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字词语义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
“风、赋、比、兴、雅、颂”六义。汉初,在毛亨(生卒年不详战国末鲁国人秦始皇时期避难隐居武垣县入籍河间)著述的《毛诗故训传》中,将《诗经》里面属于
“兴”的部分,特别标注出来。究其原因,在诗文情理上,难道是
“风、赋、雅、颂”互通有无,而
“比”格外鲜明,唯有
“兴”晦涩难懂的缘故吗?所谓比,就是类比,一般使用内容情趣近似的事物,彼此印证和互相强化;兴就是起兴,通常使用不是直接关联的事物,通过隐喻、暗示或启发,借以引领思路、诱导想象和激发颖悟。
在《诗经》中间,作者于表现美刺讽谏、扬善抑恶的创作目的之际,若唤醒蒙昧、抒发情怀,适合使用
“起兴”的手法;若说明生动、印象深刻,依赖
“类比”,给予强化;若郁闷压抑,宣泄愤恨,刚烈莫过
“类比”;若明哲保身,托物寄情,智柔必在
“比兴”。所谓
“识时务者为俊杰、知得失为英豪”,如果因势利导而又云龙风虎,却由于诗人或作家,在各自志向和学识智力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所以他们究竟选择
“比”还是
“兴”,必定因人而异啊。单言
“起兴”的文学艺术风格,一般字词语句时常委婉晦涩,时常选用庸常纤细的自然情物,借以隐喻映射义理深刻的社会道德。
譬如《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关雎》,之所以
“关关雎鸠”起兴?一者,
“雎鸠”作为一种喜好鱼水嬉戏的飞禽,他们头冠威武而姿态庄严,而在世俗中被古人称作
“王雎”;二者,
“雎鸠”逢求偶季节,他们雌雄都会发出
“关、关、关”的鸣叫。所以,作为《国风•周南》中的第一首诗歌,《关雎》在全诗内容上,不仅可以泛指一般男女情事,而所谓其特指
“后妃之德”,亦属合情合理啊。至于《诗经•国风•召南》中的《鹊巢》,以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起兴,根由在于民间熟知雌鹊性巧,善于筑巢,而雌鸠(布谷鸟)虽性拙,但能够借助鹊巢孵化后代。
因此,无论鹊还是鸠,亦不管种类上,他们的出身,或属名贵,或是平庸,都同样母性十足,并且都还是持家能手和传宗接代的行家。
因此,所谓《鹊巢》一诗有
“夫人之德”,亦不足为怪啊。然而,像这一类诗词,他们运用
“起兴”艺术,虽然均属于合情合理,却都不属于浅显易懂,而且必须加以旁注解释,方能由此知彼而豁然开朗。
再看
“类比”的艺术特征,无论寄寓情怀,还是阐释义理,在选择比喻对象时,贵在善假于物,关键还是要相得益彰。
例如《诗经•国风•卫风》的《淇奥》中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是用金锡圭璧来比喻品德尊贵,而《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的《卷阿》中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则以珪璋来树立器宇轩昂的形象;再有《诗经•小雅•小宛》的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是以蜂育螟蛉的舍身忘己来比喻养育后辈,而《诗经•大雅•荡》的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则用蝉的聒噪来形容胡吃海喝的喧嚣;另外,《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和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前者用身着污浊衣服来表现心烦意乱,后者以心非床席可卷来表明矢志不渝。
像这样一些极其生动形象的例句,都是《诗经》中用
“类比”的经典佳作啊。还有《诗经•曹风•蜉蝣》中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比喻蜂拥升腾的白色蜉蝣如同身穿雪白的丧服,借以暗叹生命的短暂;而《诗经•郑风•大叔于田》的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把驾驭马车比作人在编织而马在跳舞。像这样一类略显隐晦的比喻,也应归于类比行列吧。
战国后期,楚襄王听信谗言而屈原惨遭放逐,在如此背景之下,像横空出世的《离骚》,虽然延续了《诗经》风格,但其中的讽喻,俨然是
“比”与
“兴”交织兼备了。进入汉代,虽然文学风气昌盛,但是作家们大多屈尊权势而偏好浮夸,像《诗经》原本丰富多彩的讽刺劝谏,逐渐日趋沦丧,随之
“兴”的艺术特色,也就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辞赋赞颂,如日中天,于是类比譬喻,得以风起云涌,并且愈发繁华。
但是,从此之后像
“类比”一样的形式内容,则与产生《诗经》那一大时代的原始模样,简直就是形同陌路、判若两人啊。
论说类比的根本特征和具体方式,在选择比喻对象上,原本没有固定模式,确实就是变化无常;在内容方式上,既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相貌,还可以是心绪想象,更可以是世间百态。
所以,战国时宋玉《高唐賦》的
“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是声音之间的比较;西汉初年枚乘《梁王菟园赋》有
“焱焱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是外形相貌的比喻;还有贾谊《鵩鸟赋》的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则是用具体事物来比拟道德理念;再者,王褒《洞箫赋》中有
“优柔温润”
“如慈父之畜子也。”等句子,则是用声音和情怀来相互比对衬托。东汉马融《长笛赋》的
“繁缛络绎,范、蔡之说也。”是用声音起伏与激烈辩论作比较;另有,张衡《南都赋》的
“起郑舞,茧曳绪。”则是形象事物之间的映衬。诸如此类的手法,在辞赋歌颂中间,确乎比比皆是。
甚至文章中使用类比之频繁,仿佛日常生活中间,天天都离不开
“类比”,反而一个月也用不上一次
“起兴”一样。因此,如此类比与比兴的使用频次不对称,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则是有较高艺术造诣的
“起兴”日渐衰退并趋于消亡,唯独剩下了琐碎、简洁、庸常的
“类比”方兴未艾且如火如荼。这也就是自秦末以及两汉以来的文章,之所以不如姬周时代庄严深刻和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原因啊。
纵观这一时期的文坛风气,特别是那些热衷吹捧扬雄、班固诸人,以及崇尚追随曹植、刘桢后面的作家们,无论描绘山川大河,还是夸赞云海万物,无不充斥着反复多样的比喻形容。
正因为如此,这期间的作品,不但辞藻华丽,而且夺人耳目,他们凭借的其实仅是类似《诗经》中
“比”这样一种艺术手段罢了。至于其他类似对文学作品,像西晋潘岳的《萤火赋》有
“流金在沙”,以及张翰《杂诗》的
“青条若总翠”等,虽然属于类比中性格比较鲜明的字句,但是在种类样式格外繁多的类比艺术手段中,他们同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亦不过属于比喻的恰到好处而已。
毋庸讳言,对于作家文人而言,运用和评价类比的得失优劣,如果不是显而易见,也会是易如反掌,因为假如有谁把天鹅刻划比喻成了家鸭,那么即便不视为一无是处,也应该等同一败涂地吧。
总而言之:诗人文章多兴比,借物取景分枯荣;北胡南越风俗异,肝胆相照仁义同。
起兴情志必果断,类比镜影须自然;如同风从水面起,恰似行舟入大川。
小说推荐
- 孙子兵法原文译文
- 《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如今日益受到企业领导者的关注,而日本企业家又率先将《孙子》之思想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堪称一大智举 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孙子兵法》这部生于本土、源于本土,高度浓缩和体现我国人民大智、大学的传世杰作,其思想和影响在今天已超出军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繁华盛世之文心雕龙
- 而对于大多数的四十岁的男人而言,有多少人愿意放下当下,为了最初的梦想而从来一次呢 无家无业无女友的三无四十老男人洛青霜碰到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只不过他没有资格说不而已 这里,记录下了他的故事 作者:洛青霜所写的《繁华盛世之文心雕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洛青霜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 少年不知愁 046.出发之前
- 修行从破译文献开始
- 许多年前,有人从邃古遗迹里发现了一些记载了特殊文字的典籍,被命名为邃古文献 有机缘巧合者成功破译了文献,也因此掌握了超乎想象的能力,成为了呼风唤雨般的神仙人物 一时间,天下趋之若鹜,邃古文更是被奉为神迹 无数年后,一名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生来到了这个时代,变成了一名外交官,并且成功的破解了邃古文的隐秘
- 玄幻小说拉布拉咔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悄悄成神,惊艳所有人》
- 译文序跋集
- 译文序跋集 作者:鲁迅所写的《译文序跋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鲁迅完本
- 最新章:第24章 《农夫》译者附记
- 雕刻匠传奇 雕天下
- 雕天下作者:杨杨 这是一部迷人的奇书,幽深迷乱的云南边地、奇谲诡异的情节、扑朔迷离的人物、繁复的象征意象、恣意驰骋的想象力、诗意的语言…在寓言、童话、小说等似是而非的表现形式中,一个身处云南边陲古城的民间木雕大师似真似幻、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惊心动魄的故事,富于历险的一生,引人人胜,极具阅读魅力 高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神雕同人—神雕之芙面挑花
- 《神雕同人—神雕之芙面挑花》作者:SISIMO(完结)_TXT下载如果你有闯荡江湖的梦想,那么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简直完美—老爸是江湖上万人敬仰的大侠,武功高强少有人敌深得武林人士信任;老妈是江湖第一帮派的大姐大,出身武林世家擅智会谋基本没人敢惹;师公、外公都是江湖五大高手之一,传奇人物颇具盛名。好吧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 霄汉[射雕神雕]
-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作者:宴行危所写的《霄汉[射雕神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宴行危完本
- 最新章:195 番外
- (射雕同人)Y雕邪传
-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开头三节虽然不济,但是白天避邪、晚上避孕,所以请花点耐心看下去…对开头进行了修改 我是纪多多 这天我正坐在窗口吃西瓜,窗外的闪电一个接着一个,然后“啪”一声,周围莫名陷入一片漆黑“米琪”我捧着吃了一半的西瓜“电跳闸了啊“叉”那边传来米琪含糊不清的怒骂“还好姐是刷牙不是洗澡,不就拖了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 神雕之我是那只雕
- 没错,我确实就是那只神雕。不能恋爱,不能说话,但不能阻挡我英雄无敌 独孤求败死后,什么郭靖,五绝,往后稍一稍,老子才是天下第一 作者:北海鸣所写的《神雕之我是那只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北海鸣连载中
- 最新章:第563章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