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莫能弃

第143章


可那元帅不听,郭监军当场拔剑,斩了主帅,出示了皇上手谕,上面有‘朕得天意,此役必胜,违朕旨者,立斩不赦’之句。当夜晚,皇上安插的人杀了国舅爷的领兵头目,掌握了军权。”   
  “你说,如果不是在那种情况下,还不乱了套?”   
  “就是!可对着大敌,谁都知道不能乱呀。所以除非死忠国舅爷的人反抗了下,别的人对郭监军还更抱希望呢。”   
  “郭监军连夜部署,后面三日不迎战,只等着敌人把我军团团围住,自断了后路啊!那些将士知道生死存亡在即,无不要拼死一战。到第四日,敌军攻营,血战开始。才半天,突然传来敌方一处要紧关口城镇失守,都城不保的消息,敌军立刻回撤,那怎么可能?!郭监军战鼓急催,我军大展神威,杀得敌军溃败奔逃,死伤无数,从此一蹶不振……”   
  “嘿,你说的可真细致。”   
  “当然,我叔叔是史官……”   
  “知道了知道了!”   
  “可你知道这事儿真的离奇之处在什么地方吗?郭监军派了也就二百之众,到那个关口城镇,不过是想吓唬一下敌军,让主力分散一点兵力,也解些困境。那敌人的关口城镇所在,地势险要,根本攻不进去。那二百人到那里,是次日深夜,领头的就让十来个人去看看地形。其中有几个人摸到了城门入口处,城门是包了铜皮的大门,跟石头似的。可不远处有个小小的门洞,大概是为了供不开城门时少量的行人出入。我方有个兵士无意一推门,发现那门竟然没闩上?开了个缝,这不是天意是什么?!那几个人派了一个人回去叫人,马上就进了城,悄不声地是杀了守门的兵士,等那两百人进来,嘿,大开了杀戒,放火烧城啊!那些敌军匆忙里还到城墙上往外面射箭,哪知道是从后面来的刀剑哪……”   
  “你说皇上怎么能预知了这样的事?”   
  “要不说皇上是尧舜之君再世,一定是得天的保佑的呀!”   
  “还有奇的是,郭监军大胜后,隐而不发夺权之讯,只以原来元帅的名义传了个敌人强大,不能抵御之报。然后日夜兼程,班师回朝,就和原来元帅要干的事情一样。对要见元帅的人一律囚禁在伍,不容任何人走漏风声。结果京城里都以为边关危险未除,人人担忧。朝堂上,国舅爷有逼宫之势,要追究那些支持皇上的文臣的误君之罪。先就拿谢大人开刀,说有证据指谢大人贪污银两,假公济私,比如,把建路特许权给了住在自己家旁边的林家,要皇上把谢大人交给刑部审理……”   
  洛修文持笔开始写:“哦,有什么细节详情?”   
  “皇上当然不加理会,甚至说是自己权衡了各方的银两提案,点定的林家,难道国舅爷要把自己交给刑部不成?”   
  “何止皇上!我叔叔说,那日朝堂上,皇上钦点的新臣,过去太傅和谢御史的旧臣,都力保谢大人,说谢大人清正廉明,才能卓著,为国家解了燃眉之急,让皇上不要听信谗言呀!”   
  “你听听,这简直是说国舅爷是奸臣了!”   
  “就是!国舅爷拂袖而去,我叔叔说,那叫反意尽现,只等着大军回朝,就会行动了。”   
  老店家咳一声,“你们大概也知道,算来是大军回朝的前夜吧,国舅爷就派了人到谢府……“   
  “哦?!怎么回事?怎么知道是国舅爷的人?”   
  “穿着是刑部的衙役,说是奉旨,要押解谢大人去刑部下狱。你说有可能是皇上吗?敢伪托皇上旨意的,还能有谁?”   
  “何止谢府,我叔叔说,那天夜里,许多大臣的家中都来了自称是刑部的人哪。被抓去的人,生死不明,后来连尸首都没找到。刑部说根本没派过人,那些人也许是国舅爷手下的。”   
  “幸亏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对,或藏或跑,没被抓去。”   
  洛修文皱眉,“老店家,那夜是怎么回事?”   
  老店家微笑,“我可没进府,只远远地看着,来了二十几人呢,高头大马,镣铐长枷都备好了,是非得把谢大人抓走的意思……”   
  “就是呀!谢大人是皇上的心腹,要先除了他……”   
  “别打岔!老店家,接着讲。”   
  “他们到了门前,说了来意,门口的仆人说稍等,那领队的说什么谢审言大概忘了他是怎么当的官奴了,还敢让他们等,这次大家给他提个醒儿,说完刀枪棍棒地就打进去了。”   
  洛修文奋笔疾书,“老店家,快快接着讲。”   
  老店家笑:“洛公子,你来还没有喝茶……”   
  洛修文不抬头,“快,上壶好茶!”   
  老店家又说:“是不是来点甜点?”   
  洛修文还在写:“来盘甜点,要贵的。老店家,后来呢?”   
  老店家一笑,“后来也没什么,没听见什么打杀之声,那些人天亮再出来时,都被绑得像粽子似的,被谢府的仆人以伪装衙役,扰乱民宅的罪名给送到衙门里去了。”   
  洛修文又皱了眉,“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老店家呵呵笑,“我没看清,但那些衙役们还进府,林家和赵家就有几十个人出来看热闹了。他们一进去,林家赵家的那些人也进去了,还没走门,大多从墙上翻进去的。”   
  “那就是了,赵家是武林世家,林家也有江湖背景,他们去了,那还用说嘛!二十几兵士或者衙役算什么呀!肯定能救下谢大人。”   
  老店家又笑:“可后来,林赵两家的人来喝茶的时候,谈起来,说他们到的时候,月圆当空,明亮如洗,谢大人一身白衣,肩披深色长衫,神情淡漠,站在卧房门前。俊秀英挺,宛如仙人。谢夫人手挽着谢大人的胳膊,紧靠在旁。他们一边是一位黑衣老者,另一边是钱大人和夫人。谢大人的四五岁的孩子言言在他们前面乱跑,说要保护他的爹娘。他后面跟着两个人。那个小孩子一出手,一个衙役就会趴下,见他们来了,那孩子后面跟的人喝道:‘还不给小少爷叫好?把小少爷打倒的人抬走!’那些人除了大声说好,再去抬人,其他什么也没干。衙役们怎么冲打,都无法近前,别说谢大人了,连那个小儿的衣衫都抓不到。有人说他们发现那位老者有时手一动,就有个衙役要弯腰低头啊!也有人说那孩子身后面的两个人是林赵家的顶尖高手,一个人就能把那些人都收拾了,这么耗着就为了陪那孩子玩玩。他们说,那夜谢大人根本没睡,就等着他们来呢……”   
  “老店家,我可以给你补上点儿!我的表弟媳妇的婶子就在里面,她说,那天晚上,谢大人和夫人和钱大人和夫人在谢大人的卧房中长谈,那个言言,怎么也不睡觉,偏要谢夫人抱着。所以那个孩子的两个随从就一直守在门外……”   
  洛修文边写边问:“那个黑衣老者是谁?”   
  “大家好像都不敢说他是谁,有的人说是个过路的,日后就再也没看见。”   
  “第二天就有了大军到了三十里外的消息。国舅爷到了朝上,要谢大人代表文臣与他出迎大军于城外。不及皇上开口,谢大人就同意了。”   
  “我叔叔说,当时他觉得谢大人是自赴黄泉。你想想,前一天,国舅爷就要送谢大人去刑部,这次带他出城,那谢大人还能活着回来?”   
  “如果皇上当初让谢大人被人杀了,那么现在……”   
  “那么就不是现今的皇上了!”   
  “就是!皇上知道战役已胜,可怎么就能让谢大人跟国舅爷出去呢?”   
  “据我叔叔说,皇上方要阻拦,谢大人说道:臣知天命,必无祸患,自愿前往,以安人心。”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如果随国舅去了,国舅就不会起疑心吧。”   
  “对呀!表示皇上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实力。有人重伤了谢大人,皇上那时没有重判,现在让谢大人去了,就是认输呀!”   
  “国舅爷也是想这么试一下皇上吧。”   
  洛修文急切地问:“后来呢?你叔叔怎么说的?”   
  “我叔叔说,当时,谢大人身后站出了一个人,就是首次上朝面君的钱大人。他说他是谢大人的助手,愿和谢大人同行。”   
  “如此的义气!这是要同生死呀!”   
  “皇上感于钱大人的忠心,当场给他升官,但他推辞了官职,反要皇上赏他个皇家的珠宝玉器什么的,说日后可当传家之宝。”   
  “这不是死到临头还要钱嘛!”   
  洛修文紧皱着眉写着,嘴里说:“后来呢?后来呢?”   
  “国舅爷手里有了谢大人,见皇上没有争夺,看意思是不敢和自己翻脸,情形和以往一样,就带了谢大人和钱大人出了宫门。不然,怕是会干出什么事儿呢!”   
  “对呀!当场杀了皇上,或软禁了皇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理儿谁不知道?”   
  “说来谢大人是把自己交在了国舅爷手里给皇上挣来了时间呀。”   
  “就是,多危险。国舅爷远远地见着了黑压压的大军,就让人除了谢大人和钱大人的官服,绑了他们,说要‘清君侧’,接着原地等着军中元帅来见……”   
  “为何不动手就杀了谢大人和钱大人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