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世界

第5章


仅就外表来看,结构想当简单。但走进东西两翼一看,才知道原来的印象错了。到处是穿廊和房间,一个接着一个没有穷尽,简直使人迷惘不知所从。有一部分建筑是造在一个斜坡上的,在楼上的几层里,有一条回转3段的楼梯,当时仍有部分保存完好。这里的结构也很复杂。总之,整个建筑就象一座迷宫,甚至在25年之后,当伊文思对遗迹的每个角落了如指掌,并已经把宫殿看成是一个“实用的普通建筑”时,他仍然能够理解为什么来参观的人总是把这座宫殿称作迷宫。 
宫殿的外表丝毫不暗示它的内部的精巧,简直可说是最最朴素的帝王居室。荷马在谈到克里特岛时,说它就象坐落在红葡萄酒似的海洋中,既美丽又富有。在这美丽富裕的土地上,升起了数层楼高的宫殿,就象精工细雕的宝石。城墙的外层是碎石,有的部分表现是石膏,有的部分涂了一层灰浆,当然很可能还是彩饰的。克里特岛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一定是有闪烁迷人的效果。 
在这座王宫里,人们对舒适和奢华的追求显然不遗余力,整个生活方式都令人艳羡。仅以贮藏室来说,伊文思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地下室中,有一部分堆满了一排排的坛子,大得连阿里巴巴的四十大盗都可以在里面藏身。坛子外面描着漂亮的蜷线图案,或一种绳索形式的装饰,其实就象那些运输坛子的“绳兜”一样逼真。显然,米诺斯君王们的主要财富之一就是油。也许这种油还曾远销埃及。伊文思作了一番计算,认为这部分地下室可以贮油16,800加仑。但贮存在这里的东西又何止一种油呢! 
比较珍贵的东西,在安放时也讲究些。在一排排坛子中间,是一排排灌铅的洼坑,虽然现在都是空的,但从它们的精巧构造来看,显然曾容纳过爱琴海内各邦的许多财富。 
宫殿的西面,还有一个外院。在当年 熙熙攘攘的日子里,市民们一定是把自己的商品送到这里来让诺萨斯的伟大君主挑选的。他们坐在殿门外凸出的墙基上,在背阴处等着轮到自己和宫里做买卖。或许,也是在这个庭院里,城里的长老们在此碰头商量大事。这里是宫廷和外界接触的界面,是市民和王公交会的地方。 
宫殿的心脏就是那巨大的忠心庭院。庭院西面的房屋是各种作坊,生产宫殿的日用所需,如榨油、制坛、彩绘以及金工等等。这里也是王后统辖宫廷内务的所在。 
这里的最主要房间就是王后的居所。成排的柱子,高出寻常的椅子和绘画,把这房间装点成为整个宫廷中最可爱的地方。这是一个用来享乐的地方。光线从两个天窗间接射入房间,墙上雕有鲜艳的螺形花纹,绘着海豚戏水。姑娘舞蹈的场面。至于商讨国事和进行宗教仪式所用的厅堂,则位于王后居室的对面和庭院的西面。 
发掘诺萨斯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就是在西面建筑中找到了安放宝座的地方。当铲子触到高背石膏宝座的顶部,随后又刨出它的曲线椅背时,伊文思就知道是碰上了一个不寻常的东西。在极度兴奋的心情下,他们挖出了这个无价之宝,并将周围扫清(图5)。 
室中的一切都仍保持当时的原样。宝座仍旧靠墙放置。大臣们坐过的长石凳仍旧位于宝座的两侧,占据三面墙壁。宝座正对面,也就是第四面墙上,有一个门通向前厅,当时可能还有帘幕遮挡。房间的地面上,躺着一只跌碎的油坛和一些祭奠用的破酒杯。前厅对面的墙壁上有门洞通向一间内室,就是克里特岛万物之母伟大女神的圣殿,是最最神圣的地方。 
这是一个简朴狭小的房间,这里放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宝座,但伊文思马上就意识到,它原来的样子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墙壁上仍残留有生动壁画的痕迹,而散布一地的碎片中,还可以见到各种鲜艳的饰料,象金箔、水晶、绿瓷和天青石。 
伊文思爱上了这地方,真想使它重现昔日的光采。他请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帮助他把壁画恢复了原样,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宝座室就很象当年兴盛时期国王在座的样子。从石凳水平向上,沿墙壁有一道中楣。靠上的部分,画的是山岩的形象。靠下的部分,是色彩鲜艳的鹰头狮身怪,其中两只站在伟大女神圣殿的进门两侧,两只面对面位于宝座的两侧,仿佛是守卫着总揽人神大权的国王。 
诺萨斯的君王好象都兼司圣职,所以他们的宫殿同时也是庙堂。宝座室里的神殿不是宫中唯一祭祀的地方。在中心庭院的同一侧,有两间相连的小间,每间屋的中央都有一根由四块石膏砖垒成的柱子,每块砖上都刻有双斧图形,它象征着伟大的克里特岛米诺斯女神。这一令人费解的符号,和基督教徒尊崇十字架一样,好象是米诺斯人用来作为他们的宗教象征的。它出现在宫中的各个角落——墙上、砖上、灰墁上,绘有图画的陶器上,宝玺上,还活灵活现地放在神殿的祭坛上,浮雕在王后大厅的台阶上。由于这个图形的数目远远超出所有宫墙上其他符号的总数,伊文思就称这位伟大女神为“双斧女神”。 
显然,祭祀这位女神是宫廷生活中的一桩要事。宫殿西翼的大部分房间其实就是一群大大小小的神殿,而宝座室本身也是为祭祀目的设计的。或许国王本人就被看成是一种神。或许就象伊文思所说的一样,坐在宝座上的国王,其实就是作为玄妙莫测的伟大女神的土地之子来进行统治的。 
这玄妙究竟意味着什么,几乎没人知道。但米诺斯的宗教并不是一个担心阴间生活的忧郁的宗教,这是凡来访宫殿的人都一样可以看出的。米诺斯人好象只看重世间的美好生活。他们看重欢乐、美丽、兴趣、魅力和舒适。整个宫殿色彩缤纷,满目都是红、黄、黑、青、蓝的颜色。所有的东西,甚至日常的、实用的器具如贮藏室的坛子,都是艳丽的。仅拿一件在走廊地上发现的国王的游戏板来说,就能判断这些人是多么喜欢绚丽多采的生活。这块游戏板简直是一片灿烂的金、银、象牙和水晶。一个以这样的玩物自娱的人是不会忽视尘世间的生活的。再有那能容纳500人的露天剧场,沿坡设座,有石阶直通上面,可使人人都看清各种表演,这一切也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就在这里,拳击手和角斗士为王公贵胄表演厮杀。也是在这里,可能就象荷马所说,代达罗斯受命为金发阿里阿德涅在宽广的诺萨斯建筑了舞场,供年轻男女欢度佳节。 
7. 画与匾 
毫无疑问,米诺斯人是一个爱寻欢作乐的民族。但是更使伊文思感到惊奇的是,他们为了自己的舒适意这样不辞辛劳。他们设计的阴沟、通风设备和厕所,他们建造的明亮天窗、洗涤槽和垃圾坑,在在都显示出他们的周密考虑和智慧技能。实际上整个宫殿就象英国的白金汉宫一样大,各层楼都有华丽的楼梯相接,通道、楼梯平台和门廊也都加以粉刷和泥墁,并都饰有美丽的绘画。但最出乎伊文思意料的,就是米诺斯人竟为自己建造了一切卫生设备,有一扇门通向一间小浴室,里面竟为王后准备了一个赤陶浴缸。 
确实,不论是在哪一方面,这座古代建筑都有一种很现代的气氛,使伊文思不得不随时提醒自己,这一切早在公元前1400年就已毁灭。壁画上的人不象是属于另一个世界。他们当时在做的事情,正和我们今天在做的一样。他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也和我们没什么不同。活泼可爱的姑娘们,身穿带有荷叶边的长袍和蓬松裙子的上衣,卷曲的头发轻拂在她们的前额,外表完全是巴黎人的样子。看表演的时候,她们坐在前排,她们的手套有时戴在手上,有时挂在折椅上,她们一边聊天一边起劲地指划着。说她们是生活在几千年以前的人简直是不可能的。伊文思不得不把目光转向男人的装束上,从而来证实这些画绘的确实是史前克里特岛的生活。男人们的腰间围着绣有图案的腰布,脚上登着直到小脚肚的长靴,上身赤裸,长长的头发在顶上挽成一个髻,他们和妇女的装束似乎完全不相称。 
在这些画出土之前,伊文思对米诺斯人的外貌自然做过种种的猜测。他们是属于哪个人种?但有一天,工人们挖到了一幅与真人一样大小的壁画,使伊文思大为叹赏。 
这是一个斟酒侍御的形象,他的心情比发现米诺斯宝座还要兴奋。“有些东西使人印象非常深刻”,他后来写道。“这个闪耀着青春和男子气概的形象,在被埋藏了千百年后,终于破土而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久前还完全不为人知的世界。我的工人虽然缺乏修养,但他们同样迷上了这幅画,对它叹赏不已。他们简直以为,在深深的地底下竟能发现这样美妙的画,无疑是一种奇迹。对他们来说,这无异是一位使徒的‘圣像’。” 
这幅画上是一个漂亮的年轻人,手拿一只长长的尖底金银杯。右手抓住把手,左手握着底部,身体向后倾斜,仿佛表示他的杯子既满且重。他的样子“庄严尊贵”。腰间缠着腰布,系着紧身腰带。在他的左臂上戴着两只臂钏,右腕上戴着一只手镯。 
伊文思还从没见过这样的人。他看上去挺黑,有着红棕色的皮肤,但伊文思马上想到,这可能只是描绘男性时习惯用的颜色。不管怎么说,他不是黑人,也不是闪米特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