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六年春,因新任左都御史李宗昉到任,阮元正式卸下兼署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很快阮元又接到了新的差遣,因上一年是太后六旬万寿之故,道光十六年特加恩科一次,阮元则需在殿试结束之后,充任读卷官之职,此后道光也拟定阮元为翰林院庶吉士教习,此外教习另有满大学士穆彰阿一人,但穆彰阿身兼领班军机大臣要务,自然难以兼顾翰林院,所以教习之职,多半就是要由阮元全程负责了。
这一日阮元偶有闲暇,便也在几名故旧陪同之下,前往扬州会馆讲论经义,讲论过后,各人便也在各省会馆之处惬意游览,一睹四海才俊齐聚京华之貌。这次陪同阮元之人共是三人,其一为阮元在山东时就特别拔擢的陈官俊,其二为阮元在两广偶识,一向仰慕阮元汉学之道的祁隽藻,二人此时均已做到六部侍郎。第三人则是阮孔厚之妻彭氏的表兄彭蕴章,他出身苏州名门彭家,早年便以举人身份在军机处充任章京,一年前又高中进士登科,被分为六部主事,亦是青年得志。阮元素知他文笔优长,又有姻亲之故,便即时时引在身旁,予以指点教诲。
眼看讲学之事已毕,各人便即议论起朝中公务来,陈官俊眼见阮元右足已是大为不便,便即向阮元劝慰道:“老师如今年事已高,却还要身兼内阁、兵部、都察院三处要事,也真是辛苦老师了。如今李大人改任了左都御史,老师终于可以少些案牍之上的劳累了。学生们听闻此事,也都为老师高兴啊。”
“伟堂,都察院的事我原本办得也不多,都是下面言官御史自己做主,哪里称得上辛劳呢?”陈官俊字伟堂,阮元便以字称之,又向各人谦虚道:“其实内阁、兵部,平日需要我来议决之事,也不过是一二件要事,下面的人不能自已做主,老师虽然老了,诸般细务,已经不能一一问过了,但如今我不过兼理要事,倒是还能应付得来。再说了,如今又加了翰林院教习一职,以后要做的事也不少啊?”
“老师,学生看来,如今老师不再兼任都察院,而是改为翰林教习,这对于老师而言,肯定是好事啊?”陈官俊也继续向阮元陪笑道:“如今朝廷里谁不知道啊,这些年新晋的言官御史,一个比一个敢说话,平日稍有不快,就以为是我们这些卿贰之人办事不力,说得好似只有他们,才算是为国为民一样。学生也听说,如今有许多新晋御史,根本看不起都察院的总宪副宪,只一味自行其道,他们自以为这是正直敢言,其实啊,有多少事,他们根本就不清楚呢。”都察院素以纠劾不法,厉行风纪闻名,是以都御史、副都御史亦有总宪、副宪之称。
“哈哈,我也想起来了,如今都察院里,有个说法叫……三直四虎,你们应该也知道啊?”阮元说到这里,却也来了兴致,向各人道:“如今御史之中,最为敢言之人,当属陈庆镛、苏廷魁、朱琦三人,人称‘三直’,之前还有个金应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被称为‘四虎’,如今金应麟迁了太常少卿,就只剩三个了。还有如今的鸿胪寺卿黄爵滋,听说也是因为敢于直言,方才被皇上超迁京卿,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里面,还有朱嶟、许球、袁玉麟、常大淳……如今都挺有名气的。不过嘛……伟堂说的也对,他们在都察院的时候,无论弹劾何人,上言何事,都是自行其道,倒是从来没问过我这个代理总宪的意思。”
“老师,言官御史敢言,不是好事吗?”祁隽藻也向阮元问道:“下官听闻昔年和珅当国之时,言官御史有上言和珅之弊,甚至不过是参劾和珅家人,都会被和珅百般刁难,最后被逐出朝堂,一时直言之士,均不能言,方有后来川楚之祸。如今都察院内风貌一新,士人以直言为能事,如此朝廷方能振作,奸佞之辈,方才无所遁形啊?”其实道光登基执政至此,已有十六年之久,道光本人也已经年过五旬,精力渐渐下降,最初登基时的雄心壮志,此时却也淡了。但即便如此,道光对于科道进言之人却一直颇为优容,道光中期,敢于直言朝政之人,也已经越来越多。
“春圃啊,我不是说御史直言有什么不对,但我做官也快五十年了。如何进言有用,如何进言无用,我还是清楚的。”春圃是祁隽藻的字,说到这里,阮元也耐心向各人指点道:“御史上言,和学者治学,道理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一个实事求是。如今皇上仁慈,即便御史奏事,偶有上言与实情不符者,皇上也往往优容,不予问过。但这不是说他们作为御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啊?他们上言奏事,多有弹劾各省道府州县的奏疏,我也都知道,里面的内容,简直千奇百怪,什么幕友招妓、包揽词讼、滥设私刑、吏员苛索……若只是贪贿,反而都已经不足为奇了。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事你们能说,各省道府就没有吗?我看有的是呢!但他们弹劾之后,这些劣迹最终能够坐实的有多少?也不过就是十分之一罢了。究其根本,其中一些上奏,当是谋事不密,那些簠簋不饬的外官早就知道了,自然不会再露出破绽。可还有一部分,我看就是他们风闻言事了,更有甚者,或许还有些人,想着籍此沽名钓誉,也说不定呢。进言弹劾,谋事便须周密,更要有实据相佐,方能成事,否则仅凭一二人空言其事,便即上奏弹劾外官不法,这不是害了那些在直省实心为官之人吗?道府之人,若是想要有所作为,也少不了得罪一些人,久而久之,那流言蜚语还少吗?这些事他们都不懂啊。以后总有一天,你们的卿贰之任,我的宰辅之位,还是要轮到他们的,若是他们到了那个时候,还是如此急躁,不能实事求是,那以后的朝廷,又要成什么样子呢?”
“老师教训的是,只可惜如今这些言官御史,都不能体会老师这番远谋深意啊。”彭蕴章也向阮元称赞道。
“唉……”看起来,阮元对于彭蕴章这般溢美之辞,也不能全然满意。只是这时各人信步而行,却隐隐听得一旁会馆之中,竟传出了阵阵读书讲学之声。阮元也是好奇,便即走向了身旁那座有人讲学的会馆,示意三人不要言语,只听会馆中人之言,听得半晌,各人方才清楚,其中传来的声音乃是:
“所以说,稼书先生之意,乃是这天地万物,浩浩茫茫,测之不见其物,穷之莫究其量,其中莫非是理。理之发见,莫非是理,理之流行,莫非是理,这理,循环不穷,虽万物高明博厚不同,但理并无不同,飞潜动植有异,而理却无异。理散于万物,萃于吾身,原于天地,赋于吾身。所以讲论太极之道,当知求之远不如求之近,求之虚,不如求之实。如此方能知周子《太极图说》之义……”
“稼书先生论学,言唯宗朱子,只有以朱子为正学,方可昌明圣道,朱子大全,每读一句,必反复玩味,待其贯通,方能去读下一句,如此方可为勤……”
“稼书,是陆陇其吗……”阮元听着会馆中讲学之音,不觉喃喃念道,所谓稼书便是指康熙朝理学名儒陆陇其,其人学行颇为后世所重。只是进入乾嘉时代,汉学崛起,以陆陇其为代表的理学渐渐失势,是以阮元等人虽多有讲论学问之事,却很少提及清初理学诸儒。这次偶然听到会馆内讲学,竟言及陆陇其治学之道,一时间各人却都有些陌生。
“老师,如今果真是道光十六年吗?”彭蕴章听着院内讲论理学之言,想着阮元便是汉学泰斗,不由得存了轻蔑之心,笑道:“学生听闻,乾隆之时汉学兴盛,便已盖过了理学,若是三十年前讲论程朱,都是要被人嘲笑不通实学的啊?没想到如今已是道光十六年,还有人在讲这些……倒也难怪,湖湘会馆,都是湖南人嘛,所见所学,还停留在一百年前,也不稀奇了。”
“湖湘会馆?”阮元听着彭蕴章之言,方才发现,这里会馆之处道路自己原本熟悉,竟是到了湖湘会馆之前,既然是湖湘会馆,那会馆之中,多半是有自己相熟的胡左曾三人了。
不过听着彭蕴章口出不逊之言,阮元却也不满,当即向他斥道:“咏莪,不得对讲学之人无礼!他所讲陆稼书先生,无论学行,俱是我等典范,稼书先生不光治学有成,为官历任各府县,亦是多有作为。你怎能因为门户之见,便即对你等前辈口出狂妄之言呢?”咏莪便是彭蕴章的字。
不想阮元话音方落,便即听得会馆之内脚步匆匆,似是有几个人走了过来,很快,几名书生打扮之人便即出现在了阮元等人面前,向阮元等人作揖拜道:“后学见过阮中堂,见过三位大人。”
“是……当日的曾伯涵?”阮元这时方才看得清楚,面前从会馆中走出之人共有四人,其中为首一个,便是之前自己在湖湘会馆遇到的曾子城。很快,四人也相继向阮元等人通报过了姓名,阮元方才知晓,其他三人分别唤作倭仁、何桂珍、吴廷栋,其中倭仁是河南八旗出身,已经考中进士,吴廷栋以举人身份补官,何桂珍仍是应试举人。那会馆中讲学之人名为唐鉴,是入京述职的山西按察使,因原籍湖南,这次特别来到湖湘会馆与众人讲论清初理学宿儒典故。
“阮中堂辛苦了,后学等人方才在会馆中听唐先生讲论国初稼书先生之事,却忽然听到了中堂的声音,学生便即带了他们几个,一同出来拜过中堂。中堂若是不介意,能否移驾敝馆?大家也都知道中堂和唐先生一样,都是国朝治学最深之人,若是能得中堂赐教一二,后学们自是感激不尽。”曾子城率先向阮元问道。
“多谢你等好意,我不过偶尔路过此处,就不叨扰你们了。”阮元自也谦辞道,不过说起学问之事,阮元却忽然想起,这一年的进士登科榜之中,赫然便有胡林翼之名,但湖湘会馆中所见之人,曾子城、左宗棠、何桂珍俱是应试举人,却无一名列其中,多半是各人都落榜了。想到这里,便也向曾子城问道:“伯涵,今年会试……”
“这……中堂,实在是惭愧,后学仍是才疏学浅,这一科会试又……又没能考中。”曾子城也向阮元陪笑道,各人自也能看得出,他两次会试不中,面上虽是挂着几分笑意,却更多充斥着失落。
小说推荐
- 穿越猎人之将臣将臣
- 文艺版:你将我从沉睡中唤醒 流浪的灵魂不再孤单 天上的繁星见证你我爱情 我以神之名向你起誓 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 当你轻轻走过我身边 就带走了我的心(十四:好吧,狼仔不合适煽情,吐,请看正常版,额,好像也不咋正常。擦汗 正常版:一只僵尸追求金.富力士的血泪史(僵神,进化版 抽风版“你为啥总追着我不
- 科幻小说阡陌十四完本
- 最新章:34 最终之战(下)
- 臣貌丑,臣惶恐
- 《臣貌丑,臣惶恐》作者:伍小叉【完结】世人皆知,慈丞相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桃花面。世人亦晓,苦监国逆耳忠言,其貌不扬空有德。小皇帝为丞相之姿仰慕倾倒,却因苦监国陋颜而终日苦恼。我说“臣貌丑,臣惶恐”小皇帝道“惶恐的是朕,是朕啊”皆晓美貌可祸国,岂知陋颜更倾城?轻松BG文,男主女主1V1,结局HE 作者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长公主在上:反派权臣成她裙下臣
- 一朝穿越成架空皇朝六公主,却不幸撞上九子夺嫡的修罗场 原主一家三口惨遭下毒,弟弟残疾,母妃殡天,原主身死 她既用了原主身,必要帮她,查清真相,严惩凶手 从此,护幺弟,报血仇、清余孽,斗宫妃 宰相、大将军、侍卫长皆为她的裙下臣 皇上冷血,皇子昏庸,国之将亡 那她就安天下、平四海、收失地,天下一统 她是
- 都市言情凰女谋权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5 称帝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朱老板穿越被清朝追杀,被迫出海逃命,游历欧洲五年,带回了一名陆军统帅,一名哲学家,还有一些工程师之类的 朱老板的造反业务就这么开张了。总结一下就是:大清天字第一号通缉犯朱道桦重返南洋 妄图复辟明朝的贼寇向广州逼近。逆明伪王率兵从长江口进入包围了南京 朱道桦大军沿运河北上已占领徐州。明王兵临津门。至高
- 穿越架空Mr木木木啊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章、血肉磨坊?
- 大宋无疆
- 在宋朝的时候,那时候的战争可以说是到处都是了,加上靖康之耻,让整个朝廷的更是摇摇欲坠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后代,突然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道出现,看他到底能有多大的本事翻云覆雨,改写这段耻辱的历史。大宋亡了,世道乱了。他穿越而至,铁衣逢乱世,不惧诡变人心,凶涛恶浪,意铸山河铁脊。三千雄师渡重洋,旌旗指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8章
- 大汉封疆
- 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百年之后,一个现代灵魂穿越时空来到了大汉最鼎盛时期 从此一个本就在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人物,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一生 执掌权柄,翻云覆雨间,能否改变历史结局 列土封疆,能否异姓为王 因为是断更太久,申请解禁后续写,部分公众章节缺失,已经申请解禁,对阅读造成的不便还请谅解
- 网游小说庄不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三五章 大结局与后记
- 大宋无疆
- 此时朝廷修文偃武空前绝后 此时大宋已呈平百年,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 此时大宋被迫签订条约,每年向辽国、西夏国献上岁币,用钱买安稳 此时范仲淹刚刚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此时王安石为了变法强国而呕心沥血 此时司马光为了编纂《资治通鉴》夜以继日 此时儒家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此时在西北边寨,大儒张载的白痴儿
- 穿越架空虎郎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失言了
- 大明家法之义海无疆
- 男主叶勋叶天宇生活在明朝难得的太平繁荣时期。年少时恣意放纵,凭借一身好功夫,称霸一方,人送外号“京都小霸王。后因家中变故,不得已收敛性情,被迫担起一家重担 并遵从父愿,考科举、走正途,励志做像他‘偶像大哥’一样克己慎行、胸怀坦荡的正人君子 但事不遂人愿,本来出于孝心为父亲娶回来的小继母,却是个蛮横不
- 穿越架空姜小堂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七十六章(大结局)
- 大医无疆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邪派魔头突破时空屏障成为国医后人。一个国医式微,青黄不接的时代 医道在衰退武道在消逝人性在沉沦歌舞升平的世界表象之下却蕴含着波谲云诡深不可测的另一个江湖 高手可以治愈疾病,国手方能挽救人心 作者:石章鱼所写的《大医无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石章鱼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许氏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