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逆向法

第1章


英语学习逆向法
钟道隆 著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 著
作者简介
姓名:钟道隆 性别:男 1934 年 12 月 31 日生于浙江省浦江县。
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学习报务与机务,1952 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
程学院有线系学习。在校期间学习刻苦,1958 年以本科五年内所有课程考试全部优秀的的
成绩毕业,被评为"优秀生"。毕业后长期从事国防通信工程建设、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工
作。先后任总参通信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参通信部科技局局长、中国人民解
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少将副院长(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进步
奖与发明奖电子组副组长等职,1995 年退休。
钟道隆将军干一行钻一行,1958 到 1976 年间,他先后在西北戈壁滩、青藏高原和内
地山沟里从事国防通信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工作。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些平凡的
工作中,年复一年,刻苦钻研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写出专题总结与专著 200
多万字,搞成功技术革新十几项,大部分经国家鉴定后在全国推广。1978 年因科技工作中
成绩突出,出席了总参谋部通信部和总参谋部科技大会,并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钟道隆将军勤于学习,善于总结。他 45 岁时为了摆脱听不懂说不了的哑巴英语状态,
发奋自学英语口语,早起晚睡,工作之余每天学习五小时,节假日学习十几个小时,长年
坚持不懈,一年半内用坏收录机十几个部次,终于成为口语翻译,并总结出了"听、写、说、
背、想"五法并举的"英语学习逆向法",出版了《逆向法巧学英语》等五本有关英语的专著。
他用这种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人学习英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他52 岁时刻苦学习电脑,
熟练掌握了五笔字型,总结出了很多巧学巧用的经验,出版了《巧用电脑写作与翻译》等
六本著作。他56 岁时为了适应新工作的需要,刻苦钻研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能背出圆周率
2000 位并结合实践经验写出了《记忆的窍门》等书。由于他的著作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
写成的,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很受读者欢迎,有的被评为全国最优秀畅销书。
退休后钟道隆将军学习劲头不减,每天至少学习三小时,与年轻人一起学习电脑多媒
体技术,掌握访问因特网的技术,登上信息高速公路,跟上了时代的发展。退休生活为他
写作提供了大量时间,三年来他写作与翻译出版了二十多本著作,被人誉为 cyberwriter(电
脑时代作家)。钟道隆教授非常关心青少年,曾应邀在江苏和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脚踏
实地走向成功》系列讲座,鼓励听众努力学习,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播出后听
众反映热烈。
座右铭:何以解忧,唯有学习!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 著
一、 我怎样学会英语
1.1 哑巴英语的尴尬
我上中学时没有学过音标,基本上是跟着教师念,对不对不得, 而知。有时会闹出笑
话,例如dining 一room 中的第一个i,不发 [i],而发[ai],但是教师读成[i],我们也就跟
着读错了,后来才纠 正过来。上大学以后改学俄语,大学毕业以后又自学过一些英语, 能
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但是从来没有学过“听”和“说”,基本上 是“哑巴英语”。
1979 年45 岁时第一次随团去法国和德国参观。当时我能阅 读自己熟悉的专业书刊,
算是代表团中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但一到 外国,除了一般的问候语以外几乎都听不懂,说
不了,所以根本听 不懂技术讲解。对于熟悉的专业书面材料,如果是用大写字母写成 的
说明,一时还反应不过来,需要在脑子中翻译成小写才看得懂。 代表团团长还不时地鼓励
我“胆子大一些”。其实哪里是什么胆子 大小的问题,听不懂,说不了,看不懂,哪里来
的胆子?
在国外期间,我与每一个不会外语的人一样,口袋里装着一个 纸条,上写“我住在
XXX 旅馆,请把我送回去。”以防一旦走失时 使用。我当时是某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
程师,看着这样的纸条, 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被侮辱感,“我这个中国高级工程师和总
工 程师只有这样的水平,与文盲差不多,外国人怎么会看得起我们?” 发愤之心油然而
生,回国以后下决心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1.2 自学一年成翻译
学英语听和说的最好方法是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天天听英语, 说英语。但是我没有这
样的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在半导 体收录机如此普及的今天,听英语录音就是一
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当时学习的劲头很大,先后学习过The Man Who Escape《逃 跑的
人》、English for Today 一Book Four:The Changing Tec- nology《今日英语――第四册:
日新月异的科技》、《英语900 句》等 书和录音带。学的时候对着书看,似乎没有什么不明
白的地方。但 一年左右下来,花的功夫不少,收获却不大,英语水平(听、说和快 速阅
读能力等)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好像碰到了一个很不容易 逾越的壁垒。在这种情况下,
我很苦闷和仿惶:进一步学习提高吧, 好像困难重重,难以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是
放下不学吧,工 作中确实需要,而且我当时单身一人在沈阳,业余时间没有什么事 可做,
所以还是想学英语。但是怎么学呢?请教一位专职英语翻译, 他说,“我们在外语学院专
门学了好几年,也不是都能听懂,你已经 45 岁了,恐怕困难更多。”听了他的这番话,使
我认识到学习英语 的艰巨性,打消了急于求成的思想,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一天, 我
突然回想起我听懂京戏唱词的过程:40 年代未从南方到了北京 以后,觉得京戏很好听,可
是听不懂,不知道哼哼呀呀唱的什么。60 年代初我与一位京戏迷住在一起,他有很多京戏
唱片。我问他怎样 才能听懂京戏,他说京戏很程式化,只要一字一字地听懂几出就好 办
了。此后只要一放唱片,他就一句一句地告诉我唱的是什么词。
《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 著
就这样,我慢慢地听懂了几出戏,此后再去听别的果然也能听懂 了。我不是也可以用
这种方法去学习英语吗?但是,从哪里起步呢? 我的听力很差,语速稍快一点的根本听不
懂,只能去听专门为初学 英语者设计的慢速英语。说干就干,当晚就开始一词一词、一句
一 句听写慢速英语。这一天是1980 年1 月31 日,是很值得我回忆 的,因为从此我就走
上了踏踏实实地自学英语的成功之路,而且从 未中断过。在刚开始听写的时候,虽然我已
经认得不少词,但由于 不会念,听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词,很难继续学下去。如何解决这
个问题?我果断地停止了听写录音带,改为跟学电台的“初级广播 英语”,从最基础的英
语发音学起,足足学了五个月,把自己的基础 英语知识比较彻底地重新加固了一下。真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此 后再去听原来的录音就觉得不是很困难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一
步 是很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五个月的退却,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英语 水平。
听写慢速英语,经历了起步、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用了一年 半左右的时间,英语水
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完成技术讲解中的 口译任务。到此我并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听写
各种各样题材的 Standard English,尤其是利用车祸后卧床不起的三个月时间进 行系统的
听写,听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慢速英语实在是太容易了。正如有 的书的作者所说的“只
要每天听上5 分钟,就可以听懂”,或者认 为“只要会1500 个最基本的英语单词就可以听
懂”。其实并没有 这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刚开始听写时, 不
但一条新闻听不到底,连一句话也听不到底。不知道一句话里有 多少个词,每个词都是什
么音,由什么字母拼写而成。所以只得一 边听一边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听写不出来就先
空着,用红铅笔标 出来。这样,10 分钟的国际新闻,花十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听写出 来。
有的人认为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对英语有特殊的兴 趣,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
享受。现在我对英语确实有特别浓厚的兴 趣,深深地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享受。但在刚开
始学习的时候却完 全相反,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当时的苦闷是难以形容 的
――一个人坐在室内,面对收录机,一连几个小时,翻来覆去地 进带倒带,十几遍也不一
定能听得懂一个词一句话,实在是枯燥极 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