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他的同时代人还在不甘地坚持“创作”,屁股后面拖着一根别人都看得见只有他自己看不见的“尾巴”,一根总也脱不了旧时代印记的“尾巴”。
我总爱对人说,还是我老爸好,我老爸不写东西了,不在外面丢人现眼了。我老爸现在除了给儿子写信,已不再拿笔。我老爸总在看金庸,看完全套再从第一部开始看,只剩下金庸能帮他打发余下的时光。
余老师说你父亲很了不起,如果中国更多些你父亲这样的人,就有希望了。
是啊,这样的父亲如果不是养育了我们这几个儿女,不也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吗?这样的事儿你跟谁说去?
余秋雨也跟我说他的父亲,已经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文革”时被造反派弄去坐牢,在牢里得了肝炎和糖尿病。这是两种相互抵触的病,一个是要吃、要营养的病,一个是少吃、只吃粗食的病,这两种完全相反的病并存于一个身体里,他父亲被折磨得很苦。现在好了,医院和药成了他父亲的精神寄托,就像一个饿惯了的人,见吃的就要吃,他说他父亲饿怕了,病怕了,以至于养成了“医院依赖症”,八十多岁的人把医院当作了他的第二个家,每天有事没事要到医院走一趟,不去就像缺了什么,有病没病都要求吃点药,没有药在手边上就没有安全感……
遭遇“余秋雨现象”(3)
我们都嘻嘻哈哈谈论这些事,当好玩,一个既成事实罢了。但冷静下来想,真的是很气愤的事情,我们自己的亲人本来是可以有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的。
还说转型,要在一种多少年下来的定势中突然扭转,必须得具有实施强有力行动的能力。而那个早年被我们几个研究生称作“秋雨兄”的人,已经成功地转型了两次,并且两次都是先于群体,先于大势,无怪乎他是我们眼里的强者了。
在深圳思考和写作,成为“旁观者”(1)
1998年夏天,真正的二十世纪末。一位深圳宣传部的官员,夹着一份厚厚的策划书到了北京。
在中国一千八百多个博物馆中,100个最具魅力的博物馆被选中,100集大型文化专题片《中国博物馆》将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完成。深圳人要在世纪末“总结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野心,开始一步一步地付诸行动了。
接头地点安排在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深圳官员打开策划书,很现代很精致的内页里,图文并茂,铺陈的是各种文化人递交上来的关于片子的总体构想,一页页翻过去——我们伟大,我们辉煌,我们历史悠久,我们将在21世纪迈向人类新纪元……
对,这些都没错,也都是事实,问题是这样的话我们什么时候都能说,并且我们也不知已经说过多少遍,而现在是20世纪最后的时刻了,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千载也难逢的发言机会,我们能不能有点全新的视角,有点自己的表述?
深圳官员指着策划书,说,这好像不是我要的。
有他这话就够了。我也就干脆把他的东西往边上一推,省得装模作样琢磨那些大同小异的句子。我说我们来给你一个全新的方案。
摄制组总是这样,一个庞杂的群体,总是处在不停的沟通,争吵,再沟通当中。偏偏我做人做事的风格,向来不喜欢与人争论。本来嘛,大家都是成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体系,谁会为谁的观念或者想法放弃自己的呢?很多时候身为总撰稿之一的我很沉闷,说不出话来。有那么一两次我还别扭得躲在背地里双眼潮湿。那些请来的历史学家、文物学家、博物馆专家,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基本知识、历史背景和史料出处,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并且在资历和年龄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我非常尊重他们,但多些时候我并不懂得如何去与他们沟通和相处,我顽固地坚持要用自己的目光去看那些文物,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那些历史,我想他们可能也不怎么喜欢我。
我那时非常想念余秋雨老师,完全像个宠坏的学生,没有人来褒庇我的理念和方式,心里便老大的不乐意,郁闷得很,情急之下就会得对着深圳官员喊,余秋雨肯定喜欢我们这样说。
不久我们就飞去了深圳,在飞机上遇到“延机赔款”事件,乐滋滋捡了1000多块钱,落地时已是夜里11点多钟。一头扎进离余秋雨家最近的宾馆,我笑称自己这是来“偷”思想来的。我给他打电话,说误机了才到。他二话没有,告诉我他一直在等我们,他马上就到宾馆来。
见到余老师,我煞有介事交给他一个艺术顾问大红聘书,他接过去就开始笑。我们还给他捎去两纸箱的北京大桃子。他更乐了,说马兰不在家,我一个人哪里吃得了,这可是“顾问桃”呀。
这是上戏毕业后第一次见余老师,师徒二人免不了互相吹捧一通,他说你还那么漂亮,我说你还那么年轻。我们一起去他家,我想起北京的规矩,以为电梯工早该下班了,该不会让他爬楼吧?他在前面快步引路,一边笑我,说他居住的楼里电梯24小时开放,没有电梯工,说这样很好,像上海那样多可怕,进进出出都有一个电梯工守着,看着。有的还把电梯当家了,小空间里应有尽有,真是很可怕的。
到他家一开门,看见地上的木地板跟我家一模一样,我忘乎所以惊讶起来。他急忙提醒我,不要喊不要喊,现在是凌晨了。
我发现他家收拾得非常干净,并且一切井然有序的样子。电视机边上的相框框里,是一张马兰的照片。我那时还没见过生活中真实的马兰,凑过去看。余老师自己笑自己,说屋子是在我们到之前特意打扫干净好迎接我们的。
看得出,他对自己的这个家很喜欢,带我到各个房间里转一圈,一边把几处家什的来历、布置说给我听。我在他书房里探头探脑。他书桌上还摆着电脑。他说是新的,他正在学着打字。我吓他,说很难的,不过有人说连马小娟都能学会五笔,应该不会难到哪里去。
最后站在他家的大阳台上。外面依旧一片灯火。我也早已分不清东西南北身在何方。他指着底下,耐心告诉我我是从哪个方向、如何从机场到达他家的,又指着最亮的地方说,那就是香港。
看上去就像在他家楼下。
寒暄一番,余老师提出要去楼下喝酒。这才是最高兴的事情。
走在草地上,他又开始指着周围数叨小区的规划建设,哪儿要修什么了,哪儿又要盖什么了,清清楚楚的。他的话充满了期待。这本来就是一个叫我好生羡慕的居家好地段,树啊草啊坡啊海啊,该有的都有了,而人则毫不拥堵刚刚正好,又听他如此热烈地谈论它的未来,真觉得他现在真是蛮热爱生活也蛮懂得享受的,深圳的海风好像更多了些人间烟火,把他吹熏得越发生动、市井和可爱起来。心想,一个人在完成了他最初的学习与积累后,抽身而退,给他一种更安宁、舒适的归息之所,才是发挥他潜能与创造力、最终成为大家的最理想生态。
那时我正热衷于躲在家中昏暗的屋子里看欧洲庄园片,羡慕妒忌加难过,恨不得自己也能过过那样远离尘嚣的简单专注生活。曾经煽动过父亲重回老家乡下做“地主”,盖一栋大屋,给我留一间书房兼闺房用,但被父母狠狠地浇了盆冷水,骂我天真不切实际。其实自己也知道曾经有过的大环境已不存在,一栋大屋反会变成一家人的累赘。现在看我的老师生活的小区,大环境安全、便利,小环境又安宁、闲适,真的好生羡慕。心里想,社会的新秩序正在建立当中,只愿自己不要等得太久,错过了好时光。
在深圳思考和写作,成为“旁观者”(2)
这时他又像个远远的目标立在我的视界内,这样现实和具体。算一算,自己已经昏睡了十几年了。
我们四个人喝了不少红酒,余老师才发觉小娟的酒量可以,越发高兴,不停地干杯。太久没见面,我东拉西扯,尽说些和要拍的片子无关的闲话,都夜里两三点钟了,也无意扯到正事儿上来,急得同行的人乱给我递眼色。
最后我有些不情愿,说余老师,制片人跟我们搞深圳速度,时间算得特别死,我们明天就要飞去西安看兵马俑。嘿嘿,这个兵马俑不好搞,剧组专家们的意思,总希望我们突出秦始皇大一统大帝国的伟大,可我们还是想找个什么新的契入点,换个视角进入。嘿嘿,我们想从你这儿掏点东西。
他问我以前去看过兵马俑吗。我说去过呀,上学时我们研究生去敦煌,第一站到的不就是西安嘛。
他说哦,那个时候你可能还看不到,这次你去,你要注意看看展厅后面那些未经剥离的、完全“原始”的兵马俑。兵马俑博物馆的人了不起,他们做了一件大好事,特意在展厅的后面留了一大片完全没有修复的残俑,这和前面那些我们看惯了的手脚齐全的兵马俑,感觉完全不同。它们残缺不全、倒卧在地,完全和身边的黄土融合在一起,你根本已经分不清哪是黄土哪是俑。有一次我陪龙应台去看,她趴在那里都不舍得离开了,她说她恨不能死在那里。你们好好看看,相信会有感觉的。
我听得眼睛一下就贼亮亮起来,又像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他的几句话就能把我的思路放开。
小说推荐
- 余秋雨散文
- 余秋雨散文余秋雨 作者:周远廉所写的《余秋雨散文》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周远廉完本
- 最新章:附录 余秋雨著作正版选目
- 吾血吾土
- 1.迎春剧艺社“那么,你现在如实地向组织说清楚,1949年以前,你在干什么 窗外锣鼓喧天,像炸到阵地前一个单元的炮火,天翻地覆,急促欢快;看不见的红旗在人头攒动的会场招展,也在接受问话的赵迅脑海里血红一片。那是红色掩映的会场,是红旗遍地的新中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赵迅也曾经像等待揭开新娘的红头盖一样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 天澜之吾道吾来行
- 【云起书院“我们的2020”创意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大陆风起云涌,各人有各自的路,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道 作者:野区偷个李白所写的《天澜之吾道吾来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野区偷个李白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 南风沐雪
- 风落余秋之朵朵花儿
- 金露露从没想过,他会有大熊这样的好老公,虽憨点傻点,却是真正放她入心尖上的好男人 孙明妮,绝对的刺头,无所谓的人生信条,无所谓的人生理念,什么道德?什么品行?休想束缚起我浑身的刺 沈一冰,喜欢发呆,喜欢伤春悲秋,喜欢心有戚戚焉的林妹妹,虽如雪聪明,却难通透 余小麦,四姐妹中的领军人物,绝对的学问好,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余秋至晚待你如初
- 两年前,樊季昀答应纪远:终此一生,待你如初。可是一场现场意外让樊季昀不得已出国治疗 两年间两个人仅以邮件交流,纪远靠自己的关系没有办法找到离开的樊季昀 纪远只知道,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必须面临公司的接手管理,他没有办法从事建筑事业,所以纪远抛开杂念,只为了樊季昀,从管理学转到了建筑学读研究生.br>回
- 都市言情溪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五章 难以料想的现实
- 秋收起义 金秋烈焰
- 秋收起义详解:金秋烈焰作者:喻咏槐 金秋烈焰是一部正面描写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全过程的军事小说,作品以质朴优美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血与火的交织,爱恨情仇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起义军将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将农民在腥风苦雨中的挣扎,土豪恶霸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秋秋修真记
- 作为一枚生在革命红旗下,长在改革春风里的大好女青年,秋秋一直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直到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阴雨天,倒霉的秋秋被电流刺激了那么一小下…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她敞开了 作者:故国晚秋所写的《秋秋修真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故国晚秋完本
- 最新章:番外三
- 秋与秋月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是一段基于南北朝的乱世而改编的历史,描述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从庙堂官场到江湖市井各阶层的社会面貌 小说共有六个子篇章,每一子篇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借主人公之手逐步揭开一个隐藏千年的历史谜团的真相 欢迎喜欢武侠和历史的朋友前来阅
- 武侠小说李湘缘连载中
- 最新章:外传 文香书院
- 烟雨春风尽余欢
- 烟雨春风尽余欢作者:小白回风无解怀凌皇帝回过神来恢复理智已经是很久以后,与皇帝后来作出的更残酷的屠杀相比,玉卿书不过就是个不足挂齿的小案,皇帝就算还记得,认为当时亲信的建议是愚蠢的,也只会将其当作和自己一样一时糊涂犯下的错误,这个错误的严重程度和对方的功绩没法比,皇帝手一抬,也就过去了 作者:所写的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