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

第7章


那一天,父亲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当我们要出发时,母亲的胃病却犯了。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出门,母亲 尽力装着没事的样子,但父亲却看出了母亲的不对劲。当时我只顾着自己高兴,根本没注意到母亲的异样。父亲叫我留下来照料母亲 ,但我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想放弃。父亲生气地说:“你不能把生病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你必须在家里陪妈妈 。”我听了大哭,叫道:“明明是你不让我去,生病的人怎么能笑得出来,刚才妈妈不是笑着叫我好好去玩吗?”父亲质问道:“你 难道真的看不出妈妈病得有多严重?她装出快乐健康的样子,就是害怕你会担心她,不能安心地出去玩。你真的忍心把这样爱你的妈 妈一个人丢在家里吗?”我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妈妈从早上起来就脸色苍白,不吃饭,她还说自己没有什么胃口,这一切都是因为 她生病了呀!我难过地说:“爸爸,你说的没错,妈妈确实病了。可是,我真的没有看出来。”
父亲说:“卡尔,你不能 只在口头上说爱妈妈,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你要像妈妈爱你一样去爱她,从妈妈的眼神、说话的语气和一些行动中去感受 妈妈的需要,去爱她、帮助她。”
父亲的话让我想到,我生病时,妈妈整日整夜地照顾我;我有什么不高兴,我不说,妈 妈也会知道。但妈妈病了,我却不知道,我真是太自私了。我觉得很惭愧,跟父亲道歉。
父亲说:“懂得改过就是好孩子 ,现在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不去旅行了。我在家陪妈妈、照顾她,陪她去看医生、吃药、打针,陪她说话解闷,等您 回来时,妈妈的病一定全好了。”我回答道。
“那我就把妈妈交给你了。”父亲说道。
就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 的小事,父亲把爱的意义一点一滴地注入我的心中。
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美好的负担。它意味着要用心去感受到别人的 哪怕最细微的精神需要,而这种要用心去感受的能力,是不能言传的,只有通过父母的行动去教育孩子,这才是爱的教育的真正意义 。要引导孩子主动为他人做事,了解他人的需要。让他们去了解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邻居,尤其是周围的老人,主动打招呼,主动干 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言传不如身教。一位年轻的母亲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身体不舒服,便 对女儿说我很累,要回去休息。可是路上看到有两个老人正非常吃力地抬缝纫机,我忍不住上去帮忙。回家后,腰都直不起来了,只 好让女儿帮忙揉揉。我从来没有对女儿说过要怎样对待年纪大的人,但女儿总是很有礼貌的对待老人,主动帮老人拿点东西。那天, 9岁的女儿居然会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很吃惊,我从来没有刻意教给她这句话,但同时也感到很兴 奋,这也许是自己潜移默化的结果吧。
肯为他人着想的孩子,都会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会同情别人的心。华盛顿大学的 斯托特兰德博士通过研究发现,鼓励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感受或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有效培养孩子爱心的方法。
(1) 转换角色为对方感觉
当兄弟姐妹之间、孩子与朋友之间、甚至你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求相关的人停下来想一下,如 果转换角色的话,对方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要求每个人假设是对方来谈谈这个问题,这可以用于任何情况之下来帮助孩子理解相关 人士的观点。
(2)设身处地
12岁的欣欣总是弄不明白自己忘记告诉妈妈她在哪儿,妈妈会多么着急。直到有一 天,妈妈跟她说:“假设你是我,为我设身处地想一下,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天黑了,我会说什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欣欣想了想,真的从妈妈的角度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想想,会说什么和有怎样的感觉。于是,她马上跟妈妈道歉,并保证以后再晚回家 ,一定给妈妈打电话。她以前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从未考虑到妈妈的感受。
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让你的孩子为你设身处 地,从你的角度想象一下身临其境会是怎么回事。
(3)想象别人的感觉
帮助孩子识别别人的感情就是要求她能 够想象别人对某个特定情况的感情。帮孩子移入他的受害人的感情。给做事不客气的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是帮助他明白他的行为对别人 有什么影响。假如孩子收到长辈寄来的生日礼物,而回复了一张感谢的卡片时,你可以引导孩子,让他想一下,当长辈收到这封小小 的感谢卡片时会是怎样的感觉,让他假扮一下长辈,让他读读卡片上的话,让他也来感觉一下。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把握住别人的需 要与感情。
第一部分爱让你的孩子充满爱心(5)
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
当我们的孩子缺乏爱心的时候,并不是世 界末日的来临,其实有好多方法可以帮助你让孩子重建爱的宫殿。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缺乏爱心,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 一味地指责孩子,或者怨天尤人。那样做不但与事无补,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你应该先冷静下来,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再想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孩子找回那丢失了的爱心。下面的一些方法,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1.要教育孩子有 爱心,你必须让孩子看看什么是爱心。教育孩子有爱心的最佳时刻一般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随时会发生。充分利用那些时刻来帮 助孩子懂得“与别人同感”能产生的力量。
2.要扩大你孩子的感情智力。可以经常问:“你怎么感觉呢?”孩子们一定要 能够识别自身不同的感情状态,然后才能对别人的感情敏感。
3.了解你的孩子看些什么和听些什么。别让他们受到残酷的 、令人堕落的、降低敏感的形象的侵蚀。这些形象会腐蚀他的爱心与同情心的发展。
4.如果孩子们知道了爱心重要的原因 以及影响别人的情况,他们就会更加富有爱心与同情心。因此,要及早告诉孩子一颗关爱他人的心能对别人产生正面的影响。
     5.如果你要孩子为别人着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要求孩子必须为别人着想,而且做为一项考核他是否进步的标准。
     6.强化父母本身关爱他人的行为,因此孩子就能看见你对别人的“痛苦和需要”表现出来的关心。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强的,当 你对别人的关心而采取行动时,孩子也会记住你的行为,并会逐渐模仿。
7.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在学校和家庭里, 为孩子提供体会不同视角和观点的机会,比如,参观老人院、无家可归者收容所等场所。孩子体会不同视角的机会越多,就越能对那 些需要的人们表示同情,并付出自己的关爱。
8.监督孩子们对媒体的选择——电视、音乐、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而 且关注他的服装、语言和行为反映些什么东西。要坚持坚定的立场,让孩子远离那些下流、残忍和暴力的外界影响。
9.对 残忍要坚持立场,简单地说就是不允许残忍。期盼和要求孩子们以符合道德标准的、关爱别人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人。这是使世界更美 好的最好的方法。
10.花时间给孩子们讲解和演示为人善良的方法——千万别设想他们已经有了那方面的知识。
11.孩子们不是从书本上学会为人要善良,对人要有爱心的,而是从做好事中学会的。鼓励孩子们帮助改变他的世界,永远帮助他们 认识到那个姿态对承受者的正面效果。
12.寻找让孩子做好事的机会,不仅在家里,而且在社区里。比如:给医院儿童病 房送多余的玩具,在收容所种花,或是给老年人读书。如果孩子小时候经历的关爱别人的事情越多,那么关爱他人成为他终生习惯的 可能性就越大。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富有良知(1)
诚实是人身上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人类良知的强烈表现 。诚实就像灵魂的指南针,会让我们的孩子走在正确行事的道德之途,而且一旦有所偏离,就仿佛一剂内疚的针剂,会让我们的孩子 马上回到正路上来。作为父母,你是孩子重要的道德教师,所以你在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影响他的道德发展方面一定要以身作责。 
   你的孩子诚实吗
诚实是一个人分辨是非的内在声音。为健康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公民素质,以及符合道德标准的 行为奠定基础。诚实是道德的关键所在,是每个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所拥有的美德之一。那么你的孩子到底有多诚实呢?
     以下句子描述的是有良知、诚实的孩子们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评估你孩子在诚实方面的情况,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上 您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数字,然后加上这些数字得出总分。
您的评分标准是:5=一贯 4=经常 3=有时 2=偶尔  1=从不
一个有良知、诚实的孩子我的孩子
1.敢于承认错误,并且会说对不起。________
2.能够认识 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能够客观地描述错误的原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