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桃花源应在北方的弘
或上洛,而不在南方的武陵。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
秦应为符秦,而非赢秦。《桃花源记》记实的部分乃依
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人关时,戴延之等所见
所闻的材料写成,《桃花源记》寓意的部分乃牵连混合
刘瞵之人衡山采药故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等语写成。今试证之。
东晋末年戴祚(字延之)从刘裕人关灭后秦,著
《西征记》二卷。(见《隋书》三三《经籍志》史部地理类,
并参考《封氏闻见记》七"蜀无兔鸽""条、《唐语林》八及 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六等)其书今不传,《水经 注》中往往引之,中原坞垒之遗址于其文中尚可窥见
一二。如《水经注》一五络水篇云:
"洛水又东,迳擅山坞南。
其山四绝孤峙,上有坞聚,俗谓之植山坞.义熙中刘 公西人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 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铯洛|||,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 届此而返,竟不达其原也/"
又《水经注》四河水篇云:
"河水又东北,玉澜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迳皇 天原西。阇固记:开山东首上平溥,方可里余。三面壁立, 髙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河水又东迳 阔乡城北,东与全鳩润水合。水出南山,北迳皇天原东。
《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源,古之桃林, 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也。《西征嗦》曰:咸征名于桷源者
也。《晋太康记》曰:桃林在乡南谷中,"
《水经注》引文提及的桃源与桃林,亦见于《元和郡县 图志》和《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六號州阌乡县条 云:"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 也。"陕州灵宝县条云广桃林塞,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 也。"《新唐书》三八《地理志》陕西灵宝县条云:"有挑 源宫,武德元年置。"这是地理。
又《资治通鉴》--一八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云:
"二月,王镇晋进军滗池,引兵径前,抵潼关。三月, (植)道济,(沈)林子至渔关,夏四月,太尉(刘〕裕至洛 阳。"(按刘裕伐秦之役,军行年月《宋书》、《南史》等书记 载既简略,又有脱误。)
据此可知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等前军在义熙十三
年春二三月抵潼关,刘裕以首夏四月至洛阳,他派戴
延之等溯洛水至檀山坞而返,当即在此时。这是时间。 按《陶渊明集》有《曦羊长史》诗,其序云: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则陶潜与征西将佐本有雅故,疑陶潜间接或直接得知 戴延之等从刘裕人关途中的见闻。《桃花源记》之作, 即取材于此。
《桃花源记》中所谓"土地平矿"者与皇天原"平博 方里余"相合;所谓"太守即遣人随之往,……不复 得路"者,与刘裕派遣戴延之溯洛水而上,至樓山坞而 返相似;所谓"山有小口"者.与郗蓥峄山坞的"峄孔" 相同;所谓"落英缤纷""者,亦与戴延之被派以四月人 山的时令相应。《白氏长庆集》一六《大林寺桃花》云: "人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舂归无觅 处,不知转人此中来。"附序有云:"大林穷远,人迹罕 到,山髙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如正二月天,
梨祧始华,涧泉犹短。"山地高寒,节候较晚,四月正是 落英缤纷之时。此戴延之所见,而被陶潜记人《桃花源 记》中。然则《桃花源记》中的秦为苻秦,亦可推知。
此《桃花源记》之所以为纪实之文。
桃花源所以被移于武陵,则因为采人了刘鳞之人 衡山采药的故事。今传世的《捜抻后记》,旧题陶潜撰。 其中杂有元嘉四年陶潜死后之事,故皆认为系伪托。 然此书为随事杂记之体,非有固定的系统,内中当有 后人增入之文,不能据以断定全书为伪托。即使全书 为伪托,要之必出于六靱之手,由紗辑昔人旧篇而成。 此书卷一第五条即《桃花源记》。第六条记刘轔之即刘 子穢人衡山采药,见涧水南有二石囷,失道问路,才得 还家。或说囷中都是仙灵方药,刘鳞之欲再往寻求,可 是不能复知其处。此事《晋书》九四《隐逸传》亦曾记 载。出于何法盛《晋中兴书》(见《太平御览》四一九、四 二五、五〇四所引何氏不知何所本,当与《搜神后 记》同出一源。据此推测,陶潜之作《桃花源记》,为取 桃花源事与刘鳞之事牵连混合为一。桃花源虽本在弘 农或上洛,但因牵连混合刘鳞之人衡山采药故事的缘 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的武陵。
苏东坡论桃花源最有通识。他的《和桃花源诗序》
云:
"世传桃據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
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使
武稜太守得而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尝意天壤 之间若此者甚众,不迚桃源。"
或认为祧源实在武陵,这种认识反而不及苏东坡了。 然而苏氏于《桃花源记》中寓意与纪实二者仍然牵混 不明,犹为未达一间。即使《桃花源记》中的秦非指苻 秦,但不有坞壁,何能有《桃花源记》?在纪实上,《桃花 源记》是坞壁的反映,在寓意上,《桃花源记》是陶潜思 想的反映。
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
南朝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东晋,二为宋、 齐、梁,三为胨。东晋为北来士族与江东士族协力所 建,宋、齐、梁由北来中层阶级的楚子与南北士族共同 维持,陈则为北来下等阶级(经土断后亦列为南人)与 南方土著掌握政权的朝代。
东晋之际,北来士族与东吴本地士族在种族、地 域、文化、宗教、社会阶级、名教观念及实际利益上,虽 有冲突,但可调和。东吴士族对中州士族有一种羡慕 与钦佩的心"清,此或由于孙吴与西晋均为世族专政, 在阶级上一致使然。从《抱朴子,吴失篇》可知孙吴士 族亦极奢侈贪鄙(见本书第一篇)。然建业不及洛阳局 面大,故孙吴士族对洛阳士族在钦羡之余,处处都欲 仿效洛阳士族。《抱朴子,外篇》三《讥惑篇》讲到吴地 士族在书法、语言乃至于哭上,都学"中国"。其言云:
"余谓废已习之法,更勒苦以学中国之书,尚可不须 也,况于乃有转易其声音,以效北语,既不能便,良似可 耻可笑。所谓不得邯郸之步,而有匍旬之嗤者。此犹其小
者耳,乃有遭丧者而学中国哭者、令忽然无复念之情。 ……又闻贵人在大哀,或有疾病,服石散以数食,宿药势 以饮洒,为性命疾患危笃,不堪风冷,帏帐茵辨.任其所 安。于是凡琐小人之有才力者,了不复居于丧位,常在别 房,高床重搏,美食大饮,或与密客引满投空,至于沉醉,
曰:"此京洛之法也/不亦惜哉!"
吴人这种钦羡、仿效,对于东晋立国于江左,极为重
要。
晋既平吴,武帝曾以"吴人趑睢,屡作妖寇"",岂 "吴人轻锐,难安易动"策华谭,华谭的对策是:"吴始 初附,未改其化",非为"吴人易动 "所安之计,当先 筹其人士,使云翔阎阐,进其贤才,待以异礼"。(《晋 书》二五《华谭传》)刘颂上疏也主张用吴人。他说:"孙 氏为国,文武众职,数拟天朝,一旦堙替,同于编户。" 因此"用怀不靖"。他认为"今得长王以临其国,随才授 任,文武并叙",于事为宜。(《晋书》四六《刘颂传》)吴 郡陆机到洛阳,为著作郎,上疏荐贺循、郭讷。他说:贺 循、郭讷"皆出自新邦,钥无知己。今扬州无郎,而荆州 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 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 (《晋书》六八《贺循传》)吴人既对洛阳士族表示钦羡, 而洛阳朝廷也有起用吴人之意,吴、晋士族乃能结合 起来。只是当起用吴人的政策开始实行不久,西晋便
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停顿下来。这有待于东晋去做
了。
庐江陈敏曾乘中州之乱,据有江东,但基业未定, 便告败亡,未能如孙氏的创业垂统。此事发生在东晋 建国江东之前,原因值得考察。
《晋书》一〇《陈敏传》略云:
"陈敏,庐江人也。少有干能,以郡廉吏补尚书仓部 令史。惠帝幸长安,四方交争,敏遂有割据江东之志。会 吴王常侍甘卓自洛至,教卓假称皇太弟命,拜敏为扬州 剌史,并假江东首望顾荣等四十余人为将军、郡守,荣并
并江东首望,悉受敏官爵,乃遗荣等书曰八陈敏仓部令 史,七第顽冗,六品下才,欲跺桓王《孙策)之髙踪,蹈大 帝《孙权)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诸君垂头不能 建翟义之谋,而顾生俯眉,巳受稱绅之辱、何颜见中州之 士耶?"周圮、顾荣之徒常惧祸敗,又得潭书,皆有惭色。 圮、荣又说甘卓,皐遂背敏。敏单骑东奔,至江乘,为义兵 所斩
同书五二《华谭传》云:
"顾荣先受(陈)敏官,而潜谋图之。憚不悟荣旨,霜 榭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按陈敏的失败,原因在江东名宗大族不愿和他合作。 西晋末年孙吴旧壤内文化世族如吴部顾氏等,武力豪 宗如义兴周氏等,都是当日最强的地方势力。
不厲于文化世家,又非武力豪族,故华谭一檄提醒了 顾荣、周圮等人的阶级性。
小说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名人演讲在北大
- 主编:和弦前言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爱美,清谈,酗酒,嗑药,男人女性化,这是怎样的风度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是怎样的时代 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华,这是怎样的变故 畸形的独立,病态的自由,虚无的真实,脆弱的美,这是怎样的追求 中华的历史为什么注定有此一劫?魏晋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夫人,你讲讲理
- 沈书乐的人生目标很简单 拿着祖上留下来的财富找个悠闲的地方混吃等死。最主要的是,逃离掌控他的母亲 然而,就在他收拾好钱财准备跑路时,遇到了一个逃婚的姑娘 莫名其妙的是,姑娘看了他一眼,就亲了上来,夺了他的初吻 亲就亲了吧,她还跳河 又不是自己让她亲的,她至于这么想不开吗?自己出于好心救了她,没想到就
- 都市言情林笑笑的鱼连载中
- 最新章:361
- 火影世界不讲科学,讲忍学
- “质能守恒?对对对,我定量的查克拉可以创造出定量的忍术,不是质量守恒吗“但是同等数量的查克拉制造的火焰能量数值和同等的查克拉制造的雷电的能量数值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为什么会产生差别“这…有趣,你果然是个有趣的人啊,泷君”大蛇丸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嘴唇说到,动作有点恶心,但是还算可以接受“你也很厉害啊
- 网游小说鯃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九章:崩溃
- 南北史演义
-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0章
- 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宋齐北魏的纷争史作者:陈羡 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前后绵延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这个大朝代上承魏晋、下接隋唐,整个中华世界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转折的时代。其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甚至在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