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解花语

第七十二章 银簪比翼


钟萃宫,解语默默地望着大门。
    脑袋里乱哄哄的一片,完全理不出头绪,解语甚至开始后悔,后悔自己看了张德带来的那个布包里的东西。
    她不知父王交给她的这个东西是福是祸,是福,是她想到可以利用这个权利化解禤文曦正在面对的危机;是祸,是她明白这个权利会再次拉开两人之间好不容易拉近的距离……
    于是,她更加的不安,特别是看到禤文曦留下的那支银簪,还有他故意制造的那些假象,让解语不得不担忧他此行的安危。在禤文曦走后的这两天里,她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白天想着越行越远的禤文曦食不知味,晚上枕着从故国送来的那个黄布包寝也难安,熬了两天,整个人都有些神智混乱了。
    唯一不变的是,那碗难喝的汤药一日三次,倒是一次也没有落下。
    而此时,萧寂的大门口竟然出现了一片鲜艳的色彩,是郁妃和紫衣。
    郁妃穿着淡蓝色的长衫,愈发显出她忧郁深沉的气质;紫衣是一成不变的紫色,但是今天看在解语眼里,却格外的刺眼。人们说来者不善,解语相信,在这个时候,这两人到来,绝对不是来“报喜”的。
    绿纱似乎比她更为警惕,急忙从一旁窜上来,扶着解语起身。
    郁妃仍然是温和客气的态度,看到解语憔悴的样子,倒是诚挚地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然后叮嘱了许多关于要注意身体之类的话语。解语笑而不答,只管应着郁妃的话,对她的嘱咐只是连连点头称“是”。
    兴许是禤文曦不在宫中,紫衣看向解语的目光不似往常那般隐含嫉恨,反倒有些同情的意味--解语这样想着,却又觉得好笑,她又有什么值得紫衣同情的呢?她应该对禤文曦有信心,她应该坚信这场艰难的战役,禤文曦一定能赢,否则……她要面对的恐怕就不止是同情了……
    尽管很不愿意与这两人周旋,但解语还是把二人迎进了屋内,让绿纱给她们上茶。
    坐定之后,郁妃却一直盯着解语的头发出神。
    解语知道,郁妃盯着看的正是她头上戴着的那支银簪。
    “萧姑娘,我可以看看那支簪子吗?”郁妃问道,然而不待解语有所表示,她已站起身来,几步走近,就要伸手去把簪子取下来。
    解语没有想到郁妃会有如此举动,待明白过来时,银簪已经落到了郁妃的手上。
    郁妃捧着簪子默不作声,这支银簪咋一看很普通,但簪子做工非常的精细,最重要的是,簪子尾部是两只比翼双飞的蝴蝶。
    这就是紫衣说到的“比翼簪”吗?
    蝶双飞,人团圆……
    “看来,他对你确实是真心的。”郁妃笑着说,柔得可以滴出水来的声音,却让解语听得更加难受。
    其实,郁妃本不用过得那么辛苦,听命于人,代替别人嫁到这陌生的地方,必定是肩负着危险的任务,她本可以放开手来,大胆地去做,尽早地完成使命获得自由,可是她却陷入对禤文曦无法自拔的迷恋中,同时还纠结在与自己过往的感情中--即使她骗过自己,陷害过自己,但解语还是相信,郁妃的痛苦和矛盾,不是装出来的。她知道,每个人都有不愿与人说的秘密,而她,愿意等到郁妃把秘密说出来的那天。
    “你知道吗,在还没有举行和亲大礼的时候,我在驿站就听到有人议论,说到他的母妃,就是蓉妃娘娘。”郁妃坐了下来,轻抚手上的簪子,不管解语有没有在听,自顾自地说道,“人们说,蓉妃温婉善良,与原来的沧溟王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沧溟王继位之后,本是要直接封她为王后的,但当时已经怀有孩子的蓉妃觉得沧溟王的势力还不够巩固,硬是拒绝了。据说,迎娶安陵国芙公主为后,还是蓉妃的提议呢。”
    可惜,曾经与蓉妃海誓山盟永不变心的老沧溟王,在娶了凌清荷之后,竟然完全沉溺其中,不仅放任凌清荷害死蓉妃,就连自己的儿子都几乎被凌清荷迫害几乎致死。
    同时想到这一段世人皆知的往事,解语和郁妃都沉默了。
    郁妃笑笑,接着说:“但是有一点却是不为世人所知的!”她说着举起手里的银簪,看向解语,说,“就是这支簪子!”
    郁妃故意停顿了片刻,解语也不追问,不动声色地喝着绿纱端上来的茶水。
    “这支簪子虽然普通,但却是历届沧溟王送给王后的物品呢。芙公主之所以容不下蓉妃,想必,也是由于这支簪子一直是在蓉妃手上的缘故吧。”郁妃把故事说完,悠悠地感叹道,“所以说,他把这支簪子给你,就是一种承诺。萧姑娘,你要珍惜。”
    那句“珍惜”说得诚恳而悲哀,解语不由得抬起一直微垂的头,望进郁妃的眼眸深处。
    在旁边将郁妃这段话全数听到的绿纱,也惊讶地看着郁妃,“她怎么会知道这支簪子的来历呢?”
    带着这个疑问,绿纱望了紫衣一眼,紫衣则是回了她一个“我也不知情”的眼神。
    这样静坐了许久,紫衣率先开口说:“娘娘,时候不早,该回毓秀宫了?”
    仍然徘徊在悲喜难辨的情绪中的郁妃,被紫衣突如其来的一唤所惊,手一抖,簪子便滑落下来。
    解语从凳子上跳起想要去接住簪子,却与同样想上前救下落地的簪子的绿纱狠狠地撞到了一起。待两人回过神来惊恐地往地上看去时,有人已经把簪子收入了手中。
    是紫衣。
    紫衣一边替失神的郁妃向解语赔礼道歉,一边浅笑着将簪子双手给解语捧上。
    见簪子无碍,郁妃捧着胸口的手终于放下。似乎是为刚才错手险些造成大错而歉疚,郁妃眼神复杂地看了解语一会,便告辞离开。
    看着重新回到手上的银簪,解语虽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但具体是哪儿不对,又说不上来,送别了郁妃和紫衣,她将簪子左右翻看,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便重新插入了发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