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第309章


到如今大敌当前,危及到了自己的宝座,为了收人心,他不得不屈尊承认。赵还在诏书中信誓旦旦地表示,号召人们上书言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且号召天下的勤王之师前往东京汇集,准备与金兵一战。并且还答应,无论出身有多卑微,只要在未来的抗金战争中出力的,都可以加官晋爵,有大功劳的还可以拜为将相。
    赵为了表示自己是认真悔过,并非敷衍搪塞,在痛心疾首一番之后,向人民承诺废弃所有的苛政:裁撤大晟府、行幸局、采石所、都茶场等压榨百姓的机关;罢花石纲;遣散朝庭闲散人员,削减宫廷用度以及侍从官;停止都城内外包括道观、宫观在内的大型土木工程;以前因为这些苛政强占的百姓的土地,都归还原来的佃户。
    赵这份临时抱佛脚的罪己诏,在国家面临危险的时候还是有些作用的。至少是对以前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且号召全体人民进行抗战。
    这边赵忙着除弊政,那边金兵可没有闲着,进入十二月下旬以后,金军快速通过了三镇,即将到黄河岸边,形势越发危急。北宋政府的君臣朝聚朝堂,夜会私邸,平日里一个个都是能言善辩、八面威风,此时却是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到底是战、和、守、逃,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四派意见争议不休,赵也茫然无计。
    这时,唯一可行并且可以自己的好办法就是将家属遣散四方,在南方有亲戚的就去投靠亲戚,没有亲戚的就投靠下属,反正在京城里面当官都有地方的下属,不少政府官员已经开始转移财产了。汴水之上,无数船队络绎不绝,满载金银财宝,破浪扬帆,驶往东南的州郡,虽然东南现在已经陷入齐国卢贼之手,但听说卢俊义很少杀官,到时候贿赂一番齐军,便可绕路去荆楚和西川。赵手下的这些大臣都是酒囊饭袋之徒,金兵离得还很远,不考虑如何退敌,就知道想这家里的一亩三分,这样的官僚队伍关键时刻怎么能够指望得上。
    十二月二十晨,也就是金兵入侵中山的当天,回来了几天的童贯与李邦彦商量后,知道纸里是包不住火的,终于下定决心入朝面奏赵。在皇宫里,两人畏畏缩缩、支支吾吾,费了老半天的劲,总算颤颤巍巍地呈上了那份金人的宣战诏书和那份檄文。
    赵也知道童贯从前逃跑回来了,只是最近的麻烦事情太多,还没有来得及顾上他。他不看那些东西还好,一看犹如五雷轰顶。檄文中说:“赵在当藩王的时候就包藏祸心,阴谋夺取天子之位。
    他惜暗中借助宫廷之力,剪除自己的兄长,终于登上了天子的宝座,险恶之心肆意地发作,日甚一日。黄袍加身后志得意满,头脑昏聩,目空四海,鄙夷一切,自认为有天命,即使作恶多端也无可奈何。”语言之恶毒,可谓前所未有。
    作为堂堂的大国天子,被蛮国如此点着名地辱骂,真是耻辱到顶了。但是打仗也打不过人家,想到此处,赵皇帝不觉然泪下,颤着音说道:“休、休,卿等晚来商议!”
    此此刻,尚在犹豫不决阶段的赵下定决心推出大动作,准备禅位!既然金人已经和他撕破了脸皮,把他贬低得一钱不值,和他们继续打交道太丢脸了,还是让太子来收拾这个残局吧,自当神仙去了。
      首发
第七十三章 六贼伏诛
    在做自动发布时点错了时间,导致这一章比七十二发布,请各位先看完七十二章再来看着一章)
    王寅和扈成拿下了大名府后,继续南下,攻占了此时的黄河以东的沿河重镇南乐、清丰,一直到攻占开德府治所濮阳了以后,才停住南下的脚步,扈成随后带着警卫军攻占了开德府之下观城、朝城诸县,王寅这禁卫陆军第四军负责防守从阜城到濮阳的黄河沿岸重镇,而扈成率领的警卫军负责防守黄河沿岸诸码头港口以及腹地内诸州县,沿黄河东岸每隔五里就依托地形建立一个排级的寨子,来监看金军是否会从这里的黄河渡河,如果金军从这边渡河,则燃起狼烟,聚齐人马攻击半渡的金军。
    而杜_率领的禁卫陆军第七军在李应率领的五万警卫军配合下,攻占了沧州治所清池,继而攻占河沿岸重镇南皮镇、北望镇、南大树镇、弓高镇、长芦镇、乾宁镇,黄河北流到白沟一带,跟白沟、海河汇流成为这边的界河,然后东流,在塘沽流入渤海湾。杜_、李应联军便攻占了界河以南的泥古寨、双港寨、小南河寨、独流东寨等宋军营寨。而李应的警卫军则攻占了沧州治下盐山、南皮诸县。杜_、李应两军的分工跟王寅、扈成的分工一样,军队部署也是一样,都是来监控金军举动防止金军从此过河威胁齐国腹地。
    因他们攻打地现在都是赵宋领土,所以卢俊义命令杜_、王寅、扈成、李应这四支部队在攻打任何一个州县时都要先打着宋军的旗帜,诈开城门或被识破后强攻进去,不准放过一个逃兵,随后依然打着宋军的旗帜守城,务必使得汴梁城内的赵宋朝廷不加提防,更加使得金军不加提防,如果完颜宗望知晓这是齐军驻守,因此丧失信心撤兵回去就不太好了。
    与此同时,完颜宗望率领金军渡过黄河迅速逼近开封的消息传入龙德宫中,刚刚退位的道君皇帝赵就准备南逃。靖康元年正月初三,赵桓正式下诏,公布了道君皇帝官家将赴毫州太清宫(州虽曾被卢俊义占领,后来却用来交换河北人口而还给了赵宋朝廷)烧香还愿地消息。诏书中说:“恭奉道君皇帝,近来因操劳国事而生疾,遥向太清宫祷告,旋即康复。如今没有日理万机之繁,可以前往太清宫报谢,定于今春正元节前择日诣州太清宫烧香,有司应做好准备。”赵在逃跑方面早等不及,烧香上贡选吉日,逃跑用得着什么吉日,越是早点跑越吉利。靖康元年正月三日晚间二更,赵一行人趁夜色,偷偷离开东京城,仓皇出逃。
    随行的有太上后、皇妃及一部分王子、公主,从官员只有蔡攸及宦官等数人。
    数日前的赵还是半身遂,一到逃跑简直比兔子还快。老贪官蔡京听说赵率先逃跑,也赶快收拾家里的金银带着家人追了过去。老太监童贯得知赵提前出发“烧香”的消息比较晚,他也随即追了上去,还带走了一万胜捷军。原本就防御兵力不足的京城又被抽走一部分精锐部队去保护“烧香”,京城的防御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昏君奸臣们的借烧香为名临阵脱逃的行为,暂时骗骗普通的人民群众还是可以地。但是这个把戏骗了满朝的文武大臣,压抑在广大军民中的愤怒和不满迅速爆发,也深深地刺痛了朝廷上的一些忠爱国之士的心。况且金兵的入侵以及宋军的快速崩溃,都是这群误国害民的家伙造成的,关键时刻这群人就想一走了之,天下哪有这么便宜之事。
    时候以;东为首地太学生上书要求杀“六贼”以谢天下。陈东很早就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等奸臣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陈东无所忌讳,以至于他参加宴会或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
    卢俊义在七年前派人请李纲时,也曾强请陈东,奈何这厮甚是愚忠,差点自杀回报他所忠心向往的赵宋朝廷,惹得卢俊义有些厌烦,就打发这人回归汴梁等待时日诛贼。
    赵桓即位后。陈东鉴时事危机。为重整朝纲。于十二月二十七日联合其他清流太学生上书。书中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结怨于东南。王、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蔡京、童贯等“六贼”在赵时期为非作歹。早就引起朝野清流地极大不满。陈东等人地行动很快就得到广大清流官员、将领地一致拥护。广大百姓也衷心拥护。在朝野中形成了巨大地声势。
    赵桓为确立自地威信。加强自己地统治。加上因为王
    并策划郓王赵楷即位之事早就想杀掉他。于是在靖|初三(陈东上书后地第五天)下令:将朱罢官并放归田里永不录用;贬黜王为崇信军节度使。永州安置。二十七日在前往永州去地途中在雍丘(河南县)被诛杀(开封府知府聂山与王有宿怨。立即派武士追至雍丘县南二十里辅固村。将他杀死。而托言为盗所杀);命令李彦立即自杀。并且抄没他地所有财产充公。
    处置上述三人地同一天。金军渡过黄河。赵连夜逃跑。童贯、朱(虽被放归田里。但还在赵地庇护之下)等护卫左右。“六贼”之首蔡京也“倾家南下”。蔡京等人地南逃。既是对金军地恐惧。也是陈东上书后他们已经难以容于东京。陈东认为童贯等人罪大恶极。不应该纵容。另外他们挟持**下。是心存异志。想另立中央对抗新朝廷。于是陈东于正月六日又单独上书。请求追回童贯等人。按典刑治罪。另外选忠信之人前往侍赵左右。
    当时梁师成还留在朝廷里面(赵桓还是太子时。梁师成曾有恩于赵桓)。陈东等怀疑是梁师成“阴贼于内”。而使赵桓纵容童贯等人地逃跑行为。于是第三次上书论“六贼”之罪。其中特别指出梁师成罪大恶极。而今仍留在宫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