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 1988 年的黑色
星期一事件中,因各种股票狂跌,他损失了 1 亿美元。全美国著名的金融公
司中只有两三家逃脱了那次噩运。其中一家称为“桥水金融公司”的,它的
总裁曾几次来我国访问。我曾问他的诀窍何在,他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大
概他知道我这个穷汉不会成为他的竞争者。而我呢,也知道发财与我无缘,
① 茅于轼:《投机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走向未来》杂志,总第 7 期 108 页。
竟把这个可算无价之宝的诀窍忘记得一干二净。
小结:从总量平衡看,产出等于消费加储蓄(或再加出口)。储蓄有两种目的,目的不同选择
的储蓄方式也不同。储蓄如果以投资的方式进行,风险大的获利也可能更丰厚。
22.美国人如何存钱(下)
俗话说“勤俭起家”,勤,用现代语言讲就是要有干劲。不论这个干劲
出自建设国家的热忱或出自个人发财致富的愿望,反正没有干劲懒洋洋是不
会有经济发展的。事实上,上述两种不同的干劲都曾导致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在 50 年代初期的增长,可说是前一类例子的典型;香港的增长,或许可
说是后一类的代表。当然,这决不是说香港人不爱香港。由于干劲能导致增
长,因此一个政策能激励人的干劲的,就是好政策;反之,一个政策执行的
结果是苛待了有干劲的人,必定不是好政策。
然而有了干劲却未必一定导致增长,问题在于这个干劲用得是否得当。
拿科学家的干劲去种田,砸了铁锅去炼钢,这种干劲非但不能导致增长,还
可能造成灾难。如何能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大体上做到似乎并不难,但
一切活动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则是一个极难解决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学中称
之为“资源的最优配置”。好的经济政策不但要奖励有干劲的人,尤其要奖
励改善资源利用效率的人。
再来说“俭”.俭就是艰苦朴素的精神。拿家庭来看,把挣来的钱吃光花
尽,不留后备,难免有时会紧张被动。一个能发财的家庭决不是吃光花尽的,
而一定是多有积蓄而且善于经营的。拿国家来讲,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都
被消费掉,那么就没有余力搞扩大生产能力的投资。近年来美国经济走下坡,
不是因为美国人懒,也不是因为资源利用效率低,一个主要原因是俭字上出
了问题。他们的积累率从 1965 年的 18%降到了 1988 年的 13%(1990 年上
升到 15%),是现在世界各大国中最低的。
我和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聊天时,无意中说起一般的美国人到
底是穷是富?从表面上看,他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不少家庭甚至有两
辆,住的房子和室内陈设都很讲究;从工薪收入看,知识分子和专业工人的
年薪多半可达 3 万元以上,许多家庭还有股票的红利收入。在哈佛大学负责
清扫的一位黑人老工人在每年一度的休假中都要去南方几个州游玩,有时还
出国到牙买加去。他们这样花钱必定家里存有很多钱。可是从另一方面看,
马路上跑的汽车多半是旧车,新的豪华车为数很少;他们虽然多半拥有自己
的住房,但大多是借债买的,每个月都要用工薪的几分之一还债。他们用钱
虽然阔绰,其中却有不少人是赊账摆阔气。没有到发薪水,已经伸长了脖子
等薪水过日子。经济系一位心直口快的女秘书说,她在洗衣店里洗的时装要
等发薪水才有钱去取,这耽误了她去参加宴会。所以到底他们有多少家底真
很难猜测。
一年多以后我从美国商业部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数
字显示,1984 年美国家庭的平均净资产(存款、房地产、股票及债券之和减
去贷款及各种债务)为 6.6 万元。但此数不包括诸如汽车、冰箱、首饰之类
耐用消费品之价值及预期养老金和保险收入。6.6 万元的数字确实不算多,
大约只相当于家庭两年半的收入。尤其叫我吃惊的是,美国家庭净资产的中
位数只有 2.5 万元,合不到 1 年的收入。所谓中位数是将家庭净资产数从大
到小排队,在队列正中间的那个家庭的净资产就是中位数。换言之,有半数
的家庭的净资产高于 2.5 万元,半数的低于 2.5 万元。平均净资产则是全国
家庭资产总数被家庭数除所得的商。中位数远低于平均数说明大量资产集中
在少数家庭手中,大多数家庭的资产是偏低的。美国的统计资料也表明,资
产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又大于纳税后可支配收
入的不平均程度。这里累进所得税起了均贫富的作用。
6 万多元的资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照一般人设想,它必定是以现
款、银行存折或股票债券的形式存在着。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真正的资产,它
们只不过是一张纸,用来证明实际上存在的那一部分资产归你所有。真正的
资产是工厂、铁路、矿山、建筑、森林、土地等。这些资产在美国绝大多数
是个人所有。当你在纽约繁华地段的马路上行走,看到四周高楼大厦,你可
以想象每一所房子以及其内部的陈设,归根结蒂,它们莫不属于某个私人所
有。当你开着汽车越过森林、农田时,这些森林农田也都属于某个个人。事
实上,只有你脚底下的这条马路大概是公有的,它属于国家(联邦)所有或
省(州)所有。我说“大概”是因为确有一小部分马路属于私有。我在波士
顿的住所就座落在一条私人马路上,马路两端各竖了一块牌子“私有马路”。
冬季市政府的扫雪车只扫公共马路上的雪。正因为如此,私人经营的扫雪车
公司应运而生,他们专为私人马路提供扫雪服务,并取得报酬。我注意了一
下,同为私人马路,但各条路的维持状态差别极大。有的有专人管理,打扮
得像花园;有的年久失修,路面上坑洼不平。事实上不仅私人马路有这种差
别,州属的公路也有状态好坏之分。一般而言,富有的州,公路状态比较好。
如果你手持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你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成了一个资
本家。到年底你可能分得该公司利润的一部分。但你去参观该厂的时候,你
无法弄清厂中哪一部分资产属于你所有,是一部机床,是一间办公室,或是
该公司占有的某一块土地。但福特公司的巨额资产确实属于他的成千上万的
股东。这种财产所有权的关系很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办厂时的关系。
那时厂中的一切资产都明确地属于某一个人。如果你将钱存进了银行,取得
一张存折,银行又将存户的钱贷给了许多企业,此时你更无法弄清哪一部机
器设备属你所有,甚至也不清楚你的钱贷给了哪一家企业。然而从总量来看,
证券和存折等的总价值等于实体资产的总价值;你的银行存单确实有它的物
质基础,而不是一纸空文。
从这个角度看,储蓄实际上就是投资。用买股票的方式存钱,意味着你
向某家公司投资,此时你将选一家经营最可靠、利润最丰厚的企业;你要在
上千家有上市股票的企业中精心挑选。用购置土地的方式存钱,你要选择一
块能产出最大价值的土地,不论是森林、农田还是收费停车场。所以当 6500
万个美国家庭选择存钱方式的时候,同时决定了全国的资金流向何处,或者
说,美国的扩大再生产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如果你将钱存进银行,这意味你
将选择投资的机会委托给银行,由银行代你作出决定将资金投往何处。即使
这样,你仍要在美国 3 万多家银行和储蓄信贷所中选择一家利息高且不会关
门的银行作为委托对象。
那么美国百姓选择的结果如何呢?美国家庭中有 80%持有银行的活期
储蓄。当然,活期储蓄的目的不在于投资,而是为了方便。有了活期存款你
就有权开支票以支付房租、水电费,乃至于在商店买东西时,可以不必随身
携带大量现款。可以开支票的活期存款是没有利息的,相反,银行还要向你
收取服务费。美国有 62%的家庭有定期存款。美国的此类存款与我国的规定
不同。必须提前若干天通知银行方可支取的,或相当干活期存款而必须保有
一最低限额结余的,都算这一类。这部分家庭就是将投资的选择权交给了银
行,省得自己伤脑筋。19%的家庭购买股票,他们愿意动脑筋去寻觅预期利
润高的公司,他们每天留意报上关于股禀行情的变化。还有 21%的家庭购买
储蓄债券,3%的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债券是国家、地方或企业向公众举债的
一种契约,不到期不能兑现,但可以出让而变为现款。
小说推荐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8年,于2007年三版,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
- 巧学经济学.
- 巧学经济学 作者:泉林.所写的《巧学经济学》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泉林.连载中
- 最新章:10.别让骗子蒙蔽眼睛――老而又常见的庞氏骗局
- 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人海中
- 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人海中作者:人海中别人看何小君,总觉得她的恋爱经历该是美女的风光史,没想到事实却是霉女的血。年少无知爱上的第一任男友在她为了捍卫爱情离家出走的时候当着她的面与人劈腿,第二任男友冯志豪英俊多金浪漫完美,却是与人有了婚约的,白白牺牲了她三年的青春时光,直到她幡然醒悟的时候只剩筋疲力尽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章
- 学霸的经济世界
- 理科的学霸总是耀眼明星,改变世界的似乎也总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类似的理科天才,高傲的理科天才心目中“文科是什么,没听说过,但是,理科改变了世界,而文科,统治了世界,这里,是一个学霸文理双向发展的故事 作者:十六块八所写的《学霸的经济世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十六块八连载中
- 最新章:184
- 魔鬼经济学
- 《魔鬼经济学》作者(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译著:刘祥亚 在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魔鬼经济学-古典名著
-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林行止 被行家称为不务正业的奇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利维德,二OO三年以三十五岁的“稚龄”获得“美国经济学协会”两年一度颁发的“克拉克纪念奖(奖章,不设奖金,四十岁以下的美国经济学家)后,接受《纽约时报杂志》特约记者杜布纳的访问;访问记长达万言(印出来整整十七页,不少涉及“私隐,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重生我主宰了全球经济
- 陈浩重生,回到1993年 作者:巅峰的神所写的《重生我主宰了全球经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巅峰的神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87章
- 魔幻世界的经济问题
- 《魔幻世界的经济问题》作者:穿越闲着“勇者s死了m王,从此跟公主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以前每次看到这种结局我就忍不住想吐槽,哪有怎么好的事啊。PS:勇者回老家结婚到还有可能。第一章炮灰救世主光之女神芙利狂信者秘密神殿狂信者A“猊下,召唤法阵的魔力填充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只需要倪下下令执行了”登拉本“恩,干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8章
- 经济的真相
- 《经济的真相》作者:皆不在其白我们正处于怎样的地方?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形势?经济危机、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它们的实质是什么?跟随几个学生的讨论,来探寻经济的真相 作者:所写的《经济的真相》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