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中,特别是重臣,依旧还是以接受儒家教育成长的官员有一部分。
因而,当崇祯帝朱由检召开廷议,将自己所忧虑之事告之于大明官员时,群臣里有很多竟惊愕地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以往的大明朝政,多由官员提出谏言,皇帝采纳,危机也是由官员发现,而谏于帝王。
但现在是大明皇帝朱由检先意识到了这个危机,提出来告之于下面的官员,而官员们自然也有些措手不及。
更何况,这些儒家教育出的官员素来较为短视或无主动思考之习惯,他们能做的是遵循上意或圣人之意去维持现有统治,但要让他们未雨绸缪,透过目前的现象预测将来的事,则有些难。
不是谁都是诸葛亮,未出山就知天下将三分。
张煌言等朝臣真的没有想到大明会潜伏着这么大的危机,在他们看来,帝国出现一些乱子是常有的事,物不平则鸣,人也如此,实乃正常现象。
但当朱由检说后,张煌言等朝臣又恍然大悟,手足无措,拱手于御前:“臣等愚钝,请陛下示下。”
朱由检有些无语,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面前的这些官员还都是以旧式儒家官僚居多,一个个只知道怎么敛财和跟着自己的指挥做事,最多遵循良心做些正义的事,却鲜有敢提出改变整个政治制度的人来。
朱由检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怕自己,怕说错了话被自己处死,还是真的被儒家教育的没有主动开拓进取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朕不是下旨让你们做什么,你们都是内阁阁臣,掌管着大明的税赋、官吏任免、财政拨款、工程建设等大权,朕要你们同朕一起好好想想如何让这个危机不发生,让这些已经出现的矛盾得以解决,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这个天下不只是朕的,也是你们的,是整个天下人的,如今我们来管理这个天下,就得想办法管好。”
朱由检说着又道:“先说北方与关外这块,这些地方是我大明统治区域最大的地方,现在是以大量自耕农或者是承包朕皇庄土地的农民存在的,他们支撑了我大明大部分粮食来源和农税收入,这部分农税收入占据了大明国税的多少比例。”
“回禀陛下,这部分农税收入不到帝国国税的三成,盖因大部分农业收入集中于皇庄和商团以及朝廷的低税率使得这部分比例不高,随着这部分地区工商业发展再加上底层官吏的盘剥,以微臣估计,三五年后会缩减到一成都不到。”
这时候,财政部尚书张度站了出来回道,他是比较年轻的官员,在大明京师大学堂钱法科进修过一年,得了瞿式耜与杨名深等的亲传,以研究“徐学”(徐光启)著称。
“随着帝国统治时间加长以及官员怠政程度加深,这些地方的官吏肯定会越来越多,以往一衙两百正役或许会变成一衙两百正役一万白役(临时工),这些人肯定是要盘剥百姓的,也是可能会导致自耕农破产的最直接因素,包括朕皇庄的雇员们,设若直接免除这些百姓的农业税以及朕的皇庄免除佃农的租子如何?”
朱由检说着又道:“这样地方官吏便无理由盘剥农民,而自耕农也得到了保护,他们的收入也会增加,消费能力也会增加,促进大明工商业发展,反而增加大明之税收,从而不至于百年之后出现民变,另外土地兼并的速度也会放慢,自耕农卖田的可能性降低。”
“陛下所言如果实施的话,朝廷固然受损了些,但也的确是于民有利,可北方之士绅富人们也会因此获利,他们会因此更热衷于购买土地,使得农民离开了土地。”
内阁首辅张煌言此时回了一句。
“如果不免税,也阻止不了乡绅富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兼并,强者愈强乃自然之理,这个是无法阻止的,但若朝廷牺牲这部分利益,至少可以减慢让自耕农破产的过程,即便发生了变故,农民也不至于恨上朝廷,我大明朝廷并未收其一分利。”
朱由检这么一说,又道:“但如此的话,依旧会有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这个我们可以看看江南的情况,江南商业发达,吸引了大量周围农民进城成为工人,甚至是农民主动离开的,且导致周边村落荒芜的很,可见只要我们继续发展工商业,是可以消化掉这部分离开土地的农民的,所以我们朝廷依旧要重视发展工商业。”
“陛下所言甚是,微臣已经令工商部与帝国经济改革委员会筹划在北方与关外继续实施低税率区,以此吸引商户。”
张煌言这么一说,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道:
“第二个是江南地区的问题,朕去了趟南京,也看见了不少问题,首先是低下的官员们太过了!
肆意滥用自己的权力,作为行政官员却随意加各项钧令于商户,甚至还随意锁拿商户,以此盘剥中下层商户,上层商户也颇多怨言,说你们在江南又加征了税赋,甚至要求必须优先雇佣一等公民,使得他们商业成本增加,赚取的利润减少,不得不转移去关外乃至海外等地。”
“陛下,微臣承认,现在地方官员敛财过分了些,但他们如果不向商户敛财,就得向市民敛财,市民乃一等公民,有朝廷法令保护自然不能太过,且没有商户好找理由,自然向商户敛财。”
这时候,组织部尚书温初时站出来说道。
“那也不能太过不能无节制不能没有管束!中下层商户乃大明商业之本,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税赋以及大明公民的就业,盘剥得人家破了产,激起民变,最后遭殃的还不是你们!”
朱由检大声呵斥了一句,旋即又冷静地坐了下来:“好了,今天重点不是说这些官吏多可恶的事,重点是如何保护这些商民,不能让底下的官吏的盘剥得太过,得给他们带个紧箍咒。”
“我们就拿应天府发生的那件应天府尹强制要求立牌之事来说,商户在开商铺作坊工厂公司之初就已经向当地工商房报备领了执照,何来又有一立牌费一说,这个令是谁下的,是你们内阁下的,还是他应天府尹自己心血来潮下的?”
待会还有一章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
- 家父朱由检,大明崇祯帝!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开放海禁、鼓励商贾;发展基建、重视科研;逐鹿塞外、拓疆扩土;剿灭倭寇、威服四海;八方来贺、万国来朝…文治武功,史称千古一帝…励志成为纨绔藩王的四皇子朱慈炤,总算望父成龙,如愿以偿地做起了太平盛世逍遥王爷 从此游山玩水、调戏良家,全心全意糟蹋国库,心满意
- 穿越架空米缸同学连载中
- 最新章:018:罪大恶极,应诛尽诛
- 大明武帝崇祯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所写的《大明武帝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不到黄河不死心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08章 化门弟子归顺朝廷(二更)
-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 重生到明末时期,成为崇祯皇帝,即将上吊?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开启签到系统,绝地反击 神将吕布率领并州铁骑,征战草原!武神赵子龙单枪匹马诛杀李自成“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八百陷阵营怒吼道 作者:剑寺所写的《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剑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三章 司法部
- 崇祯之军火大明
- 武器学博士朱友健穿越到上吊后的崇祯身上,面对内忧外患,他训练军队,研发武器,打土豪,分田地,兴科技,一步步将大明打造成世界灯塔 作者:一纸凤冠所写的《崇祯之军火大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一纸凤冠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1章 就到这吧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 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 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 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 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 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 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 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 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 皇上:擢张斌
- 穿越架空星辰玖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崇祯大明
- 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崇真的一生是赶鸭子上架的一生,也是悲催的是一生,明末说是乱世,却没有乱世的英雄,哪怕秦皇汉武,三国隋唐,来一位名人也能吊打一切不服的奇葩阶段 且看此时的崇祯,又会有如何波澜壮阔的人生 作者:春秋各半所写的《崇祯大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春秋各半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九十一章一双手套(全书完)
- 大明:崇祯的人生模拟器
- 崇祯三年 这一年,袁崇焕假拟圣旨斩了毛文龙,后金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这一年,后金首次攻入北京,直捣这泱泱大国心脏,袁崇焕曾经许下的豪情诺言破灭,崇祯付出的全部信任和一百万两白银内帑付诸东流 这一年,朝堂上要求增加民赋的声音越来越大,延续两百多年的大明开始摇摇欲坠 朱由检瘫坐在金黄龙椅上,不到二十岁的他
- 穿越架空窗外新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五章 试题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崇祯十七年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 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诸臣皆误朕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自大学士范景文以下死者数十人 作者:寂寞剑客所写的《崇祯大明:从煤山开
- 穿越架空寂寞剑客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已经上传!
-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
- 996社畜意外穿越来到明末,成了崇祯的便宜女婿周显。大厦将倾,闯贼就在城外,怎么玩啊 周显却不知,他的便宜岳父崇祯偷听到了他的心声【崇祯虽节俭,但大臣们却是肥的流油啊,杀几个以儆效尤,顺便抄家弄些银子,启动资金就有了【吴三桂这个反骨仔,一定要看紧咯 作者:明月几时亮所写的《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
- 穿越架空明月几时亮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0章 大结局