’。”
    旌胜做了解释,这在他看来很好理解,汉字的规范.化至今日有个过程,何况还有古今字的区别呢。
    “纯,美善;匀,匀称,这是个好名字。”
    陈华称赞。
    “你们到底在谈些什么?”
    文莹本在与江涛清洗、浸泡文物,见工作台这边说.得热闹,便也走过来。
    “文莹,越王勾践有好几把好剑,其中有哪一把是.千户之都,骏马千匹都不给换?”
    陈华笑得神秘兮兮。
    在《越绝书》中曾.有这么一段话形容纯钧剑,让每个读过的人都记忆深刻:
    “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於塘;观其断,巖巖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
    文莹看向陈华一脸的神秘,再见翊棠捧于手中,如捧襁褓中婴儿的古剑,她露出了狐疑的神情,吐出两字:
    “纯钧?”
    陈华与翊棠都点了点头。
    “有铭文?”
    文莹还不大置信。
    “有。”
    翊棠将古剑递给文莹。
    “难道我们发掘了勾践的陵寝吗?”
    文莹目瞪口呆。
    “这个,我要没记错,‘暗室’木棺的主人嘴上没毛吧。”
    旌胜微微一笑。
    “有把胡子,可是古代男子的成年标志,勾践兄好歹也活了三十余岁。”
    旌胜摸了摸他那光溜溜的下巴。
    “在古代,我们仨这光洁的下巴,那也算是寺人(宦官)的标志了。”
    陈华也去摸下巴。
    “陈华,只有你适合。”
    翊棠回答。
    “要立即报告队长吗?”
    文莹问。
    袁队长本身也是研究所里的所长,人回了研究所,处理湿尸相关的保护、研究事务,正在忙得晕头转向。
    “再看看还会出什么奇迹吧。”
    旌胜将目光投向摆放于一侧的巨棺,随后再清理出任何让人惊愕的东西,他都不会有丝毫的惊讶了。
    随着棺内文物逐渐被清理出来,让人目瞪口呆的文物倒是没再发现,但他们还有“暗室”的大量文物还没清理,这真是个美妙的工作,时不时发出几声赞叹,心里充满喜悦。
    袁队长回来后,检查过两把古剑,立马让队员将古剑装箱,得送去做成分分析,这两把剑虽然木制的剑鞘已经腐烂,但剑身鲜见锈迹,锋利非常,戴着手套都还担心会不小心将手指划伤。
    安排好这事,还需要再去敦促警方抓紧将盗贼贩卖的那把古剑追索回来,这大郭山古墓出土的古剑,恐怕都是稀世珍宝。
    在这段时间,翊棠不大跟李弘联系,他忙得很,李弘估计也是同样情况。“建木”神鸟的拍卖情况,国内并未传来消息,也不知道具体落入何人之手。
    夜里,队员们常凑一起谈论白日的新发现,常常兴奋得睡不着觉,不过也有意思,每个人关注的方向并不大同。像雯华对织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对此次出土的织物更是到了狂热的程度,恨不得跟它们一起锁进研究所的库房里。也难怪雯华这么激动,此次的发现,在服饰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最外面的那件沿缘袍子,非常的有意思,这种款式在史籍上并无记载。”
    雯华正坐在电脑前,翻看图片,她将此次出土织物的图片,存在了光盘里,不时翻阅,揣摩。
    “我怎么没看出哪里有特色,唯一让感兴趣的,也就是:右衽。”
    旌胜看来对服饰也有研究,站在雯华身后,手越过雯华,指着屏幕上的图片。
    “领口的裁剪很有特色,而且延衽的方式也与马王堆那些衣服很不同,也不知道是时代的差异,还是属于地方特色。”
    雯华喃喃自语。
    “旌胜,你怎么会认为勾践同志那时代的越人会穿左衽呢?”
    陈华搭旌胜的肩,被旌胜一把拍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