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世界

第2章


根据荷马的描写,在特洛伊城附近有两个泉,其中一个是热泉,另一个是凉泉,而布那巴希村据说恰好也有这样两个泉。 
当谢里曼来到近东沿海,亲眼见到这广阔无垠的特洛伊平原时,他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童年时代充满幻想的梦就是来自这块土地,但他头一眼就看出布那巴希不是他梦想中的地点。这个小村离海太远。如果按学者们所说,特洛伊是在这个离海岸3小时路程的地方,那么希腊人怎么可能在同一天内往返于战船与特洛伊城堡之间呢?而且特洛伊的宫殿包括62间房屋,还有城堡,还有赫克托耳和帕里斯的邸宅和庭院以及木马掳来时所通过的大城门,这样众多的发建筑怎么可能就座落在这么小的一个山岗上呢? 
至于泉水——无需细查,他就发现泉水不止2个,而是34个,并且全都是凉的。但他却看中了另一个地点。这是一块离海只有一小时路程、比较平坦而且非常宽阔的高地,中央有一个名叫希沙立克的小丘。当他发现这块地方时,他已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尽管学者们各有见解,但谢里曼看到的这块地方却是大自然本身对他的召唤。这座小丘真是一个绝妙的防御工事!它仿佛在向谢里曼呼喊:“特洛伊的卫城就在这里!” 
谢里曼认定一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希沙立克丘上曾经一度有过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村落,名叫新伊利亚。这是不是因为它的位置正好在特洛伊王的伊利亚之上呢?显然古时候的人是这样想的。历代的君王也是因为仰慕伊利亚的盛名才来到这一地方的。泽尔士一世曾在这里宰杀过1,000头牛作为牺牲。亚历山大大帝曾把他的武器奉献给这里的圣堂。君士坦丁一世甚至考虑在这里建都。儒略皇帝也来瞻仰过这里的祭坛。他们这样做,是否都只是一个遐想呢? 
谢里曼认为不是这样。他从土耳其官方领到了挖掘的认可,召来了工人,买来了锹铲推车,于1870年4月在希沙立克丘上破土动工了。 
挖掘工作没有进行多久,情况已足以证明,大自然没有欺骗谢里曼。希沙立克丘确实是一个天然防御工事。谢里曼在离地面几英尺的地方发现了罗马人在这里建筑新伊利亚城的遗迹,但显然不仅是罗马人才看到这座山在防御上的价值。在新伊利亚的下面是另一个城的遗址,而且遗址接着遗址,到底曾有多少古人在这里建城定居,一时还无法说清。 
谢里曼高兴极了。“我发现了许多宫殿和庙宇的遗址,并且发现它们都是建在更古老的残墙断垣上的,”他从希沙立克丘发现的报告说:“在15英尺深处,我找到的墙有6英尺厚,并且结构非凡。再向下7.5英尺的地方我发现,这些墙是建在厚度达8.5英尺的其他墙上。这些墙肯定属于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再不然就是属于密涅瓦庙宇。” 
但谢里曼还只是处于解开这个迷底的初步阶段。他越往下挖,就越感到糊涂起来。谢里曼本意是在挖出特洛伊城。他正在挖的却远不止这些。希沙立克丘是一个追溯往古的大宝库,坐落在此地的不是一个城,而是许许多多的城。许多民族曾在这里生活,又在这里消亡,墙壁之间填满了瓦砾,经重新平整,在一个民族的废墟上建起了另一个民族的城堡。 
显然在希沙立克丘上一个城遭受毁灭的事实并没有阻挡住另一个民族来到这里建设家园。原因当然是,从一个城的毁灭到另一个城的兴建,有时当中已经隔了几个世纪。而在这期间,大量的尘土已经淹没了原来的废墟。兵火连天的骇人教训也不再为人记忆。正如一个被消灭的民族必然被遗忘一样,在残垣断壁之上,出现了新的屋宇,而轮到他们的仍旧是毁灭和夷为平地。 
每一天的挖掘工作都使人更加振奋。这里发现一个马其顿的塔楼,那里出来一个雅典娜的圣堂,接着则是形状古怪的武器、粗犷造型的偶像、世不经见的瓦罐。发现任何一个埋于地下的城已经够使人兴奋的。但发现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城,真是无可比拟的胜利,因为这个城的故事3,000年来一直激动着人们的心。但使人目瞪口呆的是,结果却发现了7座城,随后这数目又成为9个,再后来则发现所有的城远不止9个,一个顶着一个,被深深地埋在地下。 
全世界的学者现在都瞩目于希沙立克丘了。不仅学者,而且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息息相关地注视着特洛伊城的发掘。对他们来说,特洛伊不仅是一个古城的名字。他们从小就是读荷马的《伊利亚特》长大的。在以往的几世纪里,所有西方有文化的人都是如此。童年时代,他们用积木在地板上造特洛伊的城墙。成年之后,他们当中有才华的男男女女编写诗歌戏剧,也都离不开他们童年时所崇拜的男女英雄。画的是他们,雕塑的是他们。对这些读过荷马史诗的人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荷马。阿基里斯和赫克托耳是所有男人中最勇敢的,而海伦则是所有女人中最美丽的。 
希沙立克丘中的哪一座城是特洛伊呢?这个问题是谢里曼想要解决的。很显然,遗迹的最上层属于罗马时代的伊利亚。同样很明显,最接近底层土地的遗迹则属于史前的另一个民族。他们非常古老,甚至不会冶炼金属。所有的工具和武器都是石制的。但除此之外,其他证据就不是那么容易鉴定。可惜的是,谢里曼作了错误的决定。他认为倒数第二个城——紧挨着石器时代人的村落——是他梦寐以求的特洛伊城。城中废墟上的一个宅院里,装满了奇异非凡的东西。城墙上有明显的被烧痕迹,使谢里曼确信自己的判断不误。他毫不犹豫地就把这个宅院称为“普里阿摩斯的王宫”,并把大门叫作“斯基安门”。的确,这座城的规模使谢里曼有些失:它很小,好象不足以演出象伊利亚特这样伟大的场面。但谢里曼的解释是:作为诗人,荷马对每一件事都作了夸张。 
3. 普里阿摩斯的宝藏 
尽管谢里曼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他还是感到美中不足,他童年时代的另一个梦想就是找到埋藏的宝库。在3年的挖掘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证据来证明,他的特洛伊城曾是一个拥有无数金银财宝的古城。他几乎挖空了古城的一半,拖走了250,000土方的废墟,收集的精彩石器足可堆满一个博物馆,但是100~150个劳工费时3年的发掘,却从没有找到一块金子。谢里曼被艰难的挖掘工作弄得筋疲力尽。他已决定在1873年6月15日希沙立克丘撤退了。 
然而,就在谢里曼准备永远停止挖掘的前一天,他发现了金子。那是一个早晨,他和他的妻子——3年前他和一个美丽的希腊姑娘结了婚——正和一些工人站在28英尺深靠近普里阿摩斯王宫环行墙的地方。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形状很特别的物件所吸引。一件器具的后面闪出了一线绝不会错认的微光。金子!谢里曼意识到他的梦想即将实现,他的心猛烈地跳动着。但他的脑子却动得更快。必须遣散工人。不能让人得知这里有金子,否则就会被偷光。 
“快去,”他对妻子喊:“叫他们收工。” 
“现在就去?7点钟就收工?”她不解地问。 
“快去告诉他们,我刚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不必干活儿,工钱照发。要看着他们回村。一定别让工头再来。快,去叫他收工。” 
当她照谢里曼的吩咐做完回来之后,谢里曼又说:“快去把你的大围巾拿来。”这时他已经手握刀子,正在发现铜制品的洞周围挖着。 
掘出这件铜制器具可不容易。它的上面覆盖着一层5英尺厚的结实灰烬,而且已经硬结。在铜器上面还压着一座19.5英尺高用大块石头和土筑成的城墙。为了取得这件铜器,谢里曼必须把城墙下面掏空,但这样做城墙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只是那闪光的金子使他急不可待,他已把安全置于度外。 
终于他能把手伸进去了,一件接一件的把金银财宝取了出来。这真令人眼花缭乱,价值也无法估计。但在这兴奋的时刻,谢里曼夫妇已全然忘了计数和估计。他们只是把所有的东西手忙脚乱地用围巾裹起,然后拖回他们住的木屋。 
回到房间以后,他们锁上门,开始一一验看这批财宝。这时他们的快乐心情真是无法形容的。当谢里曼把金项链套在他妻子的颈上,又把耳环在她头边比着的时候,两人都不禁颤抖了。现在,掘金的梦想已经实现。他,一个穷牧师的儿子,一个来自遥远地方的德国人,这时却站在特洛伊的土地上,手捧着普里阿摩斯的宝藏。也许他戴在妻子头上的王冠,原来就是属于海伦所有的吧。 
在胡乱地摆弄了一阵之后,他们开始仔细地检点了这批宝藏;一共有金王冠两顶,其中一顶由90串金链组成,包含12,271节金环,还有4,066个近似心形的金片,16尊神像,24条项链,以及耳饰、钮扣、针、棱柱等等总计8,700件各种各样的金制物件。除此之外,又有一批高脚环,其中有一个也是金的、一个是琥珀金的、一个是银的,还有一个金瓶。 
这个宝藏是怎么来到此地的呢?谢里曼立刻产生出一种推测。由于他所发现的宝藏是紧紧地挨在一起并且呈长方形,这就说明它们原来是装在一个箱子里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