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长安,此岸烽火/宋青禾

第16章


西北来的宫女统共有两个。一个在御膳房,还有一个在浣衣局。”
  “怎么可能?难不成是她在骗我?看着不像啊。”我喃喃。
  “小姐,您现在是皇后,可得多长个心眼,怎么什么人都相信呢?”
  “找不到就算了,以后碰上了我再问问她。”我笑道。
  郑暖(一)
  江南进贡了几盆天竺葵,花期都快过了,我今日突然想起来,于是带上采儿早早奔去后花园。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日早起叫我得了个意外收获。
  一个蓝衫姑娘笑靥如花,正慢悠悠散步在百花丛中,我嘴角不禁轻轻弯起。
  这个姑娘不是郑暖是谁。
  “郑暖。”我喊她。
  她回首,见到我有点局促:“娘娘。”
  “我让人去找你,没找到。今日竟让我给碰上了。”我笑道。
  “微臣参见娘娘。”
  花丛中闪出来一个人,身材魁梧,面庞黝黑。
  我定睛一看,好生面熟!
  “你是……”
  “在下郑毅。”
  这个人的回答委实简短得很,我想了许久终是记起来了。周骁前段时间论功行赏好像是封他为定远大将军,驻守西北。我脑中灵光一闪,郑毅、郑暖,他俩莫不是兄妹?
  郑毅见我迟疑,说道:“今日圣上赐宴,微臣是特来向圣上辞行的。”
  “郑暖是你妹妹?”我问。
  “是。”
  原来她身上穿的衣裳不似宫女的,我原先竟然没注意到。
  我笑道:“我竟以为她是哪一宫的宫女,还想要了她去。”
  “承蒙娘娘厚爱,是小妹的福分。”
  “她现在是定远将军的妹妹,本宫可不敢随意使唤了,先前多有得罪,还望将军和郑姑娘不要见怪。”
  我吩咐采儿搬一盆天竺葵去我宫里,说道:“既然将军和皇上约好了,那本宫就不打扰了。”
  “娘娘慢走。”
  采儿捧着一盆花,说道:“小姐,你看,我就说这个叫郑暖的不是好东西,还骗您说是宫女。”
  我一张老脸霎时挂不住,讪讪道:“这倒不是她骗了我,是我自己揣测的,没想到猜错了。”
  采儿还是一脸不平:“小姐,我觉得那个郑暖进宫别有用意。”
  我拍拍她:“好丫头,我也觉得如此。你继续说下去。”
  “皇上赐宴大将军,他却携带女眷进宫,我觉得他是想把妹妹献给皇上。”
  我点点头,说道:“不错,只是这番话千万别叫李嬷嬷听见了,不然,她定要说我拈酸吃醋,担不起皇后的风范。”
  话说这一日赏花的心情委实不错,这红艳艳一簇一簇的天竺葵花期将近,我这里好不容易抢了个先机看着了,着实不错。是以,我端着花盆左看右看,百看不厌。采儿看着我,懒懒说道:“小姐,您都看了一个时辰了,还没看够啊?”
  我笑笑:“我现在不抓紧时机看个够,过几日这花就得谢了,想看都没处看去。”
  郑毅在三天之后出发,这三天之内当务之急是要安顿好自己的亲妹妹。是以,百官皆以后宫仅余一位皇后是远远不够的,力荐皇上封郑暖为妃。
  我的永安宫一向安静,大家也都是极规矩的,是以,当李嬷嬷正式在永安宫里宣告这一消息时,没有一个人讶然。
  我搁下手中的毛笔,走到窗前:“这是件大喜事,咱们得替皇上谢谢老天爷。这样吧,永安宫今晚吃斋。”
  李嬷嬷双手合十,激动地朝东方拜了拜:“社稷之福,社稷之福啊。”
  永安宫今晚的这顿素食吃得大家意犹未尽,我擦擦嘴,说道:“大家要是还想吃,明天咱们还吃这个吧。”
  “朕正好还没用晚膳,不如也尝尝皇后这儿的素食。”本应轰轰烈烈出现的皇上,悄无声音迈着大步走了进来。
  正收拾碗筷的太监宫女闻言手一抖,上好的斋菜差点毁于一旦。
  我赶紧起身:“这些都是些残羹冷炙,吃了会胃疼。”
  只是这宫里头,不论是后宫还是朝堂上,都是皇帝最大。我养的一群白眼狼对我的话充耳不闻,乖乖摆好碗碟,又跑前跑后的给周骁准备碗筷。
  周骁毫不见外的坐到我边上,指指麻婆豆腐:“长安再陪我吃点?”
  我摸摸滚圆的肚子,艰难的点点头:“臣妾遵旨。”
  方才还热闹的一屋子人瞬间退得无影无踪。我慢条斯理的挑着一根根芹菜,再慢条斯理的一根根慢慢送进嘴里。
  “长安怎么想起来要吃素?”
  我嘴里的那根芹菜终于尘埃落定:“偶尔吃吃素,有益身心健康。”
  我两眼撑得发花,周骁终于吃好了。他漱了漱口,说道:“长安,有件事想同你商量一下。”
  周骁但凡说有件事同我商量一下时,我都会不由自主警觉起来。是以,我立刻正襟危坐,静待下句。
  “长安,郑将军以前是我的副将,功不可没。”
  我大概猜得到他想说什么了。无非是为了抚慰功臣,决定将郑暖迎进宫,让我不要计较之类的。
  我向来心软,周骁言辞恳切,话语谨慎,倒叫我不忍心。况且,我一心想表现一个皇后该有的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母仪天下的风范,是以,我抢先一步开口:“谨言多虑了,长安觉得这后宫里头甚是冷清,正缺几位姐妹,谨言若是将那郑将军的妹妹迎进来也是一桩喜事。”
  周骁目光闪烁,半响,叹了口气:“长安,你很希望她进宫?”
  我只是个皇后,皇帝要来和我商量的事一般都是已经做好决定了的,我此时说不愿意也顶多是多要点安慰,除此无他。而我,其实是很畏惧一个人在我耳边反反复复唠叨同一件事,于是我说道:“多个人,多一份热闹,挺好。”
  “如果长安不反对,我想封郑暖为静宁公主。”
  闻言,我一怔,竟是,竟是封她为公主?!
  我看着他,他竟含着戏谑望着我。我怔怔不能言,心道,我这次自作聪明可是出了大糗。
  “不知长安意下如何?”
  “啊?呃,甚好,甚好。”
  “既然长安不反对,我明日上朝便同大臣们商议此事。”
  当晚,我一夜无眠。
  周骁在我这说的轻巧,做起来却颇费了点劲。第二日,我正翻看《盛世传奇——顺圣哲明宣隆仁皇后》忽闻院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这里平日里头甚是安静,宫人们行路说话莫不是轻步细声,是以,我一听就明白了,来了不速之客。
  邱行知倚在门边,屋外吹来的风撩起他的袍角,逆着光,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我感觉,他此行甚急。只是他站在门边许久,却不开口说话。是以,我闲闲站起身,说道:“邱大夫胆子不小,擅闯后宫。”
  邱行知长叹一口气:“皇后菩萨心肠,大难临头还关心小人的性命,实乃可悲可叹!”
  我不解:“此话怎讲?”
  邱行知一脚踏进屋子,拿起我置在桌案上的书,扭过头,冲我诡异一笑:“我是来告密的,娘娘赶紧收拾细软避一避吧。“
  我愈加不解,却也知道,邱行知向来好说半句留半句,我若心急疑惑他就愈加得意。如今他既不慌不忙说出这番话,定没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我当下也不着急了,坐定,方才悠悠说道:“这天下之大莫非皇土,若是周骁要捉拿我,我逃到哪也没用。若不是周骁,那谁也不敢拿我怎么样。我何须要逃呢?”
  邱行知嘿嘿一笑,说道:“你不逃,待会可有得受的。”
  他这一笑,含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叫我不由得打了个激灵。
  郑暖(二)
  “娘娘,请恕老臣直言,定远将军虽然跟随皇上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皇室血脉不容含糊,立郑小姐为公主实在是于理不合,恳请娘娘劝陛下收回成命。”
  “娘娘,褒奖开国之臣理所应当,自古以来最有效最直接的就是联姻,如今后宫人丁单薄,微臣认为纳郑小姐为妃是最好的选择。还望娘娘以大局为重。”
  “……”
  我坐在高高的紫檀木椅上,地下哗啦啦跪了一地的忠心臣子。
  第一次单独接受众臣的跪拜,听取众臣的进谏,我有一丝的激动。是以,我岿然不动,力尽庄重的说道:“众位卿家快快请起,本宫一定不负各位所托,力劝皇上纳了郑小姐。”
  方才还叽叽喳喳的一群臣子突然间不约而同的噤声,面面相觑。
  我干笑一声:“众位卿家,本宫言出必行,诸位不必担心。”
  底下沉寂了片刻,突然爆发出整齐有力的呼喊:“娘娘千岁千千岁。”
  我继续干笑,一个凄厉的声音由远而近插了进来:“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我抹了抹额上的汗,这小太监不知是在哪当差,竟如此机灵,知道娘娘我现在不好了。
  “娘娘,不好了,郑小姐不见了。”
  地上跪着的大臣皆抬头看我,目光叵测。我则看着门口气喘吁吁的小太监,心道,原来是郑暖不好了,不是我不好了。
  只是皇宫内守卫森严,她怎么就不见了呢?是她自己藏起来了,还是被人掳走了呢?
  我站起来,对着满地求知若渴的目光,笑道:“众位卿家请回吧,本宫去找皇上商量。”
  周骁正在书房接见邱行知,外面守候的小太监非常尽职,不卑不亢的劝我耐心等等,稍安勿躁。我踩在满园的落花上,软软的,真舒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