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三国

0049 是谁造反!


三日后。
    对于王猛来说这可是度日如年的三日!关键是粮价不但没降,反而涨的更快了。
    王猛坐在内室,盯着手中的各地公文发呆。
    ……
    此时杨宁他们在干什么呢?
    原来杨老爷正在侍弄他的花圃,这里浇一下,那里浇一下,显得悠然自得。身后跟着的管家问道。
    “老爷既答应了太守的请求,为何几日来却并无动作?”
    “呵呵,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沉住气。”
    “小人细细揣测,官府借钱还息的事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恐怕其他豪族也能体会到其中利害,为何不与官府合作?”
    “谁说不合作啦?你都能看得出,老爷我怎会不知,只是难道你没发现,这个年轻的王大人手里可有不少钱财勒!哈哈,先拖一拖嘛,等他手里的钱用的差不多了,老夫自然会出手的。”
    “老爷高明,高,实在是高啊。”
    “去准备书信,老爷我要再给那几个老伙计打声招呼。”
    “诺。”
    ……
    王猛真是被逼上了绝路,为了减少开支,他甚至裁剪了自己的军队。这段时间以来,他陆续把自己一万多的部队裁剪到了五千。任命管黑豹为军屯令,带领着裁撤下来的部队也去屯田了。
    虽然能减少些开支,但只是杯水车薪,无法影响大局。
    王猛独自坐在幽暗的内室,一动不动,整个房间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只听‘啪’的一声响,王猛猛然站起身来。心中已是下定了决心:
    ‘这是你们逼老子的,你们不仁,休怪老子不义!’
    ……
    这一日,王猛命太史慈带领着最后一批裁撤的部队前往管黑豹的屯田处,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本人也身在其中,并且由管飞、大壮护送。又派王彪带着一百多军士前往东部各县巡查。
    ……
    是夜,三更。
    全城一片寂静,一支大军消无声息的出了郡城大营。
    一炷香功夫,便已经把杨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突然一声响,大门破开,一人领军直扑内宅而去。此刻杨府所养的三千甲士还熟睡在‘军营’里毫无察觉。
    紧接着,一声尖叫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顿时呼喊声、呼救声、怒喝声、哭叫声、刀剑声……,不绝于耳。不过很快,也就不到半个时辰,又重归寂静。
    ……
    竖日,一早。
    全城上下已是传的沸沸扬扬,只见杨府内外站满了军士。
    不久,城外王猛带着五千大军匆忙赶来,守城军士见得是他,便迅速敞开城门。王猛进城大喊道:“是谁造反!”
    吓得一众守门兵士慌忙跪倒。
    “回禀大人,无人造反,是参军方悦,假传军令,趁您不在,夜间屠了杨宁一家,方悦留有告示书信请大人过目。”说完手指城门不远的城墙一处。
    王猛看去,这里已然围满了百姓,便拨马近前,众人纷纷躲避。
    只见墙上贴一告示:
    小人方悦叩拜阳明大人,小人得遇明公,深感知遇之恩,但小人与那杨家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血海深仇,不共戴天!顾假传军令,并无反心,自知无颜以见明公,就此别过。但杨氏一门,作恶多端,欺压乡里,小人已将此人一应罪证张贴此处,万望大人明察。方悦拜上。
    只见这告示旁,满满一大片,贴的都是杨家人的各种罪行,勾结前任太守、官员的往来书信。
    “混账,混账,狗胆包天!管飞听令,着五百精骑,速追贼人方悦,格杀勿论!”
    “诺!”
    ……
    下达追杀令后,王猛带兵直扑杨府。
    此时杨府已被军兵层层封锁,王猛进得内宅,发现尸首已被堆放一处。
    “如何情况?”
    “回禀大人,杨府一家,无论主仆、老幼,五十六口,皆被屠戮。”
    “好生安葬了吧。”
    “诺。”
    又一将官来报。
    “启禀大人,末将于书房中查获杨宁近日往来书信,以及诸多证物,请大人过目。”
    王猛突然想到了什么,平静的说道。
    “不必查看,统统焚烧了吧,虽有大罪,但惨遭灭门,死者为大,本官赦免杨氏一门所有罪孽,好生安葬。”
    “诺。”
    ……
    最终杨家一应家产充公,但是赦免了他一门上下的所有罪行,风光大葬。
    一查之下,连王猛也不由得心惊,杨家财产之巨,超过了他之前预想。
    不说田地、店铺、房舍这些固定资产,单单是粮食和金银钱财已比他的郡库多出数倍。当然,现在他的郡库里的钱粮也没剩下多少。
    有了这批粮食,王猛大略算计,就是不再买粮,也够他多支撑两月不止!也就是说一下子把粮食缺口的问题解决了,因为现在已经马上要到六月份了,再有两个月,就是自己收获的季节!到时候恐怕粮食多的吃也吃不完。
    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打劫,这收益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应财产除外,王猛还收编了杨家两千多的私兵。那夜之后,有数百的杨家死忠之士不知所踪,对于这些人,王猛没有赶尽杀绝,而是不予过问。
    ……
    再说城中百姓,五年前杨方两家之事在这小城中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至今有许多人还是记忆犹新。不知缘由的,也被城中的传言重温了当年的惨案。
    再者,这杨家也确实作恶甚多,与他家有着深仇大恨之人也不在少数,此时更是有许些人,发了疯似的满城跑,大肆庆贺。对于方悦假传军令,为报私仇,屠戮杨氏满门的说法,大众欣然接受。
    虽然此事看似顺理成章,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蹊跷。其中利害,非比寻常。只是杨宁一家都已死绝,就是平日里与他关系亲密,或是远亲之人也没人敢出来质疑。
    更是有些对这杨家财产垂涎不已的人,但是想到前前后后的状况,还有杨家的那些罪状,以及悲惨下场。若是贸然上去攀交情的话,说不好财产分不到反倒惹出祸端,也没人胆敢冒此风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