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世界

第12章


黄金就象孳生万物的太阳,圆形就是至高无上的天神,红色则为人的精血,绿色则是欣欣向荣的草木。所有这些东西都能抵挡那些邪恶的力量。 
但霍鲁塔知道,单凭这些还是不够的。为了安全过渡到永生,人在死的时候一定要佩带各种符咒,因为他这是作一次长途艰苦的跋涉,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恐怖和困难——头上长角的毒蛇、鳄鱼、猕猴、妖怪、大蟒、烈焰。只有诵念一定的咒语才能使他安渡难关。在到达尊神奥西利斯的座前,在和42位判断人间是非曲直的神祇当面时,他又用得着另外一些符书,因为在这时候,他的心将由真理的天平掂出分量,他将被允准进行自白。这是他开释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将不得不这样说:“我没有虐待过奴隶;我没有冤屈过任何人;我没有枉杀过任何人;我没有偷过神庙和死人墓里的东西。” 
为了获得永生,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后来的埃及人好象已经放弃了在生前全部学会的想法。在有些较小的金字塔中,考古者们在法老的棺墙上发现了一篇长长的宗教性质的文章,里面交代得明明白白,人在死后应去何方、应做何事、应作何言等等。继上层人物之后,中层人士也群起仿效,把这段祷文刻在自己的棺上。直到后来,凡是有墓的人,都关照家人要把这包括一切必要指示的“亡灵之书”和他一起入殓。 
人的死亡和依礼殡葬实在是一件非常严肃和复杂的事情,而活着的人对它的考虑也是太多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好象并没有影响埃及的人快乐,至少就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舒适的追求来说,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忧郁的性情。考古学者在复原法老宫殿的过程中看到,这里面全然谈不上什么阴森可怖。宫殿的外墙是土砖砌的,但里面的东西却是五彩缤纷,制作精美。在议政厅里,是一排排支持屋顶的大柱,都用珍贵的木材雕成,而且油彩鲜明,厅的各边门上嵌着金银线和蓝、绿玉石。许多墙上都是一些生气盎然的图画,房顶和地上绘着林中或沼泽河流中的景象。总之,每一件用具,每一样物件都能说明,它的主人是很生活的。不但法老本人,而且他的全家,都过着这种生活,他们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他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又是那么富有乐趣。如果再考虑到法老有那么多的妻妾,他的儿女有时多至几百,那么这样的场面就更为可观了。 
但为了这样的享受,就需要众多的工匠、管事和奴仆来伺侯。一位著名的学者盖斯东?马斯佩罗曾在埃及古物管理部做过多年主任,他说: 
“单就法老的梳洗一事来说,就要有10~20种行业为他服务。例如:有专门的剃头师为法老剃头和胡子;专门的理发师为他准备黑发或蓝的假发,卷好之后把王冠端正地戴在他头上;专门的指甲师为他修剪指甲;专门的香水师为他制造香油和涂敷身体的香膏。此外他还需要一种专门的墨来涂他的眼圈,专门的胭脂来涂他的嘴唇和两颊。” 
在穿着方面,法老需要: 
“大批的鞋匠和皮匠。他的裁缝中,要有专人处理布匹,专人终身制他的内衣,专人为他准备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的外衣。小的要紧身,大的要宽舒;长的要曳尾,短的要飘逸。” 
在一个热带国家里,所有这些衣服当然要经常换洗,再说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白的,这就更加容易弄脏了。此外,还要有人照料珠宝饰品。这任务也很繁重,因为法老参加各种不同的仪式宴会,需要不同的项链、手镯、戒指、耳环和王杖,于是饰品的总数就是非常庞大的了。至于他的王后和嫔妃,当然还另外需要一大堆宫女来服侍。在她们百无聊赖的时候,又需要一队队的乐人、歌伎、舞女以及滑稽小丑来逗乐。 
这样的生活的确是很讲究的,但享有的人数并不大。法老和权贵豪门的《穷奢极侈,根据古书的记载,完全是建在广大民众的悲惨的生活之上的。有一份古埃及的纸莎记录这样说: 
“没有一个打铁的会当官,没有一个烧炉的会作府。他只能卖自己的苦力。他整天俯身锤炼,手指粗糙得象鳄鱼的脚爪,身上的汗味臭得象鱼腥……。石工为了活命,只能天天和坚硬的石头打交道。等他赚到口粮的时候,两臂已倦怠无力,人也瘫软了。但如果他一直坐到天明,他的腿脚也会僵木不听使唤……。 
“泥水工的辛苦又是怎样的呢?他在风里雨里干活,身上除了一条束带,没有别的衣服……。他的两臂酸麻,他的口粮和他的粪污混在一起。他等于在吃自己的肉,因为除了这样累死,没有办法活命。他确实已经精疲力尽,因为他整日要把石块拖来拖去,每方石块都有10肘长和6肘宽。就这样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干着,把石块一直运到脚手架前,吊上房顶去装修那莲花形状的图饰。在房子全部造好,他领到口粮回家时,却发现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孩子遭到了人家的毒打。 
“在屋里的织工甚至比女人还不如。他只能抱膝蹲在地上,胸口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他一天的工作不够数目,就会被捆绑起来。为了见到阳光,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口粮送给看守的人。染工的手指臭不可闻,就象鱼腥一样。他的眼神呆滞乏力,他的双手不停地撕着破布烂纱,这使他很恨华丽的衣装。鞋匠是够悲惨的,他日夜呻吟,身体坏得随时都会断气。他是啃皮革过日子的。” 
一幅悲惨的图画。上层的人们既然这样讲究生活的美,怎么可能容忍这样丑恶的情景?即使面对最残酷的现实,他们好象也无动于中。他们可以每天眼睁睁地看着棍棒落在穷人的身上,居然还会用这样轻松的口气说“贱骨头不打不听话”。如果没有棍棒,怎么能造起金字塔来,怎么能开出运河,怎么能实现法老们东征西讨的雄图大略?埃及法老有的是鉴赏生活中一切精美的能力,缺乏的是对生活中一切颠沛流离的怜悯。其实他只懂得和关心物质的美而已。在法老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美的,所以在他死时,就很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不象一般有钱人那样,只是制作些生前用惯的器物模型来殉葬。他要求真的东西。但这却使他遭到厄运。无论他的坟墓有多么大,也无论他设计多么隐蔽的入口和多少乱真的墓室,都不能使他的木乃伊逃过盗墓者贪婪的手。法老的墓一个接着一个被偷掘,一直到第18王朝初年,整个埃及可说已没有一座王墓是完整的了。法老们看得心惊肉跳,但一筹莫展。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6. 法老与强盗 
法老们懂得,为保证自己木乃伊的安全,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不再把金银珠宝来殉葬,另一是必须把自己的墓藏在人眼不见的地方。第一种办法是他们肯定不乐意的。第二种办法需要他们作出某种牺牲,但舍此实在也再没有其他选择。 
困难就在于法老的亡灵必须按时得到祭享。他们的墓地可以远离城市,处在穷乡僻壤之中不受人注意,但祭享的庙却只能是有目共睹的。这对法老的亡灵当然很不方便,因为这就要求它每天几次赶远路来庙里就餐,然后再赶回墓里安息。正由于这个原因,法老们曾长时犹豫不决,是否该使自己的亡灵吃这样的辛苦。 
但到最后,为了使自己的墓不再受到骚扰,他们不得不下了决心。从那以后,享殿和坟墓截然分开了。他们在首都底比斯座落的河对岸,即亡灵城里,建起了自己的享殿,而他们的墓则处在亡灵城北面的一个荒凉的小山谷里,秘密得不为人知。这时正当公元前1500年前后,在随后的500年中,每一个法老的墓都筑在这个小谷里,于是有了王陵谷的名称。 
法老们认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长眠安息在自己的墓里了,强盗们再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逾越这样的障碍。但他们又想错了。毛病还是出在他们不肯作出的牺牲上。象他们的祖先一样,这些后来的法老继续带着自己生前的许多财富入葬。有这样诱人的报酬,就会使人不辞艰辛。盗墓者当然不会因一时弄不清坟墓的地点而就此罢手。在500年的时间中,有30个法老被葬在王陵谷,这里面的金银财宝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有了这样的前景,强盗还会害怕什么风险和辛劳吗! 
再说,要把墓地保密也是不可能的。历代的法老都是一一埋在那里,就会让许多有关的人知道。首先是那些筑墓的人,然后是那些参加葬礼的人。法老的家属和朋友或许会缄默不言,但对于一个用自己的辛苦血汗来养活家口的工人,只要一星点贿赂就能使他开口。的确,有的法老也曾经下令杀戮过一些知道他这秘密的人。法老吐特摩斯一世的主建筑师伊南尼,叫人在自己的墓壁上写下了他的自传。他说:“他独自一个监工开凿了悬崖上的法老王墓,绝没有被别人看见和听见。”伊南尼怎么能做到这点?很可能就是因为他随后把成百个在他手下凿崖的工人都杀害了。当然,用这种办法来消灭见证并不是经常可行,一般来说,秘密迟早会泄露出去。 
当王朝巩固时期,法老的亡灵还能安享太平。作为在位法老的祖先,他们的墓地是受人敬畏的。但一到王朝末年,就没有一所坟墓能免遭厄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