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史话

第453章


如系被人利诱,悔过息
兵,仍当宽其既往,俾图晚盖。倘有抗拒情事,着由各路驻军一体痛剿,以维大局,而
靖地方。其有被迫军官,准其自首,一经查实,免予追究,仍量加任用。倘始终不悟,
甘心附逆,一律重惩,决不宽贷。此令。”
    10月5日,张学良、韩麟春亦有微电至阎,电云:
    “百帅勋鉴,顷得南京确报,知公与焕章定约,协以谋我,将信将疑,而贵军扣车
拆路之耗又至,沉机一发,夫复何言。所不能已者,我两方数年合作之精神,千里驱冯
之成绩,一旦毁弃无余,令人耿耿耳!民国以来,公既昌言保境,我方亦志在安民,玉
帛往还,信使不绝。前岁焕章甘冒不韪,阴行诡道,煽惑友军,公与家君同申大义于天
下,是以有张绥之役。道则相同,功则相让,奏凯雁门,酬庸绥远,未为过也。曾几何
时,一变至此,良心迫我,如鲠在喉,故复略而言之。尝闻大人不顾小信,霸者不恤人
言。不图今日亲承高义,我公高掌远距,非可以常格相绳。然不顾感情,当计利害,不
泥小节,必为远图。今北方未残之局,公悍然冒为戎首而破坏之。黎元难欺,青史尚在!
天下后世视公为何如人?此学良、麟春所未解者也。三晋河山,艰难缔造,十有六年。
公苦心硕画,世所倾慕。今忽徇局外之诱,兴无名之师,徼非常之获,不至糜烂其民不
已,表里山河,必无恙乎?此又学良、麟春所未解者也。夫荣辱在其所取,成败视其所
与。论者谓公交邻之道善矣,今忽尽所为,为问北地胭脂之乱,所乱者何地?命乱者何
人?公闻之否耶?大同怀左奸淫焚掠之惨,灭伦绝理,士民至今切齿,公知之否耶?公
如云保守,不必视友为仇。公即有企图,何为认贼作父。人心固不可测,天性必无改移,
证诸往事,为友为敌,固可了然。何去何从?岂容自误!公今所争,究为何事?所战究
为何人?就令我军全数出关,北方大局,能统一乎?焕章交情能永久乎?苟一思之,不
寒而栗。学良、麟春追随戎马之日久矣,天日不愧,何惧于公?而独为我公惧也。昨询
仲雅,亦复无词。顾特表公诚恳,然则言与行背,得毋事与心违,往复百思,不得其解。
彼方李二公,自为其友造机会耳……。今昔相衡,吾友安在?往事已矣,公既有必战之
心,学良、麟春无退缩之理,鞭弭周旋,事非获已,临书待命,不敢告劳,即承动定不
宣。张学良、韩麟春叩。微(五日)。”
    奉张自获悉晋阎参加革命军讨奉后,就积极布置一切,并召京外各将领入京,张宗
昌2日晚由济到京,韩麟春、杨宇霆3日晨先后由奉赶到,连开两次通宵会议,对军事方
针大体决定:(一)津浦线由第一方面军扼要防守,暂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宗旨。(二)
阎锡山此次反奉,系以冯玉祥为后援,此路最为重要,二七两方面军,应依照原定步骤,
努力向汴郑发展,以断冯、阎之联络。此路副总指挥,仍以张宗昌、褚玉璞分别担任。
(三)阎锡山因奉主力军在京汉线,故对京绥路猛攻,意在分散兵力。其实阎之目的,
仍重在京汉线,此线由张学良、韩麟春担任指挥,先取守势。(四)京绥路方面决定由
张作相、汤玉麟分担正副指挥,一切照原定计划进行,亦应先取守势。10月4日晨张作相
赴京绥,张宗昌返济南,张学良、韩麟春率八大处人员往保定,又令吴俊升为东三省边
防总司令暂驻奉天,仍兼黑省督办原职,事实上代行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职权,奉军全部
入关,由吴直辖部队任奉天守备,以固省防。奉方认为晋省实力不多,接济困难,利在
速战,故主张退至险要地点,严阵固守,以待晋军之疲。同时张家口非可守之地,决计
放弃,集中实力于康庄、怀来、居庸、南口。京汉则分定州、高碑店两路固守,待时而
击。
    晋军讨奉的战略,则已一变北方向来正面激战之老法,而多采旁击截攻之方,其最
得意之便衣队,在京绥,京汉沿线时有出没。晋军进兵共分五路,第一路即系向张家口,
而在柴沟堡激战。第二路由天镇向东南趋宣化。第三路由蔚县袭南口之后,意在附南口
之背,俾京绥正面之晋军,可少牺牲。但奉军当局,亦已侦知,对此路甚为留意。第四
路为石家庄,即在正定与奉军十五军激战。第五路在石家庄以南,沿京汉线,预备牵制
大名之直鲁军。
    晋奉两军在京绥、京汉两路实力,至少均在10万以上。
    开战前奉、晋防军之分配情形大致如下:
    (一)京绥线奉军以高维岳之第九军为主力,辖三师一骑兵旅。第十六师郭希鹏驻
丰镇,第十九师孙德荃驻张家口,第二十二师窦联芳驻张家口,察区骑兵旅董怀清驻集
宁县。此外驻宣化怀来一带者,为汤玉麟之十二军,热河后防,则为热军一部及于花山
第八师等。晋军以商震为晋绥军左路总指挥,所有驻大同之第十四师李服膺,第十师李
生达,驻包头第九师吴汉华,第五师王靖国,驻绥远之第一师李培基,驻归化之第三师
杨士元,及谭庆林之骑兵等皆归统率。奉军以原防军兵力较单,业调涿州涞水昌县等处
之吉军约2万人,赴宣化怀来增防。北京之孙旭昌师及邹作华炮兵一部,亦奉令开往西北
增援。
    (二)京汉线奉军大部皆属于三、四方面军团,辖军六,每军人数或三旅或三师不
等。十五军汲金纯驻最前线正定,共有杨德生、白文林、鲍毓麟三旅。十六七联合军军
长胡毓坤、荣臻驻定州,十四师秦永义、十九师李树林、二十师丁喜春、二十七师应振
复、二十八师孙兆印、分驻定州、新乐一带。第八师万福麟,辖李振唐、赵有两师,及
马占山之骑兵师驻保定。第十军王树常、十师刘辅庭、二十四师韩光第、二十六师杨正
治,皆驻保定。二十九军戢翼翘,师长富占奎、黄师岳、何桂国,驻高陈、河间、任邱。
此外十一军刘伟部,辖苏炳文、李万斛、安锡嘏三师,原驻津浦北段,近亦奉调一部开
京汉助防。保定以北之吉黑军,共约2万余人,驻守高碑店。除一部赴京绥外,余仍留原
防。晋军在石家庄者,以徐永昌部为主力,孙楚部担任前锋。
    当奉、晋两军开火后,张作霖、阎锡山还有最后的往来电,阎电云:
    “北京张雨帅鉴:奉晋夙敦和好,不幸以兵戎相见,实违初心。在我公固不免有所
误会。在锡山实出于情不得已。鞭弭周旋,三舍莫避。膏血原野,言之疚心。方今革故
鼎新,全国一致,民意所趋,顺应为宜,苟有解决途径,仍当开诚相与。锡山本无穷兵
之心,我公夙有择善之意,特布巽忱,伫候明教。阎锡山叩。歌申。印。”
    张作霖亦有复阎锡山电:
    “太原阎百帅鉴,歌申电悉,五原克敌,我让绥区。石庄阻兵,我退正定。为顾全
和好计,为北方大局计,退避威棱,岂止三舍。柴沟之役,衅自谁启?我军稍事抵御,
即退张垣,其为对晋并未设防,亦可概见。此已往之事实,难掩中外人耳目者,自问坦
白公诚,无不可告人之事,是非具在,误会何来。今既相见以兵,成败利钝,惟力是视。
惟最后一言必须为公尽忠告者,认敌作友,与虎谋皮,败固无幸,胜岂相容?至功首罪
魁自有定论。我辈作事,宜光明磊落,争千古不争一时,争曲直不争意气。解决之途,
听公自择!不违之复,惟公察焉。特布区区。即候明教。张作霖。阳。”
    自9月28日奉晋两军在柴沟堡冲突后,奉军高维岳军以事前未有准备,仓猝应战,似
颇不利。奉军为战略上关系,放弃张家口,高维岳率部退宣化、怀来一线,与汤玉麟会
合,张作相亦率援兵赶到,专守宣化以下的要塞,下花园为第一道防线,怀来为第二道
防线,居庸、南口为第三道防线。10月3日晋军第九、第十五两军即已逼至张家口附近,
但3日上午奉军已全部撤退,故晋军进入张家口后,立即出示安民。
    从9月27日起到10月8日,这十天是奉军的布置期间,10月8日奉军已在京绥和京汉两
线布署齐全,遂下令总攻击,原令略云:
    “兹查敌军情状,纯为前进阵容,我军为巩固共和计,自应施行攻击。(一)本令
到时,张学良、韩麟春应率领三四方面所辖各军队,由保定经过所设阵地,向石家庄进
发。(二)本令到时,张作相、汤玉麟,应率领第五方面所辖各军队,由下花园经过宣
化张家口,向大同进发。其万福麟部,仍照原定战线进攻。(三)本令到时,张宗昌、
褚玉璞,应率领二、七方面各军队,由济南、徐州,经过东明、曹州、夏邑各地,向开
封、郑州、运城进发,大军所到之地,务以安辑黎庶为主。”
    奉张对晋阎下总攻击令后,奉军即在京汉线发动攻势,10月8日以前是晋军攻势猛烈,
保定附近均有战争,奉方预定以戢翼翘、王树常两军分任左右两翼,中路故意引晋军深
入以成包抄之势。10日戢翼翘率左翼军到定州,晋军归路果然被截断,全局动摇,石家
庄亦同时被直鲁军孙殿英部及奉军骑兵集团张树森部所占领,因此在京汉路上,晋军大
势遂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