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有个说得来的朋友令叶彤的心情大好,两人信马由缰有说有笑走到城外望君亭。班玉清马鞭一指笑言:“妹妹,看来你不是最早的。你瞧那望君亭用蓝布做了围帐,这是有大户人家的家眷前来送行。”
“是吗?”叶彤往那里瞟了一眼不在意地应道。
突有一人拦住马头,却是半夏拉住叶彤的马缰,整个人激动得抖个不停,叶彤也只是愣愣地不说话。
“姑娘,我家主人在亭中备了薄酒为你送行,请看在小主人为谢您的救命之恩天不亮就起床的份上,到亭中喝一杯再走吧。”半夏许久才开口。
叶彤有些慌乱地对班玉清说:“有朋友送咱们,请姐姐陪妹妹上去好吗?”
班玉清迷惑地挑起双眉,忽展颜笑着回答:“我就在这里等你。妹妹快去喝了谢恩酒,否则我怕你走不了了。”
“姐姐开玩笑了,那我去去就来。”叶彤红了脸,踟蹰着下马缓缓走向望君亭。
高高的亭口跑出一个鬼马精灵般的小女孩,一看到叶彤她就蹬蹬往下跑,一边跑一边喊着:“楚阿姨,楚阿姨。”
“小姐,小心!”半夏在叶彤的身后担心地叮咛。
叶彤张开双臂接住扑入怀中的女孩儿,稀罕地对她上下其手,惹得女孩儿“咯咯咯”笑个不停。
顺势坐在的台阶上,将孩子放在腿上,叶彤边整理灵儿的衣服边问:“今天没有功课吗?”
“有,爹爹给我请假了。楚阿姨,今天能给我讲故事吗?我好想听?”孩子忽闪着大眼睛渴慕地看着叶彤。
“小姐,你忘了今天是来跟阿姨告别的吗?楚阿姨没有时间给你讲故事了。”半夏提醒到,语气中有淡淡的悲伤。
“那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给我讲那些好玩的动物呢?别走好吗?”灵儿恋恋不舍地问她。
叶彤压下难过的情绪,努力笑着回答:“听故事不难,阿姨回去后把知道的故事慢慢写下来,请人送来,你让爸爸妈妈念给你听好不好?”
灵儿高兴地点头道:“好,好。母亲忙,没时间给我讲故事,不过,爹爹的故事讲的可好了。”孩子欢喜地望向叶彤的身后。
叶彤一只惊讶于施慕琪的独行,揣测了种种可能,如今心方落了下来,暗自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小姐,给恩人磕个头,我带你去抓知了,让爹爹和阿姨说会话。”半夏上前抱灵儿。
叶彤无奈将孩子交给半夏说:“不用,心意我领了。好孩子,去玩吧。”
“阿姨,我每天都抱着神仙鱼睡觉,不让它们分开,你要守信给我写故事哦。”女孩认真地对叶彤说。
“好,我一定给你写故事。”叶彤肯定地点头。
半夏给叶彤行了个礼,指了指她的身后,抱着灵儿离开。
向灵儿招招手,叶彤鼓足勇气转身对上施慕琪。施慕琪收回看孩子的视线,做了个请的姿势,率先走进亭子。
发现叶彤在亭口迟疑不前,他叹口气道:“只是请你喝杯送行酒你都不肯赏光吗?”
叶彤闭目,深深吸口气,快步走进去坐到施慕琪的对面。
亭中的石桌上摆着几盘简单的菜肴。施慕琪端起酒杯微笑着说:“恩人对灵儿的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现备些薄酒素菜为君送行。祝你一路平安,早得贵子,夫妻和睦,幸福安康!”言罢一扬头干了杯中酒。
叶彤虽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回句:“谢谢。”将酒喝下。
沉默了许久,叶彤给二人倒满酒,垂着眼帘开口:“小王爷的情谊自清铭记于心,在下也祝您万事如意,幸福安康。”说完也将酒一口喝干。
施慕琪喝下酒,忧伤地说:“谢谢你的万事如意。”
叶彤心中苦涩,不知该说什么,只得起身拱手道:“感谢您的送行,楚某告辞了。”转身要逃走。
“彤儿!”施慕琪大叫一声,探手将叶彤拉入怀中死死抱住。他的身体剧烈颤抖着哭道:“你好狠的心,就这么故作不相识吗?我纵是再对不起你,这么多年的伤心也该弥补了,难道你我只能做陌路人吗?”
叶彤强忍在心的眼泪终于扑簌簌地落下,她含泪说:“幕琪,你我各自婚嫁,还有什么好说的?徒叹情深缘浅罢了。楚寄秋对我一往情深,我婚后很幸福也非常知足,不敢再贪求什么。我如今能给你的只有祝福,请让叶彤走吧。”
施慕琪听叶彤这么说,哭的更厉害,半晌才开口:“你幸福就好。我知道自己不详,不敢再进入你的生活,就让我再抱一会儿,一会儿就好。”
叶彤心痛得喘不过气来,快速转身捧住施慕琪的泪颜说:“你为何这样傻?我从没有怨恨过你。你为我做的够多了,我这条命不也是你和唐慕天合力救回的吗?不要把所有的错都揽在自己身上,这样折磨自己只会让我更心疼更不放心。原谅我不能遵守对你的约定,来生吧,来生让我好好爱你,永不分离。”
泪眼对着泪眼,施慕琪猛地吻上叶彤,堵住她的嘴。叶彤再难控制自己,深深吻了下去,两人唇齿相碰,灵舌缠绵,久久不肯分开。还是叶彤先清醒过来,一把推开施慕琪,侧过身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
“彤儿要说话算话,我与你相约来生,你不可以再爱上别人让我伤心。谢谢你没有死,谢谢你愿用一生去忘记我。”施慕琪瞅着叶彤边说边笑,可是泪水如溪流般流淌,一如雨中梨花清纯娇媚。
叶彤心旌动摇,不敢再看施慕琪,只得一咬牙说了句:“保重。”顿足跑出望君亭。
身后传来施慕琪深情相送的话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叶彤,来生我绝不会再放手。”
叶彤沉默地骑在马上随商队隆隆前行。班玉清发现她的脸色不对,终于忍不住关心地问:“怎么了?”
叶彤敷衍道:“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虽然只呆了两天却有些舍不得,何况没有亲自向夏云天辞行,心中始终不安。”
“那就将家搬过来好了,你我姐妹也好经常聚聚,岂不快哉!”班玉清高兴地提议。
“故土难离呀。对了,为什么不是大郡主管理西南而是夏云天呢?爵位不是应该由长女继承吗?”叶彤转移了话题。
“此事说来话长。据传安南王的长女在十岁那年得病而死,安南王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五年前安南王又突然失语瘫痪在床,所以才由夏云天管理西南。不过她很有才干,在黎曼等一干人的辅佐下将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民心安定。当地虽然发生过多起部族冲突事件都被她一一化解了。”
“原来是这样。我与她虽然才认识,但看得出她是个心胸开阔的人。她能对我这个布衣以礼相待,称朋唤友;能对各民族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实属不易。这要在内地很难想象。”叶彤感慨起来。
“说到这里妹妹,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结交上郡主的?还有,你怎么会坐到我们的餐桌上?”班玉清歪着头问。
叶彤笑了:“也是机缘巧合,前天下午••••”叶彤仔细地讲了两人的相识经过。
“呼!”班玉清长舒口气:“原来唐公子口口声声说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是这么回事啊!幸好有你出手相救,否则就没有昨日的盛宴了。这事有些蹊跷,听说安南王就是路遇巨蟒坐骑受惊至瘫的。不对呀?黄金蟒这么会出现在这里?它可是炎龙部落的神兽啊,就像我们部落的银蟒一样,难道印凤的部落出事了?”班玉清不安起来。她紧锁眉头,一脸担忧和困惑。
走着走着,班玉清猛然拉住缰绳对叶彤说:“楚妹妹,我不能送你了,必须回部落查明一些事情。姨婆那里麻烦你带话给她老人家,就说我娘想她,请她放心回家吧。这个送给你,她老人家看了就会相信你的话。”说着将手腕上的一个镶玉珠的银镯交给叶彤。
接过银镯带好,叶彤见班玉清神色突变不放心地问:“姐姐此次回去会有危险吗?”
“不会有危险,只是怕有心人利用我们不在部落做些不该做的事,碰坏如今这个大好局面,不敢马虎啊。”
“姐姐所虑甚是。不如你回去给夏云天提个醒,小心有人挑拨离间,惹出事端。姐姐你也要万事小心。”叶彤忧心道。
“妹妹放心,我自有分寸。我让金珠和你去接姨婆,她可以做你们的翻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等你再来西南,再会。”班玉清叫过一名护卫,对她交代一番,这才拨转马头,疾驶而去。
带着班玉清的嘱托,叶彤一进茶古镇就直奔济世堂探望老人,为表尊重,还特地带上了那条彩石项链。老人的身体看上去恢复的很好,见到叶彤十分高兴。叶彤先讲了与班玉清在郡主宴会上的结拜经过,老人听的津津有味,当说到梅子贺狼狈不堪时,老人更是哈哈笑了起来。
叶彤恭恭敬敬地给老人行了跪拜礼说:“姨婆,班姐姐本来要亲自接你,可是突然得知一个消息,必须回部落处理,所以派自清前来转告您,班氏家族特别思念您,盼望您早日回去和家人团聚。”
老人抚摸着叶彤手腕上的银镯,无限感慨道:“神明在上,让你我成为祖孙,又得到了家人的谅解,我好开心。你和玉清都是孝顺的好孩子。清儿,不知玉儿听到什么消息让她必须回去呀?”
这也是叶彤一路上思考的,叶彤仔仔细细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给姨婆,希望老人能给她一解迷惑。
姨婆听完后很是吃惊,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难道我们牺牲了一生的幸福都是错的吗?”
她沉吟了许久,对叶彤说:“你等我一下。”起身取了一样东西问叶彤:“清儿,你会什么乐器?”
叶彤不知老人何意,迟疑地回答:“我会吹口琴,有点类似排箫,不过口琴是上下双排孔。”
窗外突然传来奇特乐声,老人拉着叶彤来到窗前观看,原来有人在大街上表演蛇技。只见那条蛇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引来大群人抵足观看并不时喝彩。
叶彤兴奋地说:“好厉害啊!我知道印度人善于训蛇,没想到这里也有懂此绝技的人。不知那人吃了多少苦才练得这样绝技,令蛇类能闻声起舞。”
老人问叶彤:“你想学吗?我可以教你。”
“您也会?”叶彤崇拜地看着老人问。
老人微笑点头。
“可是我不会吹那个乐器。”叶彤沮丧地回答。
老人把一只五孔排箫放到叶彤手中问她:“会吹吗?”
“略会一些。”因为将口琴作为礼物送给了司徒睿昕,后来发现排箫的原理与口琴类似,叶彤曾下功夫学了一阵。
“这就好。”老人又从怀里取出一支排箫说:“我现在就教你,你可要认真学。”叶彤心中欢喜,郑重地点头。
老人对金珠说了句什么,金珠对叶彤说:“姨婆婆让我去买些东西,姑娘你只要跟着姨婆婆的曲调吹,很快能学会。”
“好的,你去忙吧,我会认真学的。”
金珠走后,叶彤认真和老人学起来。怕自己记不住,还在纸上画了一个排箫,给五个孔编了号,将曲子按音孔的前后顺序记下来,并在号码下注明音的长短。曲子很短,十几个音节,叶彤很快可以照着自制乐谱吹奏整只乐曲。
老人认真地看着叶彤自制出乐谱,又将乐谱拿过来研究了一会儿,赞赏地点点头。她取过笔,沾好墨,在下边又写了两段乐谱,并分别在两段乐谱旁注明玉龙、炎龙和重要、保密字样。
叶彤大惊,不知所措地看向老人。
老人严肃地看看叶彤又写道:“此二曲只可用于炎龙、玉龙部落的金银二蟒。切记,不可乱用。其他蛇类刚才那只曲子足可应付。”见叶彤郑重点头,她又写道:“圣蛇有灵,你即救过圣蛇之子,缘分应当未尽,此二曲只备不时之需,你要起誓,不将它们传给他人。”
面对老人紧张严肃的脸,叶彤举起右手起誓:“我楚自清在这里向满天神佛起誓,绝不将两首曲子传授给他人,如有违背,不得好死。”
老人显然听得懂叶彤的话,她满意地将曲谱折好放入叶彤的怀里,又摘下叶彤胸前的骨质项链,当着她的面把骨牌一分为二。打开的骨牌中有两个阴阳鱼凹槽,老人将一红一白两只阴阳鱼放入凹槽,再把项链恢复原样给叶彤戴上。
叶彤哪想到项链中还有这个玄机,呆若木鸡地儍在那里。
正好金珠回来,老人拍醒叶彤笑着说:“这样你才成为我玉龙族真正的姑娘。好孙女,你是个有福之人,玉龙部落需要你的福气。记住你的誓言,好好保护这条项链,它会给你带来荣耀的。”
金珠翻译完跪在叶彤的面前一脸崇敬地说:“楚姑娘,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祝贺,姨婆婆已经将她的长老之位传给了您,您今后就是我玉龙部落的第十位长老了。”
“我,我哪配?”叶彤慌乱地直摇手。
“好孩子,一切都是天意,你不可以拒绝。时间不早了,你快上路吧,我明天就随金珠返回部落,我是该回家了。
被所发生的一切弄的直发蒙的叶彤迷迷糊糊地与老人告别,给金珠留下三十两纹银,叮嘱她好好照顾姨婆,这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茶古镇,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小说推荐
- 何当共剪西窗烛-穿越架空
- 《何当共剪西窗烛》作者:一寸成灰_TXT下载一次新的旅程两段新的恋情三生石上刻心声地老天荒唯爱永生内容标签:穿越时空主角:叶彤楚寄秋施慕琪┃配角:郝歌等┃其它:爱让我们能够在一起 作者:所写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穿越架空》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5章
- 西窗烛
- 东方明慧,这怎么听怎么像女子的名字.这样的一个男子,该是一个怎么的人呢?少女说他面如冠玉,大臣说他心狠手辣,皇帝说他绵里藏针,而林如君却说他可爱妩媚.林如君字忘君,这如君与忘君,便是矛盾.她聪明却不通天,她美丽却不绝色,她高贵却不高傲.她说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而东方明慧却说她是举世无双 作者:所写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何事画西窗
- 《何事画西窗》作者:浅离浅散【完结】一个关于成长跟爱恨情仇的故事,她原本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小精灵,是什么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防备?是什么让她在复杂与争斗中生生不息?是什么人让她想爱又不敢爱?当真相一幕幕在她眼中上演时,等待她的又是怎么样的惊涛骇浪 作者:所写的《何事画西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何处闲春剪烟枝
- 一个是正直温柔,视她如珠玉的哥哥 一个是冷酷执着,爱她如中毒的弟弟 一个神秘莫测的刺客,爱恨难辨 一个风流绝世的才子,进退无从 四位男子,锦绣江山,何处得觅一夕春意,剪尽烟枝 主要是在清穿坑里蹲得累毙,翻了翻历史,YY五代末宋初的几个皇帝,自己写来自娱自乐。YY绝对有滴,虐也偶尔有滴。也有狗血,也很
- 都市言情昕言完本
- 最新章:123 关于番外
- 红尘啸西窗
- 红尘啸西窗作者:千麦应该说,每个人起初都是抱着一颗纯真自然的心来到这个世界的,然而在生命的过程中,总有些事情使我们会变得冷漠、偏执甚至极端。被碰撞过后的人格往往会衍生如忿恨、悲伤、痛苦等各种负面情绪,但所幸我们还能用坚强与本善去面对一切劫难。上官玉如果父亲不被害死,国家没有灭亡,她本还可以安安稳稳嫁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红尘啸西窗
- 红尘啸西窗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千麦应该说,每个人起初都是抱着一颗纯真自然的心来到这个世界的,然而在生命的过程中,总有些事情使我们会变得冷漠、偏执甚至极端。被碰撞过后的人格往往会衍生如忿恨、悲伤、痛苦等各种负面情绪,但所幸我们还能用坚强与本善去面对一切劫难。上官玉如果父亲不被害死,国家没有灭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上西楼,倚东窗
- “西楼“东窗”是古代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意象,渲染的是一种壮烈凄美的环境 看主人公修仙路上红袖曼舞共千山的恣意,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的无奈,老残听雨僧庐下的怅惘 作者:粉墨斋所写的《上西楼,倚东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粉墨斋连载中
- 最新章:第81章 东湖试炼(三十八)
- 西游万圣龙君:我能共享别人修为
- 一朝穿越,敖随成为司掌一地水脉的龙王 住水晶宫殿,寝白玉大床,珍珠如土金如铁;饮琼浆玉液,品美味佳肴,长生逍遥无尽头 结果还没逍遥多久,自家女儿就找了个九头驸马“岳丈,这是祭赛国的宝贝舍利,用来照耀龙宫最是神妙“父王,这是瑶池里的九叶灵芝,用来延年益寿大为玄奇 敖随 这糟心女儿女婿,生怕自己死的不够
- 武侠小说侧帽圣祖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七十七章:永镇龙界(大结局)
- 金凤剪-卧龙生小说集
- 应天府。高大的红漆门外,肃立着四个淡青密扣劲装的带刀府卫 向里看,沿着通向应天府正堂的长廊上,站满了带着兵刃的衙役 正堂外十二个分执着金瓜月斧的亲兵,戒备得十分森严 一品顶戴,身着朝服的巡抚大人,端坐在正堂大公案的后面 但他已失去往日那等高踞堂口颐使气指的威严,木然的神情中,带着沉重的忧苦 靠公案左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