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之莫掌柜之死

第6章


欧阳平道。
  “小卫,拍三张,一张存档,一张交给欧阳队长,一张备用。”郭老道。
  小卫在电钮上按了三下,从操作台的左侧缓缓走出三张X光片。
  “郭老,现在就取出异物吗?“庄科长道。
  “稍等片刻。”郭老坐到屏幕前对着影像仔细观察起来。
  “郭老,您又看到了什么?”欧阳平就站在郭老的身边。
  郭老看了看欧阳平,又看了看冯局长,冯局长走了过去。
  “你们看,在死者的鼻腔距离鼻孔两厘米左右的地方有淤血。”
  “郭老,真是这样。”欧阳平非常佩服郭老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一点足于证明死者的鼻孔里面曾经流出过大量的血液,凶手擦干净了死者鼻孔里面的淤血,连同鼻孔里面的分泌物。直到对方气绝身亡,鼻血凝固。冯局长,郭老就是在鼻孔里面发现了破绽的。”
  “欧阳,现在可以取异物了。”
  小卫将透视仪转动了九十度,移至别处,所有的照明灯全部打开。天花板上有一束光柱直指死者的头部。
  老项从里屋端出一个长方形的不锈钢托盘,里面放着一些手术用的工具。
  郭老带上皮手套,先用一把手术刀在死者的左耳上切了一个两公分左右长口子。然后用一把宽口镊子在切口里面左右拨弄。站在郭老旁边的冯局长和欧阳平非常清晰地听到了不锈钢镊子和金属接触发出的“嗞嗞”声。
  郭老将镊子伸进切口里面,镊头在切口里面摸索了十几秒钟,好像镊住了,郭老两只手抓住镊子的双柄,慢慢地向外拽,只有十几秒钟的功夫,一个褐色的东西探出了脑袋,大概有两公分的时候,郭老扔下镊子,直接用手把异物拽了出来。
  “咣当。”郭老把异物放进了庄科长递过来的一个长方形的不锈钢盘子里。
  所有人都惊呆了。所谓异物,就是一根棺材钉,是棺材盖上面用的那种钉子,欧阳平知道,棺材钉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用在棺材盖上的,有十二、三公分长,这种钉上方下尖,另一种钉子是用在棺木之间的连接上,两头尖,这两种钉子只有在铁匠铺里才能买到,在莫家居住的那条大街上就有一个铁匠铺,在石婆庵的对面就有一个棺材铺。
  最后,欧阳平他们将死者的遗体放进了207号冷藏室,放进了冷藏柜,法医科小唐写了一个牌子系在冷藏柜的把手上,上面写着“9。19”案〔1986年〕
第八章 柳文彬东街寻踪 赵小鹏西街觅影
  五点四十五分左右,柳文彬和陈杰两路人马都回来了。冯局长带着大家到食堂饱餐了一顿韭菜肉馅的水饺,这是冯局长吩咐食堂专门为欧阳平和郭老他们准备的。欧阳平和郭老、陈杰商量过后决定,先了解熟悉案情,等各方面的情况汇总之后再开案情分析会,所以晚上的任务就是听汇报。刑侦队的其它同志都留了下来,一共是九个人,上一部小说里面只提到了七个人,因为当时有两个人被派到重庆去搞外调,现在顺便介绍一下,这两个人,一个姓严,叫严建华,今年五十岁,是一个老干探,平时少言寡语,但做起事情来,叫人放心。唯一的爱好是垂钓。另一位姓成,叫成相波,三十岁左右,主要特点是擒拿格斗,很有几套绝活。今天下午,他们刚从重庆回来。
  柳文彬和赵小鹏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柳文彬的任务是到东街去寻找报案人的影子,赵小鹏的任务是到西街去摸排查找报案人的行踪。
  柳文彬在东街,一共找到了两家公用电话,一家姓陈,经营一个杂货铺子,卖一些锅碗瓢勺之类的生活用品,附带经营一部公用电话。他家在夜里面十一点钟就关门睡觉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之前,都没有人来打过电话,夜里面倒是接过一个电话,是隔壁邻居王老太在外地的女儿打来的。另一家姓芮,买一些烟酒,关门打烊的时间是下半夜三点钟左右,之所以这么迟才关门睡觉,是因为附近有一户人家开了一个地下赌档,几乎每天夜里都聚集了十几个人,夜里隔三差四地来拿香烟和酒,打电话的人一个都没有。
  赵小鹏在西街的吴营关倒是有了一点收获,不过这点收获没让赵小鹏高兴多长时间。吴营关其实是一个宽大的巷子,在这个宽大的巷子里面又有好几条小巷子,吴营关有一公里长,过去住的是一些中产阶级,无非是一些小资本家,后来,靠街面的一些人家受到改革开放的浪潮的影响,纷纷破墙开店,吴营关南关口有一户修钟表的人家,姓房,一家三代人都修钟表。在他们的钟表店里面的柜台上面放着一架公用电话。房家的电话,白天摆在柜台上,夜里面摆在橱窗旁边的一个门洞里面。夜里如果有人来打电话,主人无需起床,只要把绳子一拉,门洞口的暗门就会打开,顾客完事之后,把钱放在门洞里,主人再将绳子一松,暗门就关上了。从这里可看出房家人的精明。
  赵小鹏听房家的小儿子讲,九月十九号下半夜,确实有一个男人来打过电话,但具体时间记不得了,什么人,也不知道,当时睡在店铺的里面,睡得很熟很沉,被叫醒的时候,半醒不醒的,头脑里面糊涂着呢。那会在意什么时间,什么人呢?家里面的钟倒是有不少,可在夜里面是从来都不走的,它吵啊!白天听时针分针的嘀嗒声都听腻了。打电话的人在门洞的外面,根本就看不见,对方说话的声音很小,只能听到声音,但听不见说什么。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扔下钱就走了。
  赵小鹏非常失望,自己好不容易逮着了这么一个有价值的线索,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欧阳平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认为柳文彬和赵小鹏的发现是突破姓的。根据如下:第一,赵小鹏找到的这一家,可以确定就是报案人曾经光顾过的哪一家,理由很简单,报案人特意选择了这一家,这样他的身份就不会被暴露;房家的电话设置就是为夜里面打电话的人行方便的,其他人家的电话,如果不是关系比较好的街坊邻居,夜里面是不会理会的,在房家打电话,顾客和老板不用照面,在其他人家打电话,顾客和老板必须照面,他要开门啊!第二,报案人是舍近求远,吴营关距离莫家要穿过两条街,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报案人和死者住得比较近,家门口的人都认识他。所以,我们要多留意莫家附近的人,特别是莫家大院里面的人。第三,报案人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报案的。报案人在报案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莫掌柜遭遇了不幸。明天,我们再去走访一下钟表店,说不定会新有收获,你们俩今天下午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至少我们已经找到了报案人的影子。欧阳平的几句话说得柳文彬和赵小鹏愁云顿失。
第九章 韩玲玲明察亲朋 左向东暗访四邻
  韩玲玲和左向东汇报的时间比较长,因为,莫家的人比较多,莫文其的社会关系也很复杂。
  莫文其的配偶莫夫人,今年五十八岁,比莫文其大两岁,按照老年人的说法,“女大两,黄金淌。”不过这种说法恐怕只适用于男娶女嫁,莫文其是倒插门,是属于那种女娶男嫁,阴阳颠倒,所以莫文其入赘到莫家,好与不好,那就很难说了。这一点,来香茶馆的陈老板在闲谈之中多少透露出了那么一点点信息,虽然说得不是那么明白。这一点,左向东在四邻的谈话当中得到了证实,莫文其性格比较内向,老实憨厚,莫家在为女儿物色人选的时候,先决条件就是这一条。莫文其果然不负众望,入赘的莫家之后,始终中规中距,邻居们很少能听到他在莫家大声说话,他总是低声下气的,倒是莫太太经常吆五喝六的,对谁吆五喝六呢?对莫文其呗。过去,院子里面的房子都是莫家的,本来这里就叫莫家大院,经过文革之后,人们都不这么叫了,因为莫家的房子除了自己家住的房子之外,都交给公家了。莫文其在任何时候,见到左邻右舍,只是点头笑笑而已,在邻人的眼睛里面,莫文其为人老实厚道,世人有一种传统的心理,大多数人都是同情弱者,所以,院子里面的人对莫文其的印象都很好。四邻对莫文其印象好的另一个原因是,莫文其虽然老实,但并不窝囊,虽然憨厚,却不失精明,他深得莫老爷子的器重,莫老爷子年老多病以后,就把自己经营了多年的典当行交给莫文其打理,典当行到莫文其手上之后,没有两三年的功夫,生意异常红火,别人看中的就是莫文其实诚的经营作风,很快,莫文其在城南一带名声大振,左向东从邻居周柄权的口中得知,解放前几年,莫文其做过几笔比较大的典当生意,一下子就发了,为什么会发呢?周柄权曾在莫老爷子的手下干过几年,知道这里面的一些弯弯绕,做典当生意的要想发大财,就得把“活当”变成“死当”,所谓“活当”就是规定期限的典当,到约定的时间,典当人拿钱取货,额外付一笔手续费,典当行收回当票,一笔典当生意宣告结束,’死当”就是典当人和当主谈好价格,典当人拿钱走人,当品任由当主随意处置,赚头就在这随意处置之中,还有一种“死当”,一旦碰上,那就是稳赚不赔,一本万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