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山庄

第4章


见月月无话,小青说嫂子,你说的是真的?月月点头,眼泪唰一下滚珠子似的滚下来。月月说其实我倒不在意,不管怎样我都爱他,可他老说这很重要,压力很大,他说听说惊吓得的病最不好治。小青说不会的,我后天假满上学,给你找县里大夫打听,不过一定要再试试,你要多用一些方法,要有耐心,要动手去操作,懂吗?月月蒙住泪花的眼睛充满了感激,她羞怯地看着小青——向一个未婚女子诉说房事让她羞怯。
  第二天早上,小青趁哥哥不在屋的时候钻进西屋,看见月月一双美丽的大眼肿成樱桃一样透明的红泡泡,小青明白事实已经不可逆转。
  小青没有等到假满,当天下午就起程返回县卫校。月月回家“沾酒”这日,是结婚之后的第三个早上。乡间俗规,姑娘婚后第七天,必须双双回娘家给爹娘送酒,重视孝道的祖先为让出嫁女子永远记住孝敬父母,特意用一个规矩加以强调。不知是如今孩子少,父母初送女儿过于想念,有意改了规矩,还是刚出嫁的女儿太想父母,不想倍受熬煎,不知不觉就变七日为三日。婚后第三日,月月和国军带着八瓶酒一条四斤重的大鱼,带着新婚获得的满腹抑郁,踏上了通往水库下游下河口的山路。
  月月家是辽南有名的大户人家,祖上曾经出过朝廷里的御史,出过大学士。翁氏祖宗翁占鳌明末清初以小舢板起家,四十岁时就成为海上巨商。康熙年间,海外贸易发达,他驶一艘帆船,贩苏州纺织品、景德镇陶瓷周游东南亚各国,会七国语言。传说翁占鳌四十五岁时穿过马六甲海峡,从印度岛贩回一个居住在印度的古巴女人。他独占这个洋女人,在茫茫无边的海上疯狂地挥洒了二十八个昼夜之后回到半岛海岸。因为孤独,因为雄心,因为海天茫茫一色,被爱和欲而彻底吞没的男人,无法体会家人长年望海盼望的心情,当他兴致盎然将一碧眼女郎领出船舱,一岸族人一哄而上,欲将洋女人驱向海底。为了逃命,他上船重新启航一直北上,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黄海北岸一个叫红崖子镇的地方登陆。从此,一个高男人领一个洋女人常常在小镇的染坊、货栈上露面,勾来众多小镇人的目光。后来翁占鳌在红崖口给洋女人盖了座三出三进的中国式洋房,十几年间,生下了五男三女八个混血孩子。于是,一个洋女人和八个半洋不洋的孩子,从此成为红崖镇的一道风景。乡下人每到集日赶上马车满街吆喝,走哇,去看翁古人。后来人们知道那洋女人叫古丽丝。翁占鳌和他的古丽丝在红崖山上作古。他们的八个孩子有三个成了红崖镇的大商人,一个搞金融、一个开染坊、一个倒烟丝,两个考中进士,祖业的兴旺令全镇人震撼,交口称赞杂货水的优良。据传,红崖镇被翁氏兄妹的商品和名气大包围时,红崖镇从此一点点被演化成翁古城。一百五十年后,翁占鳌的后人因为贩卖鸦片再创祖业辉煌,可是不过几十年,到了月月爷爷的爷爷,翁氏的家道被大烟一口一口吞没,败落的家族已经无法住进镇上的老宅,携儿带女一路逃荒北上。穷途末路的乞讨者走到水绕山过、树围路长、凄迷苍郁的歇马山庄突然再不动步,他们先是露宿街头草垛,在这里吃草穿草盖草,而后蓄满了力气打基造屋。
  月月爷爷的爷爷沦为农民之后,从零做起。到月月爷爷这辈,已略微有了点家业,已经供得起儿女上学。月月的爷爷老实巴交,奶奶却伶牙俐齿说一不二。爷爷因为娶了奶奶这个辽南东沟县城基督教教徒的长女,从此威风大振。奶奶重家教讲排场讲体面,勒紧裤带也要将四儿一女供上私塾学堂。自此,人们看到讨女人对光宗耀祖有多么重要。月月也因此在妙龄时期,在歇马山庄身价倍增,那些日子平平从无起色的草房人家,都曾被月月牵动过热辣心肠。高考落榜之后,歇马镇中学在数十名落榜生中留下月月做代课教师,校长在支部会上一再提到翁氏家族人的修养,说做教师知识重要,修养也很重要,它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家族使月月十几岁起就在心底有种无形的依托,无声的骄傲。即使后来父亲被斗,叔叔被打成黑五类,哥哥们因为社会关系问题当不上工人,那种无形的支撑也从未削弱过。
  初春时节的山路上黄草已微微返绿,野地里间或冒出的羊奶子探头探脑,显出一种小心翼翼的神情。下河口在一派暖暖的春光中很快映入眼帘。月月手搭在国军后背上,凹凸不平的土路使自行车一颠一颠像小兔子蹦高。月月自己有自行车的,结婚那天随陪嫁的车一同拉来,可是一早国军执意载月月走,那个说不出口的病症带来的恐惧,使他一刻也不愿离开月月。月月一路一个劲儿地咯吱着国军,中指一会儿伸到他的腋窝,一会儿伸到他的腰间,宽阔厚实的身躯仿佛一架五弦琴,让月月弹出喝喝嘿嘿的声响。
  这具膀大腰圆的躯体最初来到月月生活中她并不是十分接受。月月喜欢高个,但必须是瘦削的身材,属于宽肩细腰那一种,类似美国电影中的西部牛仔。过早发胖的男人总给月月油滑黏腻的感觉。然而那些宽肩细腰的追求者最终没一个打动月月的心。月月后来发现,她是那种不喜欢用语言和行为追求的女子,她对殷勤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国军从不和她说话,上班下班路上相遇目光总是冷冷的,他总是撵上她后,一声不吱超过她给她一个后背,不像那些人蚊子似的嗡嗡营营在她前后左右。国军的冷漠让她大大生出兴趣,使她的目光常常透过身边小伙子的缝隙盯上国军的后背。国军是用冷漠的方式进攻月月的,让月月反过来用尽一个女孩全部的聪慧追赶国军,让他变冷漠为火热。国军一路迎着风尘气喘吁吁,在月月灵动手指弹拨下,他心情变得开朗、轻松。骑到下河口河套小树林的时候,他下车陡然转身盯着月月,说都怪你弹拨,我现在就想要你。月月眯眼看着国军的眼睛,一缕霞光蓦地飞上三天来日渐瘦削的面颊,说,那怎么办,这树又没长叶。国军说咱就在这光天化日之下。月月狠劲向国军捅去,喝喝的笑声豆腐脑似的,一颤一颤随溪水流去。当两人以婚后几天来最好的心情回到翁家老宅,一个奇异的景象使他们目瞪口呆——一只单轮车上放着老母碎花布面被褥,一个老式麻织的包袱打着蝴蝶样的扣结放在被褥上面。老母坐在门口,目光直直地盯着回门的女儿,眼里盈满泪花。
  三哥三嫂都不在家,只有大哥的儿子凤卜木然地坐在小车车杠上。见到老母面容苍黄,月月和国军赶紧蹲下。月月喊妈。国军喊妈。老母笑了,凄楚地笑笑,而后翕动嘴唇,说分家了。没事。我轮着过。老母低缓的语言在笑容中渗出,有一种石头落井的感觉。这感觉在月月心头蔓延时,三嫂秀娟从屋里走到月月面前。
  秀娟告诉月月,是在昨天上午,下河口队长厚运成领人在前坡量地,按一年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登记,搞每年一次土地调整时,才使她生出与婆母分家念头的。厚运成是秀娟的表哥,月月三哥兴安不爱下地又不爱出民工,每天在家聚一伙人泡天泡地做发财梦。秀娟管不了去找表哥,要他帮忙劝劝,劝兴安出工到外边挣钱。表哥厚眼皮裹着黑黑的眼球,看一眼秀娟,说叫你当初攀高枝,你以为翁家都是好种,我那么追你你都不干,躲我像躲瘟疫。秀娟低下头去,说谁能走到前边看看,这都是命。看秀娟可怜兮兮的样子表哥动了恻隐之心,说就兴安那样子挣一个花俩,逼出去你就放心?月月结婚,地我就不收了,他能老老实实种地就不错。谁知昨天量地厚运成一口否认许诺,说三百号人六百只眼睛我可不能有偏有向。如果不是表哥答应,如果不是因为还有更多的地值得男人留在家里,秀娟准备月月婚前就提出分家,让老人轮着养活的,她要在婆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放心大胆吵嘴打仗,叫兴安知家顾业惜力做活。秀娟得知被表哥耍了的结果没吵没闹,当即找到正在屯街上悠荡的兴安,告诉他她要分家,要哥仨轮着养活老妈。
  虽然刚刚送走小姑子就提分家不是什么光彩事情,可秀娟已经义无反顾。讲虚荣已经让她大吃苦头,结婚十二年她从来没像别家女人样充充裕裕花钱,婆母疼她,分家故意提出和老三一起过,把月月和两个哥哥给的养老费交给她花,这种姑息迁就,使一个大壮男人从来不知过日子的难处,伸手花老人的钱已令秀娟在翁家哥嫂面前丢尽面子,她宁愿丢了孝顺儿媳的名声,也要要回自食其力的体面,这也算对老人尽了真正的孝道。可是,秀娟想不到的是,当从下街找来队长表哥,找来大哥二哥大嫂二嫂,丈夫兴安头撞南墙以死相挟,说要分家我就去死。这种靠威胁来充当孝顺儿子的方式并没引起人们的同情,分家人当机立断:老人从此以后,由三个儿子轮着抚养,每月逢一搬家,大月小月摊谁是谁,轮到谁处,谁必须主动去搬老人行李,老人的两间房子作价五千,老三抚养十年,作掉两千,其余三千三份均分,现房由老三来住,必须在一年内返给老大老二各一千块钱。耍了秀娟的队长厚运成,见到秀娟没有流露半点惭色,坐在人群中间念着契约的样子,好像正是他成全了一桩好事。
  月月的母亲,是一个性格温良的老辈女人,同秀娟一样,她的父母就是冲着翁古家族在辽南地区的响亮名声,从东城子远嫁过来的。与秀娟不同的是,她嫁过来时正赶上翁古家族做三代农民,日子在土地上大有起色的时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