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

第92章


  守卫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6 集团军司令古佐尼将军对盟军登陆地点的估计准确得丝毫不差,他主张把这两个装甲师部配置在该岛的东南部。但凯塞林认为西西里岛西部是薄弱环节,坚持把第15 装甲师大部分部署在西部,把赫尔曼·戈林师和意大利王牌“机械化”师留在东南部。
  “司令,从最近一段的情报分析和迹象来看,我们的欺骗计划和保密措施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参谋长史密斯在向艾森豪威尔汇报战役准备情况,“比如”肉馅’计划诱使敌人的防御力量平铺在整个欧洲。他们不仅把兵力调往希腊,而且连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等大批器材也都运往希腊。我们假装对特拉帕尼进攻的欺骗计划,促使西西里岛守军进一步分散兵力,布雷区和防卫重点已改变到西北方向上。”史密斯的语调突然变得不甚流利了,“可是..”
  “是不是还有什么漏洞?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新闻记者问题。”艾森豪威尔冷静地说出自己的推断。
  “正是这样,司令,”史密斯放心了,接着说道,“北非是我们准备进攻西西里的基地,沿海滩头的每一个可能利用的地点,我们都在进行演习。港口堆满了必需的物资,海港和海湾在接纳登陆艇。看样子可以确定,如果那些记者们为了给他们的报纸和广播网搜集重要材料而继续报道整个战区的活动,那么,即使我们对进攻的地点严加保密,敌人对我们进攻的兵力和时间也能很快作出相当准确的预测。”
  这个情况,艾森豪威尔早就有所觉察。
  德国人无时无刻不在密切注视着盟军的一举一动。作战参谋出身的艾森豪威尔当然很清楚,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参谋,把报刊广播中的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零星情报收集起来,就能勾划出对方作战计划的轮廓。
  在停战期间,记者们习惯于用推测来充实他们的报道,而且由于有了数月的战地经验,新闻记者们都有很强的判断力。艾森豪威尔并不担心国内那些远离战场自称为军事分析家的人所作的推测,他们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简略的情报作出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在作战战区中,情况就不同了。
  “要不,”史密斯试探地说道,“我们对所有的新闻报道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
  “不!我决定召开战区内的记者招待会,将实情告诉他们!”
  “啊?!”史密斯大惊失色,保密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主动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秘密?
  艾森豪威尔似乎看透了参谋长的心思,解释道:“当一名记者把保密当作首要职责的时候,他在披露消息时就会谨慎得多。”
  战地记者招待会很快便举行了。记者们三三两两入座后便开始交头接耳,战区从未举行过这样的记者会,有什么重大新闻要宣布呢?
  “尊敬的记者先生们,希望你们对我下面宣布的消息不要吃惊,更不要当作戏言。我只是想让你们了解事实真相后,配合记者们全神贯注地听这位总司令讲下去。
  “我们将在7 月初突击西西里,巴顿将军率第7 集团军攻南部滩头,蒙哥马利将军率第8 集团军攻锡拉库萨以南的东部滩头。”
  话音未落,全场哗然,议论声、感叹声响成一片。如此重大的机密怎么就这样轻易说出来了呢?
  艾森豪威尔解释说:“亚历山大将军将指挥这两个集团军。目前,我们为了摧毁德国空军,切断它的海、陆交通和削弱它的抵抗,已经进行了试验性的空袭..”
  此时,会场寂静无声,气氛沉闷得令入窒息,人人息声屏气,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我们进行这样的空袭,是要使敌人误认为我们将从该岛西端进攻..我们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使用的空降部队其规模要比过去战争中使用的大得多。..”
  盟军总司令的声音在继续,记者们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庄严、自豪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神圣使命感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像是盟军司令部的一员,亲身参与了这项机密计划的制定工作。
  一个月后,盟军发动了攻击。其间,从这个战区没有发出过任何带推测性的消息,也没有记者试图送出可能对敌人有用的任何资料。很多记者告诉艾森豪威尔,他们唯恐一时疏忽而犯下泄密之罪。在这次战役准备期间,他们甚至情愿彼此不讨论这个问题。
  巴顿的第7 集团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是第6 军。军长欧内斯特·道利少将是炮兵专家,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道利在美国指挥第40 师,后升任第6 军军长,在布莱德雷接手第2军时率部赴非作战。
  在进攻西西里岛的战役中,究竟是用布莱德雷的第2 军,还是用道利的第6 军,艾森豪威尔为此颇伤脑筋。第2 军尽管走过麦城,但经过实战锻炼大有长进,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连战皆捷。况且非洲战争已经结束,第2军可随时调过来投入作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没有作战经验的第6 军去攻击西西里岛,委实与情理不通,艾森豪威尔与巴顿研究商榷之后,于5 月15日电告马歇尔,决定令布莱德雷第2 军加入已顿第7 集团军序列,道利第6军则编入在摩洛哥的第5 集团军。艾森豪威尔继而在电报中解释说:“布莱德雷的指挥非常出色,有必胜的把握。我决不能拿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长和部队去碰运气..”
  盟军统帅部决定派6 个美军师约8 万人参加第一阶段的“爱斯基摩人”登陆突击行动。3 个加强步兵师将担任突击滩头的任务,其中2 个师(4.5万人)由布莱德雷指挥,即特里·艾伦的第1 师(“大红师”)和特罗伊·米德尔顿的第45 师。另外一个师是卢西恩·特拉斯科特的第3 加强师(2.7 万人),这个师将独立执行任务,直接向巴顿负责。第82 空降师第505 团将空投到滩头后面第2 军地域,与第1 师取得联系。在岸滩后面担任第7 集团军预备队的是休·加菲指挥的第2 装甲师和其他一些步兵部队。
  美军抓紧战役开始前1 个月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在非洲海滩进行登陆训练演习。此外,他们还进行西西里岛诸城市的攻坚战和巷战等新科目的训练。
  “听着,小伙子们,我们的总头儿马歇尔将军今天要来视察美军部队。好好表现一下,也为我争口气!”巴顿扯开洪钟般的嗓门,对他的下属训话。
  当天,美军在奥兰海滩为前来阿尔及尔同丘吉尔会晤的马歇尔举行登陆演习,第一梯队“大红师”部队上岸的地方离观众很近。该部队自恃为“比塞大的征服者”,演习中行动懒散,枪也没有上刺刀。巴顿见状,立即跑到水边,对士兵们大发雷霆,骂出的话不堪入耳。陪同前来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站在一边窘迫得无地自容,布莱德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马歇尔,暗想,唉,乔治的这个脾气要把他毁了,他的前程会变得黯淡了。
  在突尼斯,身为第2 军副军长的布莱德雷同军长巴顿的关系是不错的。巴顿钦佩布莱德雷。这个密苏里州乡村教师的儿子,他精通战术,能将情报、作战和后勤熟练地协调起来,执行计划全面彻底,具备一个高级将领应有的才干。性情暴躁、说话不干不净的巴顿敬重布莱德雷高尚的为人,他看出他的副军长是一位富有忘我精神、极端忠诚老实和勤勉的人。
  另一方面,布菜德雷则钦佩已顿突出的战术天才,但他认为除此之外巴顿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他对巴顿奇特的凭印象打仗的方法,尤其对他明显忽视后勤工作的作风,感到吃惊,对他的那些粗俗举动、满口脏话和粗暴的态度也看不惯。巴顿强烈的表现欲,贪图权力和表彰等过火行为,在沉稳的布莱德雷看来,如果不是神经错乱,也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他们在北非第一次共事时,布莱德雷就认为,巴顿不管指挥一个军有多么成功,但并没有学会指挥自己。
  布莱德雷很清楚,自己能在不长的时间里提到高级指挥岗位上来,全靠他昔日的西点军校同学艾森豪威尔的扶植,艾克相信这位老同学能在战争中干一番大事,并有意为他创造这种条件。但另一方面,布莱德雷也明白,自己还肩负另一个使命:制约性格暴躁的巴顿。艾克吃够了巴顿动辄发怒的个性的苦头,所以他把布莱德雷放在幕后,以阻止巴顿的某些越轨行为。
  现在,他担负了突击西西里岛的主攻任务,肩头担子愈发重了,不仅要密切注视巴顿的举动,还要做好他手下的两个师长的工作。尤其是那位艾伦师长,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固执倔强,惯于自作主张,他竟然在堂堂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面前,不把演习当回事。
  第2 军参加主力突击的两位师长艾伦和米德尔顿各有长短。说实话,布莱德雷不喜欢特里·艾伦,他曾几次在艾森豪威尔面前表明他对艾伦的看法,说对他不放心。占领突尼斯后,美军各部队都补充了一些英勇善战的老兵,别的师都采取了适当的纪律手段和领导措施,而艾伦对他的部队却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大红师”在从比塞大到奥兰的整个北非海岸横冲直撞,胡作非为,甚至发生了械斗枪战事件,布莱德雷不得不将艾伦的部队立即调到城外去。
  另一位师长特罗伊·米德尔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的老兵,曾赴法作战连晋两级,成为美军中年纪最轻的团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