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辛酸史

第40章


国庆节后的一个星期天,(具体时间不记得)。我到A厂接货,厂里因停电要推迟几个小
时。
我瞎晃悠到小店,刚好碰到当晚载我的摩的。我的好奇心突发,叫上摩的再到哨所去看看。
我想知道这条路是不是真的能到梅林。更想测算一下真实的距离。
哨兵仍旧死活也不肯让我过去看看,我只好押下所有的证件。还押上了钱包。只要求到哨所
过去的山坡上看看。哨兵看我不象是偷渡的样子。留下一个人值勤,一个人陪我到山坡上。
当时甭提有多兴奋了,我看到了黄木岗、现在深大电话公司周围的一片住宅区。还能看到罗
湖桥对面的山,但只能听到北环路上的车声。看不到车。
好近呀!可为什么没有公路?山坡并不是太陡,修路应该不是太难。梧桐山都打了隧道,这
里就一定会修路。就算是修路不行,打隧道总行。
“要想富、先脱裤”。我在前几次看房时得出的结论。让我将二线电线网定义为裤腰带。这
一条腰带一定会解下来。最少也要拉开一条拉链。
当我拉货交货后,我在报摊上寻深圳地图。可怎么看也看不出市内到龙华到底有多远。回到
家里,我用尺子量出距离,按比例尺计算出结果,我当时相当惊讶。龙华到市政府的距离。
比布吉到市政府距离只远了3公里。
3公里的距离汽车只有5分钟,我问自己。要是我是“市掌门人”。我就一定会打通这一条通
道。即便是怕丑,不好意思将裤子脱下来。我也要拉开一条拉链。要是我是龙华人,我也会
要拉开这一条拉链。
我将地图翻来覆去的折腾了半天,可寻不出一个理由来证明有修路的必要。仅仅是为了富就
要修路。这点理由我认为太轻了。只能寻出更重要的理由来证明,否则我连自己都说不服自
己,就别说是政府了。修路不是几块钱的事。要动工,总得有一个堂皇的理由。
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时深圳进出香港只有两个公路通道。文锦渡、沙头角。文锦渡
到水库天天都堵车。水库到沙湾的路上经常出交通事故。从水库走布心花园到布吉的路上,
堵车也是家常便饭。
可我认为这理由仍旧太轻,堵车可以用交警来维持。理由太轻。只好丢在一边不理。 
日字不知不觉过去了。“难看”的冬装订单很多,我来去龙华的次数增加。龙华对我的印相
越来越深。
一次我陪一个原来的香港同事去东湖宾馆玩网球时,龙华必修路连通市内的理由让我寻到
了。我和原来的同事从东门到东湖宾馆,在过了竹园宾馆之后,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到东湖宾
馆。
原来的同事坐在车里不停的骂,深圳就DMT只会罚款,不会修路。的士司机也骂,天天罚我
们违章,也不想想车这么多要我们怎么走。
我问司机,是不是天天如此。司机说,今天算是好的,车还能动一动,到了星期五、星期
六。这条路没有的士愿意来。
等到党校前面的三岔路口。你看看,全是香港车。该死的交警,为了讨好香港司机。肯定是
先放从文锦渡过来的车。我们成了没娘的孩子。只好傻等。
我当即想起来了,从沙头角过关的车也只能从这一条路过。二个关口一条道,不挤成一堆才
怪。
交警讨好香港车。肯定不是出自他的原意。这其中肯定有猫腻。交警也是深圳人,再傻也会
明白,会骂娘的不只是香港人,深圳人同样也会骂娘。
交警执勤的行为、一边倒的处事态度、如此好的忍耐力。让我想起“反常”二字。我问自己
平时如狼似虎的交警,到了这一个执勤点,怎么就成了“猫”?
                             ----未完----
经得LP、小孩同意。维持大小“难看”不变。但决没有小看女同胞的意思。
冷暖人生路------投资龙华房地产让我得大于失《2》
反常。太反常了。(申明。我决没有故意贬低交警的意思,91、92年的交警确实有很多不尽
人意的地方)。
为什么交警会忍气吞声?为什么交警要忍气吞声?为什么连着为什么?
我问了自己如下的问题。
1、天天堵车,我要是管交通的人,每天有人骂娘,我会不会睡得着?
2、有人骂娘,就肯定不止管交通的人听到。会有比管交通更高职位的人听到。那我的饭碗
是不是很危险?
3、辛辛苦苦“晒”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才“晒”到这一个位置,我会不会因为我权利范围
不到,我就肯被动的丢掉饭碗?
4、我不肯丢饭碗,我会采取什么措施去补救?
5、深圳不是没有钱的城市,为何不修路?
6、修路的目的是解决交通,就不可能重复在现有的路面上。那新路该修到什么位置?
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交警肯定得到了某种授意。在没有解决交通问题之前,交警必须做到
忍气吞声。
而能给交警授意的人不多。只能是比交警更高层次的部门。这就证明比交警更高的部门,早
以对塞车现象了然于胸。只是当时来不及处理,短期内无法解决。所以才会采取息事宁人的
策略。
可问题一定要解决,如何解决?只有修路。路在何处?修在那里?我飞速的考虑深圳与香港
的联接处。
我开始折腾深圳地图。可深圳的地图看不出香港方面的交通情况。这样逼使我一个二线关、
一个二线关的去回忆。
深圳当时6个二线关我都从经过。东起小梅沙、盐田、沙湾、布吉、白芒、南头。
而前面的4个二线关,已经证明不可能再增加车流量。后面的2个二线关没有办法与香港联
接。(当时我认为不可能架大桥、费用太高了)。
6个二线关都不可取,唯一可行的就只有增开新的二线关。
机会。什么地方开二线关,什么地方就有机会。这个机会一定比“无水之地”来的实在。
我为我的思路振奋,我为我的发现叫绝。可当我忍不住告诉“难看”时。
“难看”告诉我,她好象没有听说深圳现在要选市长,从来也没有“半只脑”壳的市长。还
是留着“半只脑”帮我想想,明天什么时候帮我再去接货实在。 
冷水没有浇灭我的兴奋,虽然我照样去接货,可我的“半只脑”时时在留意我所经过的每一
条道路。我的“半只脑”壳里。我当上了交通“桔”长。
当时我仍旧无法判断龙华将是新的二线关必经之地。因为我无法确定与香港的联接通道位
置。
而我有我的蠢办法。从报纸上寻消息。
我记住了一个规律,凡属政府有什么大动作,媒体一定会先出来吹吹风。我国有一个特殊会
议。叫做《吹风会》。这绝对是我国一绝。
新开二线关肯定是一个大动作。肯定会有风声。
我相信我发现了比“无水之地”更具诱惑力的投资机会。我告诉自己,等下去。只要让我发
现了,我出手一定要快,下手一定要狠。
我开始天天注意媒体,当时深圳几大报纸我都要看一遍。为了防止“难看”骂我“气醒”,
我没敢声张,证券部订了各种报纸。托老高、股民帮我打听有没有人认识交通局的人。虽然
有人认识该局的人,可都是一些小毛毛头。
请了几次饭,也只打听到有修口岸的想法,根本没有打听出修在什么位置。如何通过二线
关。
老高发现我着了魔,天天嘴边上就是打听修路。在一次请我吃饭时。告诫我小心,康宁虽然
离你住的地方很近,可你最好别进去。我还想多请你几次。
有心做事,人就特细心。91年底,我在一份报纸的下角,我发现了一块不到4平方英寸的广
告。我常去的龙华,有一个大楼盘开始销售。
广告上说,每平方1430元。可以办理按揭,首期三成,还带户口指标。好呀。正合我意。中
午我就溜了出去。在国贸的21楼,我寻到了这家公司。
我是第一个寻上门的,当时没有任何模型、只有几张户型图。更别说预售许可证。
当时我对房地产认识,可以说是学前班水平都没有。我只是问了一个问题,交通很不方便。
是不是太贵了一点?
因为我是第一个上去,办公室里大眼瞪小眼的人一大堆。听到我的问题,几个人抢着告诉
我,龙华很快就会修一条公路到市内。而且告诉我叫龙华海关。
梦里寻它千百度,得来居然好事成了双。
好事来的太容易,反而让我犹豫。因为我始终不相信好事能串到一起来。我一连问了几个为
什么你们知道要修路。
因为我问的可能还算是专业,一个经理说,你不信我们,我带你去见老板,因为你是第一个
上门,我请老板与你谈谈。
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我没有看老板,而是让墙壁上的几幅巨型相片吸引。都是穿军装的与老
板的合影。横排第三张上,虽然只有五个人。其中我认识2个。
我在看照片的同时,经理告诉了老板我的问题。老板十分肯定的告诉我,龙华很快就会有一
条公路通市内。我问是隧道还是开山。板居然能告诉我是开山。而且有一个海关。
我一连问了好多个为什么,老板你为什么知道有海关还有公路。他指着相片告诉我,是他们
告诉我的。二线关一定有这些人在。否则就不叫关了。
我发现我是真的蠢,我居然只记得去打听交通局。不会去问问穿军装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