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夫小王妃

第八十章 绝唱(完结


康和十二年夏初,叛军不敌皇上的神威,节节后退,溃不成军,就是薛简也受了重伤,生死不明。然,皇上并没有乘胜追击,连夜返回京城。
    当他疯了般地赶到地牢时,他看到了一地的鲜血,横七竖八的尸体,青蕖全身几乎被血染红了,奄奄一息。看到他,倏然眼睛一亮,随即是一片死灰和无尽的悲哀,张着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泪,已经流满了脸。
    刹那间他的心坠入了百丈深渊,疯了般,甩开来扶持的侍卫,冲进了牢房。刚下了几个台阶,便闻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清冽的酒香,带着丝丝的甜腥味,胸口猛然一热,有什么翻涌上来,“噗”的一声,一口血箭喷了出来,高大的身躯随即倒了下去……皇宫里顿时乱成一团。
    那年初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值得庆幸的,叛军终于败了,即使再纠结起来也没有多少威胁了。同一日,立后两个月的楼皇后病薨。至于皇后的病薨,有惋惜的,疑惑的,还有暗暗欢喜的,也让不少人舒了口气。
    霞妃一直卧病不起,后宫空虚,幸好淑妃贤良馨德,进退有度,将后宫事物料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刮目相看。
    因为事出仓促,本来朝堂内外对这位皇后便颇有微词,关于遗体是否进入皇陵,朝臣们意见不同。皇上冷冷的一句话,“入皇陵,待百年后与朕合葬!”还有人要说话,看看那阴冷至极的脸,战战兢兢地跪了下去,口呼万岁。
    于是,举国大丧,漫天的纸钱飘舞在皇城的天空,白色铺陈,招魂幡林立摇曳,整个皇城沉浸在白色之中,皇上亲自扶灵柩入皇陵。
    肃穆的皇陵背靠着青霭色的山峰,香烟袅绕,诵经的声音嗡嗡然在天地间回旋。送葬的文武大臣们肃立在皇陵前,随着沉重的、暗褐色的陵门缓缓打开时,扑面是潮湿的土腥味,可以看见层层的白玉石阶顺延而下,伸向陵墓深处,甬道里蔓延着丝丝的寒意。
    扶灵的一干人顺着台阶进入,高大的穹窿四壁镶嵌着颗颗硕大的夜明珠,雕饰布置华美而繁复,穷尽极奢。
    皇后的水晶寒冰棺椁停在正殿中间,正南面对着长生灯,不急不徐,绵延更长。
    随从们自觉地退到甬壁,垂手肃立。
    皇上近前,只见着皇后华服的楼四儿静静地躺在铺满金线玉片的、绣着龙凤图案的褥子上,头上的凤冠在珠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映着那清新的眉毛,娇艳的菱唇,神态安详自然,犹如睡着了般。
    他静静地凝注着,眼前似乎出现一幅幅画卷,缓缓铺陈开来,从初遇,心动……直到相守,关于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恍惚还在昨日。如今佳人一缕香魂远逝,再也不复见那明眸笑靥,他全然不顾那寒意刺骨,手指紧紧地扣住冰棺的边沿,骨节格格作响,眸底幽深,血色隐现。
    身后的曹公公稍稍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该盖棺了!”
    皇上倏然一震,眸中血色微微隐退,变得迷惘起来,喃喃道:“是了,是了……”还想再留住点温存和记忆,手颤颤地伸出去,解开那高耸的衣领。只见那修长雪白的脖子上露出一个细细的丝线,那石坠紧贴着她的锁骨中间,手稍稍顿了下,将石坠握住摩挲着,艰涩地一笑。
    手,突然顿了顿,仔细看着那石坠,却是满眼的惊讶,随即他猛地将衣领扯开了些,只见左肩上圆润无暇,竟然没有一点痕迹。轰然如雷击般地,他呆住了!
    “好好好……”他突然扯开嘴角,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似欢喜,似释然,又似痛恨。小心地掩上了那衣领,动作温柔,嘴角却始终噙着一丝微笑,那笑让在场的人都生生打了个寒噤。
    曹公公不安地道:“皇上……”
    皇上转身斜睨了他一眼,冰冷冷的,大步走上石阶,没有丝毫留恋,道:“盖棺!”
    所有的人都舒了口气,水晶冰棺盖被缓缓合上,行过礼,人们次第地走出陵墓,石门又缓缓关闭,从此隔绝了两个世界,也隔开了生死。
    此时,夕阳西下,凉风习习,西边天空被如火的晚霞燃烧起来,一荼千里。
    突兀地,一阵悲怆的歌声顺风而来,“……古道北,老树昏鸦,卷起西风,问君何时把酒言欢!……黄粱酒,击剑长歌,醉里相思,无奈佳人遥遥无踪!……”遥遥地,一个乞丐蹒跚着,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了踪影。
    皇上眯眼眺望着,又回过头,看了眼皇陵,眸色幽深难测,隐隐有暗潮涌动。
    *夜色迷蒙,月光如练,层层帐幔随风轻舞,烛光柔和地倾泻着一室的静谧。
    皇上微微闭着眼,手指慢慢地,一下一下地在案几上发出单调的、笃笃的声音,似乎很耐心地等待着什么。
    风,掀起一屋的纱幔,皇上倏然睁开眼,灼灼逼人。
    一个浅绿色的窈窕身影跪在脚下,声音低低的,道:“主子,属下已经查实,殷镌现到了蕃列,曾在庸关停留了两日。”
    皇上冷笑了声,闭上眼,默默地沉思片刻,轻一摆手。那人退后,转瞬消失在帐幔掩映中,无声无息。
    又过了一会儿,皇上懒懒地道:“宣淑妃。”
    须臾,素衣的淑妃便跪在了他的脚下,垂下的一缕青丝遮住了她半边脸,光晕掩映中,不施粉黛的眉眼柔顺而沉静,全身笼罩着丝丝悲戚,更是清娆动人。
    皇上只是看着她,久久地静默着,久到他似乎没有察觉到她的存在,让那如刀削般的香肩有点轻颤。
    终于,他开了口,温和却疏冷,道:“这些日子后宫多亏了你了。”
    淑妃一颤,整个身子都伏在地上,低声道:“臣妾不敢。”
    皇上笑笑,眸中却没有笑意,偏了偏脸,淡淡地道:“拟旨,淑妃贞静贤淑,端庄婉仪,被擢为皇贵妃,位列四妃之上,皇后之下……”
    淑妃一震,不禁抬眼看向那人,掩映在阴影中的脸却看不清表情。她跪伏下去,声音颤抖,“谢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上摆摆手,似乎不愿再多说一句话。
    淑妃叩拜后,慢慢地退身从坤龙殿走了出来,整个人还沉浸在巨大的惊震中,头脑浑浑噩噩的,直到身后曹公公和半夏等宫婢的贺喜声才让她回过神。依然淡然地笑笑,不由地抬眸看向那月空。
    圆月如一片薄薄的瓷片在浮云中漫步,月色正好。鼻端似乎还萦绕着那墨香味,那寒冷而疏远的话语,她的嘴角挑起一个美丽的弧度,是欢喜的,如释重负的,却又是凄婉的。
    接着,皇上下令封了皇后曾经住过的殇宫、凤徊宫,便整日整夜忙碌于朝政,除了向文太后请安外,不再涉足后宫。
    康和十二年秋,皇上突然染疾,一病不起,针灸药石全然没有疗效,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更是忧心忡忡。
    果然,半个月后,皇上驾崩于坤龙殿,留下遗旨,迎薛简回朝登基。
    没有选择地,同年十月二十八日,黄道吉日,京辅大开,天朝臣民迎新皇入京凳大宝。
    新皇登基,遵先皇循制,嘉奖朝臣,大赦天下,遣散后宫嫔妃。因淑妃为皇贵妃之尊,暂留内宫,任其去留。文太后自请修行静水庵,不再问世事。先皇殿前总管曹公公自贬皇陵,为帝后守灵。
    新皇封生母雨妃为圣贤皇太后,身边的女人除了茉夫人封为贵妃外,其他姬妾也分别封妃。然而后位空悬多年,无人问巅,成为天朝一个奇异的景象。
    作者:此文完结,感谢亲们的支持!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