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狙击手

第16章


    第五天下午,东面偏南的方向已经传来炮声。
    第六天晌午前,抬着伤兵的担架陆续出现在阵地前——那是前沿的友邻部队301团、302团的弟兄。
    第七天的清晨,一阵杂沓的声响,打断了萧剑扬班长吃早饭的兴致。
    八
    这天依旧是个有老爷儿的早晨,只是冰冷的晨风中多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烟气。
    说起早饭,还是老一套,馒头、干菜。由于怕暴露阵地,不能生火,大家只能喝冷水。水壶里的水在夜里结了一层冰,喝的时候要使劲儿晃一晃。
    忽然,从东面的远处,传来一种并不十分明显的声响。
    萧剑扬立起身来,放下啃了一半的冷馒头,爬到掩体外面,把左耳贴在冰凉的地面上——没错,是马蹄声。
    此时萧剑扬他们排,正奉命在营的前出阵地上警戒。
    这前出阵地设在一个小土岗上,在营的主阵地前面大约500米的地方。说是土岗,其实不过是个小土包,比平地高不了多少。
    他们二排奉命在这里构筑的是一个临时阵地。营长下达的命令是:
    当敌人的攻击部队进入最有效的射程时,再开始射击。受敌压迫时应竭力抵抗,不得已时退归本来连队的主阵地,继续参加战斗。
    这个前出阵地的作用,一方面是警戒,一方面是迫使敌人的攻击部队提早展开战斗队形,这样子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
    由于阵地是临时性的,加上时间仓促,因此工事构筑得比较简单,没有挖立射掩体,只挖了跪射的。堑壕也比较浅。
    营里配属来的那挺二四式重机枪也没带过来,这样在后撤的时候比较利索。
    不过,在这个阵地的伪装上,二排长倒是督促着弟兄们下了大力气。
    他们把挖出的新土运到很远的地方倒掉,用地面上原有的旧土覆盖了整个阵地表面。然后又采来不少枯草枯枝,把掩体、堑壕都精心侍弄了一遍。
    这时候,阵地前面派出去的两个步哨弯着腰一溜儿小跑地回来了,报告敌情——来的果然是鬼子的骑兵。
    很快,十几个高高的影子出现在了阵地的前方。
    弟兄们七里八拉地将早就编好的草圈扣到头上,在自己的掩体里趴好,架上枪,手榴弹拧开后盖。
    二排长何进财低低地吆喝: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操,不准暴露阵地!”
    萧剑扬趴在自己的掩体里,眯着眼睛向远处张望。
    十来匹高大的东洋马慢下了前进的步子。
    不知道是马太大,还是骑马的家伙个儿太小,远远看去,似乎只瞅得见马,瞅不着骑马的人。
    萧剑扬从自己的单兵掩体里撤出身来,沿着堑壕爬到二排长的身边。
    二排长正趴在机枪掩体里,亲自操着挺捷克造轻机枪。原来的机枪射手,现在下放成弹药手了。
    “排长!”
    萧剑扬尽量压低声音:
    “估摸是来踩盘子的。”
    “你以为老子没长眼?”
    二排长龇了龇牙,眼睛盯着前方:
    “操!要不是怕暴露阵地,老子一梭子就让你们趴下!”
    “排长,让俺摸到那儿……”
    萧剑扬指了指阵地前方的北侧,那里有一小块儿凹地。
    “……放两枪,撵走得了。”
    “操,就知道放枪!”
    二排长扭过头来:
    “你现在是班长了,带兵的!回去待着,别乱动!”
    萧剑扬挨了顿凶,默默地爬回自己的掩体,没吭声。
    已经快一个月了,他的中正步枪没沾过荤腥,这会儿连扳机都好像痒得厉害。
    这时,从他左侧的那个掩体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咯咯嗒嗒”。这声音在早晨的空气中显得细微而清晰。
    那是由于紧张而发出的牙齿磕碰声。
    萧剑扬尽管没扭头,可也知道,那声音是班里的小苏北发出的。
    小苏北是个新兵,刚补充来不久,枪还不怎么会打。他年纪挺小,家在苏北的涟水,所以大伙儿就“小苏北、小苏北”地叫起来了。
    这工夫萧剑扬可顾不上照看新兵蛋子了,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十几只马猴。
    那十几匹马停了下来。观察了一阵儿之后,有几个家伙摘下背上的马枪,冲着小土包的方向开了几枪。
    劈里啪啦的枪声,在清晨的冷风中显得单薄。
    “这帮东西老待在门前不是办法。”
    这回,二排长爬过来找萧班长了。
    “你去把他们吓跑得了。记住,只许放两枪!”
    萧剑扬抬手敬了个礼,刚要转身爬开去,忽然又停下了。
    “再多放一枪成吗?”
    “操!”
    二排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少废话!”
    萧剑扬爬出了阵地。他先向后,接着拐了个弯儿,最后摸进了那个小凹地。
    地面冰凉,还有未化的霜茬子。等他爬到位置,棉军衣的前半身又冷又湿。
    他在几蓬枯草下面卧好,然后悄悄地抬起脑袋,用眼睛估摸了一下自个儿到鬼子骑兵的距离。
    接着,他把左手的食指伸进嘴里,然后把蘸着唾沫的指头悄悄往上举了举,定了定风向。
    这时,突然有个情况发生了,吓了他一跳。
    就在他为狩猎作准备的时候,那十几名日本骑兵变了队形——所有的战马排成一条横线,每两匹马之间相隔几步远。
    队形很快地列好了,队列中央一个较为突前的家伙,将手臂举起,然后向前一压。十几匹高大的战马向二排隐蔽着的小土包冲过来。
    萧剑扬一惊:
    莫非鬼子这就要冲锋?
    他当年在长白山干义勇军的时候,遭遇过鬼子的骑兵部队。在他印象中,鬼子的骑兵一般都是下马之后再发起冲锋的。
    难道如今他们改了脾性不成?
    他在这边嘀咕着,那边的鬼子冲锋线却一下子停了下来。他们拨回马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王八犊子,敢情在使诈啊!”
    萧剑扬差点儿给气乐了,“不过马骑得倒是挺溜……”
    他稳住气,慢慢将步枪的枪身递了出去。
    枪口所指之处,十来个一身土黄皮的骑手,在默默注视着那个小土包。
    他们胯下的坐骑,又高又壮,一身油津津的皮毛,在早晨的阳光里一闪一闪地发亮。
    萧剑扬选择了一个离自己较近的目标。那是一匹栗色的骏马,修长的双腿,厚实的胸脯,线条优美的脖子,神气的头颅。
    它的高大和俊美,与它背上的骑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牲口!”
    萧剑扬在心里赞了一声。
    “可惜啦。”
    他微微吧嗒了下嘴,轻轻地拨下了步枪上刀片状的保险片。枪身上的金属部分冰凉冰凉,扎手。
    在射击之前,他还是习惯性地把右手凑到嘴边,轻轻地冲食指吹了口气,然后把食指平静地搭在冰冷的扳机上。
    射人先射马,这个理儿他懂。
    另外,由于天气冷,按理说他在开枪前应该先放两颗子弹来暖暖枪。可眼下肯定是办不到了。
    所以,为了保证第一枪就咬着肉,他自然先得撂倒那匹马。
    那匹漂亮的马儿似乎觉察到了点儿什么,它不安地喷了几下鼻子,用前蹄在地上重重地踏了几下。
    然而,一切都晚了。
    它突然间感到脖颈上被什么重重戳击了一下,好像在猛跑的时候撞着了一根粗壮的树杈。
    那双深琥珀色的大眼睛倏地瞪了开来,两条前腿猛地向上一跃。从宽阔的胸腔深处发出一声短促的嘶鸣,它庞大的身躯向右一歪,轰地栽倒下来。
    它身上的那个鬼子骑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跟着坐骑一块倒了下来。
    萧剑扬麻利地推上第二发子弹,迅速将枪口瞄向了旁边另一匹浅黑色的东洋马。
    这匹马的主人,看到自己身旁的战友突然倒下了,便一拨马头,想过来救一把。
    就在这时,第二发中国造的子弹赶到了。
    萧剑扬这一枪原本也是冲马身去的,但恰好这第二个目标正拨动马头,将自个儿的身子迎了上来。于是,这颗子弹便老实不客气地钻入了他的右肋,在东洋骑手的体内开掘出了一条血肉模糊的巷道。
    他一下松开了握缰绳的手,身子向后一扬,从马背上滑了下来。穿马靴的左脚被马镫套住了,没抽出来,于是整个身体像只土黄色的蝙蝠似的,倒挂在马背上。
    那匹浅黑色的坐骑一个激灵,荡开四蹄朝一旁跑去。主人的身子被它在地上拖着,一颠儿一颠儿。
    其余的鬼子骑兵这下可彻底被骇到了。
    由于地形不熟,敌情不明,他们不敢恋战。
    于是,像一窝受到了惊吓的老鸹,骑手们迅速调过马头,向后退去,把自己倒下的同伴抛在了身后。
    被打倒的那匹马的主人,左腿被倒下的马身压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