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月传

第38章


  嵇喜今日细看,果然很觉有趣,跟上一个农人道:“大哥,你这框萝卜是要挑到哪里卖呀?”
  “东街菜市。”
  嵇喜道:“这么早就去?不辛苦么?”
  农人咧嘴一笑:“现在去算晚的了,未必能抢到好位置,我看公子像是外地来的读书人,哪里知道我们农家的活儿呢。”
  嵇喜也笑道:“既如此你也带我去看看新鲜。”
  街上林立的店铺已经陆续开门,有的打扫街道,有的烧水煮茶,显得一片繁华热闹。
  忽听一阵铜锣开道,农人忙往道旁闪,嵇喜知道一定是有前去早朝的官员,也暂避道边。
  官轿还未到,恶奴先到,手舞着长鞭驱赶挡路的人群,人们纷纷闪退路旁。
  其中更有个提着篮框背着娃娃妇女闪的慢了些,长鞭抽到,未及躲闪开来,女人的肩头并兜小孩的布兜上重重哎了一记,惊起小孩的大声哭喊。
  嵇喜见状大怒,就想上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农人看见急忙扯回道:“公子不要造次,这是京官大老爷的家奴,惹不起的。”
  无奈小孩负痛哇哇啼哭不止,恶奴眼见大人的官轿快要到了,自己喝道的任务岂不是要被小孩啼哭弄砸,遂上前教训妇人道:“堵住他的嘴,不得惊扰大人!”
  妇人也吓得直哭,家奴又要举鞭,正在这时,嵇喜忍无可忍,挣脱农人的阻拦,飞身上去一脚把恶奴踢倒地上。
  其他恶奴眼看有个书生公子冲撞本府的道队,急忙抄起刀棍上前要把嵇喜砍为肉酱。
  嵇喜听身后一发喊,恶风不善,忙飞身形如大鹏展翅,越过众人的头顶,抢过道队的旗帜,轻巧落地,使了一招横扫千军。
  哎哟扑通之声不觉,眨眼间倒地四个。余下的众人见状纷纷后退,向家主禀告。
  路人纷纷指点嵇喜趁着东门开着快些逃跑,不然惊动官府重则抄家问斩,轻则数十杀威棒也会打的皮开肉绽。
  嵇喜并不害怕,器宇轩昂的站在路中央。
  不一时,官轿到,家奴揭开轿帘,七嘴八舌道:“老爷!就是前面这个人冲撞我们道队,惊动了老爷您。”
  轿帘高挑,走出一身穿朝服的老者来,由两个仆从上来搀扶,上下打量道路正中的嵇喜,缓缓道:“你是哪里人氏,敢在本官的轿前闹事?”
  嵇喜一看不认识,反义正言辞的问道:“我且问你,你是哪个府上的官员,因何怂恿家奴,借喝道为名,欺压百姓!”
  一旁家奴喝道:“见到当朝司马老爷,还不下跪,休得无礼!”
  路人有认识司马懿的,纷纷避开,不再看热闹。
  嵇喜闻听此言,惊道:“可是司马太傅?”
  司马懿道:“正是老朽司马懿,你莫非认不得我的朝服么?”
  嵇喜赶忙上前跪倒:“恕卑职常年在边关,不知朝中礼仪,眼拙不识泰山,请太傅降罪。”
  司马懿奇道:“我看你书生打扮,却含威武之气,究竟是谁?”
  嵇喜道:“卑职江夏太守嵇喜,奉老人家之令调回京城。”
  司马懿恍然,仰天大笑道:“呵呵!原来是嵇将军,快快起来!”
  嵇喜只得站起,司马懿拍拍他的肩膀道:“果然是员虎将,刚才见你身手不俗,不想正是嵇将军,老夫管教家奴不严,让将军见笑了。”
  嵇喜诚惶诚恐,司马懿令两旁家奴反向嵇将军赔礼,众家奴闻之垂头丧气,连连赔罪。
  司马懿又道:“你如今还在山涛的尚书府么?”
  嵇喜道:“蒙司马昭大人的恩准,为我造了将军府,卑职感激不尽。”
  司马懿笑道:“如此甚好,我这几日正要在圣上面前保举你,则吉日加封你官职,到时会通知你的。”
  “谢太傅知遇之恩。”
  司马懿又道:“你为何今早这身打扮?”
  嵇喜怔住。
  
第四十五章 佳人巧笑值千金
 司马懿问及嵇喜为何穿书生打扮,不由愣住。
  好半天嵇喜才道:“哦!这是卑职突发奇想,一向不来街上闲逛,因此打扮成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我是武将了。”
  司马懿呵呵笑道:“嗯!果然一表人才,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哪家的富家公子,好,我们就此别过,老夫还须赶赴早朝。”
  嵇喜道:“是!”躬身相送。
  道旁众人见此场面纷纷散去,嵇喜好容易在人去中寻见卖萝卜的农人,还道:“兄台还带我去逛东街菜市去。”
  农人道:“原来你与司马太傅相识,我以为你真闯祸了,人头不保,果然是贵人呀。”
  嵇喜只是笑笑。农人还道:“贵人就碰这大吉大利之事,我看你应该去城中王铁嘴那里去算一卦的。”
  嵇喜道:“多谢兄台吉言,有空一定闲逛去算算生辰八字,或许真有好运也未可知。”
  两人一路来道菜市,拐了几个弯儿,众人也不注意这刚才路见不平的公子,周围人看嵇喜的眼光也十分寻常了。
  嵇喜最喜欢这种感觉,让别人也当自己是平头老百姓,或者是换个身份,居然成了书生相公,总之觉得有趣极了。
  更何况人逢喜事精神爽,司马懿一代枭雄却有容人之量,用人之能,在嵇喜看来更像是和蔼可亲的老者,不由得更加飘飘然起来。
  大抵清晨洛阳人最熙熙攘攘的地方就是菜市,有来自城里大街小巷的买者,也有来自城外四面八方卖菜的农人,嵇喜看着甚是新鲜。
  秋日里菜蔬虽不及盛夏的品类繁盛,但依然有不少嵇喜甚至从来没见过的种类。
  嵇喜进了菜场,望到有处黄瓜甚大,鲜翠欲滴,拎起一根长条的来的道:“大叔,黄瓜怎么卖?”
  卖黄瓜的正要答话,一旁传来个清脆的女儿声,笑语盈盈道:“公子怎么调如此笨重的黄瓜?很好吃么?”
  声音如黄鹂鸣柳,甚是婉转,又如银铃一般,让嵇喜顿时就想起小莺。
  初次见小莺,岂非声音也如此动听?
  可如今小莺成了梅三娘,数月的劳苦奔波,遇到的人和事只怕是嵇喜始料未及的,甚至猜得到开头也猜不到结尾。
  小莺也就是梅三娘,经过这番剧变,声音或许不再如出谷黄莺,或许根本忘记了曾与她快要结拜的夫君,她此刻在西塘的南宫长乐身边。
  而嵇喜却不知道,心中还存着一丝小莺还会回来的幻想,不论这个幻想有多么的不现实,多么的虚无缥缈。
  人总是有一些盼头的,因为这些希望,人才会活的更有意思些。
  而希望总是成为失望,或许这边希望着,那边已经变成了绝望。
  这是不是人类的一种悲哀?
  造化无常,或许像是只是一种缘。
  嵇喜想也不想,马上回头,看见的不是梦中的小莺,却是一个小姑娘的笑。
  天真,烂漫,而又不落俗套,既不像是村里的孩童,也不像是城里的小姐千金。
  嵇喜怔住:“小妹妹,你说大黄瓜不好吃?”
  小姑娘撅起嘴道:“人家不是小妹妹,是大妹妹!”
  嵇喜不由笑道:“好!就是大妹妹,不知大妹妹几岁?小名叫什么?”
  小姑娘又纠正道:“你应该问人家请教芳名,青春几何?”
  嵇喜又笑,这次是笑的真是很开心:“哦!我知道了,这些话都是谁教你的?”
  “也不是谁教我的,是别人这样问我家姑娘,我就这么学的。”
  嵇喜这才明白,怪道看不出来,原来是个大家的小丫鬟,遂问道:“你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你的芳名了吧。”
  “我叫小香儿!”
  嵇喜点头,“哦!小香儿,你说说为什么大黄瓜不好吃呢?”
  小香儿一本正经的道:“个儿大的黄瓜水多,不如小黄瓜甜,怪道你是个读书人,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嵇喜苦笑,平日里吃黄瓜都是或切成片,或切成丝,怎知黄瓜大小,如今一出府,倒尽出洋相了,遂道:“哦!原来如此,你家姑娘呢?”
  小香儿道:“就来,那边挑蘑菇呢。”
  说罢手一指,果然见个二八佳人婷婷而来。
  嵇喜细看,真有羞花闭月之貌,身量显得有些丰腴但十分匀称。
  来人未语先笑,“呀!这不是路上冲撞我们老爷的那位公子么!”
  小香儿应道:“正是这位。”
  嵇喜有些糊涂:“你们老爷?”
  佳人道:“是呀,我们就是司马府里的丫鬟,我叫柳如烟,见过公子。”
  说罢深深一福。
  嵇喜闻听,原来是这样,急忙还礼道:“小可嵇喜,见过两位姑娘。”
  小香儿道:“我们正来菜市买菜,就遇上公子拦住我家老爷的大轿,看来公子一定和老爷认识。”
  嵇喜道:“我也是多靠你家老爷的器重,否则果然闯大祸了。”
  如烟笑道:“我看公子刚才好身手呀,怕是不像文弱书生。”
  嵇喜也笑道:“实不相瞒,在下是一介武夫,是今日突发奇想,出来转转才穿成这样的。”
  如烟含笑点头,嵇喜也不知怎的,在这位大姑娘面前总觉得有些不自然,或倾心于柳如烟的容貌,或留恋佳人的风姿,总之不敢久呆,遂道:“不打搅两位姑娘买菜了,我去寻个地方用早膳,告辞。”
  如烟道:“哦,既然如此,公子再会。”
  嵇喜刚走,小香儿就悄悄对如烟道:“姐姐,我总觉得那位嵇喜公子的眼睛总是在你身上飘来飘去的,和你说话还有些腼腆,是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