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州/平凡普通

第1124章


为上者,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忠心耿耿,那是不现实的,最有利的做法就是用其才,束其人。
    无论是曹操地唯才是举,还是刘备的德才兼备,都不是选拔使用人才的好标准,就我看法而言,最好的标准是做出一定钳制后,用人不疑,如同孙权一般。
    只是这个钳制度要把握好,太紧,则失去人才本身意义,太松,却又容易助长一些其他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定规,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史天泽有才干,彩云甚至称他有丞相之才,别的我不清楚,但我知道,这个史天泽在以往的历史中,曾经担任过忽必烈的丞相,根据史书评价,其表现极为优秀。不过也是,能被忽必烈看重的人,肯定在某方面有着过人之处。
    至于他是否忠心的问题,我并不认为他真的就忠心我,但他是个明白人,只要大宋一直保持着上升地势头,他一定是大宋的忠臣良将,甚至其表现比很多人都会出色。这样的人不是~雄,但无一不是世事明达之辈,其才干可通文武,上马治军,下马理民,归朝让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
    从这个意义上讲,史天泽是大才,而且是不得不让人重用的大才。
    眼见其他人还在争论,我也不打扰,只是默默考虑到底该如何对待史天泽?
    不知争论了多久,司马风上前做出定论:“无论是重用还是闲用,都有利弊,不过微臣以为,史天泽等人是北地汉人,而北方先归于辽,后归于金,其后又被蒙古占据,近日方才被我朝廷大军收回。要说史天泽他们对我大宋多么忠诚,微臣第一个不信,但他既然选择投宋,而且是不辞辛劳的从北方一路南归,无疑证明他是一个明白人,知道我大宋统一天下之势不可避免,既然如此,微臣相信他也会做出明智选择。若陛下还不放心,不如让其和蒙古使节见面,以窥其心,不过此一来,到显得我大宋有些小气!”
    我一听,顿时大喜,连声说道:“小气不小气到不用多做计较,这样一来,还可以解决蒙古使节地问题,就这样办。”
    一有决定,我立即下令道:“接待蒙古使节的问题还是文贵出面,据说这个使节是从北方星夜奔赴大宋而来,仅仅二个多月,就从北方草原赶到大宋,还真是辛苦。你可以带他们多在大宋游玩游玩,甚至可以让他们见见阿刺海别吉,让他们休息好,玩好,至于其他事情,能拖就拖,就是不要谈正题!”
    文贵对此事熟练无比,自然应允,自他知道蒙古不怀好意后,对这个安排当然没有意见。
    我沉默一下,才缓缓说道:“至于史天泽他们,朕看,还是让他们留在建康城外一段时间,尚懿,你负责招待他们,可以让他们参观参观我们大宋的军营,也可以带他们见识见识我大宋地火器威力,甚至翼骑兵军营,神州军校这些敏感地地点,也可以对其开放。具体情况,由你根据实际把握,务必要让史家兄弟认识到我大宋的兵甲犀利,战士勇武,不让其生出慢待轻视之心!”
    尚懿也上前领命,随口问道:“那臣该如何安排他们和蒙古使节见面?”
    我笑了笑,看向文贵,后者到是很机灵,直接说道:“尚大人不用担心,此事可由贵安排,大人尽管安排好史家兄弟,这样可让事情显得更真实。”
    尚懿对文贵也很有信心,不再追问,领命退下。
    最后提到彩云,我想了想,对李碧如说道:“北方的情况很复杂,但北方地收复却对我们很重要。火凤军团是稳定北方的关键,朕希望你能克服暂时地困难,不要因火凤军团囤积钱粮一事,心生懈怠,要为我大宋百年之计着想。”
    李碧如也上前,肯定的说道:“微臣一定顾全大局,为我大宋出力!”
    我含笑点头,解决这三个问题,当前地任务又回到如何恢复大宋国力上来,不过此时我的那些改革措施已经全面铺开,加上大批新锐官员上任,整个大宋的局势一片大好,要不了多长时间,估计就能尽复国力,甚至还能大进一步。
    从我降临开始,到如今完成朝廷改革,虽然不过短短数年,但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不过不管怎么样,最终我完成此事,大宋因此不同,而神州也将改变,这比简单的消灭金夏要困难的多。可以说,不是利用这些年的战争,我也不可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大宋如今虽然是一片疮痍,但却孕育着勃勃生机,相信要不了多久,大宋的铁蹄就将再度奋进,到了那时,一切都将不同。
    看着眼前这群充满自信的官员,我的心情越加畅美,脸上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第八章 秘本兵法
    大宋首都建康城外,尚懿带着史天泽三兄弟,顺着一条官道前往神州军校,二十多个随从护卫散布到两边,警惕的注视着周围。[万书楼。
    跟在尚懿身后的史天泽一脸深沉的在考虑着什么,史天安则是脸色平静的打量着四周,只有年轻的史天祥一脸好奇的不住对周围进行打量,不时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很是觉得过瘾。
    这几天,尚懿秉承赵的命令,带着史家兄弟游遍建康的新旧两城,让他们感受到大宋的繁华,后来还带他们去了大宋的军营,观看了火器的演武,又让他们震撼于火器那种不可阻挡的威力,昨日甚至让他们参观了翼骑兵军营,让他们见识到另外一种骑兵使用方法,这给了史家兄弟极大的触动。
    和蒙古人接触这么久,一直认为蒙古骑射已经是天下难敌,但看到翼骑兵的表现,史天泽隐隐感觉到,这支翼骑兵,将是对抗蒙古轻骑的有力战力,只要指挥的将领能真正领悟到这支骑兵的用法,相信蒙古轻骑将会遇到一支劲敌,甚至会被这支装备精良的骑兵所反制都不一定。
    蒙古骑兵最让人害怕的地方就是来去如风,弓急箭利,再加上独有的冲阵战术,往往让其在对敌的时候占据很大的便宜。但这些在面对翼骑兵的时候将大大减弱,翼骑兵兼有重骑兵和轻骑兵的长处,在冲阵中可比重骑,但在对阵灵活上,却不弱于轻骑,只是在长途奔袭上略微有些逊色。但以大宋的情况,只要能正面对抗蒙古骑兵,则蒙古骑兵的野战优势将荡然无存,失去这个优势,蒙古对大宋的威胁将会减弱到一个难于置信的程度。
    至少,蒙古最让人恐惧和无奈地驱敌民而攻城的战术,会因为这支骑兵的存在而失去效用。至于防范抢掠烧杀等等蒙古惯用的弱敌手段,更是不在话下,可以说,蒙古骑兵优势已经不明显,失去这个优势,蒙古还剩下什么?野蛮吗?就算在野蛮地蒙古人也难挡火器一击,那已经是非人力所能挡。
    想到这些,史天泽复杂中略带惊惧的看了一眼尚懿。
    根据尚懿的说法,现在大宋的翼骑兵军营还有多处,大宋军部在三到五年内会训练出十万翼骑兵。原本还需要担心马匹问题,但随着河北辽东以及部分东北草原的收复,这些问题已经不成问题。
    有很多人都认为,骑兵是北方民族的专长,汉人天生就比不上,但史天泽却深知,只要经过刻苦严格的训练,汉人骑兵丝毫不会比北方民族逊色,不说超过,至少双方交战,不会落于下风。
    观这些翼骑兵严格到残酷的训练,史天泽就知道,这支骑兵绝对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一支真正能战之军,只要加以一定的战场磨练,将来肯定会让世人震惊。
    这个认识让史天泽感到一种说不出,道不明地失落感。
    原本认为大宋缺乏骑兵将领和战马,自己等人带着成建制骑兵以及大量战马归顺,不说受到重用,但起码能得到大宋朝廷的重视,此刻看到这支翼骑兵,史天泽心中再无先前的信心。
    就在史天泽心事重重的时候,神州军校已经赫然在望,尚懿回过头,温和的对史家兄弟说道:“三位贤昆仲,这里就是我大宋未来将军的聚集地神州军校,如今我大宋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在这里学习过。不知三位贤昆仲想去参观那些地方?”
    史天泽还没说话,史天祥口快地说了一句:“能不能到处看看?”
    尚懿微微一笑:“本来没什么,不过今天听说在陛下的提点支持,以及一些西洋工匠的帮助下,我大宋火器部门又研究出一款新的火器,大小和翼骑兵用的短柄火枪差不多,威力却不可同日而语,叫什么转轮枪。陛下亲自恩准神州军校的火器营学员试验用枪,以检验该枪的实用和威力,听说很多地方都被封闭,连我都没办法,只好让贤昆仲参观一些其他地方了。”
    史天祥露出失望之色,史天安面色如故,只有史天泽笑道:“祥弟不懂事,大人不要和他计较!至于参观一事,大人看着安排好了。”
    “那里,那里,请!”尚懿抬手招呼三人前行。
    史天泽抬头望望神州军校那威风凛凛的大门,在心底叹息一声,跟着尚懿走进军校
    军校内有很多学员正在出操,看着他们精神抖擞的练习着各种作战技能,史家兄弟都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地心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