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

第5章


这种紧密结合生存环境的严格教育,培养了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并让这些孩子成为部落中有智慧的人,或 是优秀的战士。
有些老师也深深感到孩子们缺乏爱心的危机。老师从早上到晚上全身心辅导学生,本身,老师并不需要学 生的感激,因为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他们的天职,可一些老师牺牲了中午休息时间,甚至天黑了饿着肚子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孩子却 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连句谢谢都很难听到。一位老师曾经有点无奈与失望地说过一件小事:“我从教三年来,一直随学生包车来来往 往,都是我给学生让座,偶尔听到一两个差生给我让座,就让我激动不已。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都是人家 对她献爱心,他们哪里知道爱人家。”
因此,我们培养一个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教会孩子的是“爱”。教育孩子要首先爱 自己的妈妈,爱亲人,爱老师然后推及、延展到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这种教育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就将生活在没有爱心的世界 里。
现在有好多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家人、社会的过度关爱,使得这些孩子们受不了半点儿委屈,半点儿打击。常常可 以在新闻中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为几句气话而想不开,以至离家出走,甚至还有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玩乐的愿望, 毒害亲生的父母等等。现在,我们面对不止一个、两个自杀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还有大批没有爱心,缺少挫折教育,没 有经历苦难的一代人。这些孩子在将生命轻轻一掷时,或者在学习、生活时,丝毫不会考虑自己的“一去”将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怎样 的痛苦,也不理解父母对其成长的含辛茹苦,更不会想到自己辜负了国家、社会的培养,又谈何“爱”字?
在我们的教育 中还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对爱心的培育,我们在跟孩子们沟通时,对“爱”这个话题说得还不够,以至让他们缺少对爱的理解,对社 会及他人少了一种付出的品质。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竞争力的现代中国人已经迫在眉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企盼千千万万高素质的人,高 素质的人应当出自于良好的教育。一位家长曾感慨地说道:“孩子的知识结构足以让我满意,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理、 强壮的体魄,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爱生命。进入小学后,为了让孩子真正 明白“死”的定义,老师会把学生带到医院的太平间里,让他们亲身感知什么是“死”。如此这般之后,孩子自然懂得了对宝贵生命 的珍惜,对灾难的体验。当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些偏执的学生存在,都会出现让人无法控制的局面,也就会有极端的行为发 生,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教育还是必要的。
缺乏爱心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现在的孩子 们受到了许多信息的冲击,这些信息里充斥着卑鄙和负面的内容,将孩子们的世界变得冷酷、残忍和自私。同时,表现正面的、充满 关爱的生活中的一些有着积极向上意义、富有爱与同情心的故事、影片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被淡化了。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这些警示 的信号,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努力,通过使用最有效的、培养孩子爱心的方法来取代负面的信息影响,培养我们的孩子充满爱与仁慈, 教孩子们在遇到冷酷和残忍的事情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行为。
第一部分爱让你的孩子充满爱心(2)
你的孩子有多少爱   
 爱,意味着对别人的福利与感情的关心,它会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善待别人是要做的正确的事情。在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之前, 你了解你的孩子到底有多少爱吗?
人之初,性本善。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无情的,关键在于后天所接受的是什么样 的教育。在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之前,你是否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到底有多少爱心呢?
下面的这个测试会帮你更进一步地了 解自己的孩子。
测试中的句子描述着孩子们经常会表现出来的行为,并说明他们怎样以自己的言行关心别人的福利和感情 ,在每个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上你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的数字(奇*书*网^.^整*理*提*供),然后加上这些数字得出总分。
您的评分标准是:5= 一贯 4=经常 3=有时 2=偶尔 1=从不
有爱心的孩子我的孩子
1.无须提示就会说出可以得到别人“好感的” 和善的评论。________
2.有人受到不公正或受轻视的待遇时,真诚地表示关心。________
3.坚持与受到捉弄或 冷遇的人待在一起。________
4.善待动物,而且肯照顾那些遭受虐待的动物,或是对动物表示同情与关爱。________
5.不图回报地帮助和安慰别人并与他们共患难。________
6.拒绝参与侮辱、威胁、或嘲弄别人。________
7.注意别人的需要,并根据那些需要办事。________
8.关爱需要帮助的人或处境艰难的人。________
9.乐意 做能使别人高兴的事情。________
10.定期学习身边榜样中善良的、关爱人的行为。________
总分________
结论:
40-50之间:你的孩子在德商这个方面是挺不错的。
30-40之间:如果孩子的爱心可以进一步提高, 他将受益终身,也就是说,你的爱心教育还要再加把劲儿。
20-30之间:孩子在爱心方面有潜在的问题。可能身为家长的 你,要反省与调整一下你的教育方式了。
10-20之间:孩子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该考虑得到提高孩子爱心的帮助了。
     人们对别人表示爱与关心的方法很多。孩子越是能够意识到特别善良与关心的行为,越是有可能将这些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 活中。以下就是你可以与孩子讨论和演示的向别人表示关爱的例子,如果你想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把这个 表格挂在孩子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他应该要怎样做才是对的。
第一部分爱让你的孩子充满爱心(3)
过分的溺爱 会使孩子变得无情
父母的爱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恰到好处,如果让爱泛滥,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伟大的心理 学家阿德勒博士在其个性心理学畅销书《自卑与超越》中讲到:有三种儿童成年后,常常是生活中的失败者——有器官缺陷的,被忽 视的,被宠坏的。特别是被宠坏的孩子,很可能成为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
有一位父亲,他与妻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独生 儿子。但儿子却很自私,对父母那种无私的爱丝毫不懂得感恩,也没有想过要关心父母:好饭菜要独吃、先吃;衣服鞋帽要父母帮着 穿、脱;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当父母生病时,却不闻不问。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为了儿子 ,为了丈夫,放弃自己不错的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她每天都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儿子上学,打零工赚钱供丈夫攻读学位。丈夫毕 业后,功成名就有了钱,却抛弃了妻子,还带走了儿子。儿子跟着有钱的爸爸,进了贵族学校读书,却很少想到曾经为他付出很多的 母亲。
当这位妈妈想儿子时,特意买了一件新衣服到学校去看儿子,儿子却嫌弃母亲穿得太“土”给他丢脸,告诉同学这 是他的“老乡”。后来,儿子竟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让母亲做他的“地下妈妈”,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妈!这位母亲痛不欲生。她 不明白,为什么天下会有这样无情无义的孩子?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怎么用十几年的爱换不到儿子的一丝感恩,却得到这种冷酷无 情的回报?
从孩子的降生开始,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带着望子成龙的心情为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但过分的溺爱 并不能使孩子成才,望子成龙这句话应该改为育子成龙,因为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倾向是颇令人担忧的。曾有一位儿童教育 家说过:“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 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 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不少家长认为, 如今条件好多了,孩子又是独根独苗,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的童年过得很艰辛,再 不能让孩子经受我们的那些磨难了。”正是怀着这种想法,父母们尽其所能地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 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