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奖

第 34 章


    平日闲暇,我会教几个孩子算数识字。小虎子、小兰妹妹和卢小弟等等都是我的学生,甚至,在米秀才没当官之前,也跟我学过两天。
    不过,虽然他们在我眼中还是孩子,不过小虎子也十五了,虽然还比我矮半个头,但比我结实得多,因为他的长大,顾大婶才有了余力开客栈。卢小弟他们也是,小兰妹妹已经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让我感慨时间的飞逝。
    他们这个年纪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力,都很忙,白天下田或学徒,小妹也要给家人做饭,所以一个月固定的也就上四次课,其他有空再说。
    我是不收钱的,孩子们都很珍惜,家长们也大力支持,恨不得孩子能变得和我一样,所以他们学习都是很认真的。不过……我叹气,难道这里的人大脑都是天生有偏好的?为什么学文挺快,可对这个算数就是不敏感呢?
    教他们加减,十位数以下的掰着手指头算是能弄明白了,可之后上了十位就闹不清。又教了几个月,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就是用不顺,来个四则运算,加加减减的一变换他们便集体晕倒……让我无奈之余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老师。
    我还没给他们上几何代数呢,要是再来个sin、cos……唉……慢慢来吧。
    今天又是学习的日子,可几个孩子竟一个也没来,难道是被我的题海压榨法弄怕了?不会吧?又等了等,只等到了小虎子。听他一说,才知道大家翘课原因,原来是他家的小客栈里来了个新客人。
    这人能说会道很有学问,讲了很多外面的事,让大家都听迷了。不光孩子们忘了上课,连艾大叔他们都放下活计,跑来听了。
    好大的魅力啊!难道是个说书的?这在镇上可少见。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开始要求精神生活了呢。对了,等这个人一走,我也可以说书呀,这该算是个不错的工作吧。
    我见小虎子形容的夸张有趣,这几日心情又正不好,决定也去见识见识。小虎子很高兴,拉着我便跑了去。现在果然,镇上的男女老少正围着一张方桌,听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钦差狠狠惩戒了那个贪官。皇上下令将他斩首示众,不义之财全部充公,又换了一个廉洁的官员。从此,扈县的百姓便过上了好日子。”一个清新声音飘进我的耳朵,优雅又不失深沉的声线颇为引人,只这一句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他说的是天启官话,听不出什么地方口音,难道是京里来的?这可太少见了,说不定又能听到什么消息。
    “哇,这个钦差大人真厉害!”
    “是啊是啊……”
    “先生,再说一个吧!”
    “哎呀,先让先生喝口茶嘛!顾婶,你家的好茶呢?给先生上一壶,算我帐。”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这镇上除了过年过节,能这么热闹还真不多见。
    我站在人后,向里面望了望。桌旁坐着的是个年轻人,书生打扮,我这个方向只见到他的侧脸,但已是眼前一亮。
    他很俊,就算和张兼比,也差不了多少,不同的是他比较阳光。年纪不大,二十来岁,眉目间一派潇洒气,举手投足中透着良好的教养。看样子不是我想的什么说书先生,倒像个游方的学子。
    “好好,谢谢各位乡亲厚爱。那,学生再说个路上遇到的故事吧。”他喝了口茶,微侧头,略略想了想,“就说个……骗子的事吧。”
    众人屏息静气,刚才还闹哄哄的客栈里一下子静得落针可闻。
    “这是我在涿县遇到的事了……”
    涿县?刚才他还在说扈县呢,这两个地方相距不近啊。
    “涿县中有个大商人,姓单,家财万贯,在很多地方都有生意,钱多得数不过来。可这人表面大方却十分小气,又只重利益,自诩好交天下友,又称自己仗义疏财,其实是没有好处的事从来不干。”
    “去年县中遭了蝗灾,几乎颗粒无收,皇帝赶紧派人赈济灾民。要说这涿县的地方官员和刚才说的扈县的官不一样,很清廉,救灾之事办得十分用心。但是,灾情实在严重,朝廷中拨下的钱粮不足,当官的也十分无奈。”
    我叹息,五年征战,不论对大契还是天启都是打击。北辰极接到手的是个烂摊子,国库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周转啊……
    “那怎么办呢?灾民还是要救啊!于是县守想到了当地的大商贾。上报请示之后,皇帝同意向商人征粮,并答应朝廷会给有贡献的商人以褒奖。这位单老板听到消息,第一个带头捐粮,还捐得挺多。但是,他捐的都是陈粮坏粮,拿到手里有一大部分已经不能食用。”
    “这人真坏!”
    “就是就是……”
    书生微微一笑,接着说:“是啊,是很坏,而且狡猾!官府质问他时,他推脱说这坏粮根本不是他捐的,他捐的都是好粮。因为当时赈灾的事一团乱,接受钱粮的仓官又是个新手,当时的记录不详细,查不出各个商贾的捐粮入的哪个仓,以致虽然怀疑他,但毫无办法。单商人洋洋得意,不仅没花什么钱,还得了个朝廷的封号……”
    众人唏嘘。
    “就在官府为难之际,来了个外地商人。看起来是个大商贾,十分气派,来到涿县第一天便因其奢华的排场惊动了所有的当地名流。更难得的是,他到了涿县之后,听到见到当地灾情,当即表示愿意捐粮千石,当地的官员百姓十分高兴。”
    大家也很高兴,好像自己是灾民似的如释重负。
    “但他说因为自己临时起意,所以筹粮还要几日时间,这几日他正好和当地的商贾谈生意。他这人很奇怪,请了所有的大贾和名流饮宴,并且欣赏他的珍藏,却只字不提生意,也不打听情况。但宴会过后,他仿佛一夜之间对涿县了解了,该谈什么生意找什么人,清楚至极。大家都很奇怪她是怎么知道的,甚至每人能谈得起多大笔的生意都把握得准确无比。”
    “为什么?”有人奇怪。
    书生微笑:“大家都奇怪吧,那些商人更奇怪,还很恐慌。毕竟,生意还没谈就被人知道了底细可不怎么愉快,尤其是那个小心眼的单大商人。他多方打听无果,又向其本人询问,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后,那外地商人被他请来的美人灌醉了酒,酒后失言吐露了秘密……”
    “什么秘密?”
    “快说快说啊!”
    “一只神鸟。”书生摇着折扇,轻声说。
    “神鸟?”
    “对,那外地商人说他有一只神鸟,只要被这只鸟看到,那人财富方面的秘密就会被它知道。”
    听到这别人都很紧张,我却不禁一笑。他刚讲到来了外地商人时,故事的过程和结局已经能猜想的到。那书生好似无意的向我瞟了一眼,接着往下讲。
    果然,那外地商人就是骗子。单姓商贾动心要买那神鸟,他便说因自己夸下了海口却筹粮困难,想用神鸟做抵押换单商的千石粮食。单商同意,于是被骗,粮食最终进了灾民的口袋。
    大家的心情随着故事跌宕起伏,听得高兴极了,还有不少很佩服那个骗子的。我叹气,且不论故事的真实性,骗子就是骗子,他骗了人,就是违法,难道不会被官府缉捕么?
    “霍先生知道的事真多啊!”小兰妹妹崇拜的说。
    书生摇着折扇:“没什么,都是行走间的见闻罢了。我只是走的地方多了些,称不上博学。”
    “我以后也要走出镇去,去看看外面有多大。”卢小弟向往的说。先别说出去闯荡,跟我把加减乘除算好再说。
    “先生好谦虚!”
    “是啊,是啊!先生比当年的米秀才知道的还多,也是秀才么?”
    “学生是有个小小功名在身,不过算不了什么。”
    忽然有人说了句:“不知道霍先生和咱们余小哥比起来谁的学问大啊?”
    “这个……”众人摇头,说不出来。
    怎么扯到我身上了?
    书生听见有人拿他比较,来了兴致:“哦?这位余小哥到底是谁啊?我才来了两天,总听到你们提起他。什么多亏了余小哥才怎样怎样,要是余小哥会怎样怎样。他到底是个如何俊秀的人物?让我神往不已啊。”
    我转身想走,可被身边的小虎子一推,大声说:“小余哥就在这儿啦!”
    我还没来得及躲就被让到前面,一抬头,对上双闪亮的眸子。
    他略微惊讶,用那有神的眼睛扫视我一番,轻声说:“真没想到,原来就是你……”然后拱手为礼,笑着说:“在下霍炎,久仰余公子大名了。”
    我尴尬一笑,正要还礼,却瞥见他手腕上缀着一物,不禁呆住了。
    那是个温润光洁的白玉坠子,上面清清楚楚刻着一个“极”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